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最近的天氣陰雨綿綿,你是不是有些鬧心?空氣中飄蕩著揮之不去的纏綿濕意,此時人體也容易出現各種不適的癥狀。不少人去看中醫時,舌頭一伸,總是被說:「有濕氣。」尤其是南方地區的朋友們,中招幾率更高。有濕氣怎麼辦呢?當然是要祛濕,教大家找找我們身上的祛濕開關哦~那麼如何讓判斷自己有沒有濕氣?1:看體形中醫有說「瘦人多相火,肥人多痰濕」。虛胖體型的人多有水濕,嚴重者還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2:看狀態濕氣明顯的人士常常感到身體特別睏倦,懶得活動,頭重如裹,頭腦不清爽,關節沉重,渾身酸痛,這是濕氣黏滯,阻滯經絡的表現。此外,這些人士還常有胸悶的感覺,要長呼一口氣才舒服。3:看胃口和食慾濕氣重的人士到該吃飯的時候,沒有飢餓的感覺,而且什麼也不想吃,吃一點東西就感覺胃脹,日常有隱隱的胸脘痞悶感,這種感覺就好像吃下去的東西自己往上頂似的。這是典型的脾虛濕困表現。4:看大便體內濕氣重時,大便往往稀爛不成形,就算大便基本成形便質也很鬆軟,而且容易粘在馬桶上很難沖走。人也總有大便排不盡的感覺。5:看小便小便往往表現為尿不多,但次數多或尿得不痛快,有灼熱或澀痛感。個別女性朋友還有白帶量多,這些都是濕氣重的表現。6:看舌頭判斷有無濕氣最準確的方法就是看舌。寒濕證候的人士常是舌淡胖,舌邊有齒印,苔白膩。而濕熱證候的人士常是舌紅苔黃膩。7看耳朵、頭髮耳朵里耳屎呈油狀易流出也提示濕熱證候明顯。此外,如果毛髮容易油膩出油,面部皮膚油膩油亮或早晨眼皮腫,有下眼袋,面色晦暗或發黃也常提示體內有濕氣。原因就是以下的這六種壞習慣讓你濕氣重!一、洗完頭不擦乾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人體十二經脈中,手足三陽經均匯聚於頭。如果洗完頭不擦乾水分,就很容易感受濕邪。濕邪性黏膩,易傷陽氣,會出現「因於濕,首如裹」的情況,因此,洗完頭要盡量擦乾或用吹風機吹乾。二、空調溫度過冷夏天空調的使用,對身體非常不利,夏天汗出本是一個散濕的很重要途徑,而空調營造的涼爽環境,會使身體毛孔自動閉合,汗排不出來,濕氣也就散不出去,只能聚積體內。當然,空調也不是絕對不能開,而是要適當用,室內外溫差不要過大,下雨天濕氣較重時,最好開啟除濕功能。三、愛吃過冷,油膩食物很多人出去吃飯都喜歡猛吃油炸香脆的食物,可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炎症反應。然後造成濕氣的侵襲平時溫度高,很多的人都喜歡喝冷飲來降溫。可過量吃會導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而吃的太冷就容易腹痛、腹瀉的,這些食物都是會使脾胃功能受損,使濕氣入侵創造機會四、長時間坐著不動《黃帝內經》中說「久坐傷肉」,其實傷的就是脾。脾主肌肉,主運化水濕,缺乏運動可引起脾氣虧虛,水濕不化,聚濕生痰。因此,要想擺脫濕氣纏身,還要動起來,可根據自己情況選擇健步走、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等。五、睡眠時間不夠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試過這樣,越睡越困的感覺。也許那個時候你以為這沒什麼,但是從中醫角度來說,睡不夠就是脾虛的癥狀,睡好覺也能讓我們的身體更輕盈。建議每天晚上11點前就睡覺,每天增加一些適量運動會讓你的睡眠質量更高六、喝酒平時應酬聚會,必不可少的就是酒了,雖然喝酒無法避免,但千萬不能喝多,酒是助濕邪之物,少量的酒人的身體還可以吸收化解,但大量喝酒會使脾腎功能受損。所以盡量不要喝酒!教你五個祛濕方法,並且要堅持去做就可以達到效果.1.睡前泡腳俗話說:「富人吃補藥,窮人泡泡腳」可見泡腳的作用有多大。睡覺前泡一泡腳不僅可以使人睡的更安穩,還可以加上各種材料可以有效驅寒氣促進血液循環如:姜、艾葉、花椒、白醋等。2.食療祛濕薏米在眾多食物中祛濕效果是最好的,薏米的祛濕功效早在古代就有記載,《本草綱目》記載:「薏米能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滲濕。」在薏米中,皇帝只選擇金沙薏米作為貢品。說明它的營養價值很高。《本草綱目》記載的正是金沙薏米。是目前國家唯一確認的糧葯兼用和具有國家地理保護標識的的薏米。在眾多的薏米中,金沙薏米是顆粒最小的,從中醫的角度來講薏米的顆粒而小,藥用價值也就越高。薏米紅豆粥材料:薏米10克、紅豆20克、芡實5克、枸杞2克做法:用水將薏米和紅豆泡4到5小時后,把薏米洗凈炒熟,然後薏米、芡實、枸杞和紅豆下鍋煮沸后,小火煮30分鐘,放入生薑繼續用小火煮40分鐘左右,最後等粥變溫了就加糖或者蜂蜜即可食用效果:有效的祛濕,消腫,健脾胃。而且營養豐富,有美白養膚的功效。加上生薑能祛寒助陽,暖胃,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薏米山藥粥材料:薏米、山藥、紅棗做法:薏米、山藥、紅棗洗凈,薏米先泡上一晚上,紅棗泡十分鐘左右;山藥切好,然後所有材料一起放進鍋里熬30分鐘即可效果:具有健脾滲濕、滋補肺腎的功效,適合於有消化不良性腹瀉、大便溏泄、全身無力、心悸氣短等癥狀者食用。3.運動排濕雖然濕氣重的人出汗較多,但也證明了出汗是能夠排祛濕氣的,所以每天鍛煉身體助於活化氣血循環,增強體內水分代謝。如果你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反而對身體不好。4.撥火罐拔罐療法對祛濕有一定效果。拔罐療法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它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5:按摩四大祛濕開關中醫專家指出,是一種很好的祛濕方法,常刮身體4大祛濕穴位,具有很好的祛濕效果。1:豐隆穴位置:足陽明胃經絡穴,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間關節點按該穴3分鐘,然後順時針揉按穴位約5分鐘。功效:通調脾胃氣機、祛濕化痰。2:足三里位置:足陽明胃經合穴,乃保健要穴,位於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壓或順時針揉按穴位5-8分鐘,局部有酸脹感效果佳。功效:足三里除具有調理脾胃、疏風化濕功能,還能補中益氣、扶正祛邪,有利於增強機體免疫力。3:中脘穴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上4寸。按摩方法:用指端或掌根作用於穴位,順時針揉按2-5分鐘。功效: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適用於濕滯、胃脘飽脹、噯氣者。4:曲池穴位置:手陽明大腸經合穴,完全屈肘時,位於肘橫紋外側端處。按摩方法:以大拇指指腹點揉此穴2-5分鐘,亦可用四指併攏,拍打此穴,以局部皮膚微紅為度。功效:可泄大腸濕熱,用於肛門灼熱、大便黃爛、排不盡者,亦可治療濕疹等皮膚病症。快按以上方法對照看看自己身上有沒有濕氣,試試按摩祛濕吧~很多朋友如果覺得光按摩穴位沒辦法真正祛濕的話可以選擇貼敷,需要了解更多的讀者可以加微信1242855776 備註:一點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