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德國人為什麼愛讀書?

德國是全世界人均書店密度最高的國家,平均每1.7萬人就有一家書店。首都柏林則是全德國書店最多的城市,平均每一萬人就有一家書店。

1

你知道全世界圖書中有12%都是德語的嗎?相對於佔世界人口僅1.2%的德國人,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嚴謹而崇尚理性的德國人是一個熱愛閱讀的民族,甚至說他們是世界上最愛讀書的民族都不為過。

德國人的「耗書量」是很大的。記得看過一個德國書業協會的統計,德國人有91%在過去一年中至少讀過一本書,完全不讀書的只佔9%。其中,23%屬於「平均閱讀者」,年閱讀量在9到18本之間;25%屬於「大量閱讀者」,年閱讀量超過18本,大致相當於每三周讀完一本書。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是書蟲,令我印象深刻。記得的全民閱讀調查發現有一半人完全不讀書,一比較才發現差距竟如此之大。

這麼些「飢腸轆轆」的讀者群催生了德國發達的出版業。德國人口僅8180千萬,卻擁有著全球第二大的圖書市場,僅次於美國,年市場銷售總額達96億歐元,比高出17%。德國2011年出版新書9.38萬種,平均每萬人11.5種;相比之下,出版新書16.8萬種,平均每萬人僅1.25種。

德國還是全世界人均書店密度最高的國家,平均每1.7萬人就有一家書店。而首都柏林則是全德國書店最多的城市,平均每萬人就有一家書店。著名的旅遊系列叢書Time Out就曾經這樣描寫柏林:「把你的電子書閱讀器留在飛機上吧,因為柏林塞滿了印刷書。」

2

給德國人送禮的話,送書總是最妥當的。

柏林眾多充滿特色與生活氣息的街區是琳琅滿目的獨立書店的領地:「死定了」偵探小說書店、「書之拱門」、「你讀我嗎」、「每立方米」、「十二顆星」、「書之森林」……鮮明的特色光從書店名中就能略見一斑。

為什麼德國人如此熱愛閱讀?在與一位德國朋友的交談中,筆者提出了這個問題。這位友人曾經遊學5年,取了個中文名字叫馬龍,後來成為了德國最大報紙《圖片報》的政治新聞記者。馬龍說:「德國人的確有愛書的傳統。在天冷的時候,在暖暖的家裡泡一杯咖啡並看幾頁書,許多德國人理想的周末就是這樣的。讀書就像一種身份地位象徵。無論哪個社會階層,讀書多的人在哪兒都受人尊重。」馬龍說。

「有一句話你得記住,這是每個德國人都知道的話,我沒記錯的話是來自尼采:『對一本喜愛的書,你絕對不能借,而要佔有它。』給德國人送禮的話,送書總是最妥當的,書店也因此總是最受歡迎的購買禮物的地方。我還記得杜斯曼(Dussmann,德國著名小眾書店)於15年前在柏林開張時的盛況,店內擺設了許多大沙發上坐滿了淘書的人,許多人一呆就是半天。」我問道:「難道他們就不怕客人光看不買么?」馬龍說:「不會的。如果一個人願意在書店花幾小時看書選書,他買書的積極性自然也更高。」

杜斯曼這家享有盛名的書店正是「逆快餐文化」的代表。正如他們的標語「Born tobecult」(為小眾而生)一樣,決不走薄利多銷廉價暢銷書的路子。杜斯曼擁有全世界最全的古典、歌劇書籍和德國最全的英語書籍。每當聖誕節之前都有特殊服務,顧客可以通過電子郵件、電話或者小紙條把他們的書單留下,店員在兩三個小時內就會把書整理出來。德語文學最高獎項畢希納文學獎得主Felicitas Hoppe就曾如此描述這家書店:「自從我來到柏林,我就只呆在杜斯曼……我坐在沙發上,想象著我不是來買而是只來看,甚至在這兒住下,讓他們把我鎖在裡面,趁著街上的燈光,寫我自己的書。」

相比杜斯曼,一些更小的獨立書店就更加有個性。「死定了」不僅只賣偵探小說,而且絕對找不到Dan Brown這類「大路貨」。「書之拱門」巧妙地利用了捷運車站下的拱形空間,更因為精心挑選的各種大開本圖冊。「每立方米」書店是以設計風格出名的英語主題書店,獨特的間隔給顧客提供別樣的購物與閱讀感受。

3

柏林的書店還是活躍的文化交流場所,朗誦會、讀書會、文學沙龍遍地都是。

我住的柏林普蘭茨勞爾伯格區就是一個典型「小資」文化街區,走幾步就能看到各種古董店、黑膠碟店和書店。附近新開張了一家書店,名叫Ocelot—not just another bookstore,書店的落地櫥窗中擺放著幾本新上市的書籍和電子閱讀器,其中有好幾本莫言的作品。我因此探訪了書店的經營者弗利特約夫·克雷特。

克雷特說,「人的求知慾是不會退減的,這是我從事這個行業最根本的信念。」後面這個觀點是很典型的德國人的思維方式,相信只要閱讀傳統在,書就有市場。

像其他獨立書店一樣,Ocelot也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克雷特選擇的是傳統圖書與數字圖書的結合。在他的書店裡,顧客既可以翻閱印刷版的書,也可以用iPad等電子閱讀器查看和購買數字版圖書。「知識與文化的載體會隨著改變,擁抱這些改變才能跟上發展的步伐。」

4

德國為數眾多的書店還扮演著活躍的文化交流促進場所的角色,大大小小的朗誦會、讀書會、文學沙龍等活動遍地都是,只要翻開當地報紙就能找到這些活動。

自從15世紀古登堡在西方發明活字印刷術后,德國成為了歐洲的圖書交易中心。到了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前後,以歌德、席勒為代表的狂飆突進運動帶領德國進入了一段被稱為「閱讀狂熱」的時期,文學沙龍一時蔚為風氣。這一時期,德國在作家、出版物和讀者數量等各方面都全面超越法國,成為歐洲文化領軍國。

德國被稱為哲學家和詩人的國度,康德、黑格爾、馬克思、尼采、歌德,等等,群星璀璨。德國更是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國度,愛因斯坦、赫茲、倫琴等名字如雷貫耳。德國史上獲得諾貝爾獎的德國人多達102人,數量僅次於美國和英國。這些驚人的成就,相信與德國強勢的閱讀文化有深刻的聯繫。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