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產能過剩挑戰中國經濟

產能過剩問題歷來是中國經濟的一大痼疾。中國政府試圖以4兆人民幣的投資計畫解決部分產能過剩問題。通過增加公共工程建設,政府可以增加對鋼鐵等產品的需求,從而降低閒置產能,然而,由於也放寬了銀行貸款,並倉促批准石化廠等大型項目建設,經濟刺激計畫最終可能又造成產能增加並過剩,再次成為經濟問題。

產能過剩現狀

國際上考察產能過剩的重要指標是「產能利用率」。根據美國經驗,當工業產能利用率超過95%以上時,代表設備使用率接近全部。當產能利用率在90%以下且持續下降時,表示設備閒置增多,「產能過剩」出現,此時工業產能利用率在81%及以上時,為正常的「產能過剩」,低於81%時,為較嚴重的產能過剩。

目前,中國製造業平均有近28%的產能閒置,35.5%的製造業企業產能利用率在75%或以下,不僅鋼鐵、水泥、汽車、紡織等傳統產業,就連風電設備、多晶矽等部分新興產業也出現了比較嚴重的「產能過剩」。

瑞銀(UBS)在一份新報告中說,行業產能過剩已經給過去兩年的利潤率造成嚴重的下行壓力。2012年中國製造業的產能利用率比2008年還低,只有2007年之前水準的70%。

產能過剩的原因

中國的產能過剩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在1986年、1996年、2007年,中國曾經三次經濟過熱,基本上是10年一次。每次經濟過熱的直接表現就是大量的重複建設。本次產能過剩的出現,外在的誘因是國際金融危機引起的,內在的原因是多年來政府這隻「手」太強,市場這隻「手」太弱造成的。

首先,由中國政府行政主管部門來配置資源審批資金和項目,抵觸和淡化了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基礎作用。這種計畫經濟體制上的頑症,違背市場法則,背離了實際情況造成產能過剩和重複建設。

壟斷產業過多過大,也是中國產能過剩的直接誘因。企業壟斷的背後是政府壟斷權力、資源帶來的,壟斷不除,產能過剩就難以根治。中國財政擴張政策投入的4兆資金刺激了地鐵建設熱、高速公路熱、支線飛機場熱和房地產熱。大量的財政投資和銀行貸款流向了國有企業和壟斷產業。產能過剩首先就表現在這些壟斷企業上。

第三,部分政府官員更多地關心發展速度、關心GDP的數量和財政收入,很少關心成長質量和經濟效益問題。很多官員對GDP的追求是因為與升官直接掛鉤引起的,出現產能過剩也就見怪不怪了。

從目前中國政府出臺的抑制產能過剩措施來看,更多的還是利用行政手段,而行政調控的特點就是一刀切,而不是由市場優勝劣汰的自由選擇,其政策往往又傾向於國有企業,遭殃的往往是民營中小企業,這樣的折騰已經上演多次。而中國的配置資源的主體沒有轉向市場、發展經濟的主體沒有轉向民營企業,只要政府資金在流通領域中不肯退出,這種折騰就會一再重演。

產能過剩的危害

所有產能的形成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而當這些產能不能形成有效供給時,就是一堆廢銅爛鐵,浪費大量社會財富。

其次,由於大量過剩產能恰恰都來自於政府投資、政府擔保與變相擔保(如投資商以政府的土地抵押向銀行貸款)和政府貼息,那麼當這些產能不能形成有效供給時,就會產生大量呆帳、壞帳乃至死帳,所有這些爛帳都會轉化為金融風險,而所有金融風險最終都會轉化為政府財政風險。

此外,當過剩產能被強行淘汰時,將導致大量工人失業(如塑膠包裝袋生產巨頭——河北華強塑膠集團),從而影響社會穩定。當許多項目成為過剩產能後,一些受賄或急於甩「包袱」的官員以「招商引資」為藉口,滿足收購商的種種無理要求,廉價甚至「零收購」這些產能,結果導致國有資產大量流失,大量失業工人的經濟補償、社會保障以及再就業等負擔,將全部被推給政府,而廉價出售國有資產的收入也被挪作他用,甚至收購資金根本沒有到位,導致真正需要財政拿錢的社會保障事業「無米下鍋」,從而引發社會矛盾。

最終,大量的低水準的重複建設成就了無數的「三高一低」(高投入、高能耗、高汙染、低效益)企業,不僅耗費了大量寶貴的財政資金和耕地資源,而且還大量破壞生態環境。近年來太湖頻發藍藻災害,導致無錫市民飲用水都發生危機,關鍵的原因就是湖區周圍遍布的造紙、鋼鐵、化工、電解鋁、製革等工業項目嚴重汙染了湖水。評估顯示,即使把江蘇省所有鄉鎮企業自創辦以來所賺的錢全部貢獻出來,也恢復不了被它們的汙染排放所破壞了的生態環境。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atchinese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