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模糊的嚮往—回不去的小京都 – 薰風

日本時代的台中綠川(台灣古寫真上色提供)

日本時代的台中綠川(台灣古寫真上色提供)

當「台灣的京都」淪為政治口號時,那個真正名符其實的台灣京都卻早已被遺忘,再也回不來了。

 

十年來,「中區再生」一詞在台中的政、學界成為顯學。早在2008年,面對衰敗的舊市區,前市長胡志強就曾宣誓「百億救中區」。2015年,初上任的林佳龍市長也曾誇言:「不能救中區,不配當市長。」著手規劃許多台中舊市區的再生復興政策,其中,河川整治是重要的政見。林市長曾這樣描述:「⋯⋯綠、柳川昔日為台中『小京都之河』,因城市發展而逐漸被遺忘⋯⋯」2年前,整治完工的柳川搶在聖誕夜開放;今年初,站前的綠川竣工,也成為市府宣傳的重點政績。

 

森山松之助設計的台中州廳

 

台中的筆直井字街廓為日本人的設計。

 

對台中投以「京都」的形容,卻非現代的發明。在《南進台灣》這部紀錄日本時代最後10年的影片裡,台中片段的開頭是駛入月台的火車,旁白敘述著:「⋯⋯市區整然有緻,有綠川和柳川的清流。植有柳樹的台中市,幽靜而美麗,有『台灣的京都』之稱。」隨著片中黑白跳動的片幀,映入眼簾的是綠川、是1908年建成的新盛橋、是滿溢綠柳和爬藤的河岸。「京都」這樣一個舊時代的形容,跨越百年時空,成了台中市府的政宣語彙,宛如一陣政府帶動的「懷日」風潮,卻不禁讓人感嘆,如此的懷日情緒,毋寧說是一種「模糊的嚮往」。但官方主導的懷日風潮其來有自,談論舊市區的再生,必須從昔日城市的誕生與文化肌理尋找答案,而對台中來說,源頭必然是日本時代。日本人早在1900年就頒布了「台中市區改正令」,隨著縱貫鐵道通車,連結南北的中樞便是台中,這使她成為一座因鐵道而生的現代商業大城,「台中」(Taichu)之名也在日本時代出現。

 

台中曾經是「台灣的京都」。(出自《躍進台灣大觀》)

 

李火增拍攝的綠川町櫻橋(出自《看見李火增—薰風中的漫遊者》)

 

台中城市發展的驚奇來自它的快速。試想在1899年的地圖上,今日的台中車站前仍是一片河川漫流的沼澤地且時常氾濫;1917年的《台灣日日新報》也曾深刻形容20餘年前的台中(約1895年)是「全島最不健康之地」,驚人的罹病數與死亡率,和1917年已然現代化的台中城市有著天壤之別。摩登的近代都會生活登上台中的歷史舞台,市區發展為繁榮的商業與娛樂中心,貨物與人流於車站輻輳集散,公園、劇院、百貨店構築了城市生活的進步意象,本島人精彩的政治與文化反抗也在此地誕生,很快地超越了鄰近的古城彰化,在短短30年內蛻變成中部第一大城,一個連內地人都感到訝異的城市。

 

戰後,綠川沿岸被長期非法佔用,出現眾多「吊腳樓」,直至數年前才獲得改。

 

戰後,城市的邊界不斷往外推進和擴張,70年多年來擴張了數十倍,原本舊市區外散居的農村景象,被筆直開闊的馬路和水泥建築,改造為全新的都市風景。而都市擴張的核心——土地開發——讓「土地價格」「生活機能」成為台中人生活中的關鍵字。有人說,台中是一個移民城市;因為移民者眾,居住其間的人們對土地和生活環境的認同感,便較為模糊和淡泊。但哪個迅速發展的城市,不是移民城市呢?這幾年來,我們在台中舊市區「重新談論台中」,有位媽媽曾在一場我們舉辦的台中車站周邊導覽活動後,感嘆地說:「我們對這片土地的記憶,就像綠川一樣斷斷續續,不曾有人告訴我們,這個城市從哪裡來,又將往哪裡去。」

 

綠川整治中的情景

 

台北出生,嫁來台中。作為她安身立命和養家育子的台中,十幾二十年來面目依舊模糊。那條她口中的綠川,發源自豐原葫蘆墩圳,往南十數公里,才流進台中市區,沿途湧泉豐沛。經歷戰後的都市河川箱涵化、下水道化,昔日截彎取直、擺脫水患之苦的台中舊市區,1912年時因綠柳垂岸而被佐久間左馬太總督命名的「綠」川,今日不但變臭、還變不見,直到第一廣場前才重見天日。那條政令宣導中的「小京都之河」潛遁入地,以臭水溝的印象深植市民心中,大多數台中人早忘了原來綠川就在腳底下,而斷斷續續的綠川加蓋,宛如市民認同感的隱喻。

 

整治後的綠川(台中觀光旅遊網提供)

 

2018年初,綠川「整治」完成,市府的政績宣傳中少不了「小京都」的形容,也引來許多討論和批評。但終究還是回到這些問題:「綠川是什麼?」「小京都是什麼?」當年佐久間總督口中的「綠川」,是那時相當進步的河川整治、是維護了都市居民財產安全的卵石護岸工程、是綠意盎然的垂柳景象,也成為台中的象徵。但台中市府的整治工程以安全為名,用全新的砌石掩蓋了卵石護岸,讓在戰後初期失去垂柳的我們,今日再失去了原始的護岸,百年來的景象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新盛橋了。在綠川的原始景象不被重視的今日,我們還有多少線索,能夠說明「小京都」不是一個政績、一個模糊的嚮往,而是真實的歷史現場、生活場域、一個台中百年來的象徵呢?

 

優美的鈴蘭燈是日治台中的街景特色。

 

現在的綠川和日本時代大不相同,失去了原有的典雅氣息。(台中觀光旅遊網)

 

台中是一座新興城市,日本時代標誌性、實驗性的現代化建設如綠川、高架鐵道都在此處誕生。這座文化城地處南北之間,人文薈萃、商業活絡,騷人墨客聚集於此,讓政治與文化運動盛行。只可惜現在的台中市不夠珍視歷史留給市民的遺產,例如在鐵路高架工程中,面對疑似台灣省城遺址,卻未選擇開挖而是任由施工單位回填,喪失一個找到城市發展起點的機會。

 

從日本時代沿用至今的台中市徽

 

遙想那個曾享有「台灣的京都」之美譽的台中,再回望此時種種假維護之名行破壞之時的荒謬「政績」,那個美到不真實,但的確真實存在過的小京都是真的再也回不來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kunputwcom_0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