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去年被一則關於「小蘇打餓死癌細胞」的消息刷爆朋友圈,被闢謠后不久又出現了「喝鹼性水有益健康」的新聞,群眾本來已經放下的小蘇打水的杯子,又拿起來了……其實,《人民日報》已經辟過謠:好幾年前315也專門打過假:還有消費者協會:隨後,用心的小健特意去查了一下標準,《世界衛生組織》里提到了一句話:——pH8.0是礦泉水的上限,超過這個氯(消毒)就無效了。當然以上這句是我廢了九牛二虎之力翻譯過來的。O(╯□╰)o而且國際GB5749水標準是pH:6.5-8.5.然而,浙大晁明教授,您所說的「喝鹼性水有益於健康是公認的」,這裡面的「公」是誰啊?現在就讓我們來捋一捋,從科學的角度出發,這種觀點到底存在什麼問題。酸性、鹼性體質是偽概念其實,只要稍微有點生理學基礎的就知道:人體不同的體液有不同的pH值,都有各自的調節機制,會維持在一定的範圍。例如:胃液pH正常值在2~3之間;尿液pH正常值在4.5~8之間;血液pH正常值7.35~7.45之間。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稱:在醫學上並沒有「酸鹼性體質」一說,只有人在患嚴重疾病時或當人體的調節系統出問題時才會出現「酸血症」、「酸中毒」,但並不能說酸性廢物導致了慢性病。那麼,「酸中毒」之後可否喝鹼性水調節?Too young too simple.無論是什麼性的水或食物,到了胃裡都會因為有胃酸的作用,跟胃內保持一樣的酸性;再到了腸道里,在腸液的作用下跟腸內保持一樣的弱鹼性。市面上常見的酸性水、鹼性水,只是商家們的一個營銷噱頭而已。和血液酸性唯一相關的一個可能就是「酸中毒」,但酸中毒這麼大幅度的缺失,不是什麼鹼性水可以調節的,實際上是循環系統自己的失調,想要用鹼性水或者食物來調節根本就是無稽之談。我就搞不懂了,好端端的幹嘛要調節pH?你知道我們人體為了維持穩態付出了多少努力嗎?傳說中的「小分子團水」存在嗎?是否真能治療心血管疾病?所謂的「小分子團水」說法,首先我們也得找到對比的對象——大分子團水。從化學的角度分析:水分子中的氫原子和氧原子很容易形成「氫鍵」,從而發生聚合。而決定水分子粘連成多大分子簇的是「溫度」,溫度越高,水分子動能越大,也就越不受到氫鍵的束縛,反之則相反。所以,「小分子團水」是存在的,只是在相對高溫的情況下。重點來了!人體是恆溫的,不管小分子大分子進了體內都是那個狀態,就算小分子水真的好吸收,到了體內也無濟於事了,更不用說治病了。況且,《世界衛生組織飲用水標準》中並沒有提到「小分子團水」的概念。那麼,到底該喝什麼水?喝水,就是為了補充水分。喜歡啥就喝啥,只要保證水質安全,然後根據自身的需求和運動量的大小,每天喝1.5~2L就可以了,可以根據尿色清亮淡黃為標準。還有那些所謂的「開水重複燒會導致亞硝酸升高而致癌」、「隔夜開水等於沒燒」等等說法純屬危言聳聽。喝個水還這麼多講究,活著累不累?內容來源:微信公眾號【健客健康諮詢】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