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E君說 財富和人性是人類生活中永恆的話題之一。這兩者都不是一個簡單的話題,當中亦有許多財富和人性相背離之時。今天的文章選取了數句經典之言,來探討財富和人性的話題。每個人都有最艱難的時刻,尷尬困窘不過是人生常態。與其在恐懼失敗與懊悔之間反覆徘徊,莫如勇敢起來,面對自己的心。有些東西,比金錢更重要——在你不缺錢的情況下,這個觀點不會錯。 鬧里有錢,靜處安身。現代商業社會,呈現出高度開放態勢,而我們的心,始終在追求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的平和。唯有財富築起的長堤,才能保護我們恬靜的生活,幸福的安寧,與簡單的快樂,不受紛囂塵世的滋擾——比金錢更重要的,必然需要更多的財富來保障。 不妨看看古先哲的幾句話,以洞徹財富與人性智慧,讓我們的心獲得幸福與安寧。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老子《道德經》 世界是平的,人心是失衡的——實際上就是《聖經》中的馬太效應: 有位國王,給兩個僕人各 1 錠金子,讓他們倆出門去賺錢。第一個以 1 錠金子為資本,投資賺到 10 錠。國王賞賜他 10 座城堡。第二個不敢投資,小心翼翼的把金子藏好帶回。國王下令把這錠金子,搶過來給第一個僕人,並說:凡是少的,連他最後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那就再多多的給。 會賺錢的人,就會形成賺錢慣性,越賺越會賺,越賺錢越多。相反,不會賺錢的人,所思所想所行所奉,處處跟財富規律對著干。有些人甚至會窮極一生的努力,絞盡腦汁讓自己賺不到錢。 賺不到錢的人,總是強調現實不公——然而,老子已經說了,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不是世界不公正,而是人心不平衡。是人性人心構成了永不公平的世界。選擇貧窮對抗世界,是窮人的氣骨;認知人性學會適應,是富人的智慧。 到底意難平!——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曹雪芹《紅樓夢》 縱然是薛寶釵美貌溫柔又聰明,但弱水三千,賈寶玉只想飲林黛玉那一瓢。 正如佛經中的故事,旅人行走於沙漠,眼看要渴死了,佛祖憐憫他,現出法身給他一座湖。但旅人拒絕暢飲,曰:我只要自己想喝的那一口,最終渴死在湖邊。 人性如此,不注重自己已有的,只關注自己失去的。 美國經濟學者丹·艾瑞里曾有個實驗,同樣一件東西,在自己手中賣出時,價格會高出願意買入價的 15 倍。正是這種自然天性,讓許多人陷入到交易焦慮症中,總感覺自己這輩子吃了大虧——現在你知道了,交易讓每個人獲利,你並沒有吃虧,只是只想得,不想失,心不憤,所以意難平。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古希臘學者 普羅泰戈拉如果,你感覺這句話,一時難以理解,那麼再配上卡耐基的一句話:尊重別人,讓別人感覺他很重要。 人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許多人之所以不快樂,存在感弱,就是因為別人不肯承認他是世界的中心。古人說士為知己者死,什麼叫知己?知己就是滿足你隱秘的慾望,承認你是世界中心的人。所以商家講究和氣生財,不爭,不吵,不鬧,不嚷嚷,只要你肯把錢掏出來,什麼事兒都好商量。別人對我們的尊重,來自於對我們地位的尊重,而非對我們人的尊重。——馬基雅維利這句話凸顯出地位等級,會令得許多人反感側目——如果你憤怒,那麼再想想上面那句話,每個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縱然是一個口稱平等的人,內心意識中,也是將自我凌駕於他人之上。 平等的是人格。不平等的,永遠是人心。 所以許多平等人士,也難免誇大自身所有。一個人之所以贏得別人尊重,必然是他為改變自己的命運而努力過。所有人都會尊重一個努力與行動的人,但不會尊重一個不肯付出的人。人心是有殘缺的,但卻不接受絲毫瑕疵。——台灣作家 劉墉這句話,是認知財富與人性的關鍵: 劉墉有件古董:黃瓷蓋碗。他想賣掉,可是因為碗蓋略有瑕疵,來看貨的紛紛搖頭,即或有人出價,價錢也是低到了劉墉想要動手打人的地步。 最後沒辦法,劉墉去找一個成名古董商。 古董商看了貨,微微一笑,順手把碗蓋扔到門外,這讓劉墉大吃一驚,心疼不已。而後,古董商再把沒蓋的碗擺出來賣,這時候來看貨之人,盡出高價。最後賣出的價錢,超過劉墉心理預期的幾倍。 劉墉極沮喪,但終於明白了,這就是人性:人性自身殘缺,卻只接受完美。寧肯被騙,也不要有缺陷的現實。免費提供的事物必然是詭計。如果朋友給你利益卻不要求付費,事後他會要求比你想付給他的更加昂貴的東西。這就是討價還價隱藏的問題,包括物質和心理兩方面。因此,你要學會付費,而且要付以高價。——巴爾塔沙·葛拉西安《智慧書》譬如,一個人闖了紅燈,遇到交警熟人,免去了50元的罰款。當事人沾沾自喜,感覺自己倍有面子。但接下來,免費交易的後續效應出現,熟人交警要求把自己老婆,安排到當事人公司,而交警老婆上幾天班,又適應不了公司環境——結果是,當事人就為了省下50元錢,被迫承擔每年幾萬塊錢的損失,而對方還氣憤不平。 要記住葛拉西安的話:高價付費的,才是最便宜的。高價買來的是資產,可以讓你坐收餘利。免費得到的是負債,每天都讓你付出更多。要謹慎而堅定。——古希臘智者 德謨克利特謹慎是說話做事要有所保留,而堅定則相反。這兩個相反的東西,是怎麼擱進一口鍋里的? 其實這正是智慧的境界。太謹慎會失去機會,太堅定又會遭遇大風險。必須要居於二者之中,才不至於讓自己血本無歸。 如何居於包贏不虧的二者之中呢?有個笑話,可以給我們一點提示: 父親教育兒子:孩紙,要記住,成功需要誠實和智慧。兒子:……什麼叫誠實?父親:誠實就是信守諾言。兒子:……那什麼又叫智慧?父親:智慧就是不要許諾! 謹慎而又堅守,不輕易許諾才能贏得信守諾言之名。做到這一點並不難,只要改變你的非黑即白的極端思維,就可以了。成功就是不斷失敗,而不喪失熱情。——溫斯頓·邱吉爾在推特上走紅的美國人約翰內斯·豪斯霍弗,在網上公布了他的簡歷:1999 年,申請入讀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被拒。2003 年,申請入讀劍橋、倫敦大學被拒。同年,申請入讀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雙雙被拒。2008 年,申請入讀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攻博被拒。2014 年,求職於哈佛被拒,求職於加州伯克利被拒,麻省理工也對他的鼻尖關上了門。這三家之所以被列出來,是因為他去了三家現場,當場要求:你給我個機會,我還你個驚喜……被人家轟走。而他投了簡歷,卻毫無迴音的地方更多了,已無法一一列舉。 這人好慘,那他現在餓死沒有? 他是普林斯頓大學知名教授,在美國權威科學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國際上極有影響力的。 人們習慣於列出自己的成功經歷,但約翰內斯·豪斯霍弗列出自己的失敗經歷,才驚訝發現,他比任何一個失敗者,擁有更多的失敗。 所以他說:我嘗試的多數事情都以失敗告終,可外人只能看見我的成功,鮮能看見失敗。所以有些人以為我做什麼都成功,他們更有可能把他們的失敗歸結於他們自身,而不是世界的隨機——其實成功都是小概率事件,不過是面試官當時心情好,放過了你而已。 重複一下約翰內斯·豪斯霍弗教授的話:成功是小概率事件,而失敗則是必然。 無論你是想獲得財富,還是追求其它事情,成功都是多次嘗試的結果。有些人,只看到狼吃肉,沒看到狼挨打,誤以為別人的成功輕而易舉。所以會因為害怕失敗,恐懼被人嘲笑,而遲遲不敢行動。 小 結 重複一下有關財富人性的八句話: ☞老子——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這一句,說的是人心集成而後,所呈現的永久不公正的社會規律。 ☞曹雪芹——到底意難平。 ☞普羅泰戈拉——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馬基雅維利——別人對我們的尊重,來自於對我們地位的尊重,而非對我們人的尊重。 ☞劉墉——人心是有殘缺的,但卻不接受絲毫瑕疵。 ☞巴爾塔沙·葛拉西安的《智慧書》——免費提供的事物必然是詭計。如果朋友給你利益卻不要求付費,事後他會要求比你想付給他的更加昂貴的東西。這就是討價還價隱藏的問題,包括物質和心理兩方面。因此,你要學會付費,而且要付以高價。 以上五句,說的是人性自然表現——符合人性的,才是有可能獲得認可的。但人性與財富規律對沖,所有獲得我們認可的,恰是背離財富法則的。 ☞德謨克利特——要謹慎而堅定。 這句點明財富思維,也是智慧的本身,須得不偏不倚,允執其中。 ☞邱吉爾——成功就是不斷失敗,而不喪失熱情。 最後這句,說的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說到做不到,實際不知道。真正的智慧是知行合一的,唯其行動本身,才體現出人生的價值。最後要說的是:智小者不可謀大,趣卑者不可言高。你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敢於面對自我內心者,就會看到真實、富足而快樂的自己。徜如果不敢面對人生,人生遲早就會面對你。每個人都有最艱難的時刻,尷尬困窘不過是人生常態。與其在恐懼失敗與懊悔之間反覆徘徊,莫如勇敢起來,面對自己心,在別人嘲諷自己之前,先行自嘲。自嘲是劍履俱奮,屢敗屢戰的最強大武器,能夠賦予我們持續行動的能力,你行,你能,你可以。用心揣摩先哲智慧,矢志做匹吃肉的狼,忍受著世人的棒打棍擊負重前行,直至徹底改變自己的命運。延伸閱讀錢到底意味著什麼?李嘉誠、柳傳志、王健林的財富觀李嘉誠:錢可以用,但不可以浪費李嘉誠有個著名的撿錢段子。說有一次,李嘉誠從酒店出來,在取汽車鑰匙時,不慎丟落一枚一元錢的硬幣。李嘉誠蹲下身去撿,旁邊有個保安幫他把錢撿起來,然後交到他的手上。李嘉誠把硬幣放進口袋后,從錢夾里取出100元港幣,給了這個保安,作為酬謝。為了一元錢卻花了100元,這買賣虧大了。有人問起這件事情,李嘉誠對此的解釋是:「若我不拾這枚硬幣,讓它滾到坑渠,它便會在世上消失。而100元給了別人,便可將之用去。我覺得錢可以用,但不可以浪費。」這故事被反覆引用,就有人總結:彎腰去撿,這是「勤」;不使一元錢的財富消失,這是「儉」。給幫助自己的人以小費,不白用人,這是富人的美德。財富可以消費但不能浪費。一個人所能夠到達的人生高度,不僅取決於財富,還取決於道德。用李嘉誠的話來說,「要我馬上拿出一個億,我面不改色,但誰要在地上丟一元錢,我會立刻撿起來的。」這或許就是李嘉誠的金錢觀。2013年年底南方周末在採訪李嘉誠時,問到了李嘉誠對財富的看法,他是這樣回答的:「我對賺錢的重視程度不及捐錢。」他說:多年前的一個晚上,我輾轉反側,難以入寐,內心縈繞著很多問題。思潮起伏,結果直至凌晨,直到一個答案湧上心頭,令我豁然開朗:我頓悟了把基金會視作我第三個兒子的道理,這樣我會全心全意愛護他,給他分配財產,使他獲得所需資源落實一切公益項目,把我的心愿永遠延續下去。在財富要代代相傳的傳統觀念中,將基金會視為自己的孩子,可以鼓勵傳承,期望這種想法能在人社會擴大和延續。「身為人,回想起我生長於抗日戰爭期間,國家被侵略,面對貧病、失學,於是發誓要終我一生,讓基金會擁有旺盛的生命,有能力繼續為國家、民族作出貢獻,這就是對我最大的回報。除了捐錢,也親力親為,投入不少時間心血,使得來之不易的金錢用得其所,令項目受助人受惠最大,能如此,是我最大的快樂。」李嘉誠說。柳傳志:我的財富觀是「富而有道」2007年,柳傳志應邀動筆寫了一封信,收信人是100年後的人:「我是一個企業家,是一個叫聯想的企業的主要創始人。聯想1984年初始的時候只有20萬元的資本,到了2007年,我們已有600多億元的總資產,旗下公司的總營業額1400億元,有3萬多名員工。我之所以說明這一點是因為企業大到了一定的程度,企業家就必須除了關心自己的業務,關心自己的員工以外,還應關心政治、關心經濟、關心社會,除了關心的,還要關心國際的。」2011年,媒體採訪柳傳志「你眼中財富是什麼?」。柳傳志這樣回答:簡單講就是就叫富而有道,因為「有道」兩個字裡邊包含很多內容,包括你應該用你的財富對這個社會的發展起作用,對兩極分化能夠減低,能夠讓空氣濕潤,能樹立正氣,這都是有錢能做的事情。他認為,當企業基本站住腳,溫飽也有了,其實還是想為民族,為國家做點事。「因為大陸,應該講一百多年來,是相當地可憐吧,挨打受氣等等,所以弄得我們就比較自卑,極度自私,心胸狹窄,老想把民族弄得好一點。現在美國人一來就為全世界怎麼怎麼著,咱們一來就為怎麼怎麼著,現在真的學不來美國為全世界,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這些民營企業家,到了這個時候確實有能力做幾件事,一個企業多交稅,多做慈善的事情,不要太炫富,弄得社會氣氛乾燥,誠信都非常重要,為什麼?在這個社會上到底什麼好,什麼不好?總得說個明白。」柳傳志說如果大家都是作為生財有道、富而有道,都用有道的方式來,生財是靠創造財富的方式來的,有了錢以後我們富而有道,做更有有道理的事情,整個氣氛、文化也會好。王健林:我要把我個人資產90%捐出來做善事王健林認為,財富觀是分為三個層面的,最低的層面是為自己,創業、發展目標就是為自己,很簡單,發展成果自己享受。這個錯不錯呢?也不是錯的,而且這是絕大多數人做生意、創業的基本目標。第二個財富層次稍微好一點,為了名和利,比如說一年有1000萬元的收入,他還在奮鬥,他足夠花了,他為什麼還奮鬥呢?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希望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希做大一點,為名為利去創造財富,這是第二個層面。最高的一個層面那是少數人達到的高的境界,就是做社會企業。現代慈善觀念的首創者是美國的鋼鐵大王,1953年創辦第一個慈善基金的卡內基先生,他說過一句話:「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從他以後在美國的引領下,全球形成了很多現代的慈善觀念,像比爾·蓋茨先生,早早地就把自己的股份每年賣掉多少,每年套現50億美元拿來做慈善。這些人就已經真正成為了社會企業家,他做生意的目標就是為了這個社會能夠進步,而且蓋茨和巴菲特他們兩人都希望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能為企業家,特別是為美國的企業家和世界的企業家樹立一個榜樣,應該怎樣去對待財富,這就是最高層面的財富觀。王健林說:我們不號召大家都成為社會企業家,這是很難的,也不反對大家發展最低層面的,就為自己,這個也不錯,但是企業做大之後,還是號召大家儘可能發財的目的可以超越為自己這個層面,這就是我理解的財富觀,不一定正確,也要看經濟學家和各種各樣的社會學家的解釋。我已經很早就宣布了,要把我個人資產的90%捐出來做善事,我們有很多這樣優秀的企業家,我希望和他們一起用自己的行動來倡導企業界的財富觀。其實這個並不是我們現在的發明創造,老祖宗早就做得比我們更好了,像遇到天荒就放糧,還有修橋修路,很多就是為留一個名,說這個人不錯,就行了。咱們老祖宗很多人做得很好,我無非是向傳統的、優秀的文化學習,爭取把它實現得更快一點。后 EMBA 商 業 領 袖 項 目后EMBA是MBA、EMBA之後的再延續、再提升、再超越!持續打造最高端的知識學習與資源整合平台,從而引領社會、引領時代、引領未來。自2011年開辦以來,已先後開班十五期,2000餘位傑出企業家入班學習。藝術品欣賞了解更多,請點擊閱讀原文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