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腸道菌群在宿主的健康和疾病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明天是母親節,我們從腸道菌群的角度聊聊母親對孩子健康的重要性,聊聊什麼是母愛。以此,感謝母親,祝願全天下的母親節日快樂! 懷孕的母親為了孩子「犧牲」自己的腸道菌群 在正常的、健康的懷孕過程中,身體經歷持續的激素、免疫和代謝的改變。懷孕期間許多免疫和代謝的變化也被稱為代謝綜合征。在非懷孕的人群中,腸道菌群的改變也會引起一些代謝綜合征的癥狀。2012年,一項發表在《Cell》雜誌上的研究檢測了91名孕婦的腸道菌群。從懷孕的初期到懷孕後期,母親的腸道菌群變化非常明顯,而且不同的個體之間差異較大。總體上來說,懷孕後母親腸道內的放線菌和變形菌增多,菌群多樣性下降。儘管在整個懷孕期間,微生物組基因的總體保持穩定,但是,尤其是到懷孕後期菌群構成顯示出了極強的炎症和能量流失的信號。當把懷孕後期的這種菌群轉移到無菌小鼠體內時,小鼠變得肥胖和胰島素不敏感。懷孕期間胰島素不敏感跟免疫狀態改變相關,在胎盤表面,免疫調節發生了改變,阻止母親身體對胎兒排斥反應的發生;但是在母親身體的粘膜系統表面,細菌介導的炎症反應加重,比如會出現陰道炎和牙齦炎。免疫狀態的改變也包括體內循環的細胞因子增加,而這些因子的增加被認為是驅動肥胖相關的代謝性炎症的動力。從腸道菌群的角度考慮,懷孕期間增加的變形菌是在炎性腸病病人腸道內活躍的細菌,只要在無菌小鼠體內定植其中的一種就足以誘導炎症和葡萄糖耐受以及胰島素敏感性的改變。准媽媽身體的各種變化都像肥胖症患者,體重增加、免疫改變、代謝變化,各種粘膜的炎性反應增加,還容易造成孕期陰道炎和牙齦炎。聽著有點嚇唬人,可是,孕期的各種對正常人來說不健康的變化,都是孕期主動適應的結果,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比如對胰島素略微不那麼敏感,就能適當維持高血糖,為胎兒的生長持續提供營養,也為胎兒出生后的哺乳期做好能量儲備,讓寶寶獲得能量無後顧之憂(當然,太過分的高血糖就應該引起注意了)。 母親的腸道菌群影響後代的行為 2016年,一項發表在《PLoS ONE》雜誌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探討了懷孕期間抗生素誘導的母鼠腸道菌群的改變對後代行為的影響。研究發現,抗生素處理后,母鼠和後代小鼠腸道中的乳酸菌都會顯著減少。抗生素處理的母鼠產下的小鼠腸道中乳酸菌的減少在出生24天後依然很明顯,同時伴隨著腸道內梭菌群的明顯增加。在出生四周后,這些小鼠的體重明顯偏低,同時也表現出了異常的行為,在熟悉的和新穎的環境里活動性均減少,對陌生環境的探索行為減少,在環境周邊活動增多,進入中心區域減少。儘管出生7-8周后,這些母親接受抗生素的小鼠活動性與正常小鼠不再有差異,但是對陌生環境的探索行為依然不正常,而這也是常用來評價動物焦慮的一個指標。更有意思的是,如果這些母親懷孕期間接受過抗生素處理的小鼠從出生后的第二天就給正常的母鼠餵養,即,給他們找個正常的養母,那麼在出生后的24天再測行為,這些小鼠的表現與正常小鼠不再有差別。換句話說,給他們換個正常的母親,他們就正常了。相反,如果將正常母鼠產下的小鼠交給懷孕期間接受抗生素處理的母鼠餵養,在同樣的年齡測行為會發現他們的行為不再正常了,出現了與抗生素處理的母鼠生產和餵養的後代相似的行為。看來母親真的重要,同樣的小鼠換個母親會表現出完全不同的行為發育模式。這究竟是為什麼?研究人員給出了如下幾種解釋:第一、抗生素處理的懷孕母鼠同樣對後代的腸道菌群產生了極大破壞,比如乳酸菌的減少和梭菌的增加。嬰兒出生時腸道是幾乎無菌的,腸道菌群的定植在出生后立即開始。順產的嬰兒其腸道菌群的構成與其母親的陰道菌群類似;母親口腔和皮膚的菌群也可以垂直傳遞給後代;另外,母乳里包含多種細菌可以傳遞給子代,而且母乳中的寡糖可以促進雙歧桿菌的生長。所以,母親是後代共生微生物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來源。抗生素處理導致的母親微生物的變化勢必會影響到子代的腸道菌群定植。母親和子代之間的微生物垂直傳遞及隨後的子代微生物的定植與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是重合的。子代微生物的紊亂會影響幼鼠的神經發育及行為。但是這些小鼠被正常母鼠餵養后,正常母鼠的菌群會通過環境和母乳對小鼠的菌群起到很好的補充和改善,從而改善小鼠的發育及行為。第二、懷孕期母鼠接受抗生素處理后腸道菌群極大破壞,導致母鼠本身的營養吸收出現問題,進而影響母乳質量,小鼠發育中的營養跟不上自然會造成發育障礙,行為異常。第三、懷孕母鼠的菌群改變后,自身的情緒和行為也會受到影響,比如變得焦慮,從而對幼鼠的關愛行為減少。之前的研究已經證明母鼠的關愛同樣會對後代小鼠的神經發育和行為產生極大的影響。所以,這種異常的母親關愛行為會使原本健康的小鼠也出現了行為異常問題,在本研究中就表現為正常的小鼠被抗生素處理過的養母餵養後行為就不正常了。儘管具體的詳細的機理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證明。但是這個研究至少告訴我們,對即將做媽媽和已經做媽媽的人來說,保護好腸道菌群不僅僅對自己有好處,還直接關係到你能不能照顧好孩子,做個合格的好媽媽。愛孩子,不僅僅是對孩子好,也要對自己好,保重好自己才會真正做到對孩子好。如果你做不好,或許一個健康盡責的養母會做的更好。 乳頭上細菌也有助於寶寶腸道健康 腸道菌群的建立對終身的健康和免疫都有影響。母乳餵養與非母乳餵養的孩子的腸道菌群構成在嬰兒期甚至是成年期都有差異。母乳中包含很多細菌,大家也都知道母乳餵養好,但是很少知道這種細菌從母親到孩子的垂直傳遞到底是如何發生的。最近,一項發表在《JAMA Pediatrics》雜誌上的研究在美國佛羅里達、加利福尼亞和洛杉磯開展了持續5年的追蹤研究,發現不止是母乳本身,就是媽媽乳頭及周圍皮膚上的細菌也有助於寶寶腸道健康。研究107對健康母嬰展開了調查,探討了母乳及母親乳頭及周圍皮膚上的菌群構成與孩子腸道菌群構成之間的關係。研究人員在寶寶第一年採集母乳、嬰兒糞便和母親乳頭周圍皮膚樣本,對這些樣本進行細菌分析。結果顯示,母乳餵養的寶寶糞便細菌構成不同於喝配方奶粉的寶寶。一般來說,每天母乳餵養達到乳製品量75%甚至更多的孩子,其腸道內約27.7%的有益菌直接來源於母乳,另有10.3%的有益菌來自母親乳頭周圍皮膚。另外,寶寶添加輔食後繼續母乳餵養,同樣能收穫大量有益菌,促進身體健康。母乳中的細菌猶如是嬰兒腸道中的種子,對嬰兒腸道菌群構建和發展至關重要,寶寶早期形成健康合理的腸道菌群結構,有助降低哮喘、過敏和肥胖幾率,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甚至能影響大腦功能。 母親是偉大的!菌情觀察室祝願全天下的母親:節日快樂!身體健康!圖片來自網路參考文獻:Koren, O., et al. (2012). "Host remodeling of the gut microbiome and metabolic changes during pregnancy." Cell 150(3): 470-480.Tochitani, S., et al. (2016). "Administration of Non-Absorbable Antibiotics to Pregnant Mice to Perturb the Maternal Gut Microbiota Is Associated with Alterations in Offspring Behavior." PLoS ONE 11(1): e0138293.Pannaraj, P. S., et al., (2017). "Association Between Breast Milk Bacterial Communities and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fant Gut Microbiome." JAMA Pediatr.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