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廣見聞,開心智,樂人生。這裡是《深港書評》。書評君小Tips閑暇時不知道看什麼書?點擊「書單」給你推薦安靜時不知道如何修心?點擊「氧氣」讀點書吧寂寞時不知道如何排遣?點擊「文化」查看文化動態▽本期關鍵字▽齊柏林北京時間6月11日晚6點30分,台北101大樓樓身上亮起了「看見台灣」與「齊柏林」的字樣。這七個大字,滾動閃爍至當晚十點——台北1016月10日,曾航拍製作出唯美與批判並重的環境紀錄電影《看見台灣》的齊柏林,在該片續集拍攝途中,遭遇乘坐直升機失事墜機,與機上工作人員一道罹難。這位習慣了用鏡頭記錄台灣之美的紀錄片導演,最終在他熟悉的4000米高空與這個世界告別。齊柏林曾說過,他希望通過電影告誡人們:「環境受到了傷害,我們必須要做出選擇。」如今,他把這道選擇題留給了我們。他飛翔,他看見,他遠去——緬懷《看見台灣》導演齊柏林文 | 程瑛△齊柏林一切都像是機緣巧合。齊柏林,這個特別的名字正好與「齊柏林飛船」(Zeppelin)相同。「一戰」期間,德國人發明的這種飛行器,用於軍事轟炸和氣候偵測。如果說,「齊柏林飛船」是人類對飛行夢想的初始試探,那麼來自河南、從不知Zeppelin為何物的齊父,卻在冥冥之中給兒子取下了「齊柏林」這個註定的名字。齊柏林上世紀90年代起,身處台灣公職機構的齊柏林,主要工作便是負責從空中拍攝島內各項重大工程的興建過程。「本來我恐高,但因為很專心地工作就忘了,後來我就適應了在飛機上工作。」航拍途中用他自己的話說,從第一次登上直升機、高空俯瞰台灣的那一刻起,便結下了與航拍、與土地的不解之緣。「那時候我就意識到,這是命運的安排。會迷上飛行,與土地談戀愛。」齊柏林然而,這段戀愛並不好談。身為記錄美的攝影師,卻一次次被闖入鏡頭的嚴重污染、土地創傷所重擊。痛心的齊柏林於是開始遊走全台演講、辦影展。哪怕觀眾態度冷漠,不屑一顧,他仍矢志不渝。與此同時,他開始思考能夠調動民眾興趣的其它方法。在幾年前第50屆金馬獎的後台採訪中,晶報記者有幸專訪到齊柏林,他曾向記者透露,自己的航拍職業生涯里,幾乎拍過台灣的所有風災。「2009年莫拉克風災殘酷的景象很恐怖,我深受衝擊,就想要航拍一部台灣的環境紀錄電影。」航拍?環境紀錄片?且不說角色、故事對他這個非科班出身的「門外漢」而言難度多高,僅「錢」這一點,在當時,就等同於痴人說夢。直到2013年的《看見台灣》首映禮上,已見成果的導演憶起了曲折又充滿奇迹的當年:「大家都覺得我好高騖遠,身邊人和專業人士都這麼認為。我雖有猶豫,但終究還是想要做成這件事。」而正是那一年,法國導演亞恩·阿蒂斯-貝特朗航拍的影片《home》公映。這幾乎成了齊柏林那時候的最大動力。說到這裡,他笑得就像個孩子,「原來我的想法已經有人實現過。」《看見台灣》 花蓮立霧溪出海口的月牙灣放棄400萬新台幣退休金抵押房子籌錢信念很聖潔,錢卻是現實的。對於當時還在台灣公職部門任職的齊柏林來說,他首先要解決的便是「身份」問題。根據規定,台灣公職人員不可公開募集資金。於是在2010年,眼看剩3年就能從台灣交通主管部門退休的齊柏林,毅然選擇了放棄400萬新台幣的退休金,辭職去實現「航拍電影夢」。據說當時連即將考大學的兒子都在擔心,「我爸爸還能不能支付得起我的大學學費?」《看見台灣》花蓮玉里稻田賣房子拍電影的導演從來不少,尤其在台灣。依靠《海角七號》名聲大噪的魏德聖,之後還是在拍《賽德克巴萊》時押上全部身家。同樣心心念念的齊柏林也走了同樣的籌錢路。錢不夠,就用自家房子抵押貸款,這才終於讓他買了一套空中攝影設備。齊柏林的空中攝影設備「我們所有鏡頭都在直升機上拍攝完成,這需要龐大的資金,但作為一個沒有劇情,沒有大牌明星參演的紀錄片,要讓人願意投資真的很難。」 《看見台灣》台灣玉山齊柏林曾坦言吸引投資的難處。「一個機緣讓我見到侯孝賢導演,我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和他說了我所有的想法,我完全沒有想到侯孝賢導演就像一個大俠一樣地和我說,我的名字你可以拿去用,看能不能拉到人來幫你拍攝。」齊柏林與侯孝賢於是,劇組在燃眉之急靠著「侯孝賢」的名頭拉到了5000萬新台幣的贊助。經過3年400多小時的飛行拍攝,共斥資9000萬新台幣,終於完成了台灣歷史上第一部全程航拍的紀錄片《看見台灣》。如何把環保這個嚴肅議題,透過影像讓大眾理解並且認可?實際上在《看見台灣》開拍前,齊柏林曾進行過長時間的思考。《看見台灣》 花蓮清水斷崖電影前半段,讓觀眾沉浸於寶島那一處處不似人間的美景不可自拔,後半段則風雲突變。大多數人看不到的肆意砍伐造成的土地安全隱患、工業廢水對河流海洋的污染,在鏡頭中一一顯現。透過《看見台灣》,台灣農業、休閑旅遊業「畸形」發展所付出的代價,瞬間震驚世人。《看見台灣》也因此,起初從未被看好的《看見台灣》上映不久后便不斷刷新票房紀錄,成為台灣電影史中最賣座的紀錄片,獲得了2.2億新台幣票房成績,並於當年獲得第50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記者當時也採訪了不少台灣觀眾,他們除了感動,更加心痛。齊柏林如今回憶起這位「里程碑式」的台灣紀錄片導演,齊柏林與《看見台灣》根本無法割離。除了他對這部代表作傾注的巨大心力,「環保紀錄片導演」也幾乎成了齊柏林的代名詞。這些年,為台灣,為環保,他從未停下腳步。因為齊柏林愛得真誠。「很多人都會在口頭上說愛台灣,其實並不了解這片土地,我希望能通過影像讓大家首先認識台灣,然後呵護台灣。」2017年夏天,也就在幾日前,齊柏林在臉書上發文「再度起飛」,並於台北舉行了《看見台灣》續集開鏡記者會。在當天的發布會現場,談起即將啟動的續集,齊柏林的眉宇間掩不住豪情壯志。這一次,他期望把視野擴展到台灣之外,包括周邊地區如大陸、日本、馬來西亞。既希望喚醒台灣民眾的世界觀,同時也讓大家意識到「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擁有同樣的季風,同樣的洋流」。而續集中除了高空拍攝之外,還特別要把視野拉到海底,使用全台灣第一套4K潛水攝影設備,讓大家了解平日不可能見到的海洋污染到底有多嚴重。《看見》台南青鯤鯓扇形鹽田在平面媒體聯訪環節中,高大壯實的齊柏林巨細靡遺地回答著記者的每一個問題,他甚至與在場記者一一交換名片,同時承諾有機會一定邀請記者隨行探班採訪。然而人生無常。高空拍攝充滿了各種變數。在當年的採訪中,齊柏林就曾對記者說起過航拍的危險重重。《看見台灣》 台北港「每一次的空拍都必須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機緣。高山地形複雜,天氣好才有好光線,而且不能有風,風一來氣流紊亂,直升機震蕩令人恐懼。」他還說過,不確定性讓每一次升空都倍感痛苦。有時候地面上看起來是晴天卻並不一定適合拍攝,往往飛上去之後卻發現能見度很差,只能無功而返。所以他大部分時間是在等,等能飛的天氣。《看見台灣》 台北淡水河口「在這些等待的時光,我也常感到焦慮不耐煩,但有時轉念一想,這何嘗不是證明了人類的渺小嗎?你能飛得了四千公尺高,卻抵不住一片雲的力量。」對於這個本就是個危險的行當,齊柏林深知,卻不懼。「台灣空拍攝影師並不多,這些從高空所看見的土地故事,如果我不出來講,恐怕也沒人會來做。」齊柏林當年他曾為航拍遇難的同行好友發文悼念,如今的齊柏林也壯志未酬身先去,再難起飛瞰寶島。真讓人痛心。未來,台灣將如何再「看見」?又該如何「看見世界」?這個被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稱為「關懷人文社會的英雄人物」,或許已給世人指出了一條路。親可能,還會對以下內容感興趣點擊文字獲取相關內容深港是起點 書評是風帆這裡是《深港書評》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