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子琳為您讀健康》第279期撰文/資深醫療媒體人 子琳(微信公眾號:子琳為您讀健康)受訪專家: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暨肝病中心主任 主任醫師 王貴強教授編者按做醫學科普這些年,總能看到一些讓醫生束手無策的病例,而這些病人原本是可以治好,像健康人一樣生活,可原因在於他們對待治病這件事「太有主見」,好像自己是大夫,醫生的建議只是「僅供參考」。最後等疾病耽誤了才想起大夫的逆耳忠言。其實治病這個事兒關鍵時刻還是得聽大夫的,您可別自作主張!比如乙肝和丙肝,我們大伙兒就常犯這四個錯誤。誤區一:乙肝反正治不好,乾脆不治了王貴強醫生說,乙肝雖然目前還不能達到徹底治癒,很難去根兒,但可以通過抗病毒治療有效控制疾病的進展,不發展到肝硬化和肝癌。很多患者只要遵醫囑是可以把病情控制得很好的。而且越早治療控制得越好越不會影響壽命。乙肝是種慢性疾病,其實就像糖尿病一樣,只要控制好就不會進展,所以關鍵還在於早發現早治療!而不是置之不理和自暴自棄。然而也並不是所有的乙肝患者都需要治療,他們當中有一部分需要治療,有一部分人暫時不需要治療。什麼樣的人暫時不需要治療呢?第一類就是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第二類是非活動性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這類患者病情相對穩定,但一定要定期隨訪,以及時發現疾病進展的情況,及時抗病毒治療。誤區二:長期吃藥就是治療,不需要再到醫院查了說到定期隨訪,還真是有必要好好強調一下它的重要性。乙肝這種病除了要按時服藥之外,還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規律隨訪。為了強調規律隨訪的重要性,咱們國家世界肝炎日的主題就是「規範檢測治療、遏制肝炎危害」。不論您是乙肝患者還是乙肝病毒攜帶者(患者就是已經肝炎進展了,攜帶者就是還沒發病,只是帶著這個病毒)。因為對於乙肝病毒攜帶者來說,雖然目前乙肝還沒發作,但並不能說明一輩子都沒事。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沒事,有的人可能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發作了,所以定期檢查非常重要。我們這樣不規律隨訪的遺憾案例也有很多,就以為自己沒事了就不去看病了最後連命都沒了。大家熟悉的詩人汪國真剛開始就是診斷為「攜帶者」,當時病情相對穩定。結果他就沒當回事兒,十三年都沒去看病,連體檢都不做,因為他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結果最後發現時已經是肝癌晚期,失去了治療機會而離世。演員傅彪也是同樣的經歷。誤區三:到肝硬化階段就沒法治了,到處去吃「偏方」王貴強醫生說,經常能在門診上碰到一些肝硬化患者,覺得自己沒治了,傳統的治療辦法解決不了自己的問題,就到處去找民間偏方吃,最後耽誤了病情還把自己給吃壞了。其實肝臟是一個神奇的器官,因為它的修復和再生能力非常強大,我們只要把肝病控制住,不讓它再往下發展,它就都有修復和再生的空間和能力。所以這也提醒乙肝患者們,乙肝發現的越晚、治療的越晚,越需要終生服藥。慢性肝炎如果停葯后疾病複發了還可以再治。但如果已經進展到了肝硬化階段,您隨便就把抗病毒藥給停了,這種疾病複發的打擊哪怕是一次都很可怕,可能導致肝衰竭而危及生命。所以乙肝肝硬化階段的患者是不能輕易停抗病毒藥的。誤區四:沒癥狀就是沒事兒,我怎麼可能得肝炎?肝臟是一個沉默的器官,醫生常常說是「沉默的殺手」,很多時候都是沒有什麼癥狀表現的。乙肝、丙肝的傳播途徑幾乎一樣,通常有這麼幾個:血液(體液)傳播、母嬰傳播、不規範的醫療行為、性傳播等,此外,修腳、紋眉、打耳洞等微整形都可能感染乙肝。丙肝是可以徹底治好的丙型肝炎和乙肝不同,進展相對慢一些,可能20-30年才會進展到肝硬化和肝癌。目前藥物治療可以使大部分丙型肝炎治癒,但是,我們國家60%的丙肝一發現就是肝硬化了,還有20%的丙肝一發現就是重度肝纖維化。丙型肝炎更不容易發現。王貴強醫生說,丙型肝炎大部分通過輸血傳播的,由於檢測試劑的問題,在1993年開始了獻血員篩查丙肝工作,之後輸血感染丙型肝炎風險非常小了。建議所有在1993年之前有輸血史的朋友,或者有手術等醫療操作的患者,一定要去醫院檢測一下丙型肝炎抗體。此外, 1987年之前用過血液製品如凝血因子的患者、經常透析的患者、家中有丙肝患者,或在不正規醫療診所有過修牙補牙等經歷者,都建議去醫院做下丙肝抗體檢測。很多人都會問那麼唾液會傳染乙肝和丙肝嗎?一般不會,所以出去吃飯、游泳一般不會傳染乙肝、丙肝。目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的保護不被乙肝病毒感染,因此,建議沒有乙肝感染的朋友接種乙肝疫苗。【延伸閱讀】:【子琳科普】這篇文章告訴你:不拿脂肪肝當回事後果多慘痛!【子琳科普】讓脂肪肝去無蹤的「葵花寶典」,你值得擁有!【子琳科普】轉氨酶居高不下,這個原因很少有人知道【子琳科普】咱的「肝兒」壞了會怎樣?這麼做會失去你的肝臟君!【子琳科普】別說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其實早有信號【聲明】歡迎關注子琳醫學科普。本文為子琳原創,受訪專家專業校稿,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摘編,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獲取更多權威健康知識,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子琳為您讀健康。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