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Gavin的就業服務乙級技術士考試秘訣: Super

Super

Super 認為一個典型的生涯發展階段會經歷成長、探索、立業、守成、衰退與卸任等「最大循環」的五個階段。而在每一種人生階段裡,也同樣可能重複這五種歷程的「最小循環」(各階段的發展任務請參考表 1)。在一生中,當人們面臨生涯轉換時,我們就會遵循這些歷程,持有不同的態度面對新階段的挑戰。我們在生命中擴展可能性,並且順著自然起落而體驗不同的經歷,這就是人生的「生活廣度」


「生活空間」指的是一個人在同一時期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包括兒童、學生、休閒者、公民、工作者與家庭照顧者等六大角色。而這些角色亦可以歸納於四個人生劇場中,分別為:家庭、學校、社會和工作場所。每一個人生階段所扮演的角色不同,重要性也不同,我們可能在同一個時間同時擔負兩種以上的角色,同一個時間的角色越多,越可能在生活中產生衝突感。例如:一位年齡在 30 到 40 歲的青年人,同時可能擁有兒童(孩子)、父母、配偶、工作者、公民、休閒者等角色,因此可以想像這當中必有需要犧牲的角色,也較為容易產生角色間的衝突。
Super 提出「生涯彩虹」的概念,來說明各種角色如何豐富我們的生命。他認為一個人愈能夠協調自己的各樣角色,生活會更加圓滿,就像彩虹的七個顏色和諧的共存。生涯彩虹圖同時包含了個人所扮演的六大角色,以及前述所提之五大發展階段。












https://kknews.cc/zh-tw/education/lzkka59.html
舒伯的生涯發展理論

1、舒伯Donald E.Super (1910-1994),1953年,在《美國心理學家》發表文章,提出「生涯」的概念。打破了特質因素論一統天下的局面,是職業到生涯的標誌。

2、主要術語、觀點:

(1)、自我概念(Self Concept):個人對自己的興趣、能力、價值觀方面的認識和主觀評價。生涯發展的過程就是自我實現的過程。自我概念不清楚,對自己認識不清,會對職業選擇造成困惑。

(2)、生活廣度(Life Span):生涯發展的過程劃分為五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職責和角色,以及不同的任務,屬於時間的向度。前一階段任務的完成情況會影響下一階段的發展。

(3)、生涯成熟(Career Maturity):個人面對及完成發展任務的準備程度。

(4)、生活空間(Life Space):在發展歷程的各個階段中個人所扮演的各種角色,屬於空間的向度。

(5)、生涯階段論: 成長期(4-15)→探索期(15-25)→建立期(25-45)→維持期(45-65)→退出期(>65)

自我掌控 界定職業選擇 穩定鞏固提升 保持 退出

備註:前一階段的任務沒有完成,會影響後一階段的成長和發展。例如,大學生(出於探索期)在討論生涯的問題時如果十分猶豫,此時可能需要回到成長期去看哪個方面出了問題。

(6)、家庭治療大師亞歷山大魯宏觀點:

A.嬰兒(1歲半前)—被愛與享受,有安全感。

B.幼兒(6歲前)—幻想(成人應保護他的幻想)

C.少年(6-12歲)—玩耍和嬉戲(成人應讓其好好玩)

中國小孩子在這一階段沒怎麼玩,缺失了這一部分,導致到大學後拚命玩,以彌補前一階段的缺失。

D.青春期(12-18歲)—情愛和探索

對異性感興趣,對外界的探索,與家長、夥伴衝突最多的階段,本階段也是了解自己興趣、能力的重要時期。

E.成年期(18歲以上)—責任和承擔

前幾個階段有所缺失,導致到這一階段缺失責任和承擔。


每一個期限內又分為成長期、探索期、建立期、維持期和退出期。


3、補充:

(1)、特質論:給你畫一個標準畫;而舒伯的生涯論是靠近標準畫。

(2)、舒伯生涯論:A.理論上,生涯發展階段論;B.實踐上,各種實用工具(生命線、彩虹圖、角色餅圖、指尖遊戲)


生命線練習(分析生命線上的各種事件,看看是哪些因素影響了你,使你成為今天的你?分享)

4、舒伯生涯理論運用:促進自我了解、現實檢驗、實現自我。

5、理論缺陷:

生涯發展論似乎較忽略經濟、社會因素對生涯發展方向的影響,且學習的因素與職業發展歷程的關係也須進一步深入研究。











第一節 生涯發展

一、生涯概念之發展


「生涯」(career)這個名詞是現代社會常用的語彙之一,而生涯的意義隨著時代的變遷,已從早期狹義的職業觀,演變到今日廣義的終生觀(Jordaan, 1974)McDanielsGysbers(1992)將生涯概念的轉變歷程分為四個時期︰


第一階段為生涯概念的形成期(西元1900-1950 ),自從Frank Parsons 於一九0 八年在Boston 成立職業處(Vocational Bureau) 以來, 職業輔導(vocationalguidance)興起,直至一九四0 年代,它的主要功能在協助個人選擇、準備和從事某項職業,並獲得良好的工作適應,這時期的職業、行業(occupation)、生涯三者被視為同義字,無明顯區分。


第二階段為生涯概念的轉換期(西元1951-1980 ),學者們以發展的觀點來看個人的職業選擇,使職業發展(vocational development)成為一九五0年代的焦點;其後,在Super長期的生涯型態研究(Career Pattern Study,簡稱CPS)和國家職業輔導協會(National Vocational Guidance Association,簡稱NVGA)與美國職業協會(American Vocational Association)的聯合定義下,生涯和生涯發展(career development)被廣泛使用。


第三階段為生涯廣義界定的發稔期(西元1981-1990 ),生涯被視為個人的生命方向,它涵蓋人們一生中所扮演的角色、生存的空間和遭遇的事件;直至一九八五年NVGA改名為國家生涯發展協會(N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Association)以及職業輔導季刊(Vocational Guidance Quarterly) 於次年訂名為生涯發展季刊(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後,生涯的概念幾乎已完全取代職業一詞。


第四階段為生涯廣義界定的落實期(西元1991年至今),各個生涯理論將其理念實際運用在生涯輔導和諮商上,使終生生涯發展的概念得以經由實務工作更為落實(許淑穗,民87)



生涯即是生命,主要是強調個人一生的發展,其重點在探討個人數十年生命如何成長、如何經歷、如何發展的任務。Super(1976)曾對生涯作一綜合說明︰「它是生活裡各種事件的演進方向與歷程,統合個人一生中各種職業和生活的角色,由此表現出個人獨特的自我發展組型;它也是人生自青春期以迄退休之後,一連串有酬或無酬職位的綜合,除了職位之外,尚包括任何和工作有關的角色,甚至也包含了副業、家庭和公民的角色」



二、生涯理論取向


生涯理論之取向,學者從不同的角度來看自有不同的分類方法。Crites(1969)將有關學說分成心理與非心理取向,前者認為職業選擇受到個人特質直接影響,具有相當自主性,環境只能產生間接的作用;後者觀點正好相反,認為選擇受環境中某些制度影響,與個人的特質無直接或間接之關連。Osipow(1968 1983)將有關理論分成特質論、社會學與生涯選擇、發展與自我概念論、職業選擇與人格論、行為論等五種不同取向。Super(1981)歷經數十年對生涯相關理論加以分析,將其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為媒合理論(matching theories),以人與事的媒合為重點,此理論又可分為三取向,即著重性向或人格特質的差異取向、著重社會經濟結構或個人在社會情境中的地位或其社會化過程的情境取向、強調自我觀念或其諧和一致的現象取向;



第二類為發展理論(developmental theories),以生活階段為重心,有些學說強調認同與分化,某些學說著重個人的覺知架構,還有些學說綜合角色、生活空間與發展的概念於其理論中; 

第三類為決策理論(decision-making theories),目的在探討媒合或發展之所以發生的現象,主要著重於生涯決策的歷程與型態之探討(林幸台,民76)



三、生涯發展理論


眾多生涯相關理論,皆有其特色,如Parsons 特質論著重於瞭解認識個人的能力與認識職場訊息,進一步將兩者做統整;Holland 類型論發展出六種人格與興趣職業類型,輔導學生在認識自我後,透過興趣量表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是理論與實務較切合的理論。本研究主要根據生涯發展論對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的生涯發展情形做探討,而發展論強調個人自我概念的重要性及生涯發展各階段任務的完成,認為生涯發展是一輩子的歷程,Ginzberg Super 是主要代表人物(林一真,民81)


生涯發展常伴隨年齡的成長而增進,逐漸形成獨特的發展任務, 為區別不同年齡階段的特性, GinzbergGinsburgAxelrad Herma 等人(1951)將生涯發展歷程劃分為三個時期:


(1)幻想期(fantasy):指十歲之前,兒童在四、五歲時,已逐漸表現出對職業的興趣,先由內在的好奇發展成為與同伴一起遊戲,並且開始模仿成人社會中的許多職業行為,此種兒童行為會因成人的稱讚而獲得增強。不過此時兒童因缺乏抽象思考的能力,對職業的觀念與瞭解,大多憑直覺與想像,較少運用理智思考,故稱為幻想期。


(2)試驗期(tentative):指十一、二歲到十七、八歲之間,這時期包括興趣、能力、價值與轉移四個階段。十一、二歲時,開始察覺並培養對某些職業的興趣;十二至十四歲時,這時以個人的能力為核心,會衡量並表現自己的能力於各種與職業有關的活動上;十五、六歲時,開始瞭解職業的價值,兼顧個人及社會的需要,並將此種認識揉合於職業選擇之中;十七、八歲時,統合所有職業選擇的相關資訊,正確瞭解其未來謀職的方向。


(3)實現期(realistic):包括試探、具體化、專業化三個階段。這時候開始實際進行各種試探活動,並藉實際經驗做更進一步的選擇,一旦得到結果,即進入具體化階段,在有了固定生涯目標之後,再據以做專精的就業準備。Ginzberg 等人以發展的觀點提出個人的生涯包括探索、具體化和確定化三個連續的轉換階段,此三階段的發展都有其個別差異。所謂生涯選擇是指從工作中尋找滿足者之終身決策的歷程(Ginzberg1984)


生涯發展論的另一代表人物Super 根據其「生涯型態研究」(Career Pattern Study) 的發現(Super,D.E., Savickas & Super,C.M., 1996), 參照發展心理學家Buehler 的分類,將生涯發展階段劃分為五期,各個階段又有其發展任務,說明如下:


(1)成長期(growth):指出生至十四歲之間,經由認同家庭與學校中的重要人物,發展出自我概念,尤其是身體與心理方面的成長;通過經驗瞭解周遭環境,尤其是工作世界,並作為試探選擇的依據。


(2)試探期(exploration):指十五至二十四歲之間,在學校、休閒活動與兼職工作中,進行自我檢視、角色嘗試、職業試探,形成自我概念與職業概念。


(3)建立期(establishment):指二十五至四十四歲之間,藉著嘗試錯誤,以確定前一階段的職業選擇是否正確,當職業的型態確定後便力求穩定,努力在工作中謀取一個安定的位子。


(4)維持期(maintenance):指四十五至六十四歲之間,守住既有工作,繼續將它做好,並為退休做計畫。


(5)衰退期(disengagement):指六十五歲至死亡為止,體力與心理能力逐漸衰退時,工作活動將改變,發展出新的角色,先是變成選擇性的參與者,然後成為完全的觀察者。


Super 等人長期研究影響人們生涯選擇的因素,其演變可從其理論名稱由「生涯發展理論」(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到「發展性自我概念理論」(Developmental Self-concept Theory)再到目前的「生活廣度與生活空間理論」(Life-span, Life-space Theory)而得知(牛文菡,民88)。他以弧形理論(segmental theory)闡明其生涯發展的概念,強調生涯是個人因素和社會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這兩種因素互動形成個人的自我概念,它是影響生涯選擇的重要因素,而生涯選擇對個人而言是終身發展的歷程,具有階段性之發展任務。


Ginzberg Super 生涯發展論中,我們可以瞭解生涯發展與生命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二者都和年齡及文化規範有關聯。生涯發展與生命發展最大的差異是,每個人都有生命、生活,但並非每個人都有事業生涯。而生涯發展主要是藉著多種活動,協助個人對自我以及職業有更清楚的認識與瞭解,以便選擇最適合的職業,並且在職業中發展自我。在前述生涯發展歷程中,每一階段均有其特殊的發展任務(developmental tasks)(Super, Crites, Hummel, Moser, Overstreet & Warnath, 1957Super, 1980, 1990),而每一階段之發展任務的完成與否,都關係著後一階段的發展情形;Super(1957)將此概念引用於生涯發展上,列舉出中學生階段生涯發展任務,如下所示:(1)進一步發展其能力與特殊才能;(2)選擇就讀學校或就業之工作領域;(3)選擇學校課程;(4)發展個人獨立性。


除了Ginzberg 等人、Super 等人之外,其他新興學者對生涯發展理論亦有獨特看法。Gottfredson(1981)強調個人的生涯發展受到性別和社會經濟的影響而逐步縮小其生涯選擇範圍;Astin(1984)以需求為基礎,重視性別角色社會化、工作動機、期望和工作機會對個人生涯發展與工作行為的影響;Eccles(1987)認為個人的生涯發展與其成功的期望、工作價值、性別角色社會化、角色預期及工作要求等因素相連結。


綜觀以上各個理論的基本假設和主要觀點都有些差異,但以宏觀的角度來看,這些理論均是以瞭解人類生涯發展和協助個人做最佳生涯選擇為目的。高職進修學校學生年約十六至十八歲,正處於Ginzberg 等人劃分生涯發展三階段中的試驗期,也相當於Super 等人所提生涯發展五階段中的試探期,所以高職進修學校學生因應生涯發展階段的到來,個人在學校、休閒活動及各種生活工作經驗中,進行自我試探、角色試探和工作職業試探。開始學習考慮自己的特質、興趣、能力、價值觀與機會,做暫時性的決定,也可透過幻想、討論、課業及工作生活中,加以嘗試、試探、累積經驗,進而產生職業偏好,並企圖現實現自我概念。



四、角色與生涯發展



Super 在他原有生涯發展理論外,於1976 年至1979年加入角色理論,提出一個「生活廣度與生活空間理論」(Life-span, Life-space Theory),他認為個人在發展歷程中,隨年齡的增長而扮演若干不同的角色,此種角色概念與生涯發展階段之間的關連,可繪成「生涯彩虹圖」(Life-Career Rainbow)(見圖2-1)

圖中最外圍為主要發展階段,即成長、試探、建立、維持、衰退等五階段,與生理年齡有關,各階段各有其主要生涯發展任務,內容已於前段(Super 生涯發展五階段)說明。上述各階段的發展任務再次呈現「成長—試探—建立—維持—衰退」的循環式發展任務,它與生理年齡無關,如表2-1 所示(Super, 1984)

從圖中縱貫面來看,對多數人而言,其一生中會在家庭、社區、學校、工作場所等四個主要舞台,依序扮演九個角色,分別為兒童、學生、休閒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長、父母、退休者等。角色的扮演是發展性的,一個人在某些生涯階段,可能只扮演一種角色,在其他生涯階段,則扮演多種角色,但並非每個人都會經歷所有角色,扮演所有角色(Super, 1980)

生涯彩虹圖

生涯彩虹圖


循環式發展任務



生活彩虹圖可窺見個人在生活中扮演那些角色,以及個人在某個角色上所投注的時間及情緒之程度。圖中內圈陰暗部份,長短不一,表示個人在該年齡階段各個角色上所投入時間和情緒的份量。從圖中縱貫面來看,同一年齡階段可能扮演一種或數種不同角色,因此彼此會有所重疊,但各自所佔比例則有不同,而從其彼此消長的情形,反應出個人所處社會情境中生活角色重要性的情形。


角色的消長除與年齡及社會期望有關外,與個人所涉入的時間及情緒程度均有關連,因此每一階段均有所謂顯著角色(role salience)的情形,如成長階段的顯著角色是兒童;試探階段的顯著角色則是學生;建立階段的顯著角色有兩個,先是家長,而後是工作者;維持階段的顯著角色則在四十五歲左右,工作者角色會中斷,公民與休閒者的角色份量逐漸增加,學生角色再度出現,面對此種情況,可能必須再學習、再調適,才能處理職業與家庭生活中所產生的問題,此種情況正與Super(1980)等人所謂的「中年危機」(midlife crisis)有關(林幸台,民76)



在某一階段的某一角色因若干因素影響而不顯著時,其他角色可能顯得特別突出,用以重新調整並實現個人的能力、興趣與價值觀。前述所提同一年齡階段可能同時扮演數種不同角色,各種角色之間又產生相當密切的關係,也可能導致角色的衝突;某一種角色上扮演的成功,會促使另一角色也成功;在某一種角色上失敗,會導致對另一角色的扮演產生困難(Super, 1980)因此,正處於生涯試探階段的高職進修學校學生,必須好好思考是否扮演好現階段學生的顯著角色,因為每一個角色扮演,都會牽動另一階段的角色扮演。




第二節 生涯成熟


一、生涯成熟之概念


生涯成熟是Super 所提出的重要概念,源自其「生涯型態研究」(Career Pattern Study)的長期觀察與研究,有關生涯成熟的實證資料才予以建立(Super, 1990)Super 參照發展心理學家Buehler 的分類,將生涯發展階段劃分為成長、試探、建立、維持、衰退等五期,每個階段都有其特殊發展任務,Super 以生涯成熟表示個人應對發展任務之準備程度。個人從成長、試探、建立至維持、衰退,在這一發展的連續歷程上,可顯示其生涯發展的成熟程度(林幸台,民76)

Super 生涯成熟的概念包括兩方面:(1)以個人實際應對的發展任務程度與其實際年齡需達到的發展任務程度為基準相比較,此為生涯成熟(2)以個人的任務因應(task coping)為焦點,即個人因應發展任務的方法、行為與一個具有相同發展任務之群體相比較,此為生涯成熟。生涯成熟強調個人的生涯發展任務,所以確認個人是否達到該年齡階段社會所期望之發展任務的程度,是評量生涯成熟的首要之務;生涯成熟強調個人的生涯發展任務之因應及處理方式,所以辨識個人面對生涯發展任務所需具備因應各種行為的程度,是評量生涯成熟所應留意的。二者的不同,生涯成熟是以社會的觀點來定義生涯成熟,目的是決定個人處於那一個生涯發展階段,成熟的參照點具有絕對性標準的含義;而生涯成熟則以心理的觀點來定義生涯成熟,其概念是與同儕相比較而有所得,所顯示潛在的生涯成熟標準則是相對的(Bartlett, 1971Super,D.E., Savickas & Super,C.M., 1996)

其他學者對生涯成熟的定義或闡釋有不同的說法,但多與Super(1990)之生涯成熟概念一致或相仿,諸如Crites(1965)認為,生涯成熟是一個廣泛的、多向度的、持續的過程,個人生涯成熟的程度可由一致、睿智、能力、態度等四個因素瞭解之。Krieshok(1987)定義生涯成熟是個人投入生涯發展任務的準備度。Savickas(1994) 表示生涯成熟是個人符合社會期望表現出有效行為的準備度。


綜合以上學者說法,生涯成熟是個人因應生涯發展任務時,須具備能力、知識、自我瞭解、態度等多向度行為,以生涯成熟來評量生涯成熟較為適當(Supper, Crites, Hummel, Moser, Overstreet & Warnath, 1957 Super, 1963);國內學者林幸台(76)也認為評量青少年生涯成熟應採行生涯成熟的概念,可見評量青少年生涯成熟,以評量其因應生涯發展任務的準備度為主,而本研究以青少年階段的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為研究對象,所以評量其生涯成熟亦以生涯成熟為主。



二、青少年之生涯發展


Super 將人一生的生涯發展劃分為五個階段,各個階段又有其獨特的發展任務,高職進修學校學生正處於青少年時期,而青少年正值生涯發展的試探階段(十五至二十四歲),其所面對的是來自外界的期許與自我的挑戰,也是個人收集與評估生涯相關資訊的階段(Supper, Crites, Hummel, Moser, Overstreet & Warnath, 1957 Super, 1963Super & Hall, 1978)。一般而言,此階段涵蓋個人在學校、休閒活動及各種工作經驗中,進行自我檢討、角色試探及職業試探,依年齡可分為三個次階段:


()試探期(十五至十七歲):考慮需要、興趣、能力及機會,作暫時性的決定,並在幻想、討論、課業及工作中加以嘗試。


()過渡期(十八至二十一歲):進入就業市場或專業訓練,更重視現實的考慮,並企圖實現自我觀念;一般性的選擇轉為特定的選擇。


()嘗試期(二十二至二十四歲):個人尋求適合自己的工作領域,開始從事工作,並嘗試將這份工作視為未來的生涯;若不適切則可能再經歷上述各時期以確定方向。(林幸台,民76Herr & Cramer, 1984)


在生涯試探階段中,青少年歷經試探與過渡期兩個次階段,這個時期的生涯發展重點在形成計劃以達成自我概念和工作偏好的類化,而其發展任務列舉如下:(牛格正、張德榮、許淑穗,民83Herr, 1973)

()對國中階段生涯發展的各項因素予以加強和特殊化。

()連結個人的能力、興趣和價值觀。

()特殊職業的準備計劃或選擇升學。

()取得執行個人特殊計劃的資訊。

()達到成熟的兩性及同儕間的人際關係。

()學習獨立。


Havighurst(1953)認為發展任務是個人在該階段應有的發展水準或成就水準,亦即應發展或表現的若干心理特質或行為型態,而前一階段發展任務的達成與否關係著後一階段的發展情形,現階段發展任務成功的達成將帶來快樂並影響後期任務的完成,失敗則帶來不快樂,也無法獲得社會認同, 進而造成後期任務完成的困難。



Super(1957)亦在早期的「生涯型態研究」(CPS)中重新分析整理各年齡層之生涯發展任務,提出中學生所面臨的發展任務要項是(1)進一步發展其能力與特殊才能;(2)選擇就讀學校或就業之工作領域;(3)選擇學校課程;(4)發展個人獨立性。青少年時期之前,幾乎所有發展任務與職業都僅有間接關係,直至青少年開始,發展任務與職業的關係益發直接明確(Super, 1957;林幸台,民76;江福清,民82);青少年承繼少年階段的各項發展任務,學習從自我和職業的試探中達到成熟獨立並接續成人階段的發展,可說是個人生命中重要的關鍵期(Supper, Crites, Hummel, Moser, Overstreet & Warnath, 1957Super & Overstreet, 1960Crites, 1965 Gribbons & Lohnes, 1969),故青少年期的發展對日後整個生涯發展的影響相當深遠且值得重視的。



三、青少年生涯成熟之評量模式


不同階段的生涯發展有其成熟的指標,惟學者之間對於用以評量青少年生涯發展的成熟指標,卻提出了不同的模式與說法,較具代表性的是Super 主持的CPS 研究小組及學者Crites 發展出來的(Super & Knasel, 1981),現就此兩種評量模式及其包含向度說明如下:


()Super 等人的青少年生涯成熟模式

Super 於一九五五年首次提出生涯成熟的先驗模式,這是最早將測量生涯成熟的變項加以概念化並定義的人,當時Super 認定青少年職業成熟的五個主要向度是職業選擇的取向(orientation to vocational choice)、訊息和計劃(information and planning)、職業偏好的一致性(consistency of vocational preferences)、特質的具體化(crystallization of traits)、職業偏好的睿智(wisdom of vocational preferences)(牛文菡,民88Crites, 1974)。在一九六O 年,由Super 所帶領的CPS研究小組藉由面談、評估和測驗等方式,歷經文獻研究及成員會議後,發展出包含五個向度、二十個指標的青少年生涯成熟模式,這是第一個生涯成熟模式的形成;後經一連串的研究分析、補充驗證,重新將指標分類,修改為一包含六個向度的生涯成熟理論模式,該模式中各個向度及指標說明如下(Super & Overstreet, 1960 Super,1974)


1、職業選擇取向:

(1)關切個人的職業選擇

(2)環境資源的運用


2、訊息和計劃:

(1)訊息的特定化

(2)計劃的特定化

(3)計劃活動的程度


3、職業偏好的一致性:

(1)偏好職業在職業領域的一致性

(2)偏好職業在職業層次的一致性

(3)偏好職業在職業職系的一致性


4、特質的具體化:

(1)興趣定型的程度

(2)興趣的成熟

(3)喜歡工作的態度

(4)工作價值觀的成型

(5)接納職業計劃的責任

(6)工作報酬的討論


5、職業的獨立:

(1)獨立的工作經驗


6、職業偏好的睿智:

(1)能力與偏好的一致

(2)興趣與偏好的一致

(3)興趣與幻想偏好的一致

(4)興趣與偏好層次的一致

(5)社經地位的相近


後來,CPS 研究小組繼續依此模式研究分析、驗證並加以簡化,修正得到一個包含五個向度的「青少年生涯成熟模式」(林清文,民74;江福清,民82;黃惠惠,民83;牛文菡,民88Super,1974),該模式的五個向度說明如下:


1、生涯計劃:長期性未來、即刻未來、目前的生涯計劃。

2、生涯試探:詢問、資源、參與。

3、認識工作世界:教育及訓練、求職條件、工作職責、市場需求、工作環境、升遷發展。

4、決策:原則性的知識、實際決策。

5、實際取向:自我知識、實際性、一致性、具體化、工作經驗。


上述模式中,除實際取向向度較不符合低年級青少年(九年級)生涯成熟外,其他各向度確為評量青少年(九至十二年級)生涯成熟的適當指標。



()Crites 的生涯成熟階層模式


生涯成熟階層模式


Crites(1974)參照Super 生涯成熟模式中的生涯計劃、生涯試探、認識工作世界、決策、實際取向等五個向度的觀點,演化、精簡而來,建構一生涯成熟階層模式(見圖2-2),模式中包含三個階層,最上層為生涯發展成熟程度;中層為生涯發展四個次級因素,分別為一致性、睿智、能力、態度;最下層為是內含十八個變項的各種特殊因素。



四、青少年生涯成熟之相關量表


有關生涯成熟的研究歷時將近四十餘年,七O 年代早期,學者們不僅深入分析生涯成熟的相關文獻,並對評估生涯成熟的問題加以探討,在這段多產的時期,許多評估生涯成熟的工具紛紛出現(江福清,民82)。發展論的學者主張生涯成熟是一個多向度的概念,依此觀念編製成「生涯成熟量表」(Career Maturity Inventory, CMI)及「生涯發展量表」(Career Development Inventory, CDI),此二份量表是國外研究生涯成熟最常使用的研究工具。國內研究者評估青少年生涯成熟之相關量表,主要有「修訂生涯發展量表」及新編「生涯發展量表」等。


生涯成熟量表(CMI),由Crites 1973 年所編製,適用於高中生和大學生,量表內容包括態度量表和能力測驗兩部份。第一部份的態度量表包括投入選擇過程、工作導向、決策的獨立性、職業選擇的偏好、生涯決定過程的概念等五個向度;第二部份的能力測驗包括自我評量、職業訊息、目標選擇、計劃、問題解決等五個分測驗(牛文菡,民88Khan & Alvi, 1985)。國內研究者林幸台、陳麗娟、夏林清與李黛蒂等人皆曾依據CMI 修訂為研究評量工具(林清文,民74;牛格正、張德榮、許淑穗,民83)


生涯發展量表(CDI),由SuperThompsonLindemanJordaan Myers 1981 年編製完成(Ohler, 1993) 。量表又分中學版、大學版及成人版等三種版本,主要是評量生涯發展或生涯成熟。量表包括生涯試探、生涯計劃、生涯決定、認識工作世界、偏好職業知識等五個分量表。上述五個基本量表,分別構成五個量表分數外,另可得到兩個組合量表分數及一個生涯發展導向總分,其中由生涯試探、生涯計劃二分量表組合構成生涯發展態度組合量表;由生涯決定、認識工作世界二分量表組合構成生涯發展知識組合量表;由五個基本分量表組合構成生涯發展導向總分(Ohler, 1993)。國內研究者林幸台、林清文(76)曾就CDI 中學版加以修訂成「修訂生涯發展量表」,而牛格正、林幸台和張德榮(79)則修訂成「成人生涯發展量表」。


修訂生涯發展量表,由國內研究者林幸台、林清文(76)編製而成,此量表係修訂自ThompsonLindemanSuperJordaan、和Myers(1981)等五人所編製之生涯發展量表中學版本(Career Development Inventory-School Form)而來,用以評量中學生(國三至高三)之生涯成熟程度。量表包括兩部份,第一部份分為「生涯計劃」、「生涯試探」、「決策」與「認識工作世界」等四個量尺;第二部份為「偏好職業的認識」量尺。上述五個基本量尺,分別構成五個量尺分數外,另可得到兩個組合量尺分數及一個生涯發展量表總分,其中由同為生涯成熟態度層面指標的生涯試探、生涯計劃兩分量尺組合構成「生涯發展態度」組合量尺;由同為生涯成熟認知層面的生涯決策、認識工作世界兩分量尺組合構成「生涯發展認知」組合量尺;再由生涯發展態度量尺分數和生涯發展認知量尺分數,組合成生涯發展取向總分,該總分為評估中學生生涯成熟的估計量數(林幸台、林清文,民76)


新編「生涯發展量表」,由國內研究者林幸台、吳天方、林清文、劉淑慧等人(85)依據他們所建立之「中學生生涯發展評量模式」編製而成,用以評量我國中學生(國三至高三)之生涯發展成熟程度,量表有國民中學版和高中、高職版等兩種不同版本。「中學生生涯發展評量模式」是參考國外學者提出之生涯成熟、生涯試探相關理論模式,收集我國中學生實際生涯發展資料所編製而成的。新編「生涯發展量表」以六個分量尺、三個層面結合構成整體之生涯成熟指標。六個分量尺分別為「生涯感受」分量尺,用以評量個人面對生涯發展任務的心情、對目前的生涯發展現況的感受,以及對生涯定向的感受;「生涯信念」分量尺,用以評量個人對生涯前途的關切、生涯任務察覺、生涯不確定性,以及生涯的前瞻性等信念或想法;「生涯認識」分量尺,用以評量個人對於工作世界及教育與訓練領域現象與資料的認識;「思考廣度」分量尺,用以評量個人對生涯抉擇和生涯準備的思考範疇;「生涯試探」分量尺,用以評量個人在增進自我瞭解、認識工作世界及教育與訓練資料等方面,對可用資源所採取的試探活動的主動性、頻率及結果;「生涯計劃」分量尺,用以評量個人所採取的生涯準備具體行動,及其在生涯決策上之依順或自主程度。上述六個基本量尺,分別構成六個分量尺分數外,本量表另可得到生涯態度、生涯認知、生涯行動等三個層面組合量尺向度分數,其中「生涯態度」層面包括生涯感受、生涯信念兩個量尺組合構成;「生涯認知」層面包括生涯認識、思考廣度兩個量尺組合構成;「生涯行動」層面包括生涯試探、生涯計劃兩個量尺組合構成;最後將三個層面向度分數加總成一個量表總分,該總分為中學生生涯成熟的估計量數(林幸台、吳天方、林清文、劉淑慧,民85)



五、生涯成熟與其他相關因素之探討


()性別與生涯成熟


男女兩性的生涯發展向來是學者研究的重點,不同性別青少年的生涯成熟是否會有顯著差異? 國內外的研究尚無一致定論,依其結果歸納:國內多數研究的結果顯示,女生的生涯成熟態度高於男生(吳秀碧,民73;劉德生,民77;林瑞花、許溫妮、江玉華、梁海蓉、陳阿款,民78;江福清,民82;牛格正、張德榮、許淑穗,民83;沈彩梅,民83),而且女生在決策與認識工作世界等認知層面的得分也較男生高(林清文,民74)。然而,也有研究結果不支持性別與生涯成熟的關係,發現兩者並無顯著差異(黃淑芬,民71;黃惠惠,民83)國外研究結果顯示,女生對生涯的態度或認知上的發展較成熟(Herr & Enderlein, 1976McNair & Brown, 1983Super & Nevill, 1984Westbrook, Sanford & Donnelly, 1990);男女兩性在生涯成熟態度總分上雖然沒有顯著差異(Cites, 1968Kammer, 1987Fouad, 1988),但內涵上有差異,女生在生涯抉擇時,主動投入生涯訊息的蒐集、工作取向兩個生涯成熟態度上高於男生,而男生在妥協或認定的程度較女生高。然而,有些研究結果發現不同性別在生涯成熟並無顯著差異(Lawrence & Brown, 1976 Lunneborg, 1978Watson, Stead & Jager, 1995)


綜合上述多篇研究者對不同性別青少年的生涯成熟是否達顯著差異之文獻發現,達到顯著差異之生涯成熟向度,幾乎都是女生高於男生,但非所有生涯成熟向度皆是如此,男女生在不同的生涯成熟向度上也各有所長。


()年級與生涯成熟


生涯發展論主張個人的生涯發展,會隨著生活階段的演進而有質量上的變化,生涯成熟程度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加(江福清,民82 Tilden, 1978Super, 1983)


關於不同年級青少年之生涯成熟是否有差異的研究,Crites(1965)的研究指出,年級是生涯發展的重要因素(陳麗娟,71)。年齡與生理成熟的關係較密切,而同年級者的社會化歷程,及其所面對的外界要求使他們生涯發展上更接近(Crites, 1974),換言之,年級比年齡更能反應青少年生涯發展的情形(江福清,民82)。許多國外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年級生涯成熟有顯著差異(Hansen & Ansell, 1973Herr & Enderlein, 1976Alvi & Khan, 1983),其中Alvi Khan(1983)發現九至十二年級高中生的生涯成熟平均數隨年級遞增。國內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年級生涯成熟有顯著差異(陳麗娟,民71;夏林清、李黛蒂,民72;林清文,民74;江福清,民82),其中陳麗娟(71)發現不同年級國中、高中生的生涯成熟有顯著差異且隨年齡而遞增,其中高二學生生涯成熟平均數卻較高一學生低,此銜接年級間有略降的例外現象在林清文(74)的研究中亦有發現。


綜合上述多篇研究者之文獻發現,不同年級青少年生涯成熟普遍是隨年齡增長而遞增,但偶而也有在銜接年級間有略降的現象,此現象與生涯發展論所主張之生涯成熟發展現象略有出入,可能的原因是高二學生在面臨抉擇時,心存觀望所致。


()職業類科與生涯成熟


GinzbergGinsburgAxelrad Herma 等人(1951)認為教育的量與種類與其個人及現實等因素交互作用,形成個人職業選擇(牛文菡,民88);個人所修習的課程、內容與個人的生涯發展有關,會造成生涯發展上的差異,因此不同職業類科學生所修習的課程內容不同,在生涯成熟程度上也應有不同(侯月端,民75;江福清,民82;牛文菡,民88)

國內以高職職業類科為變項用來瞭解與生涯成熟差異情形的研究不多,有江福清(82)以不同職業類科高職生為對象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工科、商科、家護科高職生在生涯計劃、決策、認識工作世界有顯著差異,進一步分析,家護科學生顯著高於工科學生。其他有梁梅蓉(78)以台北市松山工農365 名學生為對象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學生的生涯成熟隨科別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農科學生優於工科學生,建教班學生生涯成熟最低。有些研究顯示不同的結果,如李新鄉(77)研究指出,家政、護理、國貿、會計等類科與土木、機械、電子等類科高職女生的生涯成熟不因科別有所差異。


()就業狀況與生涯成熟


以往探討就業狀況時,往往忽略了對青少年或是在學學生參與就業市場行為的探討。然而近年來學生利用課餘時間或寒暑假參與就業市場的情形已愈來愈普遍,也產生了不少問題,唯國內目前對在學學生參與職場之就業狀況的調查或研究並不多見(游三民,民84),而曾深入探討不同就業狀況青少年之生涯成熟是否會有差異之研究更是付之闕如。本研究對象為高職進修學校學生,屬夜間進修學制,學生日間可能投入就業市場或短暫工讀環境更為普遍,所以本研究對於高職進修學校學生加入就業狀況之有就業或無就業為變項加以研究探討。究竟,對於不同就業狀況的高職進修學校學生在生涯成熟是否有顯著差異?這個答案值得本研究去探討與找尋的。



第三節 生活角色重要性


一、角色重要性之概念


人的一生包含多種角色(role),而角色與個人是一體兩面,相互影響的(Turner, 1978),因此有關角色的概念即被廣泛應用於生涯發展研究中(Greenhaus & Simon, 1977 Super, 1980 Amatea, Cross, Clark & Bobby, 1986)Super 是最早將角色的概念融入生涯發展歷程的學者,在他原有生涯發展理論外,於1976 年至1979 年加入角色理論,認為個人在發展歷程中,隨年齡的增長而扮演若干不同的角色,此種角色概念與生涯發展階段之間的關連,可繪成「生涯彩虹圖」(Life-Career Rainbow)(見圖2-1),說明了個人一生在生活角色(life role)與生命階段(life stage)的發展狀況。從生涯彩虹圖結構中指出個人的角色重要性,包含兒童、學生、休閒者、公民、工作者和家庭(家務者)等六種主要的生活角色,在其一生中會在家庭、社區、學校及工作場所等四個主要舞台扮演之。


人出生就注定長大要工作(Marland, 1974),還要為自己將來的工作做準備,並從工作中發掘自我的價值與存在的意義(Hoyt, 1976)Greenhaus(1971, 1973)將個人生涯重要性定義為職業選擇及滿意中所覺知到的工作重要性,即以工作角色重要性為中心,來定義生涯重要性(牛文菡,民88),因此,工作角色對個人而言就顯得格外重要。但是,Super 認為一個人的生涯除了工作角色外,還包括其他生活角色(Super, 1980),例如試探階段的青少年時期可能以學生角色最重要,而成人期先是家長,而後則以工作角色最重要。



角色重要性可從個人所投注角色的時間與情緒程度的不同,而形成角色的重要性(林幸台,民76)Super(1982)以一個三角形之「角色重要性模式」(見圖2-3)說明構成角色重要性的基本要素。此模式說明角色重要性是由個人對該角色的認定(commitment)、參與(participation)和知識(knowledge)等三個因素所組成。認定是對角色及其活動的情緒依附,屬情感的部份;參與是行為的部份,代表行動,是實際花費於角色的時間與精力;知識則是認知的部份,是對角色行為及活動的瞭解。一個人可能參與某角色活動卻無情感的認定;或認定卻無行動的參與;也有可能對某件事情知曉頗多,卻無情感的認定或行動的參與


角色重要性模式亦顯示,認定、參與、知識是決定角色重要性的指標,三個指標配對組合又衍生出更高層次的概念,其中投入(involvement)是認定和參與的結合、興趣(interest)是認定與知識的結合、承諾(engagement)是參與和知識的結合,這些概念又綜合、交織形成個人在某個生活角色的重要性情形(Super, 1982Super, 1985Super& Nevill, 1986)

個人一生扮演許多角色,每個角色的重要性隨個人生命的發展階段而有所不同。生活角色重要性包含絕對性與相對性二種概念,絕對性概念僅就單一生活角色重要性組成因素加以考慮,相對性概念則是將各個生活角色重要性相互比較,以凸顯各個生活角色重要性(江福清,民82)。本研究中所謂的生活角色重要性指的是個人所扮演角色之相對重要性,基於生活角色重要性是相對的概念,當個人對某個生活角色凸顯時,則其他角色的重要性就會相對地減低。個人生涯中之角色重要性的增減、消長起伏可從生涯彩虹圖窺見端倪,圖中各個生活角色的陰影大小和顏色深淺顯示個人對該角色的認定、參與和知識的狀況。易言之,個人對某個生活角色有較多的參與和認定時,則陰影部份自然擴大,顏色也相對加深(牛格正、張德榮、許淑穗,民83Super, 1990)



二、生活角色重要性之相關評量工具


「重要性」” salience?一詞曾與” involvement?和”commitment?相互混淆,直到「工作重要性研究」(Work Importance Study)主張使用”salience?一詞以表示各種角色之重要性,它應包含態度、認知及行為三層面(Super, 1982;江福清,民82)有關生活角色重要性之相關評量工具,有「重要性量表」(Salience Inventory, SI)、「生活角色重要性量表」(Life Role Salience Scale, LRSS)及「工作角色重要性量表」(Work Role Salience Scale, WRSS),此三份量表是國外評量生活角色重要性時,較常使用的量表。國內評量生活角色重要性的量表,研究者多參考上述三個國外量表或相關生涯理論修訂而成,用來作為論文研究工具,主要有「生涯重要性量表」、「生活角色量表」、「家庭與職業角色重要性量表」及「生活角色重要性量表」等。


重要性量表(SI),由Super Nevill(1986)根據「工作重要性研究」此一跨國研究計劃為基礎所發展編製出來的美國版本量表。此量表在評量工作、學生、公民、家務及休閒者等五個生活角色的重要性程度。量表中,以三個向度來評量各個生活角色的重要性,形成三個分量表,分別評量角色的參與(participation)、認定(commitment)和價值期待(value expectations),其中角色參與是行動向度,評量個人實際參與五個角色的情形;角色認定是態度、情感向度,評量個人對五個角色情緒依附的程度;角色價值期待是態度向度,評量個人認為五個角色能實現、滿足其價值觀的程度(Super & Nevill, 1986)


生活角色重要性量表(LRSS),由AmateaCrossClarkBobby 等人(1986)編製而成。Amatea 等人認為瞭解各種不同生活角色重要性,最好的方法是比較個人對幾個重要生活角色的期望。此一量表用以評量家庭及工作角色之角色期望。所謂角色期望,是指個人對扮演某一角色所具有的內在信念與價值,此一信念與價值決定了個人與角色的關係、投入某角色的時間和精力,以及角色行為表現的標準(Amatea, Cross, Clark, Bobby, 1986;江福清,民82)。除工作角色外,家庭角色又被細分為父母、婚姻及家務等三種角色。換言之,Amatea 等人所編製的生活角色重要性量表在於評量男女兩性對於工作、父母、婚姻及家務等四個生活角色的角色期望情形。Amatea(1986)等人認為,個人對這四個生活角色的角色期望可從下列兩個層面加以評量:(1)角色酬賞價值(role reward value),即該角色是否為個人帶來滿足感。(2)角色認定(role commitment),即個人表現出願意投入多少資源,以確保角色成功的程度。


工作角色重要性量表(WRSS),原名為「生涯重要性量表」(Career Salience Inventory),是由Greenhaus(1971)編製而成,但本量表主要是評量個人生涯中之工作重要性為目的,因此Greenhaus Sklarew(1981)為了更能說明量表意義,提出將量表名稱中的「生涯」(career)以「工作角色」(work-role)取代之。近年來,許多研究採用此份量表時,多改以工作角色重要性量表(WRSS)稱之(牛文菡,民88)Greenhaus 編製本量表主要是評量個人生涯中之工作重要性,量表內容包含下列三部份:(1)對工作的一般態度。(2)對職業相關計劃與思考的程度。(3)工作的相對重要性(Greenhaus, 1973)

生涯重要性量表,此量表名稱國內有兩份修訂研究工具使用之,敘述如下:(1)田秀蘭(77)參考GreenhausIllflederSuper Nevill 等人的研究,自行改編製成生涯重要性量表,目的在評量大學生對生涯的重視程度。(2)彭一芳(83)依據Greenhaus(1971)的「生涯重要性量表」及參考田秀蘭(77)改編的「生涯重要性量表」編製而成,主要用於瞭解高職學生的生涯重要性。


生活角色量表,由陳瑛治(78) 根據Super Nevill(1986)編製的「重要性量表」(Salience Inventory)修訂編製而成,量表修訂目的在於研究大學生的生活型態。修訂後的量表除個人資料與學習、工作、社區、家庭、休閒等五個生活角色的定義上稍作修改外,各部份的題項、內容、填答方式、計分都與原量表相同。


家庭與職業角色重要性量表,由葉爾雯(80) 根據AmateaCrossClarkBobby(1986)等人編製的「生活角色重要性量表」(Life Role Salience Scale )修訂編製而成,量表目的在於評量雙生涯夫妻家庭在配偶、父母、家務及工作等四個生活角色上的角色期望及相對重要性。


生活角色重要性量表,由江福清(82) 根據Super & Nevill(1984)AmateaCrossClarkBobby 等人(1986)關於角色重要性的理論架構,參考陳瑛治(78)所編「生活角色量表」,和葉爾雯(80)所編「家庭與職業角色重要性量表」之內容加以編訂而成。量表試題依據學生在工作、家庭及學習等三個生活角色與角色覺知、角色投入兩向度上之不同,分成工作覺知、工作投入、家庭覺知、家庭投入、學習覺知、學習投入等六類,用來評量高職學生之生活角色重要性程度。AmateaCrossClarkBobby 等人(1986)所編製的「生活角色重要性量表」在於評量工作、父母、婚姻及家務等四個生活角色,其中父母、婚姻及家務可歸類為家庭,實即工作與家庭二類角色之細分。Super(1984)亦指出家庭與工作是個人未來生活中最具影響力的兩個角色。本研究的對象是高職進修學校學生,在其接受教育過程中,「學習」角色上所投入的時間與精力至為可觀。由上述工作、家庭與學習等三個生活角色用來評量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生活角色重要性,與江福清(82) 所編「生活角色重要性量表」頗為相符,因此本研究採用作為評量工具。


三、生活角色重要性之相關研究


()性別與生活角色重要性


性別對個人而言,除了指生理上的差異外,通常還隱含社會與性別分化所產生的不同,前者由遺傳而來,後者卻是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社會對不同性別角色的期待,這些社會期待會影響個人在生活角色上的發展。工作世界向來也以性別為劃分基礎,甚至個人的興趣、抱負、生涯模式、工作機會等,與其生活角色結合的部份也都如此(Cook, 1991)。現今整個社會環境丕變,女性在職場的角色重要性日益提高,影響個人社會化的過程,不同性別青少年的生活角色重要性是否會有顯著差異? 國內外有許多研究提出,依其結果歸納:國內研究的結果顯示,高職女生的工作角色重要性顯著高於男生(彭一芳,民83);高職應屆畢業生男生工作角色參與高於女生,達到顯著差異(牛格正、張德榮、許淑穗,民83);女生學習角色之覺知、投入高於男生,達到顯著差異(江福清,民82)。國外研究的結果顯示,高中女生的工作角色重要性顯著高於男生(Watson & Stead, 1990);高中女生的工作、家庭角色認定高於男生(Farmer, 1983);男女高中生在工作角色參與、工作認定、工作價值期待與家庭角色認定四個向度上皆達顯著差異,其中女生在工作角色認定、價值期待、家庭角色認定上的平均數高於男生,而男生在工作角色參與的平均數高於女生(Nevill & Perrotta, 1985)


綜合上述多篇研究發現,不同性別青少年的某些生活角色重要性的某些向度會有顯著差異,說明如下:男生的工作參與顯著高於女生(牛格正、張德榮、許淑穗,民83Nevill & Perrotta, 1985);女生的工作認定(Farmer, 1983Nevill & Perrotta, 1985)、工作價值期待(Nevill & Perrotta, 1985)、家庭認定(Farmer,1983 Nevill & Perrotta, 1985)、學習參與(江福清,民82)、學習認定(江福清,民82)顯著高於男生。


()年級與生活角色重要性


個人在發展歷程中,隨年齡的增長而扮演若干不同的角色(Super, 1980),而年齡的增長,會影響生活角色重要性的消長(金樹人,民75;林幸台,民76),一般說來,年級隨著年齡往上提高,因此年級也會影響個人生活角色重要性的發展。


關於不同年級青少年之生活角色重要性是否有差異的研究,國外學者Watson Stead(1990)針對八到十二年級青少年學生的工作角色重要性作研究,發現年級變項對其工作角色重要性的影響有顯著差異,事後比較發現九、十年級及十一、十二年級該兩組的工作角色重要性平均數未達顯著差異,但整體平均數呈現隨著年級的升高而遞增。國內研究者江福清(82) 針對不同年級高職生的工作、家庭、學習等三個生活角色重要性作研究,發現不同年級在該三個生活角色重要性上達顯著差異,進一步考驗發現不同年級在工作投入、學習投入及家庭覺知上有顯著差異,再進一步事後比較,發現二年級在學習投入上高於三年級;若單從平均數來看,高職生在工作、家庭、學習等三個生活角色重要性皆無呈現隨年齡遞增的現象。


綜合上述研究者之文獻發現,不同年級青少年在工作角色重要性(Watson & Stead, 1990)、工作、家庭、學習等三個生活角色重要性上(江福清,民82)有顯著差異。


()職業類科與生活角色重要性


生涯發展論認為生活角色重要性受個人及環境因素兩者互動的影響(Super, 1980)不同職業類科的教學課程內容不同,課程目標相異,提供學生不同的教育環境,因此不同職業類科學生所處教育環境不同,在個人生活角色重要性也應有不同(牛文菡,民88)


國內以高職職業類科為變項用來瞭解與生活角色重要性差異情形的研究並不多,有江福清(82)以不同職業類科高職生為對象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工科、商科、家護科高職生在工作、家庭、學習等生活角色重要性上有顯著差異,研究者進一步分析,發現不同職業類科學生在家庭角色覺知和學習角色投入上有顯著差異,再進一步分析,發現工科學生較商科學生對家庭角色之覺知更為正向,而商科、家護科學生在學習角色投入上顯著高於工科學生。其他有牛格正等人(83) 以不同職業類科高職應屆畢業生對工作角色認定進行研究,發現工、商、農、水產、家事、醫護等不同職業類科學生的工作角色參與及工作角色價值期待有顯著差異。


()就業狀況與生活角色重要性


高職進修學校學生屬夜間進修學制,學生日間可能投入就業市場或短暫工讀環境;另一方面,在今日社會多元化與科技日新月異、升學管道暢通下,高職進修學校學生也普遍崇尚升學,因此日間未投入就業市場而在家自修或就升學補習班修習者也不在少數。國內以不同就業狀況之有就業或無就業為變項用來瞭解青少年之生活角色重要性是否會有差異之研究並不多見,相關研究有游三民(84)針對台北市夜間部學生勞動參與因素探討,發現有固定收入的就業者,其工作角色的主要動機是經濟因素;謝馥蔓(82)針對專科學生工作價觀的實証研究發現,有、無校外工讀經驗的專科學校學生,對工作角色之價值期待重要性的選擇並無顯著差異。本研究對象為高職進修學校學生,對於不同就業狀況的高職進修學校學生在生活角色重要性上是否有顯著差異?藉由本研究可對這疑問有更進一步的瞭解與發現。


第四節 生涯成熟與生活角色重要性之相關


Super(1986)認為個人生涯的整體發展,隨著年齡或生命歷程可分為成長、試探、建立、維持和衰退等五個階段,個人一生也會扮演各種不同角色,如兒童、學生、公民、休閒者、工作者和家庭(家務、家事者)等,這些角色的消長除與年齡及社會期望有關外,與個人所投入時間、精力與情緒程度的不同,而形成角色的重要性。由此得知,個人的生涯發展歷程與其生活角色重要性二者的關係是交互作用的(Super, 1980, 1990Herr & Cramer, 1988Blustein, 1997)


試探期青少年依生命歷程和所處環境,主要扮演著學生、工作者、公民、子女及休閒者等角色(Super, 1980),個人從這些角色的扮演中,發展個人職業自我概念,確定個人職業偏好,具體化、特定化其職業選擇,選定一個實際適當的職業範圍,因應生涯發展任務(Super, 19841990Super, D. E., Savickas & Super, C. M., 1996)同時,為了實現職業自我概念,青少年在因應、達成生涯發展任務的過程中,會決定如何扮演個人的生活角色(Krieshok, 1987),形成生活角色重要性(陳瑛治,民78;牛文菡,民88Herr & Cramer1988)

假若青少年愈積極扮演生活角色,其職業自我概念愈清楚愈實際,其職業知識也愈豐富愈正確,也就是具備愈充分的因應生涯發展任務能力, 則其生涯成熟程度也愈高(Super, 1982, 1990Mortimer, 1992Super, D. E., Savickas & Super, C. M., 1996)換個角度來看,生涯成熟程度愈高,其職業自我知識愈清楚、實際,就愈能積極投入其生活角色中,以實現其自我概念,來因應生涯發展任務。由此得知,個人的生涯成熟與其生活角色重要性二者的關係是交互作用、彼此相關的(Super, D. E., Savickas & Super, C. M., 1996)


青少年在生活中所扮演的學習、工作、與家庭等生活角色,是否與生涯成熟有關?根據文獻探討發現,青少年的學習活動多發生於學校中,經歷學校各種活動,有助於個人發展與職業發展有關的技能(Herr & Lear, 1984Munson, 1992),青少年愈投入學校活動,生涯發展程度愈高(劉素鳳,民85Astin, 1984)。工作生活直接影響工作價值觀,事實上,工作價值觀的內容就是反應個人內在所需求和所追求的工作特性或屬性,學生對自己工作價值的瞭解,可使個人的職業偏好逐漸的具體化和特殊化(謝馥蔓,民82);工讀或打工讓青少年經驗工作者的角色(Herr & Lear, 1984),帶給個人實際的工作經驗,這個經驗增進自我概念和對工作的認識,有益於生涯試探、生涯決定(羅惠筠、陳秀珍,民81;牛文菡,民88Super & Overstreet, 1960Super, 1980Vondracek, Lerner &Schulenberg, 1986)

家庭提供各種經驗和活動,激發需要、塑造價值觀,幫助青少年獲得生涯發展所需的知識與技能(Super, 1957),家庭環境是對青少年的自我觀念最具影響力(Munson, 1992),也牽動其生涯發展。由以上文獻看來,青年所扮演的學習、工作、與家庭等生活角色,皆與個人生涯成熟有關,青少年在各個角色扮演中,能建立更清楚的職業自我概念,學到因應生涯成熟的技能、行為,促進個人生涯成熟(徐曼螢、林綺雲、秦慧珍、李玉蟬,民86Super, 1980Savickas, 1997),且角色投入愈多,生涯試探的機會也愈多,生涯成熟愈高。


個人扮演各種生活角色,而其角色重要性可從行動、態度兩個層面瞭解之,所謂行動層面就是角色參與,所謂態度層面就是角色認定、角色價值期待(Super, 1982Super & Nevill, 1986)在行動層面上,個人對角色參與愈高,愈能在角色中培養、實現其因應生涯發展任務的能力(Nile & Goodnough, 1996)在態度層面上,個人對角色認定愈高,則愈重視角色,可從中獲得滿足感(Vento Bielby & Bielby, 1984),愈願意置身、投注於角色中(Blau, 1989),因此具備較高的因應生涯發展任務的能力(Super, 1984);角色價值期待愈高,個人對角色能滿足、實現其價值觀的期待愈高(Super & Nevill, 1986 Brown,1996),則個人價值觀愈清楚、愈具體,獲得環境訊息也愈充分(Brown, 1996)。由上述得知,從角色重要性之參與、認定、價值期待三向度與生涯成熟的關係來看,角色參與、認定、價值期待愈高,則其生涯成熟程度就會愈高(牛文菡,民88)


在探討青少年生活角色重要性與生涯成熟的相關實證研究中,研究者皆以角色參與、認定、價值期待三個向度與其生涯成熟各向度為變項,用來探討其關係。國外有Super Nevill(1984)探討角色之工作參與、工作認定、工作價值期待、家庭認定與生涯成熟各向度的關係,發現高中生在角色之工作參與、工作認定、工作價值期待、家庭認定與生涯成熟向度中的生涯計劃有顯著相關,但與生涯決策無顯著相關;工作認定、工作價值期待、家庭認定與生涯試探有顯著相關,工作認定與認識工作世界有顯著相關;也發現在顯著相關中,工作認定與生涯計劃的相關係數高於家庭認定與生涯計劃的相關係數。國內江福清(82)以工作、家庭、學習三個生活角色之覺知、投入兩向度用來探討與生涯成熟的關係,從研究者自編量表看出,其角色覺知其實就在評量角色認定及角色價值期待,角色投入其實就在評量角色參與,研究結果發現工作、家庭、學習三個生活角色在角色覺知、角色投入兩向度上與與生涯成熟向度中的生涯計劃、生涯試探皆達顯著相關,但與生涯決策、認識工作世界皆無顯著相關;另外,也發現在顯著相關中,與生涯計劃關係較密切的角色重要性依序為學習角色覺知、學習角色投入、工作角色投入與家庭投入;與生涯試探關係較密切的角色重要性依序為學習角色投入、學習角色覺知與家庭角色投入、家庭角色覺知。國內還有牛格正、張德榮、許淑穗等人(83)針對高職應屆畢業生對工作角色認定及其生涯成熟的關係研究中,發現工作參與、工作認定與工作期待都與生涯成熟向度中的生涯計劃、生涯試探有顯著相關,但與生涯決策、認識工作世界及偏好職業的認識皆無顯著相關。

綜合上述三篇與青少年生活角色重要性與生涯成熟的相關實證研究中歸納發現,高中、職學生的學習、工作、家庭三個生活角色的參與、認定、價值期待三個向度與其生涯成熟各向度中的生涯計劃、生涯試探有關,但與生涯決策、認識工作世界無關,換言之,高中、職學生角色的參與、認定、價值期待愈高者,其生涯計劃、生涯試探成熟度也愈高,但與生涯決策、認識工作世界則互不影響。同時也發現,高中、職學生生活角色重要性與生涯成熟向度中的生涯計劃、生涯試探相關中,學習角色重要性普遍高於工作角色重要性及家庭角色重要性。


本研究將以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為研究對象,以林幸台、吳天方、林清文、劉淑慧(85)所編「生涯發展量表」用來評量受試者生涯成熟程度;以江福清(82)所編「生活角色重要性量表」用來評量受試者在工作、家庭、學習三個生活角色重要性情形,進一步探討其生涯成熟與學習、工作、家庭三個生活角色重要性的相關情形,再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可行之建議,供國內實施生涯輔導之參考。




資料來源: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 碩士論文
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生涯成熟與生活角色重要性之相關研究












http://hscr.cchs.kh.edu.tw/upload/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教師進階研習教材.pdf
舒伯(Super)的生涯發展與角色扮演(Career-Development and Role Play):
1976-1979 年舒伯加入角色理論,提出廣度與深度更佳的生涯發展觀(life-span,life-space career development),並以「生涯彩虹圖」(life-career rainbow)表示。
每個人一生中扮演許多角色,就像條彩虹的許多色帶,主要角色包括兒女、學生、休閒者、公民、工作者、配偶、家管人員、父母及退休者等九項,主要舞台在家庭、社區、學校及工作四個人生場所。
高中階段的角色包含學生與為人子女等,在學習上則更能接觸外在世界,瞭解工作世界,並逐漸為工作者的角色作準備。












D. Super 的事業發展理論

一個很影響事業輔導和生涯規劃工作的理論是 D. Super 的事業發展理論。Super 在50 至 60 年代提出他以發展為主題的理論,並多次修改和豐富理論的內容和要點(Super 1980, 1990)。

以下我們會探討 Super 理論的三個要點:
‧ 從「自我觀」(self-concept)看事業選擇和發展
‧ 事業發展階段(developmental stages)和事業發展任務(career development tasks)
‧ 事業發展與生涯角色(life roles)的相關

2.1. 從自我觀(Self-Concept )看事業選擇和發展
1. 青少年在能力、性格、興趣、價值觀和自我觀有很多個別差異(individual differences)。
2. 按著每個青少年的個別獨特質素(unique characteristics),他/她能夠勝任不同類別的工作和職業。
3. 事業選擇是一個實現自我概念的過程(implementation of self-concept)。青少年需要看見他們能如何在工作和職業實踐自己(或在未來的職業崗位中)。
4. 因為發展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在人與時空的互動中,個人有關事業的自我概念也會因成長和經驗而變更(changes with time)。
5. 因此,個人事業需要(career needs)在不同的人生發展階段(life stages)也是不一樣的。

2.2. 事業選擇與發展階段
1. 職業選擇不是在作抉擇那天發生。職業選擇是建基於以往人生階段發生的事和相關的經驗之上(accumulation of activities in early stages)。
2. 事業發展是人生發展(如心理、社會發展)的一部份。我們要從整全的發展角度了解青少年事業發展和個別的需要。
3. 事業輔導要注重教育當事人有關人生發展階段的過程(educating students about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也要帶引當事人從不同的發展領域理解個人事業抉擇,和界定事業困難與需要。
4. 事業發展過程所踫見的危機(crisis)和抉擇點(choice points),是青少年成長的好機會(opportunities for growth)。

2.3. 擇業與事業發展階段(請參看表一)
1. 事業發展可分成五大人生階段:成長(Growth)、探索(Exploration)、建立(Establishment)、維持(Maintenance)和衰退(Decline or Disengagement)。
2. 事業成熟度(career maturity)- 個人是否可以有效地處理現階段他/ 她要面對的事業發展要務(career development tasks)。
3. 事業發展與成功過渡的兩個要素:妥協(即現實與理想的調整;compromising)與統合(即自我觀與生活經驗的統合;synthesizing)。
4. 個人能否從事業得到滿足(career satisfaction)很視乎 他/ 她 可否找到一份能夠實踐自我觀的工作(outlets to express and implement his/her self-concept)。

Super的人生事業發展階段




2.4. 青少年事業發展任務
Super (1980, 1990) 相信,青少年正處於事業發展的探索期,他們要處理三個與事業發展有關的成長任務 (career-related developmental tasks),分別是:
1. 事業方向的結晶化 (crystallization) - 事業方向的結晶化的主要任務是要強化計劃生涯的動機,了解自己 (e.g., 興趣、能力),建立事業和生涯的初步目標和方向 (e.g., 服務人,處理事務)。
2. 事業抉擇的特定化 (specification) - 事業抉擇的特定化的主要任務是要找出配合個人特質的職業,按不同的配對程度 (different degrees of congruence) 排列先後次序 (prioritize),並能作出暫時的事業抉擇 (tentative choice)。
3. 事業抉擇的實踐 (implementation) - 事業抉擇的實踐是指個人以行動實踐已作出的事業抉擇 (e.g., 培訓,求職)。
4. 不能跳步:要先結晶化,才能特定;要能特定,才可以實踐。

2.5. 從事業發展任務至輔導目標
基礎於Super提出的三個與事業發展成長任務,以下列出五個青少年的輔導目標 (單元一對青少年事業輔導有較詳細的討論):
1. 自我理解 - 包括自我的認識 (例如興趣、技能、價值觀),並能夠使用合適的形容詞來描述自己。參與不同活動啟發/ 豐富自我認識。
2. 對工作世界的認識 - 包括能找出並說出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職業,豐富對這些職業的認識,了解要進入這些行業的途徑,並能運用對自我的認識來評價這些職業對自己的合適性。
3. 對升學和持續教育的認識 - 包括認識有關的升學教育途徑,並能認清這些途徑和自己感興趣的職業的相關。
4. 對環境的認識 - 包括認識環境因素如何影響/ 塑造個人的事業/ 生涯規劃 (例如經濟、家庭背景、父母期望),透過克服環境或適當的妥協,堅持或修改個人事業和教育抱負。
5. 決策和事業實行的技能 - 包括懂得怎樣安排優先次序,建立適合的行動方案,能按需要作決策,和發展求職技能 (以有效的方法進入就業市場)。

2.6. 事業發展與生涯角色的相關
D. Super 相信人在每一個生命階段,都同時扮演著多個生涯角色。這些生涯角色,在同一時空有不同的獨要性(salience)(請參看圖一):
1. 生命彩虹(Career Life Rainbow):人在不同人生階段扮演著多個不同角色,如學生、工作者、兒女、父母親、公民等角色。
2. 這些角色相互影響,生命的滿足(life satisfaction)在乎個人可否平衡不同角色的要求。
3. 事業計劃(career planning)是人生計劃(life-planning)的一部份,事業計劃包括計劃如何有效地扮演不同的生涯角色(playing multiple roles)。
4. 事業輔導的終極目標:界定配合人生目標的事業目標,幫助青少年計劃和扮演不同的生涯角色。

D. Super 的生涯彩虹(The Life-Career Rainbow)










Donald Super 自認是一位「差異性-發展性-社會的-現象學的-心理學家」,企圖汲取這四大學術領域中有關生計發展的精義,以建構一套完整的生計發展論。

Donald Super是20世紀具有影響力的一位職業理論家, 他的生涯發展多元化取向,首先反映在他對差異心理學或是特質-因素理論的興趣,他將他們作為評估的測驗工具,及相關基準發展的媒介。他認為差異心理學相當重要,因此他持續地增加與職業差異相關的人格、性向及興趣的資料,並將它視為對工作世界認識愈多時的一種持續性過程。

Super從1952年在APA提出了10個主張,後來擴展為14項。1976~1979旅居英倫期間,進行四年的跨文化研究,隔年提出「生活廣度與生活空間的生計發展觀」(life-span, life-space career development),直到1994年死亡為止,其卓越的貢獻是將真實生活現象應用在理論與諮商工作科學研究中。

Super的生活廣度與生活空間的發展觀(Super’s Life Span, Life Space Career Theory)

Super提出多項主張,形成生涯發展論的理論基礎:
  • Super 提出五個明確的生命階段,每個階段都有獨立發展任務。他也強調生涯型態(個體擁有工作或職業的原因),是決定於個人的多變性與環境的特徵。
  • 二個主張討論到職業成熟的概念,個體容易去對抗環境的要求。
  • 三個主張說明在工作中複雜因素和生活滿意度的處理。舉例來說,工作滿意是預言漸增的適應自我概念的履行和依賴與重要的其他生活角色的滿意。
  • 三個主張,說明職業發展是一個過程。
  • 六個主張討論到自我概念的發展,以及職業選擇的履行。
  • 自我概念、職業自我概念、拱門模型。
五個生涯發展階段,每個階段都有獨立的發展任務
強調個體在他生活中擁有不同角色,這些重要角色越過其生活廣度。
各階段是線性的,可預言的,但不是不變的。換句話說,他描述每個人都會經過這些階段,但是每個人經過的階段的型態、年齡都不同。亦即每個人都會以自己的方法(態度、習慣)年齡來渡過這五階段。
每兩個變動的階段間會有一個小循環,或是各成長、探索、建立、維持、衰退階段間的一個循環。
每個發展階段都有特有的發展任務。發展任務成功地支配這些任務,在個體有效功能每一階段的他們的生活角色,以及預備進入下一階段的任務。成功地對抗每一階段要求。
職業的選擇與適應過程又構成一系列的生活階段—成長、探索、建立、維持和衰退。試探階段又可劃分為幻想期、試驗期和實現期。建立階段有可劃分為嘗試期和穩定期。而且由一階段到另一階段的轉移期間,又構成一小循環(亦即再成長 - 再試探 - 再建立)
Super考慮到職業選擇發展從其他生活角色來討論 “While making a living, people live a life”。Super描繪個體擁有的六個角色有時同時發生。六個角色是:child、student、homemaker、worker、citizen、leisurate。每個人持有多重角色,各角色互相作用。


生涯彩虹圖(life-career rainbow) 

生涯彩虹圖是各階段與各角色的交互作用,可以去明瞭特殊個案的各種角色。
生活廣度(Life span):作為早期描繪階段的象徵
生活空間(Life space):符合在生活中的各個時期執行各角色的責任或義務
個體生活在這兩者交互作用之下。


Super藉著使用「生涯彩虹圖」(life-career rainbow) 」示列了一個生命階段的模型(發展階段理論與角色理論),這個雙向度圖表的縱軸代表橫貫人的一生--生活廣度(life span),稱之為「最大循環」(maxicycle),對應的各個生命主要階段則稱為「迷你循環」(minicycles)。

五個生命階段(大週期)

1.成長(growth)(4~13歲),特徵是能力態度、興趣以及自我概念相關之需求的發展。
2.探索(exploratory)(14至24歲),特徵是選擇範圍縮小但是並未確立的試探階段。
3.建立(establishment)(25至44歲),特徵是經由工作經驗的嘗試與穩定。
4.維持(maintenance)(45至65歲),特徵是為了改善工作職位及狀況的持續性調整。
5.衰退(disengagement)(65歲以上),特徵是退休前的考量,減少工作產出而終於退休了。

五個生命階段(大週期)




第二軸是--生活空間(life space),由一組職位和角色所組成。或者指個人在各個發展階段中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兒童、學生、休閒者、公民、工作者、夫婦、持家者、父母以及養老者。這些角色是在下列的空間扮演的:家庭、社區、學校(專科與大學)及工作場所。

此理論模式產了一些有趣的觀察結果:
(1)因為人們可能同時在不同的空間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其中一個角色的成功將會激勵另一個角色的成功。
(2)在不同空間中的所有角色,都彼此互相的影響。



二個主張討論到職業成熟的概念

(一)生涯成熟(Career maturity):準備執行每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 -包括了態度因素和認知因素。
(二)職業成熟允許觀察者去評估個人發展頻率和階層,成為生涯事件(主題),然而成人的職業概念較少強調。( Super, 1996; Savickas,1994)

Super(1996)以及Savickas(1994)討論到職業適配,定義如「預備對抗工作的改變與狀況」。

三個主張說明在工作中複雜因素和生活滿意度的處理

(一)工作滿意與生活滿意係基於兩種情形而定:
         1. 個人的工作與其能力、興趣、人格特質及價值等配合的程度。
         2. 工作滿意與生活滿意亦有賴個人在成長與探索經驗上,是否讓自己覺得對所從事的工作或所擔任的任務都覺得很稱職而定。
(二)工作滿足的程度與自我概念實現的程度成正比。
(三)對大多數人而言,工作與職業是人格組織的核心;對少數人而言,則是處於人格組織的邊緣或不存在。

三個主張說明職業發展是一個過程

職業發展是一個做各種決定的過程,而此過程最重要的意謂著一個自我概念的履行。
(一)如同其他差異,每個人在能力、人格和價值觀三個項目是有差異的。
(二)每個人在個性特質上各有所適,所以每個人均適合從事多種職業。因此不是一個職業僅適合某一個體,更不是僅有某一個體適合某一特殊職業。
(三)每種職業需要一些特別的能力、興趣與人格組型的要求,但仍有很大的彈性,可以容許每個 人從事許多不同的職業,也容許不同的個人來從事同樣的職業。

六個主張討論到自我概念的發展以及職業選擇的履行

職業選擇是:「職業本身」和「工作世界」二者間大部分能有連續良好的配對的觀點。
這些主張背後是透過職業偏好和勝任能力來形成自我概念這些改變和發展結束於地位、社會學習結果,以及逐漸形成的生活廣度彼此間的交互作用影響。
職業選擇牽涉到自我概念,這自我概念包括客觀自我與主觀自我。生涯諮商師除了提供當事人客觀的資訊,亦需整合個體主觀的自我。

(一)個人的職業喜好、能力,工作與生活環境、自我概念會因環境、時間與經驗的不同而改變所以職業的選擇與適應是一種持續不斷的過程。
(二)職業的選擇與適應過程又構成一系列的生活階段:成長、探索、建立、維持和衰退試探階段又可劃分為幻想期、試驗期和實現期。建立階段有可劃分為嘗試期和穩定期。而且由一階段到另一階段的轉移期間,又構成一小循環(亦即再成長—再試探—再建立)
(三)個人的職業或生涯發展模式的性質受父母社經地位、個人心力能力人格特質和際遇的影響極大。
(四)每個人生活階段的發展,可藉著個人能力與興趣的成熟及實際試探與自我觀念的發展而達成。
(五)生涯發展的過程,基本上是自我觀念的發展和實踐是一種調和的過程,在這過程中,自我觀念是在潛在的性向中樞神經與內分泌狀況,擔任各種角色的機會,以及長輩或同儕對其角色任務認同程度的評估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影響之下而發展。
(六)生涯發展過程是個人與社會環境之間自我觀念與現實之間的一種調和過程,它只是一種角色扮演,此種角色可能表現在 幻想中也可能表現在諮商晤談中或其他實際生活的各種活動中。


自我概念、職業自我概念、拱門模型—
(一)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self-concept)一直是Super發展理論的核心重點。
「自我概念」指的是個人看待自己和自身境況的觀點方法。
「自我概念」是一個結合體,其中包括了生物學特徵,個人所扮演的社會角色,以及評估其他人對當事人的反應等。
「自我概念的發展」就是自我差異、角色扮演、探索以及現實面測試的一些過程。
(二)職業自我概念(vocational self-concept )       
Super(1953)認為「職業發展」乃是「發展和實現自我概念的過程」。
職業自我概念(vocational self-concept)是經由生理及心理成長、對工作的觀察、與工作中的成人認同、一般環境及一般的經驗所發展的。最終的目的是,自己與他人的相異及相似點可以被同化,因為對工作的世界認知漸深而經驗更廣。將形成更複雜的職業自我概念。
職業自我概念僅僅是整體自我概念的一部份,但是他卻建立一個人在一生中將依循的生涯型態的驅動力。因此,個人會在生涯上實踐自我概念,以提供最有效的自我表達方式。
(三)Super的「拱門模型」(archway model)
在1990年代初期,Super創造了「拱門模型」  (archway model), 以描述一個人在一生當中所經歷到的不同角色的多變性。
此一模型的應用說明生理上、心理上、以及社會經濟上的決定因素如何影響生涯的發展。
「自我」就是位在拱形門的最上方中央位置,而人格、需求、價值觀、和興趣等代表個人對自己的理解和互動,這些認知理解在生命全其中會有所改變。另外和社會的互動關係也產生了個人和家庭、學校、同儕以及同事互動之間的自我概念的過程。
因為自我概念是個人看待自我和社會的觀點,所以是主觀的。和特質因素理論完全不同,因為後者強調的是以客觀的外在測定方法來衡量自我,如興趣量表和性向測驗等。

Super的拱門模型(archway model)

兒童至成年的發展性階段自我概念,以及已發展角色的自我概念,隨著個人在自我發展中接觸了週遭的他人、想法、事物,互動的學習是形成拱門要點(自我)基礎概念。

個人生理及心理特質,人格的變數,並導向成就。

當個人運作或成長時社會性的因素與個人的生理及心理特質會產生交互的影響。

社會性的因素,影響了社會政策及就業標準。










Super生涯發展論
• Donald Super 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生涯理論之一
• 生命廣度(life-span):橫跨一生的發展歷程
• 生涯發展階段包括:
– 成長期(growth):出生至14歲(發展自我概念,發展對工作世界的正確態度,並了解工作的意義)
– 探索期(exploration):15至24歲(職業偏好逐漸具體化,實現職業偏好)
– 建立期(establishment):25至44歲(統整、穩固並求上進)
– 維持期(maintenance):45至64歲(維持既有成就與地位)
– 衰退期(disengagement):65歲以後(減速、解脫、退休)
• 小循環:階段之間的轉銜時期、面臨環境變遷、或個人發生變化時,產生新的成長、探索和建立階段
Super生涯發展論
• 生涯成熟(career maturity)是指個人面對及完成發展任務的準備程度
– 認知層面:個人對職業本身的認知態度、對工作世界的認識、對自己所偏好的工作領域的認識,以及在職業決定技巧方面的認知和應用情形
– 情感層面:個人在生涯探索及生涯計畫所持的動機和態度






Super生涯發展論
•生活空間(life-space)與顯著角色(salience of life role)
•以生涯彩虹圖來表示生涯發展歷程中各個階段個人的活動空間/舞台與各種角色的重要性
–根據Super的看法,個人一生中扮演的許許多多角色就像彩虹同時具有許多色帶,這些角色包括:*兒女*學生*休閒者*公民*工作者*家庭
–這些角色在家庭、學校、社區與工作場所等舞台上互動,匯集而構成生涯的樣貌
–顯著角色指標:承諾(commitment)、參與(participation)、知能(knowledge)



Super生涯發展論
• Super生涯發展理論的核心是發展性的「自我概念」
• 自我概念是指個人看待自己和自身境況的觀點方法
• 個人在發展的歷程中,接觸周遭他人和環境事物,與個人的想法產生互動,而逐漸發展出對自己的看法
• 拱門理論(archway model)
– 生理基石(biological foundation):個人的心理特質,包括個人的需求、知識、價值、能力性向及興趣,這些因素構成人格變項,並導向個人的成就表現。
– 地理基石(geographical foundation):個人所處的地理環境例如經濟資源、社區、學校、家庭、同儕團體、勞工市場等社會環境範疇,這些因素影響了社會政策及就業標準。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生涯终生化
发布时间:2016-12-13

(一)生涯

舒伯1953年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发表文章,提出“生涯”的概念。
1、工作:在某一行业中的具体职位。是有目的、有结果、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并持续一定长时间的活动。
2、职业:介于“工作”和“生涯”之间的概念。一系列的工作。
3、生涯:个人一生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职业与角色的总称,即个人终身发展的历程。


(二)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个人着眼于生涯发展,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和客观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的基础上,面对各种抉择情境学会界定问题,通过恰当的规划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和目标,确定教育和发展计划,制定行动策略,实现个体的全面最优发展


(三)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把职业生涯的发展看成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一直伴随个人的一生。其主要理论观点是:
1、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  是舒伯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自我概念”,就是指个人对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等方面的认识。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在青春期以前就开始形成,至青春期较为明朗,并于成人期由自我概念转化为职业生涯概念。工作与生活满意与否,就在于个人能否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展现自我的机会。用舒伯的话说,“职业生涯就是对自我的实践”。
2、生涯发展阶段
舒伯认为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成长阶段(14—15岁)
儿童开始辨认他们周围的事物,并逐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以及和职业相关的一些最基本技能。他们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和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第二阶段:探索阶段(15—24岁)
儿童开始辨认他们周围的事物,并逐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以及和职业相关的一些最基本技能。他们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和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第二阶段:探索阶段(15—24岁)
青少年开始通过个人尝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活动,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进行探索。职业倾向趋向于某些特定的领域。
第三阶段:建立阶段(25—44岁)
个人开始尝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领域。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个人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定,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造力的时期。
第四阶段:维持阶段(45—64岁)
个人通过不断努力来获得职业生涯的发展和成就,并逐渐能在自己的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一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维持既有成就与地位。
第五阶段:衰退阶段 (65岁以上)
由于生理及心理机能日益衰退,个人职业角色的分量逐渐减少,开始考虑退休并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


3、职业循环发展理论

舒伯在后期,提出在一个人一生的职业发展过程中,职业发展的五个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 、建立阶段、维持阶段、衰退阶段是一个循环再循环的过程。职业发展的五个阶段并不完全和年龄相关,而且各阶段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可能有交叉,在人生中的不同时期,都可以经历由这五个阶段构成的一个“小循环”。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4、生命彩虹图

舒伯认为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与在个人在发展历程的各个阶段中所扮演的各种角色如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人在某一阶段对某角色投入得多,会导致这一角色的成功,同时也可能导致另—角色的失败。他称发展的各个阶段为生活广度,称个人扮演的角色为生活空间。生活广度和生活空间交汇成为生涯彩虹图.它描绘出了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间交互影响、多重角色生涯发展的状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c3483d01015yj7.html
苏珀的生命周期,生涯角色理论 Super, Life-span and life-space Theory

Donald Super’s “life-span, life-space” theory (Super, 1990; Super, Savickas, & Super, 1996) has been developing and evolving over a 40-year time period, and life-span, life-space, and self concept are the three key concepts of his theory of career development. Super argued that career is a life time pursuit, and career development has certain stages that correspond to people’s physical development; these career development stages are “growth (childhood), exploration (adolescence), establishment (early adulthood), maintenance (middle adulthood), and disengagement (late adulthood)” (as cited in Niles & Bowlsbey, pp. 44-45). The concept of life space trie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of how people prioritize their life roles during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stages, and Super argued that there are typically nine major roles: (1) son or daughter, (2) student, (3) leisurite, (4) citizen, (5) worker, (6) spouse (partner), (7) homemaker, (8) parent, and (9) pensioner (as cited in Niles & Bowlsbey, p. 47). In this discussion post, the author will present three strengths and three limitations of the life-span and life-space models for career consultation, and explain whether these models are appropriate for all demographic groups and cultures.

Strengths of the Life-span and Life-space Model

Super (1990) noted to his readers that his theory is rather a synthesized theory than his own theory, and there are traces of other career theories in his work where the most notable ones are trait-and-factor theory,  career developmental theory, and theory of compromise. However, Super embedded works from his predecessors and contemporaries to build his synthesized theory, where theories of others are integrated into different life stages of the life span. For example, trait-and-factor can be used during the exploration stage and theory of compromise can be used for stabilizing and consolidating ones job during the establishment stage. Secondly, not as a pure theorist, Super not only developed his theory, but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applying his theory into real life. Super translated his theory into real practice by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assessment tools such as the Adult Career Concerns Inventory (ACCI) (Super, Thompson, & Lindeman, 1988) for measuring adult’s concerns with life span stages; the Career Development Inventory (CDI) (Thompson, Lindeman, Super, Jordaan, &Myers, 1984) to measure clients’ degree of readiness for decision making; and the Salience Inventory (Super & Nevill, 1986) to measur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life roles as constructed in Super’s theory. Thirdly, Super illustrated his life-span and life-space theory vividly by introducing the life-Career Rainbow (LCR). Savickas (1997) found the LCR to be “a powerful and practical tool for career exploration and planning” (p. 5). The LCR condenses Super’s theory into a pictorial graph where life stages are visually presented, and the theoretical importance of different life roles is depicted underneath the life stages, and it is especially workable with  “artistic, less verbal, visual, and tactile learners” (Savickas, 1997, p.5).

Limitations of the Life-span and Life-space Model

            The life-span and life space model is of vast information in the first look. Usually clients walking into the career counseling room are not mentally ready to digest such a big picture of life span issues. Counseling using Super’s life-span and life-space model requires counselors to be theoretically knowledgeable but skillful in conveying the message. Hall (1996) argued that “a lifelong stationary career is not the norm in the 21st century” (as cited in Barclay, Stoltz, & Chung, 2011, p. 386), and job change or even entire career change are not uncommon for any individuals in the maintenance stage of life span. Counseling with focus of the Super’s life span model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recycling of the stages underneath the macro life stages of growth, exploration, establishment, maintenance, and disengagement. The stages presented in the life-span model are not stationary and linear. Counselors should not assume that there ought to be tasks that must be completed in each stage. Career is a lifelong pursuit, and career is a dynamic personal topic. Applying Super’s theory is only a framework to address the social norms, but there are indeed differences among individuals, thus the intervention shall be tailored.

The life-span and life-space theory might not be appropriate for all demographic groups and cultures. Different culture has its inherent understanding to life roles, and “often people simply ‘inherit’ patterns of life-role salience that are passed on from dominant or popular culture” (Niles & Bowlsbey, p. 54). For example, Chinese culture requires man to play an “external role” as worker and culturally admires woman to play an “internal role” as homemaker. In addition to this, the Chinese one-child policy has now spurred controversial debate in China about how one young couple could afford to raise four elders, which means the role of child as to take care of the parents means a lot in China because of the one-child policy.



REFERENCE:

Barclay, S. R., Stoltz, K. B., & Chung, Y. B. (2011). Voluntary midlife career change: Integrating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and the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59(5), 386–399.

Niles, S. G., & Bowlsbey, J. H. (2009). Career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3r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Savickas, M. L. (1997). Career adaptability: An integrative construct for life-span, life-space theory.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45(3), 247–259.

Super, D. E. (1990). 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In D. Brown, L. Brook, & Associates (Eds.),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Applying contemporary theories to practice (2nd ed., pp. 197-261).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uper, D. E., Savickas, M. L., & Super, C. (1996). 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In D. Brown, & Associtaes (Eds.),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3rd ed., pp. 121-128).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熱門推薦

本文由 levelbemploymentserviceblogspotcom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