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大型軍用運輸機一般指最大起飛重量超過100噸的軍用運輸機。有時也習慣將大中型軍用運輸機稱為大運。另外軍用運輸機本身按用途劃分,又分為戰略運輸機和戰術運輸機兩類。戰略運輸機主要承擔遠距離投送(一般指洲際),最大起飛重量一般指超過150噸,載重超過40噸,正常裝載航程超過4000千米,代表機型有C-17、伊爾-76、運-20和安-124等。戰術運輸機一般為中小型飛機,主要在戰區附近承擔近距離運輸任務,起飛重量60~80噸,載重量20噸左右,航程3000~4000千米,大多安裝渦槳發動機,代表機型有C-130、安-12和運-8、運-9等。通常來說,有個100噸以上的最大起飛重量,這架運輸機就可以叫大運了。但從實際型號看,無論是已經全部退役的C-141(二戰後第一種噴氣式大運),還是最早版本的伊爾-76;軍用大運,一般最大起飛重量至少在150-170噸以上。根據5500萬四捨五入能有一個億的數學道理,差不多我們可以認為,現代軍用大運,200噸級算是正常的起步標準。延續這個最簡單的分級標準,在200噸以上還有300、400噸以至於更大噸位的運輸機。比如接近300噸(實際測試最大起飛重量272噸)的C-17環球霸王,接近400噸的C-5銀河和標準的400噸運輸機安124魯斯蘭。而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則是達到600噸的安-225夢想。運20和伊爾76大體尺寸相當,和安-124這樣的戰略運輸機對比效果應該和上圖差不多。而另一種比較複雜的分級方法,即區分戰略和戰術運輸機,就是看使用特性了。戰略運輸機的特徵是能夠進行超遠距離(比如洲際運輸)的大載重(大量兵源和大型武器裝備,比如主戰坦克)空重運輸。而戰術運輸機,則要求能夠能夠攜帶物資在距離很短的野戰跑道上起降,直接把物資運抵前線。在這種分級下,200噸級的運20就是典型的大型戰術運輸機。而400噸級的C-5和安124由於不能在前線野戰跑道起降,具備戰略運輸能力而不具備戰術運輸能力。C-17的定位比較特殊,是唯一一種能執行戰術運輸任務的戰略運輸機,它的使用成本也比較高。雖然蘇聯人造出了600噸級的安225,但它對機場條件要求太高,並不適合軍用。2.運20和伊爾76相比如何?運20和伊爾76都屬於200噸級的大型戰術運輸機,但是伊爾76的最大起飛重量在170-190噸之間,而運20則達到200-220噸。伊爾76系列(不包括加長型的MF),空重在90噸左右,最大的有效載重在47-50噸;而運20的最大載重可以達到60噸,而且貨艙尺寸比伊爾76要大。伊爾76設計時沒有考慮運輸坦克的能力,載重最初只要求40噸,而且貨艙體積也因為估計到航程要求而做的比較狹窄,塞不下也馱不動現在動輒55噸以上的重型主戰坦克。簡單的說,運20和伊爾76定位非常相似,關鍵性能規劃指標更高,是淘汰取代關係。伊爾76能幹的所有任務,運20都能幹而且幹得更好;但是運20的一些關鍵能力,比如運送99這樣的新一代主戰坦克,伊爾76無論載重量和貨艙尺寸都不行。3.運20和日本的C2、歐洲A-400M比怎麼樣?A400M運輸機是一種最大起飛重量136.5噸的4發渦輪螺旋槳大運。這種飛機的定位相當特殊,它針對是歐洲快速干涉非洲的軍事運輸需求;因此它不需要坦克這樣的重裝備,只運人員和輕型裝甲車輛,因此最大載重僅37噸。但是另一方面,這種飛機對於起降要求能力極其苛刻——幾乎可以說是隨便找個平整的地方就要能落的下去。實際上說穿了,A-400M就是歐洲在有限軍事需求下,開發的放大版C-130運輸機。它在技術採用上確實比運20先進很多,但是除了起降能力外,多數總體性能規劃指標上低於運20。歐洲A400M運輸機日本在1966年開始設計的C-1運輸機噸位很小,最大起飛重量只有45噸,根本不算大飛機,和運20根本不在一個級別上。而最新的C2,其最大起飛重量剛剛過140噸,最大運載重量不到38噸,無法運輸其10式坦克(44噸)。實際上日本C-2和歐洲A400M很相似,都是有限軍事需求下削減總體性能指標以降低採購和使用成本的產物。不過因為沒有A-400M那種變態的起降要求,C-2採用了雙渦扇發動機以避免高油耗(雙發對四發)和噪音振動。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