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均把桂枝湯列為第一首方劑。南宋名醫許叔微曾說:「仲景一百一十三方,桂枝獨冠其首。」清傷寒學家柯琴,稱桂枝湯「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陰和陽,調和營衛,解肌發汗之總方也」。這都說明了桂枝湯的重要地位。以桂枝湯為主方,還可以變化出更多的方劑,著實是群方之祖。組成:桂枝、白芍、炙甘草、生薑、大棗功用:解肌發表,調和營衛。主治:風寒表虛症。頭痛發熱,汗出惡風,關節肌肉疼痛,舌苔薄白,脈浮緩。亦可用於病後、產後營衛不和等。桂枝湯首見於《傷寒論》,主治外感風寒表虛證,即有頭痛,發熱,自汗出,怕風,鼻流清涕,乾嘔口不渴等表現。桂枝湯能解肌發表,調和營衛,現在常用來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也可治病後、產後的低熱等。桂枝辛溫,解肌通陽、發汗解表,為主葯;輔以白芍斂陰和營,且可遏制桂枝之效,以防發汗太過而傷陰。桂芍相配, 一散一收,調和營衛,使表解里和。生薑助桂枝以辛散衛分表邪,大棗助芍藥養營。姜棗合用,又加強桂芍調和營衛之功,共為佐葯。甘草調和諸葯為使葯。上藥合用,共湊解肌發表、調和營衛之功。服藥后,微微發汗即可停葯《傷寒論》中記「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是說服藥后,要吃點熱稀粥,或喝一小碗開水。此因桂枝湯為解肌之劑,借谷氣以助藥力,意在補脾胃以滋汗源,養汗源以托外邪,能助藥力,增強療效。《傷寒論》還記「溫服令一時許,遍身縶縶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服藥后微微發汗,即可停葯,可令脾胃之氣和,營衛之氣調。汗出不能過度,微汗可以除病,大汗則會傷身體,不利治癒疾病。同時要禁食生冷、辛辣、油膩等物,不能喝酒。桂枝湯有「三禁」除藥物劑量有要求外,對服藥的人也有講究。桂枝湯有「三禁」:一為表實無汗者禁;二為嗜酒之人,內多濕熱者禁;三為陽熱內盛服桂枝湯吐者禁。所以,古人有「桂枝下咽,陽盛則斃」的警示。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