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假溼疹真惡性腫瘤 佩吉特氏病讓阿嬤苦不堪言 | NOW健康|健康數位內容第一品牌!

台北慈濟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王聿農
▲王聿農表示,佩吉特氏病又稱溼疹樣癌,症狀為局部癢、痛、燒灼感,外觀和溼疹相當類似,而常被誤診成溼診。(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看起來像溼疹,卻是致命的癌症!95歲獨居阿嬤在好幾年前外陰部反覆罹患溼疹,時好時壞,去年患部出現腫塊且疼痛,還會滲血,鄰居趕緊帶阿嬤就醫,切片檢查確診為外陰部惡性腫瘤──佩吉特氏病(Paget's disease)。

台北慈濟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王聿農表示,佩吉特氏病又稱溼疹樣癌,常發生在停經後婦女乳頭及其周圍皮膚的惡性腫瘤,也有少數長在乳頭以外的部位,常為單側性,偶可見於男性。

王聿農指出,佩吉特氏病症狀為局部癢、痛、燒灼感,外觀和溼疹相當類似,而常被誤診成溼診。不過,長在外陰部的佩吉特氏病相當罕見,發生率僅占所有外陰部癌症中約1%,應該是陰部附近腺體發源的腺癌細胞,在表皮層水平擴散。

外陰部的佩吉特氏病治療,以切除為主,但因為癌細胞水平擴散的特性,不容易完全切除,復發率高達58%,且手術通常要求大面積的表皮切除,嚴重影響外觀及生活品質。

放射治療是除手術外主要的替代療法,反應率還不錯,但常伴隨嚴重的皮膚副作用,如疼痛、溼性脫屑、過敏反應等。以該名阿嬤為例,因為年紀大,不宜採取腫瘤切除手術,而放射線治療又因副作用大而中斷。

為此,醫師給予一種可促進免疫反應的外用藥膏,阿嬤塗抹4周後,腫瘤從原本1公分大小,縮小到約0.4公分,病情大為改善。王聿農說明,這類藥膏適用於成人生殖器外部疣、肛門周圍疣和溼性尖疣,塗抹後激發免疫反應,促使免疫細胞攻擊病灶。

國外於2002年首次將外用藥膏用於外陰部佩吉特氏病,副作用輕微且療效不差,反應率約在52%至80%之間,復發率約19%,但目前仍無統一使用劑量、頻率及用藥期間,因此,並不是首要的治療方式。

王聿農提醒,若以溼疹治療1個月後症狀未見改善,務必盡速請專業醫師診治;佩吉特氏病患者如果身體狀況不適合做手術或放射治療時,千萬不能放棄,應與醫師討論其他可行的替代療法。

》》立即加入【NOW健康/健康傳媒】FB粉絲團,掌握健康資訊零時差!



熱門推薦

本文由 healthmediacomtw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