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這是發生在美國紐約的真實故事,1993年12月23日,著名導演喬納森·戴米將它搬上銀幕,於是就有了了不起的美國電影《費城故事》。故事原型有兩個,生前的職業都是律師,都因為男同性戀和艾滋病患者的身份遭歧視被解僱而起訴。一個沒能等到法庭判決就抱憾而終,其家人在《費城故事》公映後起訴了導演和劇組;另一個在得到判決后不久離世。《費城故事》是以同性戀和艾滋病為主題的電影,在同類題材電影中,它的影響力幾乎無人超越。主演湯姆·漢克斯憑藉該片獲得第4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最佳男演員獎,和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演員獎。 故事發生在紐約,為什麼不叫《紐約故事》,而是《費城故事》?「費城故事」,正是電影最了不起的創意,——「費城」在希臘語中的意思是「兄弟之愛」之城,這恰合了電影的同性戀主題。費城又是獨立革命發源地,獨立宣言的誕生地,就是在這個城市,憲法賦予了人人生而平等的權力。而電影中因艾滋病被解僱的律師安德魯案開庭時,眾多示威者正聚集在法院門外,呼籲給艾滋病人平等的權力,抗議對同性戀的歧視。電影另一個了不起的創意,是把故事主角的職業定位為律師。受害者是律師,加害者亦是律師。誠然這來自於真實的案例,但正是編劇對這一職業的敏感成就了這個主題。它深刻地揭示,當你因為同性戀身份和艾滋病遭受歧視,即便你是最能幹的律師,你也保護不了自己,而那些你曾經的同行,那些嘴上一貫張揚著正義的法律精英,也幾乎無人願意向你施以援助。從加害方來看亦是如此,他們是更強大的法律團體,手裡握著法律,明知剝奪艾滋病患者的工作權利違法卻依然為之。從正反兩方面,深刻了同性戀和艾滋病人的無助,和社會對他們根深蒂固的歧視。黑人丹澤爾·華盛頓出演安德魯的辯護律師喬,也是電影精彩的創意之一。美國人主張自由和平等,然而在這個國家自由和平等並非一帆風順,史上最大的不平等和歧視,最先是對黑人的,奴隸制是美國自由史上抹不掉的污點和恥辱。而影片中由黑人律師喬代表主流文化,則以黑人已獲得的現實平等,給同性戀和艾滋病患者爭取的平等主題留了一個希望的暗示。 電影以兩條差不多平行的線展開敘事,一條是音樂線,在這條線里導演的表達幾乎不動聲色,卻又相當出色。長達5分鐘的開場鏡頭劃過安靜的城市街景,落到活躍的城市人群中,費城顯現出的是一派和諧寧靜,而背景音樂里卻是一個人的孤獨,無愛,無望,疲憊而滄桑。結尾的音樂呼應了這一敘事,還是活躍的人群,還是一派安靜與和諧,不過人群由大人變成了清一色的孩子,歌曲的主題也變成了兄弟之愛,不為愛蒙羞。片尾曲充滿溫情,愛,和希望。庭審前的那夜,安德魯沉浸在歌劇中,那是音樂敘事的巔峰。一起被動傾聽的喬不懂歌劇,他本來要和安德魯一起準備第二天的庭審事宜,然安德魯心不在此,他沉浸在歌劇中,他閉著眼睛,拖著輸液架,邊走邊聽,邊聽邊解說,他在音樂里感受著痛苦,孤獨,感受著愛,希望,活下去,和被遺棄。他感同身受,他淚流滿面。在安德魯的如泣如訴里,喬的內心深受震撼,他回到家就抱起了熟睡的女兒,緊緊貼在胸前,喃喃地對她說:我是爸爸,我愛你。他又爬到床上,合衣躺在妻子的身邊擁抱她,耳邊一直縈繞著那歌劇,他也許從未象那刻那麼深地感受到:愛,孤獨,和珍惜。電影的另一敘事,是借喬與安德魯交往的經歷和感受,展開對艾滋病和同性戀的理解。安德魯英俊帥氣,曾是費城最有名的律所最年輕有為成就不凡的律師。喬是個精明幹練的黑人律師,有一間只有一個助理、什麼案子都不嫌小的律所。他們曾在法庭上交鋒過,但也只有那麼一次,以至於助理告訴喬有個叫安德魯的預約時,他都記不起安德魯是誰。但待到見面認出,他以黑人特有的熱情爽朗地笑著,緊緊地與他握手。也就在這個時候,他注意到了安德魯臉上的傷,關心地問他怎麼了,安德魯說:我得了艾滋。你能想象的到那一刻喬的改變,他一下子抽回了手,臉上瞬間沒了笑容。他在椅子上坐下,緊張地瞅著坐在對面的安德魯,他帽子放的位置,他手動過的東西。安德魯被律所解僱了,他要起訴律所艾滋病歧視,想請喬為他辯護。他之前已經找過九個律師,喬是第十個拒絕者。安德魯走後,喬雙手抱頭陷入沉思,他忽然受驚般挪開雙手,緊張地盯著看了一會兒,起身去了醫院。他妻子剛生了可愛的女兒,他不能把危險帶到家裡。他去向醫生諮詢,醫生告訴他,艾滋病傳染渠道只有兩個:血液和性交。電影的表達很人之常情,它關於艾滋病的傳染常識不動聲色地做了一個宣傳。喬放心地回了家,卻忍不住和妻子談起,問如果是她,一個自己不喜歡、連對方的呼吸都要避開的人,這樣的案子會不會接?即便不擔心艾滋傳染,他依然歧視同性戀,覺得他們很噁心。妻子的答案很簡單:不會。然而從妻子的口中,喬驚訝地獲悉身邊原來那麼多工作、生活、外貌都很正常的熟人甚至還有親戚和朋友,竟然都是同性戀。電影借妻子的口不動聲色地又做了一個宣傳:同性戀並不是人變壞了或變態了,這是一種性取向,可能與生俱來。喬同安德魯的下一次見面在圖書館,安德魯在查閱艾滋病方面的書。喬第一反應是不讓他看見自己,然而這時他看到圖書管理員想要將安德魯隔離,安德魯在拒絕。喬站了出來,站到了安德魯身邊,管理員只得離開。喬此刻的舉動也許出於骨子裡本能的仗義,也許與從醫生和妻子那裡得到的對艾滋病和同性戀的了解有關,總之他已不知不覺在發生改變,他問安德魯:找到律師了嗎?安德魯說:我就是。不知道是出於對安德魯的同情,還是被安德魯的精神和勇氣打動,已經打算離開的喬又退了回來,坐到了安德魯的對面,開始向他詢問案情。就這樣,他成了他的律師。就這樣,他們成了戰友。法庭上他們坐在一起,他為他主張權利。法庭下,他甚至和妻子應邀參加了他們的同性戀聚會,他甚至坐在他家裡喝他端給他的水,至此,他大概早已忘記了曾經自己因與他握了手而奔去醫院查是否染了艾滋。事實上,喬早已在改變了。他不僅不歧視安德魯,他的同情帶著真誠深摯的友誼。安德魯沒撐到案子審完,喬帶著勝訴的消息去醫院看他,坐在身邊與他親切交談。安德魯的同性伴侶很悲傷,喬安慰他,甚至毫不猶豫地給了他真誠的擁抱。在這個敘事中,安德魯的同性伴侶也讓人感受到同性戀之間,真的有愛。所有的人都知道安德魯正在死去。那一面差不多是最後的告別,但所有人都能做到語氣輕鬆地對他說「明天見」,包括他的父母。唯有那個男人俯在他的胸前淚流滿面,唯有那個男人吻著他一個個手指充滿不舍。你沒有理由懷疑那是愛,那一種深情的眷戀,與不舍。庭審其實是低調的,儘管喬也不時有激烈的質問和陳述,但對方律師即便是揭安德魯私生活混亂的老底,也一直保持面帶微笑。當然,這笑的背後並非善意。爭議的焦點,是解僱安德魯是否出於對艾滋的歧視。因為美國的法律有規定,不能以艾滋病為由剝奪患者工作的權力。安德魯所在的是頂級律所,他們當然熟悉法律。於是,他們設了局。就在安德魯承辦的重大案件將要開庭前,最重要的材料忽然不翼而飛,連電腦上的資料也一併消失。當然,在最後一分鐘材料奇迹般出現,案件沒有耽誤,但以差點耽誤、工作馬虎為由,安德魯被解僱。事實上解僱的原因是在接下那個案子的那天,其中的一個合伙人看到了安德魯額部的傷,他知道這是艾滋病變。庭審過程中,被告方除了否認自己是因為艾滋病而開除安德魯之外,也時時在傳達一種觀念:因為輸血等自己無過錯的原因染上艾滋的值得同情,而因為同性戀私生活混亂導致的,則是自作自受。而借因分娩輸血無辜染上病的證人之口,則傳達了另一種觀念:庭審的高潮是最後的審判結果,陪審團做出的判決是對方敗訴,工作賠償和精神賠償數額都不過十多萬,然而懲罰性賠償數額竟高達近五百萬。這是令旁聽席上驚訝並歡呼的時刻,它不僅僅代表一個案子的勝訴,它代表了一種觀念的轉變。 喬帶著勝訴的消息去醫院看安德魯時,安德魯摘下氧氣面罩微笑著說了一句:一千個律師被綁在海底。喬問是什麼意思?他說:好的開始。離開醫院時,在電梯上,喬忍不住對著陌生人重複了這一句:一千個律師被綁在海底。那人微笑對答:好的開始。這大概是個典故,出自莎士比亞戲劇。究竟為何如此說這裡暫且不論,但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是確定無疑的,——確定無疑,這個案件的判決會帶來好的影響。 法國作家安德烈.紀德說 :影響不創造任何東西,它只是喚醒。安德魯起訴這個案件並不僅僅為自己,他正在死去,他的財產已遺囑部分捐給慈善。而此案的意義就在於影響,在於喚醒,喚醒社會對同性戀和艾滋病人的人道關注和同情。 不能不嚮導演喬納森.戴米和編劇羅恩.內斯萬尼爾 ,奉上崇高的敬意,他們在這影片中傾注的所有創意和心血,無非就是為了這個喚醒。電影上映二十多年後,2015年6月26日,美國最高法院做出了一個歷史性的裁決:同性婚姻合法。美國成為全球第21個全境承認同性婚姻合法國家作者:阿朵。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法律讀庫 歡迎原創文章來稿 1751490@qq.com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