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大草原一直是我嚮往的天堂,嚮往那裡的人煙稀少,嚮往那裡的遼闊放肆,嚮往那裡的一望如碧!在草原的曠達里,期待遇見留給我強烈生命印記的風物。錫林郭勒作為內蒙古大草原中的天堂,更是每個人嚮往的地方。到了錫林郭勒,哪些景點是必須要去的呢?必游排名第九名:平頂山平頂山位於錫張公路20公里處,是一處由火山噴發而形成的獨特的山。從公路上邊行邊看,這些山頂無一例外都如桌面一般平,若是到近處觀看,會發現山上布滿了火山噴發時留下的凝灰岩塊。這裡的群山相互依偎,大大小小排列成序,而各個山峰的頂部卻像用利劍削過般的平整,構成一幅奇特的景觀,這就是遠近聞名的塞北勝景—平頂山奇觀。據說觀平頂山奇景,日出或日落時為最佳時刻。日出時,朝霞使得重山疊巒分外妖嬈,日落時,夕陽的餘輝灑遍草原,能清晰地看見火紅的太陽徐徐沉人大地,晚霞中,山凹里的人家炊裊裊,一派草原暮色風光,令人思緒萬千。繼續往前,看到沿路都是風力發電機,規模相當大,彷佛一下子去到了荷蘭,聽導遊說這裡的風力發電機都是從國外進口的,每台都造價不菲,是全國最大的風力發電基地之一。小清新的發電風車點綴著茫茫草原,令我想起了之前在斯里蘭卡牧場看到的景象,相比之下這裡更為壯觀,所以我開始相信,最美的風景並不一定都在別處,百轉千回后,暮然回首,很多美景其實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只是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必游排名第八名:上都湖上都湖,它位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上都湖原生態旅遊牧場,湖邊一片金黃色的花朵在陽光下絢爛奪目,湖面上晶亮粼粼,水窪和草坡彷彿覆蓋著一層碧碧綠毯。偶爾有鳥飛過,很快便消失在天際,不遠處有幾個蒙古包,如此原生態的景觀,看不出一絲人為的痕迹,卻是錫林郭勒盟花重金打造的旅遊項目,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整個草原上,隨處可見彩色的花朵,雖然我叫不出所有的名字,但看到蒲公英,還是比較興奮,風越長久,蒲公英便飛的越遠,無論是多麼偏僻荒涼的地方,蒲公英都願意留在那裡,這是對世界多麼無私的愛。公路的另一面沒有湖泊,卻有很多沙丘和樹木,在等同伴的間隙,我開始研究取景點,因為這裡台適合拍照了。我和同伴一眼就相中了路邊的這個石碑,隨便拍幾張,效果都很不錯呢。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塵土裡安詳,一半在風裡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必游排名第七名:匯宗寺匯宗寺位於錫林郭勒盟的多倫縣北,俗稱「東大倉」,因其廟頂覆以青藍色琉璃瓦,在蒙語里稱為「呼和蘇默」既「青廟」的意思。早在元世祖忽必烈汗時期,多倫就定名「多倫淖爾」,在這山青水秀、綠草豐美的風水寶地上,建起「夏宮」,歷代元朝大汗都到此地避暑遊獵。匯宗寺是在清朝康熙皇帝1691年在多倫諾爾會盟時,為了作永久紀念,應蒙古首領懇請,同意在各部的同心協力下,共同在「川原平行,水泉清溢」的多倫諾爾地區建造的一座巨大的喇嘛廟。康熙發詔書,由國庫撥款白銀十萬兩協助修建的。康熙40年,匯宗寺建成,康熙45年,康熙冊封章嘉呼圖克圖為「灌頂普善廣慈大國師」,主持內蒙古喇嘛教事務。必游排名第六名:山西會館規模宏大的山西會館是山西籍的旅蒙商人在清乾隆十年(1745年)集資興建的,它坐落於錫林郭勒盟多倫縣老城區的西南角,又叫「伏魔宮」,供奉的主神是關羽,所以當地人又稱它為「關帝廟」。山西會館為山西籍商人洽談商務提供了場所,是清乾隆時期內蒙古地區唯一的外省會館,山西會館見證了商賈雲集、貿易頻繁的草原經濟大發展的繁榮景象。旅蒙商事業如日中天,多倫城人口最多時達18萬,註冊商號4000餘家。隨著貿易越做越大,相同地區實力較強的商人先後在多倫商業城建起了自己的聚會場所,也就是後來的山西會館。多倫會盟后,清政府對多倫旅蒙商十分重視,並給予很多優惠政策,再加上草原貿易利潤豐厚,直隸、山西、陝西、山東等地的商人蜂擁而至,多倫在不到60年的時間裡,發展成為一座典型的旅蒙商城。山西會館又被被稱為"塞外商埠",是當年晉商在多倫地區聚會、娛樂、議事場所,是多倫古商業興衰的縮影,是特殊歷史背景下的產物。山西會館是多倫保存比較好的清代古建築,至今已有270多年的歷史。2006年5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山西會館通過豐富的展品陳列,再現了當年晉商會館的情景。旅蒙商人把內地的大量的綾羅綢緞、鐵木瓷器、藥材香料、日用百貨、茶葉煙草等運到多倫,銷往內(漠南蒙古)、外(漠北蒙古)蒙古各旗,又將草原上的絨毛、皮張、鹽鹼土特產等彙集多倫,然後銷往各地。必游排名第五名:蒙古汗城到達蒙古汗城時已是中午時分,陽光正烈,當地人民還是熱情好客地盛裝等著我們的到來。蒙古人給客人敬酒時,我們要用雙手接過銀碗,並向主人致謝,然後一隻手瑞著銀碗,用另一隻手的無名指輕輕的點沾銀碗中的酒,向不同方向彈三下,表示敬天、敬地、敬祖宗。飲著傳統的下馬酒,雙手接過哈達,一邊敬畏神靈,一邊欣賞這四周的美景。蒙古汗城位於錫林浩特至林西公路沿線,距旗政府所在地巴彥烏拉鎮15公里,交通便利,我們自駕過來相當方便。這裡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佔地面積20平方公里。主要以蒙古民俗文化觀賞、休閑娛樂和草原觀光為主。這裡地處內蒙古錫林郭勒大草原最華麗、壯美的西烏珠穆沁草原腹地,綠草如海,畜群如雲,被譽為「游牧文化之源、民族服飾之都、蒙古長調之鄉、摔跤健將搖籃、北方華麗草原」,是蒙古族風俗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區。必游排名第四名:烏蘭五台內蒙天亮的特別早,三四點鐘就已經透亮了,早晨六點起來,沒有拉窗帘的我被陽光閃的遲遲睜不開眼。這裡的六點和我們中午的十一點差不多,太陽當空照,我們簡單地吃了些早餐,便驅車前往烏蘭五台。一進入草原,人煙開始稀少起來,別說城鎮,村莊的規模也越來越小。從錫林浩特市到烏蘭五台,車程大約一個小時左右。窗外,一望無際的草原在六月已經開始換上新裝,因此6-8月份也是一年中草原最美的季節。來到大草原,如果不體會一下當地別具特色的敖包文化,就像對一個地方的文化淺嘗輒止一般,不夠深入。小時候聽過的那首《敖包相會》,至今曲調依舊清晰,這次,也許是上天給我的恩賜,終於有機會走進大草原,來切身的感受下敖包文化。在烏蘭五台感悟敖包的開幕式上,當地的牧民表演著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節目,女孩們身穿當地民族服飾,跳起了婀娜多姿的舞蹈。馬頭琴表演依舊是當地不可缺少的傳統節目,關於馬頭琴的由來,還有著一段凄美的傳說:相傳有一牧人懷念自己死去的小馬,取其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製成二弦琴,並按小馬的模樣雕刻了一個馬頭裝在琴柄的頂部,馬頭琴因以得名。蒙古人個個都是能歌善舞的,在遼闊的草原上從來就不缺悠揚的歌聲,而長調和呼麥則是草原上最神奇的歌聲。沒來草原時,我就聽過長調,它並不像其他演唱那樣,朗朗上口,細膩溫婉,在舞台上這種唱法看似並不討巧。但是,當我走近草原,站在這方廣闊的天地間,聽當地藝術家唱起長調,才恍然發現,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只有長調能與它契合,也只有長調才能表現出處在茫茫草原上難舒坦開闊的心境。敖包是蒙古語,意即"堆子" ,也有譯成「腦包」、「鄂博」的,意為木、石、土堆。就是由人工堆成的「石頭堆」、「土堆」或「木塊堆」。相傳,清朝年間,此處水草豐美,錫林河從身旁輕輕流過,山腳下住著一位叫額爾敦的老牧人,他信仰佛教,因樂善好施而遠近聞名。後來人們在他去世后,把這座山叫額爾敦山,山上的敖包也隨之被稱為額爾敦敖包。舊時遍布蒙古各地,多用石頭或沙土堆成,也有用樹枝壘成的,現在已經很少看到了。原來是在遼闊的草原上人們用石頭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標誌,後來逐步演變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禱豐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徵。逃離了城市,在這片遼闊的草原上,我看到許久都不曾見到的藍天白雲,記得幾年前,友人來到內蒙草原,告訴我關於這裡的故事,怎樣吃烤全羊,怎樣在草原上看星星,還說起當地一些有趣的地名,我那時候便對草原十分嚮往,原來只要時間夠長,所有的心愿與嚮往終究會有達成的一天。隨著時代的變遷,敖包的內涵逐漸豐富,形式也多樣起來。只有一個代表保護神的敖包,後來演變成三個敖包:中間較大的代表天神,右側代表地神,左側代表先祖,七個敖包即代表七個卡爾格佛,十三個敖包即供奉十三個勇士。必游排名第三名:貝子廟貝子廟,蒙古語名「班智達葛根廟」,漢名「崇善寺」。是內蒙古四大廟宇之一,位於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北部的「額爾敦陶力蓋」敖包(十三敖包)南坡下。始建於清乾隆八年(1743年),又於道光、光緒年間擴建。因歸阿巴哈納爾左翼旗貝子(清代高於公侯的官爵)管轄,俗稱「貝子廟」。乾隆皇帝為貝子廟賜名「崇善寺」,貝子廟是內蒙古喇嘛教四大廟宇之一,歷經七代活佛精修而成,共耗費白銀174多萬兩。貝子廟佔地面積為1.2平方公里,沿襲黃教傳統建築格式,結構獨特,雕刻精細美觀。由主廟、屬廟、家廟、佛塔及眾多僧房組成。這裡是藏傳佛教聖地,它的規模歷來被稱為錫林郭勒盟地區第一大寺,是錫林郭勒盟佛教文化的一大寶庫,享有「北國名剎」聲譽。貝子廟的西廟稱為活佛倉,是一座規模宏麗壯闊的四合式院落。它為全廟建築的精華。東廟有五座拉卜楞,即活佛倉、色木春、新拉卜楞、卻日後宮、古力道布圖、旺岱哈斯爾。每座建築都莊嚴雄偉,彩繪細膩,內外裝飾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是本廟活佛的高級住處或接待尊貴賓客處,如同皇宮般富麗堂皇。必游排名第二名:忽必烈影視城正藍旗是內蒙古唯一一處世界文化遺產,元上都遺址的所在地。800年前這裡是風雲聚匯之地,是忽必烈建都之所,擁有雄踞歐亞大陸的元朝帝國上都的繁榮與奢華,見證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紛爭、融合;見證了古代文明的燦爛與輝煌。內蒙古呼察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在正藍旗五一種蓄場投資巨資建設忽必烈影視城,用於拍攝大型連續劇《忽必烈》。忽必烈影視城共分為六個拍攝基地,包括蒙古老營、落馬湖、金蓮川幕府、開平王城等。整個影視城再現了元朝帝國的繁榮及元代蒙古族游牧生活的場景,詮釋了元世祖忽必烈的戎馬一生。城內街道縱橫、店鋪排列、四門聳立、建築恢宏,昔日蒙古王城的繁華盡顯其中。影視基地處於風景秀麗的洛馬湖畔,藍天白雲映襯,既讓人感受到昔日草原都城的壯麗之美,又可以體驗夢回大元的神奇,體會遼闊草原的壯美!必游排名第一名:元上都遺址從亦集乃城(今額濟納期)、天德軍豐州城(在今呼和浩特東郊白馬村)一路東來,「終抵一城,名曰上都,今在位大漢之所建也。內有大理石宮殿,甚美。其房屋皆塗金,繪種種鳥獸花木。工巧之極,技術之佳,見之足以娛人心目......"這是13世紀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在其名著《馬可波羅遊記》中的一段記述。上都城作為當時著名的國際性大都市之繁華風貌,由此可見一斑。元上都遺址,蒙古語稱之為「兆奈曼蘇默」,意思為有108座廟宇的地方,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草原正藍旗政府所在地上都鎮東北17公里處。它北依卧龍山,南臨上都河,東西兩邊是廣闊的金蓮花盛開的天然草原,景色遼闊優美。公園1251年,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就是元世祖,駐紮在金蓮川,並建立了「金蓮川幕府」。1256年,忽必烈在此選址建城,1259年城郭建成,命名開平府。1260年,忽必烈在此登上蒙古大汗之位,將開平府作為首都。公元1264年,改開平府為上都,同年改燕京(今北京)為中都(后稱大都),確定兩都制度,這樣就使上都和大都成為元朝並列的兩大帝都。元上都是蒙古民族在草原上建立的一座國際性大都會,每年,當時的皇帝都來此度夏、狩獵、處理政務,前來覲見的各國使節、宗王貴族和文武隨員們雲集上都。馬可波羅父子就在元上都大安閣受到忽必烈的召見。這座都城設計奇布局合理、選址極佳、攻守相宜,在總體布局上既體現出漢族傳統的城市布局觀念,又兼顧了蒙古游牧民族的生活特點,成為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相互融合的典範。元上都是蒙古民族在草原上建立的一座國際性大都會,每年,當時的皇帝都來此度夏、狩獵、處理政務,前來覲見的各國使節、宗王貴族和文武隨員們雲集上都。馬可波羅筆下的上都城,由宮城、皇城、外城組成,宮城和皇城四角建有角樓,異常宏偉壯觀。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