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即時新聞】恐怖!子癲前症為孕婦與胎兒的不定期炸彈

「子癲前症」是我國孕婦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如果發病時胎兒小於34週,則更嚴重,恐導致胎死腹中、生長遲滯、提高早產風險,專家建議,孕婦在懷孕11至13週時,抽血篩檢,檢測胎盤生長因子(PlGF)與懷孕相關蛋白質A(PAPP-A),就可篩檢出80%早發型子癲前症,準確度約八成。

慧智基因_子癲前症篩檢。

「子癲前症是孕婦與胎兒的不定期炸彈」婦產科醫師蘇怡寧說,體重小於34週發生的早發型子癲前症,更是造成母親與胎兒產生併發症最主要的元兇,也是產科醫師的大敵。

蘇怡寧解釋,孕婦體內「胎盤生長因子(PIGF)」濃度如果偏低,隨著懷孕週數增加,無法供應胎兒成長所需的大量血液,導致子宮動脈血管擴張不佳,造成孕婦血壓上升,嚴重甚至會發生中風或影響生命安全。

「子癲前症」發生率約為2%至5%,據統計,全球每年約五萬名孕婦因此死亡。蘇怡寧指出,「子癲前症」俗稱妊娠高血壓,為胎盤功能不良的疾病,導致孕婦高血壓合併蛋白尿及水腫。

小於34週的「早發型子癲前症」,更是孕婦與胎兒產生併發症最主要的元兇,可能造成寶寶胎死腹中、生長遲滯、胎盤剝離,甚至導致媽媽高血壓、癲癇、中風、腦水腫或是出血休克等狀況。

蘇怡寧建議,孕婦除了可在16週前接受早期篩檢,懷孕20周之後,則可透過中晚期「子癲前症」篩檢指標,進行風險評估,預測在一個月內的發生率及其併發症的機會。 

此外,高風險的媽媽可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進行預防性治療。34歲以上高齡產婦、多胞胎妊娠、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腎病、或有家族有子癲前症病史者,均屬於高危險群,建議透過篩檢,提早進行風險評估。

《媽媽寶寶》編輯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mombabycomtw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