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回憶歷史,的第一支空中部隊「東北老航校東北老航校的空軍學員1946年3月,人民解放軍第一所航空學校——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習慣稱「東北老航校」)在吉林省通化市成立。我黨早期培養的一批航空骨幹、選調的陸軍官兵以及日軍起義人員,在這裡開始了空軍艱難的創業。之後的3年,他們培育出了560名航空人才,為人民空軍的建立準備了骨幹,因而東北老航校被譽為共和國航空事業的搖籃。空軍航空兵是空軍的主要作戰力量。近年來,隨著多種先進的殲擊機、強擊機、轟炸機、運輸機、空中加油機等陸續加入,空軍航空兵形成了超遠程、高速度、全空域、大縱深、超視距範圍的作戰能力,標誌著人民空軍由國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備型戰略性轉變。空軍航空兵瞄準未來高技術戰爭,改革訓練模式,普及了模擬訓練,建成了現代化的綜合訓練基地,成立了藍軍分隊,實現了以技術訓練為主向戰術訓練為主的轉變。各部隊積極挖掘人和戰機潛能,探索新戰法,組織超視距空戰和惡劣氣象條件起降等高難度課目訓練。時光流轉一甲子,彈指一揮六十年。目前,空軍航空兵團大部分已具備隨時升空遂行應急作戰任務的能力,航空兵師長都能帶隊升空作戰,航空兵團長都能飛四種氣象並勝任指揮和教學,重點部隊飛行員全部具有大學大學部以上學歷,個個都是四種氣象飛行員兼教練員以及四機帶隊長機飛行員。1950年9月,美帝國主義把侵略朝鮮的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根據黨中央和毛主席的命令,同年12月,空四師十團二十八隊被空軍司令部確定為首批參戰的部隊,飛行員全部是東北老航校畢業的,是新空軍的精華。此時,人民空軍剛剛成立不到一年。在朝鮮上空,年輕的空軍很快就有了與強敵的第一次交鋒。在這次具有歷史意義的戰鬥中,平均飛行時間只有200多小時、噴氣式戰鬥機飛行時間僅15小時的年輕的飛行員,面對參加過二次世界大戰、「喝過」成千上萬噸航空汽油、飛過數千小時的美國空軍「老油條」們,絲毫沒有膽怯。大隊長李漢首戰即擊傷敵機,8天以後,也就是1951年1月29日,與敵再次交鋒時,李漢又首創了人民空軍擊落敵機的先河。這一天,噴氣式飛機打掉敵機的世界首創,被永遠地載入了人類空戰的史冊。初戰勝利,對整個志願軍空軍乃至全人民都是極大的鼓舞。隨後,老航校的飛行員們不斷地在朝鮮戰場上創造戰爭的奇迹。在這場舉世矚目的抗美援朝戰爭中,東北老航校的威名遠揚世界,5名空軍一級戰鬥英雄有3名出自東北老航校,他們是王海、張積慧、劉玉堤;李漢、鄒炎、王天保、高月明等4名畢業學員被授予「二級戰鬥英雄」稱號。據統計,凡參加抗美援朝的東北老航校畢業學員人人都立有戰功。開局充滿「火藥味」1946年3月1日,東北老航校正式成立,教學工作很快展開。然而,開局卻充滿了「火藥味」。當時,許多學員都是從各根據地來的抗日青年,親眼目睹過日本鬼子燒殺擄掠姦淫婦女的法西斯殘暴罪行,還有的親人就是被鬼子殺害了。現在卻要向日本人敬禮,還要聽從日本人的指揮,心理上接受不了,大家的抵觸情緒很大。而有的日籍飛行教官由於過去長期受日本軍隊法西斯作風的影響,對待學員態度粗暴,更加激化了矛盾。航校領導很快發現了問題,做了大量的工作。反覆教育全校同志一定要分清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和一般日本軍人的界限,要求大家對參加航校建設的日籍航空技術人員,不能當做戰俘看待,而應當作留用人員對待,尊重他們的人格。另一方面,他們又誠懇地批評日籍教官,使其認識到法西斯軍隊的管教方式與革命軍隊水火不相容。同時,航校還先後任命林彌一郎、黑田正義、平信忠雄、系川正夫、長谷川正等為飛行主任教官。對於教學訓練中的問題,校領導經常徵求和傾聽他們的意見,不把他們當外人。在生活上對日籍人員給予力所能及的優待,保證他們平時能經常吃到大米、白面等細糧,日籍技術人員見到我們吃的是玉米面、高粱米,而他們吃的卻是白面大米,都非常感動。航校還積極幫助日籍技術人員解決婚姻問題。當時還不允許人和日本人結婚,航校領導就想辦法吸收一些年輕的日本婦女到航校做護士、衛生員、保姆之類工作,創造條件使他們彼此之間增加了解的機會。校領導還特別注意做好林彌一郎等主要教官的工作,以對待朋友的真誠態度,從生活上、思想上關心他們,處處以我軍的優良傳統感化教育他們。如此一來,教學關係變得融洽了。學員也被日籍工作人員對待工作一絲不苟、認真負責、特別能吃苦的精神所深深感動,甚至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學員幾乎都是放牛娃出身當時在航校的學員幾乎都是放牛娃出身,大字都不識幾個,更別說深奧的航理了。這可難為了日籍教官。御前喜久三講授飛行原理和飛機構造有一套妙法:開課前首先領著學員們參觀飛機,操縱傳動各個陀面機翼面,說明它們有些什麼作用,然後再做手勢比喻,伸張雙臂比作機翼,翻轉手掌比飛機傾斜並轉彎,低頭、推桿、撅臂就算飛機下降,反之則上升。他還做了許多教學用的實物模型,讓學員一看就懂。為使學員一目了然發動機內的油路系統,他點燃香煙,把煙吹進發動機內的油路,看煙從何處冒出,便知道哪條油路是怎麼走了。有一次他講課講到中間,突然向教室外走去,學員們以為他要找什麼實物向他們講解,便都跟著去了,誰知他走到室外廁所前面,發現學員們也跟著來了,便回頭說:「我要上廁所。」大家一愣,轟然大笑起來。冢本好司講授發動機原理也有絕招。同學們對「八-13甲」發動機,9個氣缸形排列的工作原理理解非常吃力。冢本教員派5名學員圍成圈,依次編號,各人出右手同握一根木棒,按號次順序,口念進氣、壓縮、工作、排氣,手推木棒轉磨圈,只轉了幾圈,都領會了。下課去食堂路上,同學們還在比劃著,口中念念有詞。飛行訓練開始了,無論是學員還是教員,都非常興奮,大家都在期待著早日飛上藍天。教官內田元五對待工作非常認真。有一次在起飛線上,他看到一個學員駕駛飛機著陸時,竟在跑道上蹦了三蹦,結果一連幾個學員都犯了同樣的毛病。他把翻譯找來一問,原來,問題出在翻譯上。內田元五告訴學員,飛機著陸時應該讓前後三個輪子一齊落在跑道上,術語叫做「三點著陸」,這樣飛機才能平穩降落。可是由於翻譯人員不懂飛行,不明白「三點著陸」的意思,竟然翻譯成著陸時飛機要在跑道上蹦三下,於是就出現了「蛤蟆蹦」的現象。這個差錯讓內田元五哭笑不得,只好一個個地把錯誤的著陸動作糾正過來。林彌一郎的嚴厲則更是有名。張積慧是當時最好的學員之一,在放單飛的時候出了一點點小毛病,沒想到卻被林彌一郎卡住了。別人都不理解,林彌一郎說身為教官如果不嚴格要求,那就是對學員、對最大的不負責。在林彌一郎的精心指導下,張積慧又刻苦練了起來。最後他的單飛放得非常成功。當時因條件所限,學員一般只飛行十幾個小時就可以放單飛,所以,正是日本教官這種嚴謹的工作態度和科學精神,才造就了王海、劉玉堤、張積慧等聞名世界的空軍英雄。林彌一郎等日本教官還主動出主意,將航校的美國單座式P-51戰鬥機改成雙座式教練機,從而大大充實了航校的實際教學能力,也縮短了飛行訓練的時間。後來,在前蘇聯空軍提供噴氣式戰鬥機時,學員們因飛過P-51戰鬥機,所以可以直接轉飛噴氣式飛行,這大大加速了人民空軍部隊建設的速度。也正是因此,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人民空軍的飛行員,在很短的時間內便可以駕駛米格噴氣戰鬥機去和美國空軍駕駛的F-86式噴氣戰鬥機作戰,而且打敗了他們。把我骨灰的1/3葬在1954年,日籍人員返回自己的祖國。由於日本右翼勢力等因素,他們回到國內後生活都非常艱苦,但不少人仍然懷念著老航校的生活。他們把看成是自己的「第二故鄉」。林彌一郎還給兒子取名叫林新,意思要做中日友好新一代,並送他到留學。為了紀念那段特殊的日子,林彌一郎親自發起和組織了「航七會」。到1990年,會員已有800多人,在日本各地設有7個支部,兩個籌委會。當年在老航校醫務隊工作的高橋澄子,為傷病員獻出了她全部的熱情和愛心,也是老航校日籍工作人員中惟一沒有回國的人。她加入了國籍,並給自己取了名字叫高玲。轉業到地方后,她依然發揚老航校精神,工作兢兢業業,即使在十年動亂期間,也沒有動搖她對的感情。她在日本有父母,有親朋好友,也有優厚的生活條件,可是她全部放棄了。她常說:「我的世界觀的轉變,是受老航校的朋友的教育和影響形成的,刻骨銘心,永遠難忘。他們永遠是我的榜樣。」高橋澄子在河北承德定居30多年,曾被選為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直到離休后才回到日本。教官詵岐文夫回國經營了一個小純水廠,申請了專利,日子比其他日本朋友好過一些。於是他通過林彌一郎介紹,與北京某企業合開了一個純水廠。在此期間,他的夫人、同樣在老航校工作過的詵岐郁代患癌症去世。在去世前,她希望能把自己骨灰的1/3埋在「第二故鄉」———。如今詵岐文夫已遵照妻子的遺願,把骨灰埋在了北京萬安公墓,並在旁邊為自己留了一塊地。他要與妻子在一起,與在一起。如今,許多當年老航校的日本教官及工作人員已與世長辭了,但無論是健在的還是故去的,新空軍的歷史都記著他們的一份功勞,新的現代化建設都有著他們的一份牽挂。老航校傳人插上現代化翅膀60年後的今天,國人有理由為人民空軍驕傲。經過半個多世紀的不懈奮鬥,當今的人民空軍已經發展成為一支由航空兵、地空導彈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達兵和其他專業兵組成的現代化的高技術合成軍種,成為捍衛祖國領空、領海安全,維護祖國領土完整的一支重要的力量。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到祖國的南疆。大機群如箭在弦上,只待一聲令下,振翅翱翔。突然,黑雲壓頂,大雨傾盆而至。前方指揮所來電話詢問:「天氣突變,能否起飛!要不要變更飛行計劃?」「正常起飛,準時到達!」新型戰鷹在滂沱大雨中起飛,氣勢如虹,蔚為壯觀。戰鷹一架接著一架怒吼著起飛升空,刺向雲天,震耳的轟鳴聲很快消失在如鉛的雲中,並準時到達指定戰區。這是裝備我軍最先進戰機的空軍航空兵某團。他們大膽突破傳統的訓練模式,組織超氣象、高強度、高難度飛行訓練的一個場面。2001年5月,在空軍某飛行學院,看著現代化的教學大樓,寬闊平坦的機場跑道和一張張充滿朝氣的年輕的面孔,讓人無法想象這裡就是讓多少人曾經魂系夢縈的老航校原址。25名我軍首批大學生飛行員已在這裡蓄勢待發。這些從全軍數千名大學部應屆畢業生中千挑萬選出來的大學生飛行員,有著理論知識紮實、接受能力強、適應環境快的優勢。學院領導也最大程度地發掘著他們的潛能,用計算機多媒體進行教學,用航空英語進行空地對話,飛行技術水平全部超過了訓練大綱要求。這是空軍培養新時期高素質複合型飛行人才又一戰略。這些與老航校最貼近的學院人知道,人才就是空軍的希望。這一天,是飛行的好天氣。大學生飛行員們又展翅飛上了藍天。沿著老航校的航線,新世紀的人民空軍,必定能以嶄新的面貌,完成歷史賦予的重任。東北老航校紀念館建成黑龍江省密山市是擁有空軍贈送飛機最多的地方。為發展紅色旅遊事業,密山市多方籌措資金,建成了東北老航校紀念館,館內收藏了大量歷史圖片和資料。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