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專業好夥伴 iPad Pro 11 一個月體驗心得 報告 - 電腦王阿達

長久以來大家對於 iPad Pro 的這個「Pro」懷抱著的,便是取代筆記型電腦的理想 — 這點就連筆者自己,也都在尋求著類似的解決方案,希望可以用更輕的裝備來完成以往可能必須要用笨重的桌機與筆電才可以完成的工作。持續關注蘋果開啟「後 PC 時代」大門的產品:「iPad」的筆者,這次則是找到機會體驗了他們最新的 iPad Pro 2018 新品,並為各位讀者帶來 iPad Pro 11 一個月體驗心得 ,快來看看我們的測試報導,看看這次蘋果又朝著這個理想更接近了多少。

【 iPad Pro 2018 官網連結(點我前往) 】
iPad Pro 11 一個月體驗心得

專業好夥伴 iPad Pro 11 一個月體驗心得 ( 評價 / 評測 / 開箱 )


像 iPad 這樣的平板電腦,一直以來都在攜帶性上給予使用者極大的便利性,螢幕大小又比一般手機更大、電力續航表現極佳,效能也逐年進逼高階筆電,搭配 iOS 針對多工使用的支援下,更是早已完美滿足了娛樂相關的用途。所以個人認為這便是蘋果尋求更為接近「個人電腦」的願景的 Pro 系列誕生的契機。

▲圖:iPad Pro 11 配上觸控筆及鍵盤,其實比筆記型電腦還要更像真正的「筆記本」。

iPad Pro 系列所搭配的更進階硬體配件,包括 Apple Pencil 提供的專業繪圖可能,乃至於更好打字便利度的鍵盤式聰穎雙面夾,螢幕則是具備超高 120Hz 更新率與 P3 色域,還有會隨著觀看方向改變聲道位置、雙手很難完全遮蔽的四立體聲喇叭設計,都是 iPad Pro 近年來的重點特色,而 iPad Pro 2018 則是在這樣的基礎之下,帶來更全面的進化 — 實際上手蘋果最新的平板電腦 iPad Pro 11,第一印象是覺得這已經是完全新世代的產品,但使用起來又充滿了熟悉感,要我提一個短評,就是「迄今最完美的 iPad」。

▲圖:雖然整組買起來不便宜,但搭配鍵盤與 Apple Pencil 2,真的讓 iPad Pro 的專業發揮的實力提昇不少。

專業,再進化


iPad Pro 11 搭載了 iPhone XR 首見的 Liquid Retina 螢幕技術,來使此系列產品能在接近前代 10.5 吋 iPad Pro 的機身體積前提下(但其實機身高度還是變高了一些,所以有些包包不能沿用 QQ),透過全螢幕來加強佔比表現,進而有效提升螢幕可視尺寸;至於 iPad Pro 12.9 吋則是走另一個方向,在保持 12.9 吋螢幕的前提,提供更小巧便攜的機身尺寸。其實也是很不錯的方向,不過曾經長期體驗過前代 12.9 版本的小編,覺得要兼顧行動使用可能還是 11 吋版本比較適合自己,也才會選擇借測這個版本。

拿起 iPad Pro 2018 年款,整體的設計可以給人一種 iPhone 5 / 5s 世代的熟悉手感。它的整個金屬覆蓋中框與背殼的設計依然給人高階產品的質感,雖說背後鏡頭突起有點惱人,不過全面 5.9mm 的機身薄度搭配起來,搭配接近原本 9.7 吋 iPad 的「身材」,使用起來真的是沒有太大負擔。是說,原本以為比較直角的邊框設計會很割手,但其實蘋果在此處理得非常棒,配合 Liquid Retina 螢幕圓角的四角更是十分好握,個人非常喜歡。

更成熟更智慧的配件好夥伴


更棒的是,全新 iPad Pro 的新式磁吸保護套都從先前吸附邊框的設計改成只吸附平板背殼的設計。所以相對以往的 Smart Cover,新世代的「鍵盤式聰穎雙面夾」以及「聰穎雙面夾」,可提供背殼完整包覆的保護性(突起的相機也能隱藏),可以保留中框的金屬手感,更能提供 Apple Pencil 2 正常吸附充電。

▲圖:磁吸上 Apple Pencil 真的是太療癒了(會想一直玩 XD)。


重點是,當使用 iPad Pro 幫觸控筆充電的時候,也終於可以不用再擔心遺失筆的後蓋。因為改用無線充電也能釋放底部的連接埠,觸控筆本體也設計得更為一體,變成沒有任何外接埠的設計。外形則是新增了像是鉛筆一般的平面角度而不會亂滾,霧面的表面手感也更好。此外,原廠鍵盤配件接點移動到了背殼,也讓打字時的角度可以有多段變化。整體而言,這次蘋果為 iPad Pro 所準備的配件的確是不負其「聰穎」之名,提供了更好的使用體驗。

▲圖:支援 USB-C 真的讓 iPad Pro 可以與新世代 MacBook 成為最佳夥伴(真的可以少帶很多配件 XD)。

全新外貌的「老朋友」


迎接了全螢幕規格的 iPad Pro 2018 系列,雖說因為四邊都等寬而讓長邊的窄度退步了些,不過視覺看起來不僅因為少了指紋辨識器的黑邊而覺得螢幕占比更高,配合亮度遮蔽模擬圓邊切割的面板技術的圓角看起來視覺上也更為平衡。加上全貼合技術與官方號稱的業內最低反射率,給人猶如螢幕浮現在眼前的觀賞體驗,會覺得相對於入門款的 iPad,Pro 版本真的光是這幾點就更值得擁有。

iPad Pro 11 的觀賞體驗給人非常熟悉的感覺,前代所擁有的 P3 廣色域、True Tone 還有最高可以提升至 120Hz 的高更新率螢幕,真的是讓人一用就回不去。新加入支援 iPhone X 上的 Face ID 人臉解鎖,則是更進化到可以支援各種方向的解鎖(還能支援自拍人像與超好玩的 Animoji / Memoji)。還有導入 iOS 全螢幕世代底部的灰色觸控條系統操作介面,更是整個統一了 iPhone 與 iPad 的使用體驗。

▲圖:不小心遮蔽 Face ID 感測器,還會有對應的圖示提醒你別擋到它了。

這裡如果是習慣了 iPad 一直以來四指五指手勢的朋友,其實也不用擔心,都依然可以用一直以來的方式進行操作。所以如果你打算從老款升級的話,是不會有任何操作困難的,給人超安心的老朋友的感覺。不過新硬體還是有一些是需要適應之處,因為 iPad Pro 2018 的電源按鈕現在改成了喚醒 Siri 的功能鈕 — 就真的跟 iPhone X 後的蘋果智慧型手機一樣,所以關機以及截圖等的組合鍵都將需要另外學習。好在,一般人應該真的比較少在關閉 iPad 電源的吧?相信問題比較沒這麼大才是。

▲圖:iPad Pro 2018 的金屬中框看起來真的很「iPhone 5」。

使用體驗


小編自己曾經在舊款 iPad Pro 12.9 嘗試過以其做為工作用途的專題。想用它來寫稿、修圖、剪影片,甚至嘗試上稿。後來發現,即便硬體乃至於配件部份,其實前幾世代的 iPad Pro 個人認為都已經十分足以用在專業用途上(當然,新款的表現都更好也是肯定的),但當時的結論是認為在軟體支援方面依然是有點缺憾。

▲圖:支援 iPad 多工的應用,現在也已經越來越多。

隨著時間拉長,才觀察到 iPad 生態系的發展趨勢。感覺蘋果與其自己開發 iWork 這類的應用,近年官方似乎比較像是在鼓勵眾 iOS 開發者,嘗試創造出更符合專業的硬體與軟體可能性。而且目前也已有了相當正面的發展成果與成績 — 漸漸有更多更專業的應用出現,更讚的是,近年蘋果也透過 iOS 系統的改進與硬體,來進一步配合這樣的趨勢。

像是多工功能就逐步變得更為可用。現在 iOS 的多功執行已經可以透過分割畫面,再加上一個懸浮視窗,以及背景播放或懸浮影片的功能,來達成四個應用同時使用的可能性。雖說還是不像桌上系統那樣可以真正全多工的使用,不過認真講,其實這樣的使用模式就已經超出了大多人對「多工」的需求了吧?

▲圖:假若 App 有支援的話,只要長按外接鍵盤的 CMD 按鈕,即可喚出進階控制的按鈕捷徑(剪影片真的超好用!)。

我可以在視窗一邊放著 Feedly 或 Safari 網頁,另一邊用筆記 App 乃至於 WordPress app 來撰寫報導,並透過懸浮視窗來用 Line、WorkChat 與 Facebook Messenger 同時聊天。更能同時聆聽 KKBOX 或者是邊看 Netflix — 其實本篇我的文字就全部都在 iPad Pro 11 上完成的,而且最近的不少報導也是。如此一來,我就可以利用無法使用筆電的空擋來持續工作。重點是這基本上已經可以滿足我工作 70% ~ 80% 使用筆電的用途了。

▲圖:Dark Room 可以用來處理 RAW 圖片進行相當專業的修圖。

剪片時,我可以用 LumaFusion 剪輯並直接將檔案 app 開在一旁餵檔案;修圖也能夠搭配 Dark Room 或 Adobe Lightroom 來進行,甚至連 RAW 檔也能夠輕鬆對應支援。雖說我用 iPhone 也可以達到相同功能。不過說真的,還是 iPad Pro 用起來比較有效率,誰會不希望工作可以更快、更順手地處理完成呢?

透過更為完美的鍵盤式聰穎雙面夾及 Apple Pencil 2,也都對複雜的工作有許多加分 — 鍵盤可以讓 iPad 螢幕不用一直被虛擬鍵盤佔位置(新的材質也不容易黏灰塵,個人真的覺得是物有所值的一個優秀原廠配件);Apple Pencil 更是可以取代滑鼠提供精確的操控(剪片好用!);採用 USB-C 的介面更是能輕鬆接續搭配筆記型電腦的配件來搭配使用 — 雖然支援讀卡機乃至於 HDMI 外接螢幕等用途,但很可惜不支援直接讀取硬碟(QQ),不過這點小編是透過 iCloud Drive 解決了檔案方面的問題 — 可以讓 iOS 裝置與 macOS 裝置間的檔案互通變得極為簡單(直接可以看到桌面上的檔案,真的超方便)。

Apple Pencil 2 在繪圖方面則更是優秀,透過筆端的觸控切換功能,畫起作品也更為順手。使用進階軟體也能提供相當專業的繪圖用途。一般筆記的話也變得更好用,因為 iPad Pro 2018 搭配 Apple Pencil 2 更可支援螢幕喚醒的快速筆記功能,提供速記的使用可能。此外,iPad 的高續航更是個人愛用它來工作的最大原因之一,有效避免外出長時間剪片或創作寫作,還必須要一直找電源的麻煩事。

▲圖:Apple Pencil 2 的筆頭觸控切換功能。



▲圖:Apple Pencil 的進階功能可經由設定調整更多選項。

結語


必須說,雖然對筆者而言自己的工作還有最後的 20% ~ 30% 是要靠筆電或桌機來收尾,也讓 iPad Pro 11 在自己的用途裡,目前仍比較像是專業使用的「好夥伴」,但至少已經可以很稱職的做為創作與工作的起點,而且不少領域其實已經可以透過專業的 App 應用搭配 iPad Pro 來直接完成,這點是個人使用 iPad 至今感受到的明顯進步。個人覺得 iPad Pro 取代 PC 的目標其實早已逐步達成 — 這都是靠蘋果及充滿才華的開發者的持續努力之下,才可逐漸提供各種領域足夠專業的解決方案。

個人認為 iPad 早已踏實的從娛樂遊戲用途,透過更為完善的硬體吸引更多開發者願意帶來更好的軟體應用,逐步在越來越多的專業用途(教育用途也是)提供解決方案。在這樣的發展下,相信未來 PC 開機的時間想必也將越來越短…(至少小編已經是這樣了)。我想 Steve Jobs 在初代 iPad 發表會時,口中所說的「後 PC 時代」來臨的那天,在這個生態系越來越完善,具備更多更好的專業應用後,應該是真的是越來越近了。

很久沒用或從來沒用過 iPad Pro 嗎?這次,你真的可以考慮去門市看看,研究一下到底它是否已經進步專業到可以滿足你的需求了也說不一定啊,快試試這個不斷進步的解決方案吧。

【 iPad Pro 2018 官網連結(點我前往) 】

您也許會喜歡:



熱門推薦

本文由 kocpc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