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京都行路番外篇~Anderson的日本歷史講座(二)

義經

後世對於日本的歷史人物大多有褒有貶,很少有像「源義經」一樣,廣泛地受到日本民眾的歡迎。源義經的一生,自其出生的背景、和傳奇人物弁慶的相遇、成為戰無不克的用兵家、到最後受到兄長嫉妒而自刎,可說充滿了強烈的戲劇張力;而記載其一生的「義經記」,史實與傳說交雜,猶如「三國演義」一般,成為後世民眾生活中的一部份,而二本書的主角義經與劉備,都是失勢貴族之後,同樣得到忠義有能的部下幫忙成就一番事業,也同樣抑鬱而終;或許悲劇英雄一直都是人們同情的對象也說不一定。

日本宮廷的政爭,自奈良時代以來便紛擾不斷,平安時代末期,更發展成「上皇」(已經退位的天皇)與攝政的「攝關」(即外戚藤原氏)相互鬥爭的結果(天皇則一直是傀儡),之後更演變為雙方互擁武力相互對抗的局面,令政局更為複雜,其中武力勢力最大的便是源氏與平氏,源氏以義經之父「源義朝」為代表,平氏的代表則是「平清盛」。

源義經便出生於這動盪的平治元年(1159年),乳名牛若。同年十二月,「攝關」聯合源氏趁平清盛不在宮中時發動政變,幽禁白河上皇與二條天皇,前往熊野神宮的平清盛知道此事後,立即回京,戰勝了源氏。源義朝逃出平安京,但於尾張(今愛知縣)被部下所殺,源氏遭到敗亡的命運。此次動亂,史稱「平治之亂」,不但平清盛本人因此次動亂,一舉超越「上皇」、「攝關」二大勢力,邁向權力的頂峰;平氏一門名列公卿,獨佔權力,達到無人可及之地,甚至說出「非平家者即非人」之語,足見其一門之狂妄與目中無人。
源氏大敗,平清盛於源義朝遺孤中,對於三男賴朝,因清盛之繼母的請求,僅流放於伊豆(據說是因為賴朝長的跟清盛繼母過世之子很像),對於九男牛若,則是貪圖其母「常盤御前」千中選一的美色,約定若其入僧籍,即可饒他一命。故義經自小便於京都北方「鞍馬寺」中長大,直至發現自己是義朝之子後,便發誓要復仇,據說還向天狗學了武藝;至今鞍馬寺仍保存著傳說是義經生活及學習武藝的場所。

之後依據義經記記載,義經去了奧州(今日本東北青森縣)投靠藤原秀衡,並受到秀衡的歡迎。秀衡以平泉為中心支配全奧州。由於此地盛產沙金,所以十分富有,雖然免不了要跟朝廷進貢,但仍可算是個獨立勢力。不過,義經在奧州的生活狀況不但完全不明,甚至在其他記載中根本沒提到他去過奧州,可是,之後的義經卻和奧州一直有深厚的關係,卻是不爭的事實。

另一項最膾炙人口的傳說便是他與武藏坊弁慶的相遇了。雖然,武藏坊弁慶這個人在正式史籍中完全沒有記載,不過,各版本的野史中卻都繪聲繪影地描述過這名「有千人之力的弁慶」。據說弁慶曾是比叡山的一名僧侶,卻因為人太過粗魯,不修邊幅而不見容於寺院,遨遊四方回到京都後仍四處惹事生非,之後於「五條大橋」被義經打倒而立誓成為其家臣,今日五條大橋旁仍立有義經決戰弁慶的雕像。不過經考據當時尚無「五條大橋」之名,當然不可能在此見面,而是應該在「五條神社」。我這次的京都之旅恰巧就住在五條神社隔壁,每天都經過五條神社,卻一次也沒有注意到這不起眼的小地方竟有這樣的歷史背景,真是不夠用功啊。無論記載如何,對於弁慶一致的記載則是他力大無窮,京都清水寺就保存著傳說是弁慶遺留下來的禪丈和鐵木屐等,遊客也可以親自拿拿看,實在是超重的。而弁慶的後半生則在義經記的描述中成為智勇雙全並且幫助義經的忠臣,甚至連最後戰死時仍直挺挺地站著。

●清水寺中傳說是弁慶使用的法杖及鐵木屐

●五條神社,我就住在畫面左邊的公寓說(翻拍自名偵探柯南-迷宮的十字路)

由於平氏勢力升於頂峰,加上生活腐化,引起權貴的不滿,因此,以白河上皇為中心的反平氏勢力形成,開始對抗平氏,被流放的源賴朝於伊豆舉兵,揭開了第二次源平合戰的序幕。聽到兄長舉兵的消息,義經隨即加入兄長的部隊。不過,賴朝雖承認義經的地位,卻嚴格規定其君臣之間的順序,義經也乖乖聽命。

直至元曆元年(1184年)義經開始嶄露頭角。他與異母兄範賴一起奉命追討木曾義仲獲勝而進入京都。而後平氏建立了東起生田之森,西至一之谷城的陣勢,準備反攻京都;之間修築起柵欄及阻礙牆,陣勢綿延3公里,總數超過2萬人。源家兵分二路,主力的範賴率一萬餘騎沿海岸前進,準備攻打平家在生田之森的陣勢。另一路則由義經率二千餘騎穿過丹波的山東來到播磨,從北邊奇襲平家的大本營一之谷。由於義經從背後的奇襲,平家陣勢大亂,平家大軍潰敗逃往海上。
平家敗走,這項大勝利,不久便傳至賴朝所在的鐮倉。不過,源賴朝卻絲毫不提弟弟的功勞,以範賴為首的大軍返回鐮倉,領軍的大將入朝為官,卻將義經留在京都,美其名是守衛京城。鐮倉幕府編撰的史籍「吾妻鏡」中寫道:「源九郎雖渴望步上仕途,但賴朝大人卻決不允許。」
可是,留在京都的義經卻得到很好的評價。「平源盛衰記」記載他「容貌優雅,進退有禮,絕非義仲之輩所能比擬。其他方面亦有很高才華。」不久,後白河上皇於元曆元年(1184年)八月,跳過鐮倉幕府任命義經為「左衛門尉檢非違使」,故義經又有「九郎判官」之稱。受到上皇提拔,義經不知是幸還是不幸,不過,此次的任官,卻是日後悲劇造訪的起點。鐮倉的賴朝聞訊大怒,對賴朝來說,義經於京城優秀的表現和人氣,已經危及他的地位,故不但加以嚴重斥責,更解除義經討伐平家的任務,視此事為叛亂。

不過,失去了義經,討伐平家的隊伍隨即陷入苦戰。平家原本就擅長海戰,而源家擅長陸戰,範賴的船隊遭受到平家水軍的襲擊而退敗。賴朝不得已,只好再起用義經。義經卻將大軍丟在後頭不管,僅帶著50多名的兵將和戰馬,在暴風雨中航行,奇襲平家的主陣屋島。元曆二年(1185年)二月十九日,義經來到屋島的對岸,在民房放火使敵人誤以為有大軍來到,在海岸警戒的平家軍在遇襲後逃往海上。不過,此役中,最出名的傳說則是義經把掉落的弓再撿回來的這件事,在敵軍猛攻的情況下,還冒險把弓拾回簡直是自殺的行為,不過義經說:「我不是捨不得此弓,而是怕如果被敵方拾去,敵人會恥笑源九郎義經竟用這麼差的弓。」諷刺的是,義經的親信,藤原秀衡所賜的武士佐藤繼信,則是在此役,因為替義經接下以強弓聞名的能登守教經的箭而遇難。
三月,征服了四國的義經花了一個月組成了水軍前往支援範賴,於三月二十一日進攻九州下關東方的壇浦,而在彥島的平家也出動前往迎戰,這是源平雙方最後的總決戰。吾妻鏡記載:「源氏擁有軍船840艘,而平家只有500餘艘。」當時的海戰必須配合潮流的速度跟方向來進行,平家選擇了在海潮流速度較快的地方來進行決戰。三月二十四日,平家順著東方的潮流而來,立刻把源家軍逼上了絕境。午後三時,潮流的改變決定了勝負,戰役的結束在午後四時左右,失敗的平家軍紛紛跳海,其中還包括了帶著玉璽跟寶劍的兩位尼姑跟幼小的安德天皇。平家戰敗的光景在「平家物語」中是這麼敘述著:投在海上的紅旗紅印,就好像落在河上的紅葉一般。一陣白浪之中似乎也染有微紅。失去主人的空船只有在海上漂泊著。

義經的戰術除了壇浦一役外,幾乎全部都是以寡擊眾的奇襲戰術,在當時看來是山賊跟惡黨的戰法,而非正統武士的作戰規則。因此,義經的戰法在武士眼中可說是不堪入目。其中,與義經對立最深的「尾原景時」,是派去監督義經的軍監。平家滅亡後一個月,他寫封信給賴朝報告戰果,其中居然把勝利歸功於受神佛庇佑所助,而非義經之功,又敘述義經把勝利完全當作是自己的功績,變的傲慢不已,讓全軍無法心服,這便是著名的「尾原讒言狀」。對賴朝來說,義經唯一的作用或許便是對付平家,狡兔死,走狗烹,尾原這番話簡直深得賴朝之意,於是賴朝隨即降罪義經,並派人至京都加以暗殺。暗殺計畫失敗後,義經逃至奧州,賴朝不斷下「院宣」要奧州藤原氏的當主,藤原秀衡之子泰衡加以討伐,泰衡卻不為所動。直至文治五年(1189年)四月,泰衡終於忍受不住壓力,派兵襲擊義經的住所,義經聯同妻兒自殺;藤原泰衡把義經的首級由使者新田高平送往鐮倉,據傳賴朝看見義經的首級曾說:「首惡終於滅亡了。」
二個月後,賴朝發兵討伐藤原泰衡,泰衡兵敗自殺,奧州藤原氏滅亡。二年後,後鳥羽天皇任命賴朝為征夷大將軍,賴朝開設了第一個武家政權--「鐮倉幕府」。

不過,送給賴朝的首級是否是義經一直是歷史上的一個謎,之後亦有許多繪聲繪影的傳聞說義經事實上未死,而是輾轉逃到了大陸。書上記載義經死於文治五年四月三十日,但是泰衡的通知書傳到鐮倉時是五月三十日,而首級是在六月十三日送到,泰衡為何拖延?陰曆的六月正是盛夏,已腐敗的首級又是如何分辨的?究竟實情是如何呢?誰也不知道。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brianviewcomblog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