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羅斯福號(CVN 71))和尼米茲號(CVN 68)兩個航母戰鬥群近期在西太平洋菲律賓海地區展開了聯合演習。雙航母戰鬥群這次演習內容包括防空、海上監視、海上補給、防禦性空戰、遠程打擊、多兵種聯合協作等。

加上從日本駐地來的雷根號(CVN-76)戰鬥群,這是美軍自2017年以來,再次於西太平洋部署三個航母戰鬥群,此外還有美利堅號(LHA-6)兩棲攻擊艦遠征打擊群上的F-35B協助,擔任輕型航母。總計三艘重型航母加上一艘輕型航母的演習規模,其數量已經直逼大規模實戰的配置,例如兩次大規模的波斯灣戰爭,美軍都是出動六艘航母。

上圖的艦隊中,最左與最右是航空母艦,正中央是兩棲攻擊艦,在其正前方是神盾巡洋艦,側前方兩艘是神盾驅逐艦,後方兩艘是船塢運輸艦。在水面下應該會有1~2艘核能動力攻擊潛艇護航,或是有核能動力彈道潛艇隨行。
目錄
-
別被誤導! 雙航母擠一起只是擺拍
- 攻擊方面「分散式殺傷」
- 防禦方面「雞蛋不放同一個籃子」
- 管理方面「你看過兩個機場擠一起嗎…」
-
航母艦隊之戰鬥群或打擊群的差異?
- 航空母艦戰鬥群
- 航空母艦打擊群
- F-35B成軍 兩棲突擊艦變身輕型航母
-
美軍航母威嚇解放軍勿打東沙島歪腦筋?
- 延伸閱讀
別被誤導! 雙航母擠一起只是擺拍
有些人看到前面幾張圖片,或是被二次大戰的經驗誤導,可能以為雙或三航母戰鬥群,航艦之間彼此距離非常近,但實際上在作戰中,航母戰鬥群之間會距離非常遠,甚至達到數百公里,原因有下列三點:
攻擊方面「分散式殺傷」
美軍近年來強調「分散式殺傷」(Distributed Lethality),即將反艦武器配發到大量艦艇、航空器上,並透過「高速軍用網路」進行敵情分享與目標分配,對敵方區域內的目標進行大規模打擊,航空母艦的艦載機攻擊半徑很大,兩艘航母戰鬥群的戰機可以分進合擊,通常也會從兩個不同方向發動攻擊,讓敵方更難防禦。
防禦方面「雞蛋不放同一個籃子」
航空母艦在戰鬥時,非常需要隱蔽行蹤,因為一旦被發現,往往就是敵軍所有火力集火打擊的目標。如果兩個航艦戰鬥群距離很近,很可能一次全被發現,而被敵方全部重創或消滅,故很明顯集中配置航母戰鬥群在狹小範圍,會在防禦上陷入不利態勢。
管理方面「你看過兩個機場擠一起嗎…」
艦載機的施放、回收、空中機動都需要廣大的空域,兩個航母戰鬥群如果擠在一個狹小水域,也等於壓縮可用空域,光是設定空中的安全航道、敵我識別、緊急空中加油的待命與會合區、意外救援等,都會比單一航母戰鬥群困難許多,對戰力完全沒有加分。
航母艦隊之戰鬥群或打擊群的差異?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前文中有「戰鬥群」與「打擊群」這兩個名詞,究竟有什麼差異呢?
如果以航空母艦為核心,分為航空母艦戰鬥群(carrier battle group,CVBG)與航空母艦打擊群(carrier strike group,CSG)。
航空母艦戰鬥群
CVBG是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編制大量的護衛武力,包含1~2艘飛彈巡洋艦、2~3艘飛彈驅逐艦、1~3艘攻擊潛艇、數艘補給艦。
這麼龐大的護衛艦隊主要是防禦對方海空兵力對航空母艦的威脅,而航艦的艦載機群主要以敵方艦艇為目標,也就是為「艦隊決戰」,爭奪制海權而準備。

但己方的艦隊領空,還是需要戰鬥機保衛與延伸防禦圈,所以真正作戰,通常會以雙航母以上的編組出擊,讓機群的數量倍增,兼顧攻擊與防守。
雙航母戰鬥群執行制空制海作業,雖能最大程度地做到彼此掩護,但真正考驗戰鬥群指揮官在航空作戰與艦隊協調等方面的能力,全世界也只有美軍有強大的實戰經驗與傳承。
航空母艦打擊群
但1991~2002年,蘇聯解體了,龐大的紅海軍也一夕間灰飛煙滅,美國航艦突然沒了艦隊決戰的對象,加上反恐戰爭興起,航母上的戰機從爭奪制空制海權變成打擊恐怖組織的地上目標。
美軍在2003年3月之後,決定將航空母艦戰鬥群的編組,改為航空母艦打擊群,其主要的差異如下:
A、支援恐怖份子的國家或地區,沒有一個有像樣的海空實力能威脅美國航母,因此打擊群能大量減少護衛船艦,通常只有2~3艘巡洋艦或驅逐艦護衛即可,省下了大筆的除勤經費!
B、艦載機要深入內陸地區進行對地打擊,所以更注重載彈量與續航能力,以及與地面駐軍的協調與配合,除了指示目標,更重要的是避免誤擊友軍。

所以戰鬥群與打擊群在字面上雖然只差兩個字,其作戰目標與作戰方式可說天差地別。
F-35B成軍 兩棲突擊艦變身輕型航母
過去無論是航空母艦戰鬥群或打擊群,主角都是CVN-68、CVN-71、CVN-76等主力航空母艦,尼米茲級(Nimitz Class),排水量約10.5萬噸,可以攜帶85~90架各型飛機,攻防主力是F/A-18 E/F超級大黃蜂式(Super Hornet)戰鬥攻擊機。目前最新的是福特級(Ford class)。

但近年來美軍由於反恐戰爭的預算排擠等因素,新造航母的速度減慢,所幸兩棲攻擊艦上的垂直起降戰機,從空戰性能普通的AV-8系列,升級成空戰性能優異,且為匿蹤機的第五代戰機F-35B,航空戰力整個大翻身,因此兩棲攻擊艦也能以「制空模式」,攜帶大量F-35B戰機。
例如LHA-6屬於美利堅級,制空模式可以攜帶最多25架F-35B匿蹤戰鬥機,以輕型航母的角色,輔助航空母艦戰鬥群作戰。

美軍航母威嚇解放軍勿打東沙島歪腦筋?
最近傳出中共有意派兵奪取我國的東沙島,連國軍精銳部隊之一的陸戰隊99旅都派遣一部分兵力「移訓東沙島」,顯示此情報非空穴來風。
面對這樣的局勢,美軍也勢必做出回應,這不是保不保台灣所屬外島的問題,這是周邊國家都盯著美軍看,美軍保不保的住自己的威信…
當然大國過招,有時不會明講,但海空作戰由於必須要有「戰鬥載具」才能執行戰鬥任務,因此觀察這些戰鬥載具的分布,也能看出端倪。
故這次美軍出動雙航母「戰鬥群」聯合大規模演習,附近海域還有其他的航母與兩棲突擊艦隨時可以投入戰鬥,就是美軍也判定情勢演變到有戰爭可能,以及對手具有威脅性,美軍將以爭奪制空與制海權為首要目標。
在美軍四個航空母艦戰鬥群的威懾下,只要解放軍無法奪取東沙島附近的制空制海權,這場戰爭就會消彌於無形了。

我們將於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