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近幾年的全球政治和經濟走向,女性主義佔領上風。女政治家、鮮肉熱潮、粉紅經濟,背後都是強大的女性力量。女性雜誌也越來越多,區別於傳統意義的女刊聚焦在時尚、美食、家居、心理等領域,新時代女性雜誌比前輩們走得更遠,有些甚至獨闢蹊徑,豎起特立獨行的女性主義大旗。今天是國家婦女節,正好可以聊聊幾本特立獨行的女性雜誌,以及它們的女性主編,看看她們如何在時代浪潮中玩出新花樣,如何把握個人風格與雜誌品牌之間的平衡。Herself英國 / 半年刊 / 內容全部由插畫表現的《Herself》,至今獨此一家,時裝大片、配飾搭配、人物訪談……完完全全時尚雜誌的套路,但是圖片都是統一的插畫形式。回想時尚雜誌剛誕生時,插畫統治版面數十年,直到後來攝影普及,才有了攝影大片大行其道。《Herself》從創刊第一期就是大製作,首期封面是超模 Kate Moss 身穿 Prada 黑色皮草大衣出鏡。因為不用拍照,就不用預約出鏡大咖的檔期,畢竟每期 200 多個頁面,也是一個大的創作過程。很多傳奇女性都在這本雜誌出現過,比如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西班牙傳奇女畫家弗里達、好萊塢巨星 Angelina Jolie、法國版 Vogue 前主編 Carine Roitfeld、美國版 Vogue 前主編 Diana Vreeland、流行音樂天後 Madonna、服裝設計師 Donatella Versace 等。她們出現的形式與真人相差無幾,弗里達身穿 Lanvin 粉紅色荷葉邊修身連衣裙,伊麗莎白女王穿著 Victoria Beckham 禮服,法國皇后 Marie Antoinette 身穿 Mark Fast 大衣、佩戴 De Grisogono 珠寶。雅典娜、美少女戰士之類的神話人物和虛擬人物也紛紛出現,花木蘭、楊貴妃等古代美人也在這本雜誌出現過,她們都穿上了當季最時髦的服飾。有一個時尚圈內人文字自畫像的「I AM」欄目很有趣,Anna Dello Russo、Giovanna Battaglia、Mary Katrantzou、Miroslava Duma、Delfina Delettrez、Margherita Missoni 等時尚界各路人物,都寫下「我是XX」的句子,刊登在雜誌上,相當於換一種方式的專欄。 Luisa Fici 古老的時尚創作方式,出其不意的編輯思路,《Herself》創辦人、主編及創意總監 Luisa Fici 幾乎一人包辦了所有內容。Luisa 是一名倫敦插畫師及專欄作家,她以網名 Lula 自居,最初的職業是一名女裝設計師,後來在經營博客期間創辦了這本雜誌。《Herself》大部分插畫都出自她本人的創作,「自然」是她最大的創作靈感,所以樹葉與花朵是雜誌內頁常見的元素。The Gentlewoman英國 / 半年刊 / 《The Gentlewoman》不必多說,看過的都說好,她開創了一種新的女性時尚雜誌的表達方式,並且重新劃定了一個女性群體——Gentlewoman。從每期封面人物的選擇上,就很好地體現了雜誌風格和定位,最新一期的法國導演 Sofia Coppola,往期的冰島音樂妖后比約克、英國設計師大師西太后 Vivian Westwood,還有內頁出現的每一位,都是當今社會堅持特立獨行,擁有非凡風度和氣質的女性。內容方面,主編 Penny Martin 表示做到「不讓人討厭」,主張個人化的私體驗分享,所以雜誌呈現出來的觀感是散漫的,沒有假裝和做作,閱讀體驗舒服至極。 Penny Martin 主編 Penny Martin 是蘇格蘭人,大學主修藝術史,曾在英國國家媒體博物館擔任策展人,後來被時尚攝影師 Nick Knight 招至麾下,出任 SHOWstudio 項目的時裝編輯。2010 年,她加入擁有《Fantasitc Man》雜誌的 Top Publishers 出版公司,出任《The Gentlewoman》創刊主編。雖然身在時尚圈,常與各路時尚人打交道,Penny 卻從不給自己提上「時尚人」的標籤,她可能是唯一一個穿著平底鞋坐在前排看秀的女主編。在她看來,《The Gentlewoman》主張的不是時尚,而是「好品位」(Good Taste),編輯們感興趣的是衣服,而非時尚。Violet英國 / 半年刊 / 刊物名 Violet,意為「紫羅蘭」,主編 Leith Clark 表示那是自己喜歡的味道,最愛的歌曲名,自己的教女名字,也是她小時候只見過一次的神秘姥姥的名字,姥姥穿著和服、塗著粉紅色口紅、梳著自然閃亮的銀髮,給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Violet》出現的人物,都是各行各業的神奇女子,美國女演員 Brit Marling,美國時尚記者 Stephanie LaCava、法國演員及模特 Clémence Poésy、美國演員 Zoe Kazan、英國模特及造型師 Valentine Fillol-Cordier、英國時裝設計師 Luella Bartley 等。 Leith Clark Leith Clark 於2006年創辦少女時尚雜誌《Lula》,2013 年離開后創辦《Violet》,她還擔任英國版《Harper's Bazaar》客席造型總監,電影明星 Keira Knightley 御用造型師,以及 Honor、Orla Kiely、Michael van der Ham 等品牌的造型顧問。Cherry Bombe美國 / 半年刊 / 《Cherry Bombe》是一本關於美食的獨立雜誌,創刊就備受關注,因為首期封面人物是超模 Karlie Kloss,KK 在當期的身份是 Karlie's Kookies 食品公司聯合創始人,封面照片中的她正在享用自己製作的美味曲奇,內頁她分享自己的美食生意經和健康生活方式。內容方面,《Cherry Bombe》主打女性與美食,種植、製作、研究、享用,各種與吃相關的散文、食譜、問答,各大餐廳主廚、攝影師、時尚造型師、美食造型師、藝術家……都會現身說法,導演 Sofia Coppola 也在第一期出了鏡。 Kerry Diamond & Claudia Wu 創辦人 Kerry Diamond 和 Claudia Wu,曾是美國版《Harper's Bazaar》雜誌的同事,後來 Kerry 與男友在布魯克林開了兩家餐廳和 一家咖啡館,Claudia 則開了平面設計公司,並創辦了廣受好評的《Me Magazine》(已停刊,每期一位客席主編講自己的故事,下回有機會聊)。幾次吃飯和聊天之後,兩人決定創辦《Cherry Bombe》。Libertine英國 / 半年刊 / liberti.ne《Libertine》名字很有趣,浪子、持自由思想者,很男性的單詞,讀者定位於高知女性,她們性格獨立、有好奇心、聰慧、有禮貌。創辦人及主編 Debbi Evans 試圖重新定義女性刊物的類別,重新界定那些真正屬於女性權益的內容,重新劃定文化及人類行為的公認看法。具體到內容方面,除了奢華生活方式之外,還涵蓋高科技、文化、哲學和商業。女性雜誌常見的時尚和美容內容,會以其他方式呈現,絕對不是常見的穿搭和大片形式。 Debbi Evans 經過 8 年的靈感積累,加上家人和朋友的資金支持,Debbi Evans 創辦了《Libertine》,之前,她是一名科技、哲學、文化領域的趨勢分析師,但她坦誠人類根本沒有能力真正預測未來,她希望通過這本雜誌改變女性的思維模式,在文化和人類行為方面產生廣泛交流。I Love You德國 / 季刊 / iloveyou-magazine.com誕生於德國柏林的《I Love You》女性時尚季刊,用最優美的姿態告訴女性讀者,「我愛你」才是女人生命中最重要的話題。雜誌目前處於休刊狀態。這本雜誌有一個很有趣的欄目,My Future Ex-Boyfriend 我的未來前任男友,就是這樣高調聲張兩性關係,以「我愛你」的名義。 Christiane Bordner 創辦人 Christiane Bordner 是柏林 Gaabs 創意工作室的藝術總監,雜誌前身是她的「I Love You」時尚博客,她通過這個傳播載體強調美麗的意象,討論當代女性的身份。First Love香港 / 季刊 / firstlove.hk以「初戀」之名,《First Love》廣邀全球「酷女孩」做朋友,通過她們喜歡的時裝配飾,她們經常去的餐廳店鋪,她們與好友分享的趣事……鏈接全球新興創意人群。 Denise Lai 創辦人 Denise Lai 是知名時尚和生活方式博主,她的博客 SUPER WOW OMG 在業界非常知名,《First Love》與她的個人風格一脈相承。Girls Don't Zine英國 / 半年刊 / 自出版雜誌《Girls Don't Zine》,名字就可以腦補各種畫面,女孩不能有體毛、不能剪指甲,沒有JB……通過插畫、攝影等方式,呈現各種荒謬的女性期望。 Joanna Kiely 創辦人 Joanna Kiely 是一名酷酷的人像攝影師,她提醒女孩們,想成為淑女前,先問問自己真正想成為什麼,除了淑女,是不是還有其他選項。Sister英國 / 半年刊 / sistermagazine.co.uk《Sister》是自出版刊物,以「姐妹」為題,將女性主義和時尚相結合,每期一個女性話題,性感、街頭、強壯、尺寸……看看封面,都是讓人不安的女性形象,再看雜誌出自倫敦,也就很正常了。 Beccy Hill Beccy Hill 大三時創辦《Sister》,花費了很多時間,但是導師評價說「沒有女孩會買這本雜誌」。好在畢業后,她又重拾夢想。在她看來,女性主義刊物,不管在哪裡,都可以通過互聯網延伸到世界各地,為性別平等鋪平道路。- / -為什麼是女性雜誌的女性主編,女刊的男性主編也是有的。正如男性設計師設計女裝被人詬病一樣,男主編可能物化女性,沒有感同身受的體驗,創作初衷令人懷疑。女性雜誌的女性主編,是雜誌品牌最佳代言人。比如 Anna Wintour 之於美國版《Vogue》,一個英國知識分子,在美國宣揚精英價值和政治抱負,這是什麼精神。再比如蘇芒之於《時尚芭莎》,老娘很貴,老娘有很多明星朋友,老娘和那些妖艷賤貨不一樣。這絕非淺薄之辭,而是發自肺腑地讚美,兩本商業雜誌在各自國家的主流價值和時代語境中,經營得風生水起,考驗主編的審美取向和價值判斷。眾所周知,一本雜誌,如果脫離了時代語境和讀者群體,就沒有存在的意義,鐵定被淘汰、被停刊。眼下正在經歷的女性主義大潮中,出現越來越多的女性雜誌,說明女性越來越重視自我價值,這是好事。畢竟,「自我意識」和「解放天性」比什麼都重要!為什麼本土沒有這類型的刊物,因為她們都是以微信公眾號的形式存在的,不信翻翻你的訂閱列表。- END -© kong is studio or the respected creator & author.Curated & Edited by PiPiJuiCe Workshop▼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空白雜誌歷史文章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