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在上篇文章中講述了殺傷力最大的冷兵器——陌刀,陌刀出手,人馬俱碎。但是陌刀的一大劣勢就是過於龐大與沉重,非大力士不能揮舞使用。然而在還存在一種機動性、實戰型都特彆強的貼身武器——苗刀。的苗刀經過兩千多年的傳承與改進,從貴族象徵與實戰武器之間不斷變換。日本武士刀與苗刀雖然同出一宗,但在戚繼光抗倭與近些年的切磋中,苗刀往往佔據上風,堪稱國刀。為什麼稱為苗刀苗刀這一稱呼的來源有很多種說法,最為流行的說是因為苗刀體型修長,酷似禾苗,故稱為苗刀。最有文化深度與淵源的解釋則為,在古代「苗山之鋌,羊頭之鋼,若耶之銅」是兵器鍛煉的絕佳材料,而苗刀最初則取苗山(即今會稽山)精鐵鍛造而成,於是稱為苗刀。然而真正被廣泛統稱為「苗刀」則是在民國時期。苗刀的淵源唐武士壁畫苗刀之所以在民國時期才確定官方名稱,是因為苗刀的歷史太長了,雖然有不斷的改進,但是總體來說變化不大。由於先秦時期主要以步兵作戰,所以基本上士兵都是佩劍。而騎兵作為單獨的一個兵種,則是在漢朝,所以苗刀的雛形可以說是出現在漢代,即漢武帝時期曾經打敗匈奴的環柄長刀。經過不斷的演變,漢環柄長刀變成了魏晉時期的御刀,又變成唐代儀刀,又變成明代御林軍刀,最終在明代演變為苗刀。苗刀形制確立之後,基本上長度在120-160厘米之間,刀脊厚度約為刀身寬度的三分之一。苗刀與戚家刀戚家刀唐朝的四種軍刀,只有儀刀是沒有爭議的,上篇文章中講述的陌刀至今沒有實物出土。但出於同樣的原因,儀刀在五代紛爭中也漸漸湮沒,甚至連戚繼光本人都以為古代根本就沒有雙手長刀,而是「倭寇犯始有之」。他在研究了日本武士刀的優勢之後,結合民間散落的長刀,再根據漢族人的身材與習慣,發明了「戚家刀」。但其實日本刀也是在唐儀刀的基礎上改進的,而且明朝時苗刀的淵源根本就沒有斷。所以戚家刀可以說是來源於日本刀,但也屬於苗刀的一個分支。戚家刀法從大敗匈奴,到驅逐倭寇,到近些年的切磋,苗刀雖無「國刀」之名,但已有國刀之實。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