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瑜伽的起源史與發展史

從生殖崇拜說到長生不老說,瑜伽的起源有多種傳說;從5000年前的神秘傳承到21 世紀的風靡世界,瑜伽走過悠久綿長的歲月;從史前時代追求長生的貴族秘籍到現如今惠及大眾的時尚運動,瑜伽經歷了跌宕起伏的發展;作為印度先賢取之自然、饋贈後人的文化瑰寶,瑜伽一直被人們傳承著、發揚著,漸漸成為全世界共同的財富……

瑜伽起源

瑜伽起源由來已久,幾乎是與人類歷史的進步同時孕育的。傳說古印度高達8000米的聖母山上,有人修成聖人,他們將修鍊秘密傳授給有意追隨者,並使這些秘密——瑜伽,沿傳至今。

倉稟足而知禮儀。隨著生產力水平的逐漸提高,人類不僅僅滿足於追求溫飽和生存,轉而追求精神和文化等更高一級的思維享受,因此逐漸產生了文明,諸如詩歌、傳說、繪畫、音樂、雕塑、哲學等。曾為人類文化發源地、四大古國之一的印度,就產生了這樣一種對整個東方乃至世界,都影響深遠的綜合哲學體系——瑜伽。

瑜伽文化的產生有其必然性,但它的具體發源是什麼?真是8000年前的高僧傳授嗎?關於這個問題,目前有幾種廣為流傳的傳說。

生殖崇拜說

遠古時期的人們面對神秘不解的事情時,往往會出現各種形式的崇拜,比如各種鷹、狼圖騰和神跡崇拜等,其中一種就是生殖崇拜。原始人不解生命的來歷,因此盛行生殖崇拜,他們認為只有生殖才能讓大地和萬物生機勃勃。關於瑜伽起源的「生殖崇拜說」,則被猜測來自於遠古印度人對生殖的崇拜——因為瑜伽中有太多能增加性能力和生殖能力的練習

極限生存說

印度大部分地處熱帶,而幾千年前的印度就是酷熱難耐,據推測當時夏季平均溫度都在40℃以上。遠古人生存能力低下,當時的人們為了抵抗惡劣的自然環境,創造出了能改善體質、提高生存能力的瑜伽。據說現在的高溫瑜伽(熱瑜伽)就是為了還原瑜伽最原始的練習環境。

長生不老說

這種說法認為,瑜伽最初的形成不是某個或幾個人所能完成的,而是由以下三種人共同完成:第一種是渴望長生不老的奴隸主、祭司和巫師,第二種是對現實生活不滿的平民階層,第三種是反抗奴隸主的奴隸。這三種人成為最早的修行者。

傳說中,這些最早的修行者,觀測日出日落、雲舒雲展的自然現象,觀摩飛禽走獸、水中魚蝦的生命活動,觀察大自然賦予動物、植物的本能及自愈能力,從而總結出種種預防疾病、強健身體的健身術。也根據不同的身體狀況,不同的生存環境,創造出8600組體位法,86000個動作,期望藉此得到長生。

隨著長年累月的發展,這些修行者為人類的健康和長壽作出了重大貢獻。瑜伽也因此成為治療和預防疾病的方法、保持健康長壽的方式,更成為了印度文化的理論基礎。

主神傳道說

正如世界各地所有傳承的古文明中,定然會有天神播撒文明種子的故事,瑜伽里也有這樣的影子。這種傳說認為神創立了瑜伽,然後在機緣巧合之下,被愚鈍的人類獲得。而瑜伽的創立者,正是印度教所崇拜的三大主神之一——濕婆神。

濕婆是印度傳說中的瑜伽之王,被稱為「偉大的瑜伽行者」。相傳他之所以擁有毀天滅地的無窮力量,正是刻苦修鍊瑜伽的結果。濕婆全身塗滿灰燼,在喜馬拉雅山脈的開拉喜峰上進行苦修,創造了所有的瑜伽體式。據說濕婆創造的體式多達840萬種,分別代表了他840萬個化身。按照印度教的說法,每個人從生死的輪迴到求得解脫之前,必須逐一修鍊這些姿勢。

我們現在練習的很多體式,都與濕婆的故事有關,比如「戰士一式」是為了紀念由濕婆的頭髮生成的武士維拉巴德納。濕婆還是印度傳說中的舞蹈之王,他創造了一百多種舞蹈,有的沉靜而溫和,有的激烈而恐怖,其中最著名的一個舞蹈是宇宙毀滅之舞。瑜伽體式中的「舞王式」,就是獻給這位舞蹈之王的。

傳說終歸是傳說,瑜伽並非是由神締造,而是誕生於人類追求自我解脫的過程,是偉大的古印度人民勞動與智慧的產物。無論它的起源有多少種說法,我們能看到的是:作為印度先賢贈予後代的禮物,瑜伽被人們傳承著、發揚著,並漸漸成為全世界共同的健康財富。

史前時期

瑜伽的史前時期又被稱作「瑜伽萌芽階段」,它分「原始階段」和「前古典時期」兩個部分。

人類有史記載的文明歷史是5000年,而關於瑜伽的文獻《薄伽梵歌》證實了瑜伽在5000多年前就已經出現。我們將5000年以前的瑜伽稱為「原始階段的瑜伽」。

這個階段的瑜伽主要是作為治療和預防疾病的方法、保持健康長壽的方式而存在的。在逐漸的發展過程中,它為印度文明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也因此成為印度文化的理論基礎之一。自公元前5000年開始,直到《犁俱吠陀》的出現,約有3000年的時間,這段時間是原始瑜伽發展、缺少文字記載的時期,被稱為瑜伽的「前古典時期」。

、這個時期的瑜伽,已經由原始的哲學思想逐漸發展成為修行的法門,其中的靜坐、冥想及苦行,成為瑜伽修行的中心。但由於在那個年代,精通瑜伽的修行者更多地專註於自我的身心修鍊,收徒寥寥無幾,不注重瑜伽觀念的樹立和傳播,因此嚴重製約了瑜伽的發展。前古典時期的瑜伽沒有代表人物,沒有瑜伽系統。

吠陀時期

由於文字的缺乏、瑜伽修行者的鬆散性、時代的久遠性,瑜伽在史前時期的整體概念十分模糊,具體表現為:渠道單一狹窄、缺乏理論性和系統性。

吠陀時期是指公元前2500年前的印度河文明形成至婆羅門教盛行的時間段。印度河文明由達羅毗荼(土著)人創立,從印度河文明遺址中發掘的文字和圖像,已經能證明瑜伽的存在,在這個時期瑜伽有了文字記載。隨著雅利安人的入侵,印度河文明在公元前1700年左右開始衰亡。

雅利安人最初居住在高加索一帶,後來經過長期的激烈鬥爭,終於把達羅毗荼人驅為奴隸,成為「達薩」,印度從此進入階級社會。為了維護階級社會的特權和地位,雅利安人以《吠陀(韋陀)文集》為基礎,形成了一套詳細的宗教管理制度。這就是著名的婆羅門教。

婆羅門教追求行為和修持,提倡苦行和磨礪,開始注重瑜伽修持。約在公元前1500年,《吠陀經》出世,瑜伽自此得到了系統的記載,瑜伽的基本觀念開始形成。因此,「吠陀時期」又被稱為「基本觀念形成期」。

史詩時期

雖然可以通過《吠陀經》看見關於瑜伽修持的記載,但這種記載基本以苦行的方式出現,尚看不出瑜伽本身是否有獨立成型的理論,也不太清楚它具體的修持方法。

瑜伽真正的理論化是由《奧義書》開始。《奧義書》認為人生最大的追求就是:力圖回歸真正的自我,達到「梵我如一」的境界,使小宇宙與大宇宙高度契合、和諧和統一——這也正是瑜伽的精神。在《奧義書》里,「瑜伽師」的名稱開始出現,可見當時已經有一批專門修持瑜伽的人,並且瑜伽已經成為一個專門的領域。

如果說《奧義書》使瑜伽得到更為精確的記載,那麼《薄伽梵歌》的誕生,就完成了瑜伽行法與吠陀哲學的合一。它使瑜伽這一民間的靈修實踐變為正統,由強調行法到行為、信仰、知識三者并行不悖,從而使瑜伽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理論系統。

印度文明中的瑜伽是指人與宇宙本源的神秘聯繫與結合,一切能達到這一目的的行為都統屬於瑜伽,因此《薄伽梵歌》共分18章,每章的標題中都含有「瑜伽」二字,它將一切與人有關的活動都納入瑜伽範疇,表現出一種泛瑜伽的傾向。在《薄伽梵歌》之前,印度瑜伽已經形成業瑜伽、智瑜伽、信瑜伽和王瑜伽四大主流形式,而《薄伽梵歌》則是第一個全面提出上述瑜伽理論體系的著作。

《薄伽梵歌》是印度著名史詩《摩訶婆羅多》中的一段神話。因此,從《吠陀經》之後到《薄伽梵歌》盛行的這段時間被稱為瑜伽的「史詩時期」。「史詩時期」又被稱為「瑜伽基本體系形成期」。

中世紀哲學時期

在《薄伽梵歌》形成了瑜伽基礎理論體系之後,瑜伽經過了百家爭鳴的盛行期——從公元前6世紀開始,直到公元前後結束。這就是所謂的「瑜伽中世紀哲學時期」。

在這個時期,佛教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在創立佛教理論時,就曾借鑒過瑜伽里的禪定和冥想。而隨後於南北朝傳入的佛教「禪宗」里所秉持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基本體系,正是應對了《瑜伽經》里對瑜伽的定位——瑜伽是對心的控制。

除了印度本土佛教和禪宗對瑜伽有所發展,恆特羅瑜伽(密宗瑜伽)里也尤為強調對瑜伽的修持。後來這一派別在西藏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由此又產生了藏傳佛教和藏密瑜伽。

提到這個百家爭鳴的瑜伽盛行期,就不得提到《瑜伽經》。大約在公元前300年時,偉大的瑜伽師帕坦伽利不加偏見地系統整理了當時流行的各種宗派,又結合古典數論的哲學體系,創作了《瑜伽經》,使印度瑜伽從此真正成型。自此開始,瑜伽被印度正統哲學所承認。

《瑜伽經》全書共195章,將瑜伽定義為:yama(控制),niyama(純潔的操守),asana(身體姿態),pranayama(呼吸的控制),pratyahara(感官內斂),dharana(集中意念),dhyana(冥想),samadhi(至善境界)八個分支,意在傳播瑜伽的智慧精髓——即瑜伽里鼎鼎有名的「八支分法瑜伽」的來歷。

從瑜伽的吠陀時期開始到瑜伽的中世紀哲學時期,這整個時間段又被稱為瑜伽的「古典時期」。

經書時期

自《瑜伽經》以後,瑜伽的體系已經基本成熟,此後的瑜伽被稱為「后古典瑜伽時期」或「經書時期」。

經書時期的瑜伽不再渴求從現實中解脫,不再認為冥想是達到解脫的唯一方法,而是強調捕捉生命當下的時刻、接受現實。因此,產生了節食、禁慾、體位法、七輪、咒語、手印、身印、尚師之結合等各類后古典時期的瑜伽精華。

此外,這個時期的瑜伽還催生了各種豐富的瑜伽著作與各種修習分支,其中包括瑜伽氣功(hatha)、密教瑜伽哲學經典(tantra)以及如雨後春筍般建立的瑜伽專門學校等。自此,瑜伽得到了更為長足而深遠的發展。

近現代發展期

印度本土的瑜伽發展

自1757年普萊西戰役后,印度開始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9世紀后,隨著印度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瑜伽思想又成為反殖民、反封建鬥爭的思想武器。傳統的瑜伽思想也在新的時代下,吸收了新思想、新文化,得到了新的發展。

號稱「印度革命之父」的民族主義激進派領袖提拉克,提倡業瑜伽理論,號召印度人民不求利益,不計後果地抗爭,號召每個人向戰士一樣行動和戰鬥,按照「職責」去行動。國大黨創始人聖雄甘地則借用信瑜伽來傳播其「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無論這兩人觀念如何,他們在民主運動中對瑜伽哲學的運用,最終對印度獨立和解放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在19世紀的印度,還催生髮展了「聖王瑜伽」、「拙火瑜伽」和「濕婆阿蘭達瑜伽」等重要的瑜伽派別。

西方瑜伽的流行和後現代瑜伽體系的興起

公元1800年前後,操持大師Vivekanada將后古典瑜伽引進美國。隨後,后古典瑜伽在歷經多位大師的努力傳播,奠定了西方瑜伽的基礎。到了20世紀60年代,瑜伽開始在世界上流行,20世紀80年代開始進入,並且在近幾年得到極為迅速的發展。

瑜伽之所以風靡世界,得益於其獨特的健身方式和練習功效。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城市生活節奏快,所以減壓、美體瑜伽等運動開始悄然走紅。從古典瑜伽里衍生出的一系列後現代瑜伽體系,充分融入了各種現代健身元素,出現了以下的瑜伽方式:高溫瑜伽、流瑜伽、舒心瑜伽、排毒瑜伽、纖體瑜伽、水上瑜伽、辦公室瑜伽、親子瑜伽、雙人瑜伽、產前產後瑜伽……

後現代瑜伽和古典瑜伽的區別是:它更強調瑜伽的健身和放鬆功能,提倡休閑和心靈的純凈,並不拘泥於傳統的體位和師承。自在、健康、舒適、放鬆、有效,是後現代瑜伽的基本追求。

- END -

-Namaste-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