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新華社舊金山7月15日電(記者馬丹)目前全球每年平均有兩個脊椎動物物種消失,人們普遍認為這一速度暫時未對地球生態系統構成威脅。但美國和墨西哥研究人員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這種看法忽視了動物種群數量急速減少的趨勢、地球上正在發生的物種滅絕的嚴重程度及負面影響。美國研究人員2015年發表的一項研究說,地球可能正在經歷第6次物種大滅絕事件,其規模之大是自大約6600萬年前恐龍滅絕以來未曾有過的。來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數據顯示,約41%的兩棲動物物種和26%的哺乳動物物種瀕臨滅絕。美國斯坦福大學與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報告說,他們合作的最新研究重點調查了日趨減少的動物種群數量及其地理分佈,從這個角度探究物種滅絕的嚴重程度。研究人員繪製了2.76萬個脊椎動物物種的地理分佈範圍,包括鳥類、兩棲動物、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它們佔地球脊椎動物物種總量約一半。研究人員還分析了177個數據較詳盡的哺乳動物物種在1990年至2015年間種群數量減少的情況。物種地理分佈範圍縮小被視為種群數量減少的重要指征。研究發現,2.76萬個脊椎動物物種中超過30%種群數量和分佈範圍都在縮減。177個哺乳動物物種都喪失了30%以上的分佈範圍,其中逾4成喪失的分佈範圍超過80%。論文作者之一、斯坦福大學生物學家魯道夫·德佐說,儘管一些物種仍在地球某個地方存在,但它們的種群數量和分佈範圍正急劇減少,這是全球大規模物種滅絕的一個證據。研究人員強調,動物種群數量大幅減少不僅意味著生物多樣性遭嚴重破壞,還對整個生態系統產生負面連鎖反應。人類可能將無法再享有生態系統發揮的某些重要功能,比如蜜蜂為作物授粉、害蟲防治、濕地的凈水功能等。此外,動植物和微生物構成的精密生態網路一旦被破壞將使生態系統復原能力降低,使物種基因庫所含信息減少,這將使物種面對快速變化的環境時生存能力降低。研究人員還說,物種和種群的消失及棲息地喪失與過度開採、生物入侵、環境污染、氣候變化等多重因素有關,但根本原因在於人口過量增長和過度消費,人類應對此加以控制。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