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加工肉品脂肪恐增肥胖、心血管疾病風險!醫:植物飲食促腸腦軸線健康,減少發炎 | 華人健康網

動物性脂肪,特別是加工肉類的脂肪是發炎分子,包括細胞激素及脂肪激素的主要來源,可經過血液抵達大腦和各種臟器,造成「代謝性內毒素症」,並提高罹患肥胖、心血管疾病和各種癌症的風險。

以植物為主的飲食對促進腸腦軸線的健康很有益處。高纖維的蔬菜水果有助於腸道菌相的平衡,因纖維經腸道菌叢發酵代謝的副產物為短鏈脂肪酸,它不僅扮演提供腸壁細胞食物的關鍵角色,還能促進腸神經系統的健康,同時也是腸腦溝通的要角,保護大腦免於低度發炎反應。

腸道菌是一種生態系統。在消化道中,胃與小腸是低多樣性棲地;而大腸則是高多樣性棲地,腸道菌數量最多,多樣性也最豐富。

新生兒腸道的多樣性不高,主要是為創造個人化的腸道菌模式預留更大彈性空間。而新生兒腸道主要由乳桿菌和雙歧桿菌佔據,這些菌種不但可以產生許多抗菌物質,也能製造足夠乳酸,打造出不利於病原體生長的環境。

青少年以降,肥胖、腸道炎症與其他自體免疫疾病都跟腸道菌多樣性減少有關。長期服用抗生素及抑制胃酸的質子幫浦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都容易造成腸菌相多樣性消失,甚至導致偽膜性結腸炎(pseudomembrane colitis)。

無論是在超市或網路所販賣的食品都可能含有傷害腸腦軸線的人工添加劑,包括甜味劑、乳化劑、果糖玉米糖漿和小麥蛋白等多種成分。

工業化養殖的牛、豬肉、家禽、魚類及其他海鮮常違反生態法則,使用的抗生素和化學藥品,不但波及周圍的棲地,也會影響我們腸道菌的功能與健康,以及其跟大腦的交互作用。

避免大規模生產的加工食品,儘可能食用有機栽種的食物,也是我們持盈保泰之道。動物性食品構造與新陳代謝,常是諸病之源。植物性食物不但構造及新陳代謝大異於人類,且所食之成分會經過大地過濾,相對非常安全。

證嚴上人常勉勵弟子:「素食八分飽,二分助人好」,不但可以限制攝取的熱量,符合身體代謝需求,也減少攝取脂肪量。

臺語常說「膨肚短命」,腰帶愈長,壽命愈短。老子也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腸)久」。而一段時間的斷食(如飢餓三十),透過腸腦菌軸的交互作用,對大腦的功能和身心健康都可能有正面影響。

情緒會造成腸道反應,因而對腸道菌群環境產生重大影響,負面情緒如壓力、憤怒、悲傷時進食,會造成腸腦菌軸失衡,減少腸道菌叢的好菌,使腸漏更嚴重,並回頭對大腦產生不利影響。

而幸福、快樂、和諧、共享的進食,大腦傳送正面訊息到腸道,也會促使腸道菌產生有益於大腦的代謝物。正念減壓法與認知行為治療有助於轉換情緒,緩減腸腦軸線的各種疾病。

本文出自聯經出版《腸樂我淨.素無量心》一書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top1healthcom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