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 平面理論教程 ] 設計師淺談與交互設計的那10年- 其他教程 - 骨子愛創意

教學主題: 設計師淺談與交互設計的那10年

大家好!! 小編今天來和大家分享關於 其他教程中的平面理論教程教學

今天的這個教學主題是: 設計師淺談與交互設計的那10年

這教學的重點為這幾點 [ 設計,交互,設計師,一個,這個,自己,其實,因為,工作,機會 ]

希望你可以從這幾點中領悟到修圖的精華

本文重點

很有幸能看到這篇文章,作者見證了騰訊CDC從寥寥數人變成一個成熟團隊的整個過程,成長經歷相當有可讀性,且值得設計師學習反思的地方太多,無論是哪個領域的同學,都推薦閱讀收藏。

很有幸能看到這篇文章,作者見證了騰訊CDC從寥寥數人變成一個成熟團隊的整個過程,成長經歷相當有可讀性,且值得設計師學習反思的地方太多,無論是哪個領域的同學,都推薦閱讀收藏。

前言:今年同時是我工作的第十個年頭,今天也是我的生日,如果一路往上回顧,應該是有不少故事的,如果要講,我總是習慣性從我工作的第5個年頭開始,一方面 5年前的工作經歷很平庸,不為人知,缺乏戲劇性,基本在小公司,傳統IT企業廝混。而5年後的工作履歷會被更多關注到,因為是在TX,因為有機會做大家都認識的產品的體驗設計,被曝光在一個明星崗位上。

另外一方面因為我那時還叫阿標,在設計的江湖上,阿字輩說明還比較年輕,現在我被叫標叔很多年了,同時經常能有幸被一撥撥新人設計師拉上,借公司培訓的要求,在大家好奇的圍觀中,自願或者半自願地痛說革命家史。其實神馬都是浮雲,這事第一年挺新鮮的,但講了n次后,我覺得自己像個祥林嫂了,有種想吐的感覺,還不如寫個履歷示眾好 ,在古代叫傳,咱位卑言輕,等別人作傳是不可能了,這事就只能自己動手,有幾個好處,一方面可以“真誠”地讚美一下自己,就像TangJ做過的一樣,更大的好處是這樣就不用每次都重複再重複,一次寫好,甚至可以用好幾年,就像傑斐遜寫獨立宣言一樣,寫得好,幾百年都可供後來者一撥撥瞻仰,十年是個坎,借這個機會,回顧一下我的工作十年,我做設計師的十年的一些片段,別太當真,就當看故事好了。

2006年3月,一個很平常的工作日,我接到了一個自稱tangmu的傢伙給我電話,然後經過一輪飯局,一輪參觀,一輪被面試,一個月左右的掙扎,加入到TX CDC的交互組,一直到現在。

06年算是一個臨界點,之前的我一直都在所謂傳統IT行業,工作按部就班,我按照流行說法,是真正進入新興行業,這也讓我有機會從兩面來看,多年後,我驀然發現,正是這樣一種前後反差,讓我有機會有對比的機會,總結自己的設計理念和設計管理思路,也讓我始終能很冷靜看待互聯網行業所謂日新月異的“新理念”,“新思潮”。




第一個想說的是做一個交互設計師挺好玩的,特別是在CDC,在早期團隊規模不大的時候,大家有很多機會很容易湊在一起吃喝玩樂,印象中最深刻的是,每天中午吃飯,要冒死橫穿一條大馬路,然後東拐西拐進入大沖的一家小飯館,每每想起當時的場景,都是相當懷念,很快我也融入了這樣的氛圍,後來我在想,這個也算是CDC的特色,大家都很本色,不裝,而不裝在職場上是相當難得的品質,也很容易讓內心有同樣認同感的人找到歸屬感,在後來自己有機會帶領團隊時,我也會特別去找一些性格外向,充滿生活情趣,能搞氣氛的團隊開心果,但也得承認這樣的設計師挺少。

設計師淺談與交互設計的那10年

在公司的第一個項目是TX K系統的交互設計,當項目負責人S,第一次召集開項目會時,我驚奇發現這個項目竟然沒有產品經理,沒有項目經理,只有3位開發工程師,沒有需求文檔,只有一個內部討論了兩次的feature list,這個情況是我從來沒有遇見過的,也就是在那時我見識到早期tx研發的風格有多“敏捷”,具體那個會如何開的我不記得了,我只記得在大家期望的眼神中我站起來說,如果我們沒有需求,那麼讓我們編一個用戶使用我們軟件故事吧,我嘗試着將一個挺難理解的設計方式用一種大家能理解的形式在白板上寫了下來,一共花了2小時,主要是包括目標用戶的典型環境,用戶的task,用戶的預期等。

兩年以後,團隊擴大,記得有一陣子流行關於“信仰之戰”的話題,不經意間在我工作的第一個項目中,我貌似很輕易化解了這樣的一種對立,後來想,其實大家不是有那麼多的隔閡在,而是你採取的溝通方式是否有效,是否是團隊喜聞樂見的方式,講故事也可以講得有方法論的,講故事也是可以快速拉近從抽象還原為具體的,我們習慣了歸納,把鮮活的用戶場景濃縮為十幾條幹巴巴的需求,適時演繹一下,你會發現大家簡直靈感迸發,而且很有共同話題。

工作一個月後,我開始有機會參與一個當時的保密項目H,第一次開會就從早上9點到了晚上9點,我不知道的術語,我似懂非懂的概念,筆記本上記了2頁,讓我感到壓力非常巨大,而且接下來一個月,時間非常緊湊,需要上午出設計方案,下午討論,晚上匯總,一周找boss彙報一次,每天我的to do list上都有 10個以上的大需求待討論和輸出,按照正常的進度,是絕不可能完成的,最猛的一次是一天推倒重來一個重大方案,同時晚上配合GUI同事,同時出三個方案,第二天上午匯總設計,下午2點彙報,沒有出錯,效果很理想,這種硬仗打下來,如果有機會經歷了,而且挺過來了,你會相當有自信。現在經常講新人要吃苦,我覺得就是大家得找機會打打硬仗,而不是打疲勞戰,那這個苦痛過了,整個人的小宇宙能會升級不少。

同時看到了有一種牛人,屬於會議動物科,讓我相當佩服,可以一邊開會,一邊上網處理郵件,RTX,一邊滔滔不覺講產品思路,他們的CPU轉動快到想開就開,想停就停,而且思路之縝密,抓談話重點之快讓人嘆為觀止,我一直在暗暗揣摩觀察,這是怎麼做到的,後來成為工作夥伴后,有幸得到傳授幾招,相當受用,這是后話。

設計師淺談與交互設計的那10年

說到牛人,在大型公司里,其實如果有心留意的話,有很多很對自己短板的良師,也未必是職務最高的修為最高深的那種,對我的職業生涯起重要作用的是碰到了幾位良師益友,在那個懵懂無知,心高氣傲的年代讓我得到了受益終生的思想啟蒙。

一個java控件開發工程師D,D的牛體現在只要是我能找到的效果,即使java.lang里沒有,最多1周,他總能實現出來,也就是在他的字典里沒有不可能實現的界面效果,和他合作的半年,我從一個似懂非懂的java門外漢,變成了一個對需要用到的38個控件瞭然於胸的界面規範制定者,而且從以後來看,其實對界面的鑽研,無非也是因為對這些最基礎東西從底層開始的鑽研,當時看起來很慢很枯燥,但一旦你一字一句去求證,去推敲后,以後你就不會有很多概念上的困惑。

一個寫Table基礎控件的開發工程師F,F的牛體現在:兩年只寫一個控件,那就是table,而且這個table跟excel很像,初看無論是表現還是交互十分類似,但細細體驗,你會發現有很多針對財務軟件的優化,例如數字格式,例如循環嵌套,例如縮進擴展,例如大數據的換算導出的效率比excel類封裝的高几倍, 他給到我一個樸素的認識,要想做出類拔萃的軟件,就要從底層技術開始,不要簡單求快,找捷徑,我後來發現我們的很多軟件其實不會做得如此細緻,一方面是時間要求,一方面慢慢大家習慣了拿來主義,初一眼沒什麼不同,但在極限情況下,孰高孰低,很容易就看出來了,真正的底層的,原創性的研究和設計總是非常鍛煉人的,既具挑戰性,現在來看,在交互設計領域我們這樣的沉澱太少了,大家都忙於趕項目和需求,research的部分不夠。




一個負責協同軟件的產品經理H,H的牛體驗在他講他的產品策略,產品方向,產品feature時,總是能有詳實的數據並恰到好處地引用到一些方法模型,並用流程結構很好展示出來,語氣節奏掌握得相當到位,繪聲繪色,很容易把你帶入他營造的情景中,說服力強大的驚人。

這個就是所謂的“氣場”這個給到我一個啟示,產品設計也是要講口才,要辨析就得思路清楚,如果能把一些很主觀的東西用儘可能客觀的方式呈現出來,那麼方案也更容易推銷成功,你也能一次次通過這樣的方式建立你在對方心目中的地位,有一種人叫 無冕之王,不是一定要有威權才有權威的,所謂的專業影響力是在你工作和周圍同事的每一次接觸中,所以從他那我能學習到的,就是保持傾聽和足夠的激情,珍惜並善用每一次的工作接觸機會,慢慢打造自己的專業影響力。

這些牛人們常常給我很多啟發,成為我的榜樣,這種榜樣不是說我一定要像他一樣具備同樣知識結構,而是說他達到他那樣的深度,他是如何做到的,他的方法,他的一切技巧,都是我學習揣摩的源泉,而且我還發現一個牛人們的通用特徵就是 都很謙遜,不是裝的那種,很本色,所以我自己堅信的是要想成為一個牛人,就是永遠要很謙虛,得從心底有這個認識,不是做給人看的那種,是覺得自己真的有很多不懂,而這種對自我的自然的低姿態有助於你心無旁騖追求到更高的學術境界。

最近正在總結通道的交互設計師能力素質模型,其實拋開具體的條例,我心裡其實只有一個圖,就是這樣的:

設計師淺談與交互設計的那10年




交互設計師的核心能力其實是三者的交集,這個也很容易看到,為什麼交互其實是易學難精的,也就是你每放大一點點,你需要在每個維度上都放大很多,產品維度而言,如果你知道商業目標,產品功能,運營策略是如何制定出來,那你從源頭上就找到了和產品經理對話的能力,開發維度而言,核心來講,是你得知道技術的約束邊界,知道可行性把握有多大,如果你還知道實現機制,,那你也能就找到了和開發工程師愉快合作的基石,設計維度,不多講,具備足夠的設計美感和設計品味是應該的,對設計規範、用戶習慣了解越多,越能知道設計不應該做什麼,不幹捨本逐末的事,從這個模型上,這也很容易解釋,為什麼一個好的交互設計師要涉獵產品,開發,UI知識,做到最好比較全面的知識結構,我們經常講用戶體驗,講體驗設計,其實有句話我一直很認同,誰講的不記得了“體驗是個人的,體檢設計不是”。

順便講講我覺得重要的交互設計師好習慣。

保持好奇心

我剛入行的時候,是做美術設計師,在廣州一家公司,工作節奏不緊不慢,所有我有大量的閑暇時間,在那一年裡我下載試玩了很多小工具,從常規的硬盤分區,到3D渲染,只要是大眾軟件上有名字的,電腦報上推薦的,我都很努力把它們找下來,第一時間試玩,2000年的時候正是個人網站風起雲湧的時代,到01年6月的時候,那一年我收藏了差不多3000多個網站的截屏,2000多款軟件,許多軟件我今天還能使用,絕大多數網站已經煙消雲散,也正是這段經歷,讓我有了一個比較寬廣的視野,我的當時的經理常常表揚我有很多新奇的想法在設計界面上,而同組的一位三年的設計師卻總是給不到他驚喜。

大約半年後,我已經成為設計組的第一設計師了,其實他不知道的是我因為一個新人,在新的環境下人生地不熟,只能以司為家,天天與電腦相伴,借這個充裕的時間,大劑量地觀摩了很多別人沒時間或者不屑關注的東西,並且有意識進行了一些粗維度的整理,形成了樸素但挺實用的設計想法,實用是因為這些想法都來自當時第一線的第一手的資料,很感謝那時候互聯網已經成為一般IT公司的標配了,同時感謝那個時代的個人網站和個人軟件百花齊放,充滿自由創新的精神。




保持同理心

很多人問過我,一個好的交互設計師最重要的潛質是什麼?好幾年了我都堅持說,同理心,簡單來講,就是對你周圍發生的事,對你未曾經歷過的人能設身處事,感同身受,不漠然,不泰然,細心是源於你內心有關懷,有在意,否則是不太能真的細心,同時,同理心和同情心是有區別的,最大的區別在態度,一個中立,一個帶有偏向性,不是一回事。

保持對開發實現技術的關注度

我的第2份工作是重構工程師,最重要的目的是搭建一個市場研究公司的行業站點,以新聞,專業文章管理,論壇為主,在02年的時候,建站基本上是jsp,PHP,asp三大流派,asp因為有很多完整的源代碼可以參考,所以在一家小公司,在單打獨鬥的狀況下,我選擇了入門門檻最低的asp,因為只需要HTML+Css+asp+mySQL及free的IIS即可開始構建及調試工作,我相信那時很多個人站點應該也是在這樣簡陋的條件下開始的。

在那一年裡我有機會做網站重構的所有事情,一條龍,從UI+前端+後台,有一個MBA的海歸MM配合我做運營,現在來看,技術粗糙得汗顏,但當時是真的很投入,經常一次性搜羅一批開源代碼,然後逐句逐句看,一個個調整參數,看界面表現效果,也就是在那個時候養成了炫耀特效的毛病,這個也是一個懵懂技術工程師很樸素的毛病,恨不得整個網站都掛滿javascript小插件,恨不得所有的表格都能用到我比較測試了十多種圓角實現方式,最後優化過的那個,網站體驗口碑可想而知,後來在幾次改版調整中,我逐漸開始關注什麼是合適的UI表現力,什麼是好的版式設計,如何做到內容取勝,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最恰當的時候用到最合適的技術方式來表現,我一直有個挺固執的想法就是所有做交互的人入門應該先從coding開始,做測試一行,這樣你做什麼設計你腦子裡考慮到維度會很豐富,而且實際,同時你會很嚴謹,同時你會有機會去想如何利用到強大的開發工具開發平台為我所用,而不是只局限在ps,fw的框架下,在06年的時候,開始有作ui designer工具的想法,其實也是因為當時在用dreamweaver urtal時產生的念頭。




設計師淺談與交互設計的那10年

保持獨立思考和思辨精神,不盲從,不媚外很重要,注重實用性很重要,以upa為例,很多設計師都知道UPA,09年的大會是我第4次參加了,今年沒去了,越來越有感觸,UPA上的主題嘉賓就像結婚喜宴上的烤乳豬(絕對沒有不敬的意思,這個是不恰當的比方,只是我想不到更好的菜了),最貴,最體面,但是否是最好吃就打個問號了,也許烤乳豬本身是好東西,但沒有按照亞洲的口味來調過,可能最有價值的反而是乳豬下作為點綴的香菜,胡蘿蔔花,因為這個花還比較新鮮。

比方ideo的視頻,比方各地的幸福指數,如果我沒記錯,基本上這幾年的主題都是這樣的範疇,“什麼是設計?””我們為什麼要做體驗設計?我們要考慮人的因素,要了解人的需求?要了解人的背景,文化,社會因素我們要從多個緯度考慮設計” 我想說的是,我們為什麼的問題我們已經沒有疑問了,我想知道的是這些大師在行業中的最新創造,最新思考,最新觀察,最新思考 不要他們幾十年的經驗!真正推動這個世界進步的不是經驗,是鮮活思想,當然也不能全怪這些大師,他們老了,不再活躍於第一線,其實他們也是離互聯網浪潮最遠的人。

特別是在中國互聯網行業,真正做的好其實都是本土企業,土生土長的設計師作出的最“土”的設計反而是最受市場歡迎的產品,無論是QQ還是淘寶.原因也許很簡單,因為我們每天都在面對着海量的用戶在不停的test,test,test,在互聯網行業沒有誰是先知,產品規劃甚至都沒那麼重要,關鍵是要要改得夠快,改的夠貼近用戶的心。

07年的時候,有機會因為做了H項目,可以以此作為藍圖,領會thomas,Enya的精神,系統想想適合部門的完整的設計流程是什麼?這個時候,我發現在一個嚴謹的傳統IT行業做過的好處,那就是對流程打造有着天然的親近感,因為曾經感受到了一個優秀流程+工具帶來的協同工作的巨大好處,所以不需要動員,基本上就幹勁十足。




這裡有必要提一下CMM(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思想對我的影響,具體的我不想多說,其中提到 文檔建設和知識管理是一項非常需要重視的工作,特別是軟件開發的過程管理,是衡量一個團隊研發質量的重要參考依據,因為最終做流程,做規範,做知識管理建設,其實終極都可以歸納為三點,不犯同樣的錯誤,做有價值的創新,進行有效率的溝通,也就是在做這個設計流程的過程中,我感覺部門的所有老大開始將知識體系建設,做有規範的設計,認識提到了戰略的高度,這個也是後來為何我們能去做比較完善設計師培養制度的基礎,也因為做設計流程,經過很多次的碰撞,推敲,大家其實在是在設計方法論方面逐漸達成共識了,後來的很多團隊管理為何推行比較順利,我覺得和做了這個研討有很大關係。

我也看到很多內部設計團隊在沉澱很多方法很多流程管理方法,但都對具體產品影響不大,在產品設計中中逐漸被邊緣化或者被擠壓得沒什麼話語權,現在結合當時自己做的經驗來看,有兩點是教訓可能是他們疏忽了,第一,關於設計流程的梳理,一定要從上往下達成共識,最好先做完整流程,再做細分流程,不要顛倒,這個跟先立憲再立法的道理類似,第二,一定要有一個相對成功的案例做藍圖,不能只是關門來找,而且要有勇氣和魄力將它綁定到公司的或者合作部門的主流程上,不能只是設計線內部自己玩。

設計師淺談與交互設計的那10年

關於模塊化設計和標準化設計,現在在CDC這個比較被推崇,也在默默在布局做的更好,也不是只是設計師一個角色的事,需要有開發,甚至是產品的角色加入到這個生態鏈中來,這個不是很多人能理解,其實模塊化和標準化設計都比較簡單,想像積木就好了,如果是一副積木要擺多種樣式的城堡,那就是模塊化,如果是多套積木要同時擺一個城堡,這就是標準化,當你把城堡想像成一個項目,把積木想像是你所有的設計模板時,作為一個設計管理者你就會有很多件事可以做了,在09年的UPA大會上我分享了統一體驗的設計,也正在做,實際上講,應該算是做的有條不紊,就等最後兩根大梁接上了,具體是什麼,我先賣一個關子,我一直有個願望,希望在這個團隊中沉澱的東西,最好是可以被複制操作的模型或者有效工具,而不僅僅是輸出觀點或者心得,越是務實的,越是花時間積攢的,越是能造福所有設計師的,這也是TX.CDC.HCI team作為業界最大交互設計團隊應該有的行業責任和意識。

08年開始,團隊進入快速發展期,團隊逐漸擴大,手下的新人越來多,需要帶領的人和主導或者評審的項目越來越多,往往是幾個設計項目在同時做設計,除了自己要做設計,還要審核別人的方案,時間和精力都是成倍付出的,但這些在個人績效上通常又很難體現,看起來是吃虧了,其實正是這樣才鍛煉了自己的多併發處理任務的能力,也讓自己有機會從不同視角審視這個團隊的全局。




還有一個感觸是在設計問責制下,會發現一個人的力量真是太渺茫了,也就是從那時起我有了培養設計團隊骨幹的想法,原來只是有樸素的師傅帶徒弟的想法,但發現速度太慢,另外就是良莠不齊,不同師傅帶出來徒弟水準不一,而原來的師傅們坦白講都太新了,在ERP領域,一個行業專家 10年以上,20年以上資歷的比比皆是,而在互聯網行業,4,6年還在一個公司做一線的資深設計師都挺少,一方面外面的誘惑太大,很多人在第2年,第三年又有機會得到很優厚的跳槽機會,對於我這樣的團隊而言,更是被人時刻虎視眈眈着。

其實一個交互設計師要成熟起來,三年是一個坎,最好踏踏實實做三年,然後在說做管理或者做其他的事,再講講為什麼以三年為期,這個有點武斷,結合我自己的經驗,我自認不是笨人,還有些小聰明,03年加入KD到06年離開,我一直很感激這段經歷,讓我從一個交互門外漢,通過項目,觀摩到什麼是高效的流程管理,什麼是大型團隊作業,什麼是真正的軟件架構分層,那段時間裡我就想一塊海綿,盡情吸收着各種對我有用的養分,我經常偷偷去聽銷售同事的演講分享,借項目的便利聽開發同事講解最新的JAVA,C++,架構技術分析,用心揣摩研發中心的年度規劃ppt思路,雖然是個小兵,但我心裡一直有個隱約的聲音告訴我,當我有一天需要做這些事時,我不必毫無頭緒,多年後我一直很慶幸自己不務正業上了這麼多雜七雜八的課,我的流程管理思想,我的文檔管理意識,我對軟件架構的理解,我對技術演講的熱愛,無不是在這潛移默化的影響中,沒有3年的歷練,所謂的綜合能力是不太能轉化為真正的核心能力的,一個成熟的交互設計師核心能力是什麼?就是在自己的專業內在複雜不確定的因素中能將設計“一次作對”,並達到設計表達清晰,準確,完整,設計的方案結構最簡,實現成本最低。這些都不簡單隻是交互設計專業本身精修能帶來的。

另外,一個成熟的交互設計師,最好能說,能寫,能做,能做這個應該是基礎要求,但要做好其實不容易,我自己有個體會,就是多寫技術專題,最好當論文來寫,一般寫技術專題,不僅能使自己進一步理清思路,也會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因為在寫的時候才會發現,有些問題原來自己並不清楚,給別人講課也是如此,寫和講看起來都是在幫別人,實際上都是與己有益的事。

關於做導師帶新人的幾點核心體會,很重要的一條培養他的專業自信,中國的企業里從事交互設計,或者以體驗設計,可用性,產品設計名義做着類似設計的從業人員越來越多,也許是我的偏見,我到目前為止仍然認為中國的交互設計師們仍然沒有成功掌握深層次技術,這個和人員的組成來源有關係,多數的從業者差不多都是學工業設計,甚至美術設計出生的人,很多公司是靠着這樣一批沒有開發,沒有業務經驗經驗的新人開始“可用性”設計之路,加上交互設計這個行業其實入門的門口很低,和產品經理的入門門檻類似,也正是如何,你會發現一大批的人被卡在進階的路上,同時因為缺乏技術背景及業務知識,在團隊作戰中很輕易地就淪為作圖的工具,久而久之就被邊緣化了,俗稱跑龍套,這個不是這個職業的悲哀,而應是人的問題,沒有實際經驗,很多人紙上談兵多了,自我感覺良好,一到實際工作中就因為缺乏技術背景及業務知識,只能靠設計表達上的一點優勢立足了,這個是很危險的,我總結我在上一家公司為何能工作自如,有極大的工作自信,其實總結到最後,我覺得是因為我的雜,我做過美術,所有排版,布局,用色,細節到字體字號我都比較有經驗,又因為我做過web開發,對於面向對象的開發模式,包括基礎但重要的軟件分層,軟件結構,控件的派生,重構,繼承等知識都有了解,大學又是財經學院畢業,所以陰差陽錯,找到了一個最佳的契合點,加上有小半年時間,我一人潛心把整個軟件的UI規範重寫了一遍,反響很好,這樣在在最需要樹立職業自信的地方找到了信心,也堅定了我是一個合適的交互設計師的信念。

再深入說說自信的問題,很多設計師其實不自信自己是做交互設計師的“料”其實這個自信不是自己暗示的,是真的需要有一個個成功案例來佐證的,如果你恰巧有公認的成功案例,那你一定不會懷疑自己的“天生資質”,這也給到我一個啟發就是培養一個設計師的自信一定要因人設事,把他放在合適的位置,給到機會,讓他大膽去闖,鼓勵他在自由狀態下去悟,不要太干擾他,一旦他收穫了真正的自信,一般人是打不倒他的,而且他會對這份職業有極大的認同感。




設計師的工作是有層次的,現在越來越有感觸,交互設計師的工作是需要分級分層的,我一直很喜歡ebay的一個模型,如圖:

設計師淺談與交互設計的那10年

你可以從中看到自己的影響力到哪,一個設計師如果是精於designs,那你是個很好的設計助理,如果能能對frameworks提出成熟方案,那應該是個很合格的交互設計師了,如果你對strategies有影響,甚至有一定決策權,那恭喜你,你理所當然應該得到所有HCIer的尊重。

于丹說,人到中年是離自己最遠的時候。因為年輕的時候可以隨性,年老的時候可以寧靜,只有中年,那是一種擔當。現在來看,在十年的這個點上,其實是我進入一個新的人生境界的開始,我不是很願意講自己的歷史,以上說的也不完整,想到哪說到哪,但都是真話,如果能對正在路上和我同行的HCIer們有些啟發,我就很欣慰了。

看完小編分享的教學之後 是不是對平面理論教程中的其他教程教學更熟悉了呢?

希望我們所介紹的 設計師淺談與交互設計的那10年 這教學會喜歡

文章標題: 骨子愛創意- 設計師淺談與交互設計的那10年–轉載請註明來源處

本教學分類為平面理論教程中的 其他教程相關教學

文章相關關鍵字為: 設計,交互,設計師,一個,這個,自己,其實,因為,工作,機會

本文永久連結 :設計師淺談與交互設計的那10年




本文轉載自 :VIA



熱門推薦

本文由 designhtd01com_0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