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還願,還誰的願?奉獻,誰在奉獻? 心理師這麼看 | 遊戲 | 新頭殼 Newtalk

國產遊戲《還願》掀風波。   圖:陳耀宗/攝
國產遊戲《還願》掀風波。   圖:陳耀宗/攝

2019/2由赤燭遊戲推出的新款恐怖遊戲-「還願」最近在海內外的遊戲圈及實況圈都掀起一股熱潮,甚至來政治人物都來湊一腳。

在這樣的盛況下,再加上聽說其故事跟兒童、家庭、精神疾病有關,所以我就看了某網紅的實況,對,因為我沒膽自己玩XDD。好啦,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花了兩三個小時看完之後,我有滿身的感觸,覺得一定得好好的跟大家分享。

在此之前請先容我說一句,「赤燭遊戲太棒了」!

除了遊戲內容對現代社會有極大的教育意義外,裡面也有許多創意滿點的地方,也對台灣80年代的生活場景有100%的還原度,可謂難得一見的神作!有興趣的人鼓勵可以一起來支持這款遊戲!

(但我真的是不敢自己玩...)

劇情的部分很多網友的分析都相當精闢,我就不特別再提劇情,以下我會單就心理師的角度,來分享這款遊戲的內容。我會分為:

一、兒童身心問題/兒童憂鬱、焦慮

二、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三、父母的期望到遺憾的延伸

四、父母的知識與接納

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因為即使沒玩過這款遊戲,裡面也有很多值得我們去反思的地方。

一、兒童身心問題/兒童憂鬱、焦慮

首先,要先給大家一個觀念,「兒童也可能罹患憂鬱症/焦慮症」,不要懷疑。在臨床上,兒童憂鬱症或焦慮症的診斷標準其實跟成人差不多,只有一些差異,比如要符合診斷的症狀持續時間不同、兒童可能是以易怒的狀況表現出來等等。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本段的第一句話,請大家要放在心上。

在「還願」中,小女孩杜美心出現的症狀,其實比較相近的診斷是「恐慌症」,症狀是有反覆、非預期性的恐慌發作,如美心有的氣喘、頭痛、暈倒、擔心未來等。而不管是成人、兒童,一般人出現這些狀況大概都會先掛家醫科、內科等做些身體檢查,而大部的結果都會像遊戲中那樣,檢查不出什麼所以然,而這時候自然,就會被醫師轉介精神科(這是正確的),這些症狀大都跟壓力有關。

二、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在遊戲中,小女孩美心唯一提到自己狀況比較好的時候,不是何老師的法術,而是爸爸陪自己讀床邊故事、一起折鬱金香的時候。這一刻,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孩子真正盼望的是什麼。

在兒童身心問題中,有非常大一部分都起源於家庭、父母關係,所以在兒童治療中,我們也會放許多心力在協助父母、學習怎麼陪伴孩子。而往往,我們可以看見當父母的陪伴、關注多了,孩子的狀況就好轉了。因為,孩子的願望,就只是父母的愛,與陪伴。

再回到遊戲中,有一幕是美心坐在書桌前很焦慮的敲著彈珠、聽著父母的爭吵,然後越聽越緊張,直到父母開始拉扯、摔東西時,美心的氣喘開始發作,接著,就在桌上暈倒了。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寫實的情景,我們甚至可以把這個延伸到孩子目睹家暴的議題。這裡有另一個迷思必須打破,「不要以為孩子不懂、不會對他們有什麼影響」,孩子是很聰明的,他們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而孩子下一個普遍會出現的想法就是:「這一切都是我害的」,是我害得這個家沒錢、是我害爸爸媽媽吵架、是我害爸爸媽媽離婚。所以後來我們也看見,美心在媽媽離家出走後,病情就變得更重了。這些,都會成為孩子幼小心靈中的創傷,且非常有可能會延續到成人階段、持續影響著他們。

「家庭,是孩子身心健康最重要的地方」。

三、父母的期望到遺憾的延伸

抓周,是遊戲中提到的一項台灣傳統習俗。在這裡被提及,我覺得相當合適。

抓周,呈現出台灣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文化,片中甚至提到養兒防老的概念。這跟「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是一樣的概念,雖然現代社會對孩子的觀念漸漸在轉變,可是真正難改變的是,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物品那個「思想」與「態度」,也很容易變成功利取向,一切都是成績、升學至上。

但比起這個,我認為更可怕的是,父母把自己「未完成的夢想」、「遺憾」投諸孩子身上,讓他們成為自己缺憾人生的延伸物,讓自己得以滿足,如此一來,這個期待跟期望就會變得更加糾結、更加複雜,而許多孩子的童年也因此被壓傷而折翼。遊戲中的父親杜豐于,是位曾經紅極一時的編劇,但也因此更讓他承受不了落魄的難堪。此時,發現十歲的美心有著動人歌聲,彷彿是讓這位父親在苦海中抓到了浮木,他開始培養美心的歌唱技巧,讓練習、上課填滿了一個十歲孩子的課餘生活,而這樣揉合著父親遺憾的壓力,我想也是壓垮美心的那根稻草。後來我們也看見,美心因著那雙總是在盯著她練習、表演的雙眼,而感到莫大的壓力,比賽成績便漸漸不像起初那樣亮眼,身體狀況也不斷走下坡。

然而,父親杜豐于對女兒的愛我想是不可否認的,他在何老師的儀式中,願意喚回女兒而奉獻自己(devotion),但在他的禱詞中仍不可避免的透露出其難以放下的執念-杜豐于看似為女兒奉獻、犧牲自己,但其實也在為了自己、希望女兒繼續朝著自己難以再達到的成功前進。當愛不再單純的時候,父母的雙眼就容易被蒙蔽。我印象很深刻的是,遊戲中某一個場景的牆上寫著:「你為什麼不能睜開眼」,彷彿就呼喚這位父親,停下來吧、接受吧,也好好看看你的孩子吧。著實讓人揪心。

但就像我之前分享過的,「不管是怎樣的父母,孩子永遠會把父母當父母」,孩子的愛,就是如此單純、無條件,這往往是我們大人難以存留的。遊戲中美心說過,即使何老師的方法沒有效,「爸爸相信,所以我也相信」,那自然對美心來說,「爸爸的希望,也會是我的希望」,所以成為歌手這個目標,就因著那份單純的愛,被美心毫無條件的納入了自己的生日願望,但還記得嗎?美心在遊戲最後透露出她這個願望的真正原因:「總有一天一定會實現我的生日願望、變成大明星,讓爸爸媽媽一起坐在電視機前看我唱歌,大家開開心心的聚在客廳,我好喜歡個時候喔!」,所以孩子真的想要的是什麼?我再說一次,「孩子的願望,就只是父母的愛,與陪伴」。

遊戲的最後,畫面跟著美心來到了真正屬於童真、那個記憶中的鞦韆與溜滑梯,美心停了下來。那個畫面好像帶著我們看見,這樣年紀的孩子,我們應該要讓他們擁有他們想要的童年,還有,我們同樣單純無瑕的愛。

四、父母的知識與接納

當然,以那個年代作為背景,民眾多仍缺乏相關的知識,所以真的難以接受「精神科」這個名詞,精神科療養院也被當時冠上「瘋病院」(台語)的名號。但在這行業當中我體會到的是,這樣的排斥跟拒絕,仍然換著不一樣的外衣,在框住部分需要被看見的孩子。不過確實,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努力之後,民眾漸漸對精神疾病從「一無所知」進步到「一知半解」,這也是碩大的成果了,只是仍有許多要努力的空間。

就我自己的觀察發現,現在普遍父母對於兒童精神疾患應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了,但仍有許多父母卡在不願承認、不願面對,坦白講真的是這樣子,像遊戲中父親杜豐于的態度,也並沒有完全在社會上消失,這位父親是寧可迷信,也不願承認自己的孩子有問題,但,這是真的出於對孩子的保護,抑或是對自尊的捍衛,值得我們去思考。

總之,還是可以套用醫療常用的那句標語,「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我們看見過許多延誤就醫的悲劇,這次,也謝謝赤燭團隊用這樣的方式,讓大家可以看見血淋淋,但勢必曾真實發生的故事。

盼望,真的能讓這樣的悲劇,用一句「時代的眼淚」為它做結,而不再帶著它往我們的未來走。

謝謝大家看了這麼長一串,也希望大家可以透過這個遊戲、這篇文章,來正視兒童身心健康與家庭的重要性。父母們,若你們已經在這條路上,你們真的很棒,若還在掙扎猶豫的,你的苦許多人都經歷過,但是勇敢走出來,才能讓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的願望。加油!未來,讓我們一起努力。

文 / 余勝皓 臨床心理師

國產遊戲《還願》因遊戲場景中出現嘲弄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字樣的符咒,引發中國網友不滿。   圖:翻攝自赤燭遊戲
國產遊戲《還願》因遊戲場景中出現嘲弄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字樣的符咒,引發中國網友不滿。   圖:翻攝自赤燭遊戲
   


熱門推薦

本文由 newtalktw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