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別亂搖! 如何預防嬰兒搖晃症 | 小兒內科 | 兒科 | 健康新知 | 華人健康網

當寶寶哭鬧時,許多家長習慣以搖晃方式逗弄孩子,或是逗小孩玩以拋高方式,照顧者對嬰兒的不當晃動、拋接、撞擊或旋轉,都可能對孩子造成「嬰兒搖晃症候群」(Shaken Baby Syndrome)是一種受虐性腦傷(Abusive Head Injury)。

(情境圖片/華人健康網提供)
(情境圖片/華人健康網提供)

造成的原因通常是因為照顧者或施虐者以劇烈搖晃嬰兒的方式造成,由於嬰兒頸部肌肉群的力道較弱,在懸空的狀況下,肌肉的力道無法支撐頭部的重量,加上在搖晃的過程中因為頭部承受前後搖晃巨大外力而造成顱內血管斷裂出血,外觀不一定有頭部外傷,有時會伴隨脊髓等其他部位的傷害,如果在搖晃的過程中嬰兒的頭部有撞擊到外物,造成的後果更嚴重。嬰兒搖晃症候群最常見的原因為兒童虐待,國外的數據顯示,在年齡小於1歲的小孩大約有40%。因為兒童虐待而死亡。

(圖片提供/亞東醫院)
(圖片提供/亞東醫院)

搖晃症候群臨床症狀及表徵

一開始的症狀並不具特異性,可能以抽搐痙攣、嘔吐、嗜睡、焦躁不安、食慾下降、呼吸中止來表現。其他常合併的發現有單側或雙側的硬腦膜下出血,視網膜出血,腦部鈍傷,顱骨骨折,肋骨、鎖骨骨折,頭臉或身體皮膚瘀血等。

搖晃症候群治療

搖晃症候群的治療方式依出血的嚴重程度判斷後續的處置,可檢查的方式包括頭部電腦斷層或者腦部超音波。如果頭部電腦斷層結果顯示頭部微量出血, 可採穩定腦壓的方式處理及持續的觀察(血壓、呼吸、心跳等狀態),醫師可借助腦部超音波追蹤查看顱內出血的情形是否有變多。如果就醫治療後腦部出血量沒有增加或是小孩沒有再出現其他神經症狀,在臨床監控下引起巨大的後遺症可能性較小。

如果腦部出血量多,可能引起的症狀如:抽筋、意識不清、瞳孔放大甚至死亡等嚴重後果,此時需要照會小兒神經外科開刀清除顱骨內血塊。出血量如果很大有可能會造成腦內神經的壓迫,可能導致日後小孩的智力、語言、邏輯推理與思考能力的發展,也可能引發失明。

(圖片提供/亞東醫院)
(圖片提供/亞東醫院)

搖晃症候群存活率及預後

死亡率大約13-23%,如果症狀伴隨視網膜出血、腦部出血、甚至腦水腫,死亡率也會提高。預後會隨著症狀發生的時間長短,合併的症狀而有差異,輕微者可完全恢復,重者會影響日後的神經學發展導致智能遲滯,言語障礙,肢體偏癱及癲癇。

搖晃症候群預防

如果小孩哭鬧不易安撫,應該多方嘗試其他的安撫方法比如帶小孩到戶外,而不是以搖晃的方式,劇烈搖晃嬰兒頭部會造成傷害,此外也不能將小孩拋向空中或將小孩架在肩膀或背上搖動,這些安撫嬰兒的方式都有可能造成嬰兒搖晃症候群。照顧者處於憤怒時,最好不要去抱哭鬧的嬰兒,要先將情緒穩定下來,如深呼吸數1到10秒,可以先將小孩交給其他照顧者。

另外,小孩長時間反覆哭鬧有可能是疾病造成不舒服,這時也應考慮將小孩帶給小兒科醫師評估是否有疾病造成小孩不舒服而造成長時間哭鬧,切莫因一時的憤怒或疏忽造成小朋友一輩子的傷害。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top1healthcom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