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蘋果禁衛軍: 蘋果禁衛軍-數位出版界大海嘯 淺談iBooks 2 及Apple的數位出版策略。

前幾天看到2012 Apple Special Event的簡報,在簡報裡頭講的雖然是"教育",其實它蘊含的許多的蘋果深遠的戰略在裡面,尤其是在電子書以及數位出版的部分,個人預計蘋果將在3年內產生極大的衝擊以及影響。



首先先來分析本次的內容。
0.主打教育市場
1.推出iBooks "2"
2.推出iBooks Author
3.推出iTunes U
===============

0.主打教育市場

6478
如果有看過我的文章的應該會知道,我過去常常說 : "蘋果很喜歡拿著"正義"的旗幟"來行使他企業自己的獲利慾望
已經從學校畢業的各位朋友們或許會認為這次iPad所推出的"教育"是與自身不相關的,其實蘋果下這步棋也大大相關到後續iPad3的硬體規格的演進。
iPad或許是一個跨世紀的演進,但是iPad的硬體在我看來是落伍的,尤其在螢幕解析度上頭。
現在的視網膜螢幕不一定是最棒的,但是視網膜螢幕總是讓液晶螢幕看起來比較像是在看一個印刷出版品一樣,現在以iPad的1024 X 768的螢幕,是比較像是在看液晶螢幕,而不是最棒的體驗。
至於CPU以及GPU來說,螢幕解析度的提升帶來的意義就是CPU得要用更多的資源來推升執行效率。
另外就是省電部份,如果iPad3要同樣可以連續執行10小時不斷電的話,要有多省點的CPU,除了多核心外,似乎目前沒有更佳的選擇。
其他部分的結尾部分再提。

1.推出iBooks "2"
<主要攻擊AmazonKindle Fire為首的電子書籍瀏覽器>

Ibooks
Apple ibooks 2 1 e1327041551862




スクリーンショット 2012 02 02 18 13 47

前年以及去年的台灣也在炒的熱烘烘的話題,電子書。
每一個都在提的是"如何將原本的實體書變成電子書"
我去聽過好幾次關於EPUB的電子書研討會,我聽完之後總是沒有發現令人振奮的細節。
原因無他,總是在討論如何將實體書籍轉換成電子閱讀的部分,但是關於專用在電子載具上頭的特殊性質,卻似乎矇著眼睛不看,我不曉得現在有沒有改善許多,最起碼當時候我是失望的。
而想要多媒體或是互動的部分的開發商,不好意思,您只能使用高價位的Adobe inDesign CS5.5的出版模式,若要使用inDesign數位互動出版的話,還要另外付費。不然您想要再自由一點的使用者,很抱歉,您可能需要聘請一位專業的程式員來協助製作APP,用APP的模式來產生銷售。
至於Kindle Fire賣這麼好,我個人的分析理解有下列幾項特點:
第一,價格至上。
價格是目前我認為的Kindle Fire最大的需求,可是我真的懷疑,使用者買Kindle Fire"純粹"只是為了看書的到底有幾位?
因為價格實在太便宜了,使用者買來當做玩具玩一玩,或是拿來給小朋友玩的玩具,最起碼摔壞跟iPad被砸爛相比較也不會這麼心疼,對於書籍銷售的幫助大不大,我這邊就保持懷疑的態度,不過就起碼在於市占率的確讓Kindle創造了一個很棒的銷售機會,的確較以往增加不少機會讓使用者下載書籍。
スクリーンショット 2012 02 02 18 11 42
第二,Kindle的購買項目是幾乎可以跨平台的。
目前iPad的模式是同一個App Store帳號的使用者,可以在各個平台(iPhone/iPad)上頭下載所有的資料,現在又加上iCloud的推波助瀾,更是不需要每一臺下載,只要有一臺購買了APP的話,就可以讓所有的iDevice可以下載所有的購買項目。
Kindle on ipad
而Kindle所推出的部分,卻是可以跨平台的,無論你是在哪一個平台上面購買的,都可以透過Kindle的軟體下載購買項目,甚至在iPhone /iPad也可以使用,你要在PC上看也可以,在MAC上看也可以,在Android上面,在iDevice全部都可以,這一點絕對讓蘋果如坐針氈,不用想Apple怎麼會輕易的饒過Amazon的算盤,只不過現在人家數位出版市場大,Apple把人家給"和諧"擋掉可是會讓一部分的使用者反感的。
於是蘋果推出一個有趣的iBooks 2的升級,讓讀書不再只是單純讀文字加上圖片,而是音樂動畫一起來,讓讀書不只是枯燥的代名詞,而是一個下一世代的大沖擊波前的寧靜。
現在所有的出版業界絕對全部不是在開會討論如何應對就是在慌亂不知所措,因為他們知道,這個對於出版社的衝擊絕對不會亞於iPad對於小筆電的衝擊。
先是iPhone帶來智慧型手機的革命,iPhone 3GS所帶來的數位相機重擊,iDevice 的App Store創造的0.99美元致富商機,加上iPad所帶來的小筆電營收衝擊,現在又由iBooks 2所引領風騷的數位出版大地震,從發表會後看來現在似乎沒風沒浪,但是改變出版業的海嘯隨後就會撲過來了。

會不會沖擊到Kindle Fire我個人不會認為是重點,因為iPad 3發售後,iPad 2會延續iPhone 3GS/iPhone 4/iPhone4S模式再存活個一年,前一代的iPad 2主要當然是主打Kindle Fire的低價市場,199美金或許蘋果辦不到或是不願意辦到,但是299美金說不定也有可能。
iBooks 2這樣的"多媒體書店街"強烈硬體需求在Amazon的後代機上會造成"硬體需求規格攀升",白話一點就是說"你要下一代Kindle Fire 2做的到跟我iPad 2/iPad 3一樣的能力,你Amazon就得要每一台多津貼才能夠同樣用199美元來吸引消費者"。
因為讀者已經被Apple用"多媒體書籍"吸引住了,Amazon單純只有文字以及圖片的書籍已經不夠看了,Apple創造出來"看書就像是在互動玩遊戲看電影"的情況,如果其他出版社或是通路慢吞吞的話,就很可能會被淘汰。或許有人會說"我就是想要看小說,才不想要看什麼圖文並茂,互動3D…等等的",會說這句話的人肯定是喜歡看文字的人,所以蘋果不從"讀書"切入,而是從"無趣的教育"以及"拯救無書可讀,價格過高",推出一個"有趣的教育"著手。


其實蘋果就是要顛覆您對於書的認知以及"使用者經驗",尤其是各位家中的寶貝小孩。


相信不說大家也知道幼時的"洗腦",對於未來的影響有多大!舉例,如果家庭中有個每天都很開心的對話,小孩長大成家立業後同樣會有類似的行為,因為這是有時的"訓練"。
反之,家庭若有父母親的習慣不佳的如酗酒或是家庭暴力等等,同樣的小孩就算努力抗拒,同樣也會潛藏在內心有那麼一點的陰影,脾氣好的下一代會努力避免悲劇再次發生,脾氣不好的可能會"繼承"同樣的悲劇一而再再而三的讓悲劇上演。
再將話題拉回來,如果小時候看的書都是iPad的使用者經驗的話,再比對Kindle Fire的書籍就會發現Kindle Fire的電子書,好   無   聊   。
當然上面舉的例子是用當下的iPad 2以及Kindle Fire所做的分析,未來個人相信Kindle 絕對會作出反擊不會坐以待斃,Amazon會不會推出給出版商或是個人用的出版軟體,我個人也同樣期待。

再從iBook 2談到一些硬體的部分。
因為數位出版若是從純文字檔轉變成數位媒體,這樣的檔案容量大小差異個人認為應該有百倍甚至千倍以上的差距,所以投資者可以注意了,在LTE及行動網路尚未成熟到不需要下載前,iPad 3或是4的記憶體應該會也一定要朝向128GB的目標前進,原因是前述的原因之外,MacBook Air最高容量也從128GB到達256GB之譜所做的聯想。

至於螢幕的部分,我想希望有迷你版本的使用者應該會稍微失望了,個人認為7寸或是以下的螢幕的解析度說老實話,並不適合長時間閱讀的使用者,更不用說是要拿來當作學習工具為目標的學生,若蘋果要推出迷你版本的,也絕對不是以"書"為出發點,而是筆記本。

各位只要注意一個重點,就是螢幕(書籍尺寸)越小,能夠"舒適"閱讀的時間將會越短,閱讀的多樣性也會越差,同時閱讀的距離也越近,造成近視的機會也就提高了。
如果各位有在看雜誌的話,越大本的雜誌總是越多的圖片及越大的文字,越小的書本,尤其是袖珍本,絕對文字佔的比例會越重,如果各位不相信可以自行去書店逛一圈。
iPad大概就是小於小本週刊雜誌的尺寸,MacBook Air 11寸大概就是等於小本周刊雜誌,7吋的部分就已經是"小說類"純文字的範疇了,至於Samsung Note就是屬於筆記本的範疇,再往下就幾乎是純文字,加上沒有4.5吋~4吋....3.5吋的小螢幕。

要能夠同時看字又要看到一些編排,或許7吋的還勉強可以,但是個人認為7寸以下5吋以上的比較像是個像樣的筆記本,如Samsung Note以及HTC Flyer。
スクリーンショット 2012 02 02 17 33 47


スクリーンショット 2012 02 02 17 49 44

若要輕鬆的看書玩互動欣賞影片,iPad絕對是最棒的選擇,眼睛看文字比較不會累外,更不用說看書像是在玩遊戲看電影般的感受了。

既然要說電子書,當然就要拿這兩個載具來比較看看了,我們先從最小的方面看起,我的認知,最小本的書閱讀起來是最容易疲累的(這邊指的是"物理性的眼睛",至於讀教科書那種無聊又想睡覺的"心理性"疲累不算.....)


(下面所有的書籍內容文字及圖案為原公司或出版社所有,如有任何版權不妥適的地方,請告知。)
1150772

1150769

1150770
其次我們看一下一般的電腦教學書籍好了,就會發現尺寸跟iPad是幾乎同樣的。

1150761

1150762

再看到了更大本的書籍,大致上都跟iPad差不多,甚至大一些,內容也更豐富些,且閱讀也輕鬆一點。

1150755

1150756

再往上就是印刷是最精美的精裝本,同時也是看得真是舒服,這也是為什麼精裝書會用的這麼的大本的原因,但是也是最讓人懶得帶出門的。


1150764

1150765

1150766


當然愛看漫畫的朋友會發現,iPad其實比漫畫的尺寸大上了許多,尤其是一般正常的漫畫書,原因也很簡單,漫畫其實比較像是看一個不會動的影片,隨著分鏡一格一格的走下去,文字的部分通常都是輔助為主,當然讀者一定要讀懂文字才可以理解,但是通常不會看的非常地仔細且很快就會帶過。


1150775

1150773
事實上,漫畫隨著網路的盛行,在以往只有電視卡通以及書本類的漫畫可以選擇的我們,現在不會只將注意力放在漫畫身上,也曾經一度讓漫畫業受到不小的打擊,但是漫畫擁有最快表達文字,圖案以及文字音效的特色,現在依舊是最佳流通媒體之一。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短時間完成且可以一個人獨自完成且充滿"類多媒體"在上面(圖案,對話(文字),音效(狀聲詞),動態(效果線)....)。

說完了"書籍",我們再聊一聊"筆記本",我雖說是蘋果迷,其實我也是無印的愛用者,尤其是文具類的東西。
所以我就幫各位找了些Sample來做些比較。

1150752

先從我手邊有的最大的筆記本來看看,這就是我常常用的心智圖筆記本,可以寫超多東西的,發想或是企劃的好幫手,尺寸真的超大的!不過也是我比較少帶出門的東西。
再來iPad版本的尺寸跟文庫筆記本大小的相比,稍微大了些,但是跟一般的筆記本來說,是差不多的,可以說是正常尺寸的筆記本,但是iPad重量跟筆記本根本無法相比,因為在怎麼輕都輕不過單純輕巧的筆記本。
1150753
既然提到筆記本我就一定要稍微聊一下最近三星所推出的"Note"系列,光看三星的廣告底圖拿Molskine這本高價經典筆記本過來比較看看就會知道三星這一本從發想到完成都是以Molskine為底作發想的,因為這樣的筆記方式是最符合攜帶以及筆記的部分,個人也在店頭操作過Samsung Note,方便的筆記繪圖處理真的讓我覺得印象深刻,但是個人認為Samsung note在軟體上面還有一些地方需要修正才能算是更棒的"數位筆記本"。至於Note其他的功能,粗略稍微玩過後個人覺得沒有什麼可以拿出來跟iPhone相比較且大幅勝出的地方,請原諒我在這邊就不予置評。
スクリーンショット 2012 02 02 17 44 22
提到筆記本就要提到iPad的筆記能力,iPad因為硬體上的限制,所以沒有可以使用的電磁筆,所以在做筆記的時候總是需要拿個比較粗的電容筆來使用,或許我們是"舊時代"的使用者,對於筆的依賴程度還是很高,所以我在把玩Samsung Note的過程中充滿了想像力,原因無他,因為筆在畫細緻的東西的能力實在強過iPad,這邊說"強"指的不是"軟體"而是指"電容+電磁式螢幕",iPad上頭有許多可以模擬出手繪的感覺的軟體,同時也是我常常使用的軟體,對於筆記方面實在是沒有問題,但是如果要"快速的"畫"細緻"的插畫,iPad的比較幫不上忙了。

如果想要知道電容式的iPad繪圖筆的話,可以參考我先前的文章 : 用iPad來當個小畫家吧!Just Mobile AluPen


而iBooks 2所提供的筆記也是比較屬於'數位"的方式,而非是實體的筆記,其實我對於實體非實體的筆記沒有太大的意見,只不過想到N年後看到iPad上的筆記跟在書房內發現看到幼時跟心儀的對象的"有筆跡"的"實體"情書相比,相信後者是比較有人味值得回味一點。

所以本次的推出只有一個重點就是蘋果推出了一個改變傳統書籍的閱讀體驗。雖然跟APP Store相比不是最新的服務,但是結合後面下一段我們將要提到的iBooks Author就會知道蘋果在賣什麼膏藥了。

2.推出iBooks Author

Ibook author



1302248778175
既然我們知道iBooks 2目標是攻擊Kindle Fire,那麼我們再來陰謀論一下iBooks Author好了。
先看看iBooks Author編輯器的外觀,光看界面就像足了Keynote的畫面,iWorks 09的軟體,遲遲沒有發佈新版本,就是因為實在太簡單好用了。
蘋果的iWork跟微軟的Office相比,外觀主要差異在於按鍵的多寡,蘋果的按鍵可以說是少到一個不行,而微軟的似乎想要把按鍵塞滿整個螢幕上頭,不過平心而論,或許微軟就是因為有這樣的按鍵才會讓Office變成世界上最流通的辦公室軟體吧?

Compat office 20111125
撇開iWork不談,我們還是談一下iBooks Author吧。
iBooks Author一推出就大有取代Adobe inDesign的態勢,重點是免費
我的公司去年也曾經想要使用inDesign來製作電子書,但是很無奈的,Adobe要跟用戶收取很高的費用。
我稍微比較一下Adobe inDesign以及Apple iBooks Author的異同,同樣能夠放置影片,能夠放置3D模組,能夠使用圖片集....幾乎不分上下。
至於更多細緻的應用設定當然還是Adobe inDesign獲勝,但是在一個100分的高價軟體跟一個80分的免費軟體,相信想要無痛進入數位出版的人或是企業來說
我個人相信有八成以上的人會選擇使用免費的iBooks Author來作為出版的選擇,尤其相信個人出版會選擇的機會更高

至於蘋果要用這個iBooks Author來痛扁Adobe Indesign,相信不是要消滅外部編輯的軟體,而是要重新定義出版的流程。先將iBooks 定義新的電子書閱讀模式,再將出版的主導權收回來,簡單來說就是改變:


作者->出版社 or 程式員->通路商。
現在變成:
作者->通路商。

蘋果先前是拿"效率"反Flash,現在又拿"教育"來反"inDesign",而倒楣的總是在該方面的霸主,有趣的是那兩個霸主竟也還是同一家!也就是苦主Adobe,這也顯示Adobe很多方面的業務在2008年前都是業界指標,先前FlashHtml5"省電,效率"旗幟攻擊而敗下陣的Adobe,連喘息的時間都還沒有的情況下,現在又被Apple"教育"的正義旗幟給攻擊。
Apple "免費"議題,Adobe最大的罩門,而Adobe下一版的inDesign可以新增什麼功能,我也拭目以待。
說不定Adobe出個低價版本的inDesign "Lite"來應戰,突然這樣想也還蠻有可能的。

說到出版就會想到出版社,對於出版社來說,在美國來說長時間就是幾間大型書上所掌握的作者合約以及通路資源,包括亞馬遜(Amazon)等....,而蘋果既然在傳統的出版業合約上面沒有辦法在勝過既有的業主,那也就繞道而行吧。
我們最近在九把刀大導演的"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看到,一個由網路發跡的作家可以是這麼的有成就(還要包括電影裡頭的出現的"彎彎",這位知名部落格漫畫家),這就要多謝網路提供的發表資源。當然,我沒有否定出版社的功勞,九把刀出名後的出版社後續的輔導以及出版的建議,我相信對於九把刀的幫助同樣很大。


網路或是iBooks Author都是提供了一個可以免費出版的一個平台,可以理解的是網路提供的是一個單一個服務,例如文字就是文字的平台,影片如Youtube也是一個平台,3D 或 CG同樣都會有一個平台或是論壇。
而iBooks Author對於一個人的個人創作者來說,實在有已經太多資源可以發表了,尤其是對於一個教師來說,更是如此,因為他手邊所擁有的資源絕對不只有文字,一定還有些照片以及影片…等等。對於開發一本書的所需資源都完備了,那出一本書還有什麼困難的?對於尚未出名或是尚無出版社青睞的自由作家來說,這實在是一個很棒的通路!

至於iBooks Author的隱憂就是用iBooks Author出版會侷限在iPad上頭。
如果想要在Android發表的話,就是必要再依賴其他的媒體如Adobe inDesign來制作了。
不過若在iPad上頭獲得巨量的成功後,那想當然爾不需要自己出頭編輯了,恐怕出版社就會約您出來喝咖啡談合作事業了。


iBooks Author具備了,現在只差各位腦袋裡頭的"內容"了就可以上傳賣錢了。
所以蘋果不只是推出iBooks Author這個免費的編輯器,同樣也推出蘋果數位出版三寶中的第三寶 - iTunes U。

3.推出iTunes U
スクリーンショット 2012 02 02 18 22 11

這是iOS5推出後的既成任務,將iOS更加獨立化更不需要依賴MAC的部分。
用鄉村包圍城市戰術,使用網路上面數以萬計的免費教育資源來鞏固固定下載的數量。
繼承了數以千萬計免費的教育資源,的確作為一個市值破4000億美金的公司,談起這個正義旗幟果然鏗鏘有聲。

iTunes U不是一個新的議題,遠在iPod風行的而iPhone尚未推出前那幾年,早就有的服務,先前是PodCast,後來專門做一個專屬於開放教育的iTunes U來給各位下載。
透過iTunes U真的讓教育變得美麗了也簡單了。TED是一個很有趣的分享平台,而iTunes U同樣也是教育分享平台,真的可以讓使用者可以用較少的代價獲取教育資源。
無論蘋果在這部分所投入的資源是不是真的是良善的或是別有用心,我都用最高的肯定,因為這是個"正義的旗幟",怎麼說都沒有縫隙,不曉得會不會增加蘋果的營收,但是肯定的是,當美國政客在抨擊蘋果的血汗工廠問題的時候,在批評美國製造業大量流失到亞洲的時候,拿出這個"教育"旗幟,政客都要閉上嘴巴不敢吭聲。

以往我很懶得用iPhone去同步教育資源,因為iTunes的速度太爛了,第一代的時候,iPhone 8G已經讓我等的快要受不了,現在的iPhone 4S 64G的同步讓我得要放下忙碌的心情,放下iPhone後,去泡杯咖啡,看一點FaceBook,練習打一下高爾夫揮杆的姿勢......回到座位上,才同步到30%的感覺。
而現在iTunes U不需要同步,只需要直接的從iPhone或是iPad下載,總是方便不少,不過我個人還是期待雷霆界面的iPad可以趕快推出,這個同步的介面大概是所有的iPhone/iPad機體機構中最落伍的一個了。

另外喜歡對於蘋果投資的投資者要注意了,上面所提到的都跟記憶體有很大的關係,因為iPad這一個載體若是越跟MAC脫離,自身所需要的記憶體是越高的。
我曾經在文章中提到,蘋果會推出無記憶體的iPhone,前提要是網路的上傳下載要幾乎無縫,在LTE/4G或是往後的速度不夠高的情況下,就還會有大量儲存需求,這根本的就是在讓記憶體需求加倍啊。
蘋果會不會再跟記憶體供應商要求降價這不是我能夠管的事情,(事實上也一定會殺價....),但是我們會知道需求一定會大幅度增加,直到隨處可以連上雲端,資料幾乎隨手可得的時候,網路速度線上串流直播速度幾乎無縫的時候,記憶體的升級態勢才會暫時罷休。

結論:
用了這麼久的iPad後,真的覺得iPad只適合閱讀,目前仍然不適合紀錄,所以我現在幾乎不帶iPad出門,我得要工作,所以我選擇帶MacBook Air以及iPhone 4S,當然還有一本真正的"筆記本"
而本次的更新,也沒有提到關於"輸入"的任何改良。
當然身為蘋果禁衛軍的我,個人是期待Apple有與眾不同的進步,最起碼是與舊世界的輸入法相比是有很大的進步的。
可惜,這次的進步仍然是以閱讀為主,我沒有看到什麼端倪。
至於硬體的部分,MacBook已經更新到了256GB的容量了,iPad 3或是4理應該會有128GB的容量。
網路上下載的速度目前有一定的限制,但是個人由衷期待雷霆界面的iPhone以及iPad可以快快出現,
另外一個類似取代GoodReader的資料統整系統應該有機會出現了。

題外話:
每一個講者都在學Jobs,學習Jobs的用語用詞以及節奏,每一個人卻也學的零零落落,台下勉強擠出一些掌聲,可感覺到這一種尷尬又冷冰冰的感覺。
群眾魅力是一個很棒的學習體驗,Jobs20多歲就出來跟大家"搏軟"(交朋友/談心),從20幾歲的年輕生澀到50多歲的"喊水會結凍",是有一點點的經驗累積的,這是要透過學習,是急不來的。
我相信上台簡報的各位都是蘋果的重要核心,大概也是Jobs現在精神的延續,至於那個在iPhone部門的"Jobs"Scott Forstall可不可以有類似Jobs的神情,我稍微看到一些些Jobs的影子,他有自信,作風很積極,我相信是很有機會成為台柱,最起碼是簡報時候的台柱靈魂,尤其現在又是iPhone當道的時代。
至於CEO Tim Cock的部份,這次我相信他還在練功房練功,畢竟上次講的2266(零零落落),要不是台下的蘋果粉絲努力鼓掌,我看應該冷場到變成冰庫。


熱門推薦

本文由 appleguardblogspotcom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