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導讀:在三國時期,曹操最後統一了北方,但是他這一生都沒有自己稱帝封王,這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詳細介紹。網路配圖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他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自「挾天子以令諸侯」開始,曹操步步為營,向著天子的寶座漸漸逼近,直到公元219年,他與孫權聯合,通過「襄樊戰役」將蜀漢第一猛將關羽置於死地,接著孫權遣使入貢,向曹操稱臣,並勸曹操取代漢朝自稱大魏皇帝,按說到了此時,曹操稱帝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可是他為什麼沒有稱帝呢? 1、孫權勸曹操稱帝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的孫權認為支持曹操稱帝可以獲得曹操的信任,從而實現吳魏之間的和解,自己就可以專心對付蜀漢,襄樊戰役中,孫權為了從劉備手中奪回荊州,從背後襲擊關羽,幫了曹操的大忙,但卻得罪了劉備,吳蜀之間長達十年的聯盟就此結束,這時他比什麼時候都更需要緩和同曹魏的矛盾,否則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不利境地。網路配圖其實,孫權認為曹操如果真的稱帝,擁漢派將會強烈反對,曹操因此陷入困境,減輕對吳國的威脅。因此,孫權陽奉陰違,曹操看穿了孫權的意圖,不肯輕易上當。2、擔心會給政敵和擁漢派一個輿論上的借口從當時的形勢來看,曹操如果貿然稱帝,確實會給政敵和擁漢派勢利一個輿論上的借口,使自己政治上陷入被動。縱觀曹操的一生,內部的反對和反叛大多發生在他被封為魏公、魏王之後,因此,繼續維持獻帝這塊招牌,對於安撫擁漢派,鞏固內部,仍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3、為保自己晚年的聲譽名節至少從建安十五年(公元210)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說自己絕對沒有代漢自立的意圖,言辭懇切,說了差不多十年,現在如果突然改變主意,否定自己,對自己的聲譽名節必然會造成不利影響,因此,不如堅持把戲演下去好。網路配圖4、實權比虛名更重要更重要的是,曹操是一個講求實際的人,只要掌握了實權,虛名並不重要,「施於有政,是亦為政」一語,是他內心想法的真是寫照。5、年紀大了,將不久於人世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曹操已是65歲的老頭,年紀大了,估計自己將不久於人世,這也可能是他不願意稱帝的一個原因。看完以上介紹,相信大家心裡已經都有一個答案了,曹操為什麼沒有稱帝?總之,曹操不當皇帝,是從策略上全面權衡得失后所作出的決定,是一種周密而明智的謀慮。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