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這段文位元組選自北宋神童汪洙的《神童詩》。其中的「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形象的反映了科舉成功對人生命運的巨大改變。 科舉作為封建社會的人才選拔制度,從隋唐時期一直持續到清末,存在了1300多年。南京的科舉博物館由江南貢院擴建而成,而江南貢院是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無數士人進入這裡,考取功名,留名青史。 科舉博物館於2014年8月青奧會期間開放「科舉文化主題展」,后又經過改造完善,新建成的科舉博物館於2017年1月對外正式開放。包括博物館主館、江南貢院南苑以及明遠樓遺址區三大區域,總面積2.2萬平方米。 科舉考試對古代的官吏選拔產生了長期而重要的影響。科舉考試打破了魏晉以來的世襲壟斷現象,為底層讀書人通往仕途提供了一種相對公平和開放的途徑。千百年來,科舉考試的確為封建王朝選拔出來許多的國家棟樑和可用之才,同時也有許多科考的落榜失意者。古人留下了許多描寫科舉情況的詩文。 古人常用十年寒窗苦讀,形容科考之路不易。科考之前心情緊張自然難免。唐代朱慶餘有詩云: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朱慶餘《試上張水部》 這是朱慶餘在進士考試之前,以新婦自喻,作閨中詩,徵集張籍的意見,其不安心緒躍然紙上。 科考成功能給讀書人帶來無上的榮耀,這也正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所體現的人生的大起。「郊寒島瘦」之中的孟郊兩次考取進士不第,46歲時方考取進士。這首《登科后》將詩人那時的喜悅心情展露無遺: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古往今來,科舉不順的人大有人在。因此也有很多詩篇描述科舉落第后的心情: 花繁柳暗九門深,對飲悲歌淚滿襟。 數日鶯花皆落羽,一回春至一傷心。 ——唐·錢起《長安落第》 晚清四大諷刺小說《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狀》《儒林外史》《聊齋志異》可以說是揭露科舉制度走向沒落所映射的官場、社會百態的代表性書籍。吳敬梓在南京寫成的《儒林外史》更是代表了古代諷刺小說的高峰。蒲松齡一生之中多次應鄉試不中,其文言短篇志怪小說《聊齋志異》中亦抨擊了科舉制度的種種弊端。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