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誕生第一家市值3000億美金的公司!市值=中石化+萬科+茅台+中車+順豐+格力

北京時間2017年5月2日,微信母公司騰訊集團股價大漲,創下2004年6月上市以來的最高水平。總市值達23447億港元,摺合人民幣約為20872億,成為第一家突破3000億美元的上市公司。超越美國銀行、富國銀行,進入全球企業前十!

(什麼才是真正的「白馬股」?連「股王」茅台都要膜拜)

Wind全球市值「風雲榜」顯示,截止5月2日,全球市值Top10中前五家均被科技公司霸佔。騰訊和阿里巴巴位列第11和12名,阿里巴巴當前的市值約為2886.58億美元,互聯網巨頭,大有趕超前人之勢。

你可能對於世界前十,3000億美金沒什麼概念?如果你再看看這些公司的名字,你就會明白!

更直觀點,直接看下面這個「公式」:

仔細算一下,騰訊現在的市值,竟可買下中石化、茅台、中車、順豐、萬科、格力6家上市公司所有的股份!

騰訊股價暴漲速度驚人,甩深圳房價N條街!

我們拿騰訊股價和深圳房價對比一下。統計顯示,騰訊上市至今股價暴漲351倍,甩深圳房價N條街!

從2004年騰訊上市,當時深圳房價6000元/平左右,一套100平米房子大約60萬元,首付三成再加上相關費用,大概出資20萬。按照深圳當前6萬元/平米的價格計算,十年間房價漲了約10倍。再按3倍槓桿計算,漲幅不足30倍。

再看回騰訊,2004年6月16日,騰訊控股正式掛牌上市,發行價格為3.7港元,而如今價格卻是1302港元(后復權價格),漲幅高達351倍,而且還不帶槓桿!

難怪在鵝廠上班的,領工資是次要的,關鍵是用工資買自家股票!

從1999年成立起計算,做到這一切,騰訊只花了18年。

過去一年,全球經濟都處於動蕩當中,經濟增速也不可避免的在放緩;然而就是在這樣的經濟背景下,騰訊卻反而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增長速度,增幅繼續超越歷史,打破了世界頂級投資機構的預期,震驚華爾街!

騰訊最新財報數據顯示,2016全年騰訊共實現營收1519億,經營盈利561億人民幣。同比上一年,這個增幅已經接近50%,也就是說差不多一年翻一倍!

截止到2016年底,微信擁有全球活躍用戶8.6億,QQ擁有全球活躍用戶9億。總共擁有接近18億活躍用戶的騰訊,已經與美國Facebook並列成為全球最大的社交帝國,騰訊更是全球最大的華人聚集地!全球有多少華人在上網,就有多少人在使用騰訊的產品,不管你是用QQ,微信,還是你在玩LOL,王者榮耀!

更讓人「浮想聯翩」的一組數據是:騰訊手機QQ月活躍賬戶數6.525億同比增1.7%,微信和WeChat的合併月活躍賬戶8.89億同比增27.6%。

如果從總人口13.75億來看,幾乎所有玩手機的人,都免不了給騰訊送錢……今年3月,騰訊還斥資139億港元收購特斯拉5%的股權,成為其第五大股東。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從事運營微信公眾號的公司;起碼有百家以上估值過億了;大部分都準備這兩年選擇掛牌上市,騰訊相當於間接的讓國內百家企業成為了准上市公司。

全國通過QQ與微信間接提供的工作崗位預估已經達到了千萬級別!全國的微信公眾號已經超過了千萬,這意味著微信使大量的人員獲得了工作崗位。隨著微信支付、小程序等功能的不斷完善,騰訊帝國的版本將越來越牢固!

我們再來翻看最近兩年騰訊投資占股的國內公司名單:

京東(市值500億美元)

滴滴打車(國內出行領域最大的公司,估值500億美元)

華南城(香港上市公司,經營大量的物流和貿易中心)

美團與大眾點評(最大的O2O公司,估值200億美元左右)

58同城(第二大的O2O公司,市值64億美元)

還有華誼兄弟、中石化、萬達、同程旅遊、摩拜腳踏車等等幾十上百家國內公司!

再看看騰訊國外投資占股的公司:暴雪(魔獸世界製作方)、Riot Games(英雄聯盟製作方)、美國的Epic Games、韓國的Kakao Talk、Waddle、美國的Pair等等;都是在各自領域有巨大影響力、巨大潛力的公司;涉及各行各業、遍布國內國外!充足的現金流加上全球最大的社交流量,騰訊未來的可增長空間將非常可怕!

互聯網經濟才剛剛崛起;今天的騰訊市值3000億美金也沒有包括它投資或者收購的上百家潛力巨大的公司股份。世界前十對於騰訊來說,只是剛剛開始 ......

1999年創立,到今天市值超越3000億美金,進入全球前十的偉大壯舉,騰訊只花了18年。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的最快紀錄,這不僅是騰訊的偉大,也是屬於的榮耀!

47年前的一天,具體時間是1969年10月29日22點30分,網際網路的前身阿帕網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第一節點與斯坦福研究院(SRI)第二節點連通,實現了分組交換網路的遠程通訊,標誌著世界互聯網正式誕生了。

而此時的,還在進行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要說其它大事,也就是同蘇聯爭奪珍寶島了,讓揚名國際。

24年之後,也就是1983年,美國國防部研製成功了用於異構網路的TCP/IP協議,美國加利福尼亞伯克萊分校把該協議作為其BSD UNIX的一部分,使得其在社會上流行起來,從而誕生了真正的Internet。

這時的還處於改革開放初期,首屆春節聯歡晚會在這一年直播,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這一年誕生。

11年之後,也就是1994年4月,雅虎創始人楊致遠與大衛·費羅(DavidFilo)推出了互聯網導航指南,已經著手制定互聯網世界的遊戲規則。那一年最偉大的壯舉是三峽工程開工,其他的小事都不太起眼,比如這一件: 4月20日,通過一條64K的國際專線才接入國際互聯網,互聯網誕生了。

這就是互聯網和美國的差距,完全不是一個起跑線上。

我相信當時的,沒有任何一個人敢去幻想這樣一個事實:20年之後,的互聯網產業將和美國並駕齊驅,成為世界公認的互聯網強國,一起包攬了全球互聯網公司前十強,美國佔有六席:谷歌、臉譜、亞馬遜、易貝網、Priceline、雅虎,四席是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

因此,如果說經濟是世界經濟史的一個奇迹。那麼互聯網完全可以稱的上是世界產業史的一大奇迹!

互聯網究竟是如何「瞞天過海」的?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1994年誕生的互聯網,即不是在當時的郵電部,也不是其他政府部門,而是一個中科院牽頭的科研項目NCFC。1997年主管域名的CNNIC成立,就放在中科院這樣一個科研單位,也就是說早期的互聯網是由產業部門主導,而不是宣傳部門來主管,這就使互聯網遵循了「先發展,后管理」的理念,這非常有利於新產業的開拓探索,為互聯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CNNIC成立的1997年,被公認為互聯網元年,這一年早期最知名的三家互聯網公司都呱呱落地了,它們是搜狐、網易、四通利方(新浪前身)。他們引領了互聯網的第一波浪潮,並先後在美國股市上市,奠定了的三大門戶網站的江湖地位,這是互聯網的1.0時代。

但是,真正鑄就了互聯網奇迹的,反而是一批後來者:1998年創立的騰訊,它將「人」和「人」進行了連接;1999年創立的阿里巴巴,它將「人」和「商品」進行了連接;2000年創立的百度,他將「人」和「信息」進行了連接,形成了互聯網的三足鼎立之勢,這是互聯網的2.0時代。

毫無疑問當時的互聯網創業是非常辛苦的,後任阿里巴巴人力資源總監的張璞,是這樣形容第一次去阿里巴巴面試時的感受:「到了湖畔花園后,感覺這個公司有點怪,像皮包公司。黑燈瞎火(因為停電),門口擺著一堆鞋,房間的地毯上躺著20多個人,有臭味……」

但是,正是這種志存高遠、艱苦求生的創業精神,才支撐了互聯網產業的發展。這種精神也激勵了無數青年以馬云為目標,不斷的開拓,成為了的新經濟。

那麼,下面四個問題很重要:

一、其它國家的互聯網產業為什麼不發達?

1、語言

互聯網跟製造業不同的是:製造業是以產品為基礎的產業,產品可以標準化。而互聯網是以溝通為基礎的產業,所有的溝通交互都離不開統一的語言表達。

美國有3億多人口,互聯網就容易形成產業,而且美國的官方語言英語也是世界通用的,因此美國的互聯網產業很容易往世界範圍擴張。

而在歐盟,人口最大的是德國,只只有區區八千萬,不足我們一個省份。幾十個國家拼湊而成的組織,文化分裂、語言紛雜,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等等,想發展互聯網產業真的很難。

所以歐洲的製造業可以領先,但互聯網卻很落後,直到現在,整個歐洲有沒有一家大的互聯網公司。所謂風水輪流轉,各領風騷數百年。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都是歐洲,然而第三次工業革命和第四次工業革命,都是信息革命,歐洲真的也該歇歇了。

舉個例子,比如你想在荷蘭開發一個像谷歌一樣精確的搜索引擎,首先在初期你得雇傭1,000個工程師,但問題是一個不足2000萬人口的荷蘭,市場能不能支撐起這麼大項目的運轉?

而人口13億,統一用漢語。這簡直就是互聯網的最好土壤!

2、人口

歐美、日本這些國家的商業環境是「地廉人貴」,而的商業環境是「地貴人廉」。

正是因為的「地貴」,導致線下實體店租金成本高,成本最終傳導到商品價格上。而網上商品無需支付昂貴的租金,所以網購才那麼受歡迎。

的「人廉」主要體現在大量廉價的勞動力去做快遞員,(以前的廉價勞動力在工廠,現在的廉價勞動力在路上),可以做到江浙滬6塊錢包郵、隔天到貨。但是在歐美就做不到,因為人力成本太貴了。在你買一桶水可以免費送到你家,在歐洲就送不起……

另外,互聯網拼的就是規模效益,比如同樣開發一個網站或者App,8000萬人使用也是這個成本,13億人使用也是這個成本,邊際收益不可同日而語。

歸根結底:的互聯網是承接了製造業的人口紅利。這就是的電子商務水平超過了美國的根本原因,最終成了世界上電子商務最發達的的國家。

另外,歐洲高福利很多人羨慕,人們已經喪失了強烈改變自身處境的意願,熱衷於安心踏實的工作。而的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完善,再加上急劇攀升的房價,很多人迫切的像改變自身境遇,而創業成為社會幾乎唯一的上升通道,互聯網也成了最好的選擇,因為它不需要多麼雄厚的基礎,更需要的是創新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因此湧現了一波一波的互聯網創業浪潮。

二、為什麼美國的互聯網在都會失敗?

先來看法國一家媒體的報道描寫吧:當整個歐洲大陸都被谷歌,蘋果、Facebook、亞馬遜等網路巨頭霸佔時……互聯網的發展卻對這些企業建起了「銅牆鐵壁」,這種現象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在有可以和谷歌對抗的百度,有可以和Facebook對抗的微博,QQ空間和人人網,可以有與易貝和亞馬遜對抗的阿里巴巴,有可以和YouTube對抗的土豆和優酷視頻,更有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使得Windows的地位岌岌可危……成為唯一一個沒有被美國網路巨頭所「侵蝕」的國家。

大家一起來思考一個問題:美國的肯德基、星巴克、通用、寶潔等大公司,在都獲得過成功,而美國的互聯網企業為什麼在一個個敗走麥城?

遠的例子有:雅虎收購3721進入市場,很快就把3721做砸;eBay收購當年最大C2C網站易趣網,花了幾個億做市場營銷,結果市場份額從90%以上變為不到10%;谷歌進入后,幾年間把市場份額從30%做到10%,最終宣布退出。

近的例子有:優步一直想吞併市場,然而僵持那麼久,實在無力和滴滴抗衡,只有和滴滴合併。

要知道谷歌、Facebook、雅虎、eBay等等這些公司的入侵性都是很強的,甚至在中東這樣的穆斯林國家都可以成功,是如何形成互聯網的銅牆鐵壁的?

水木然認為,那是因為美國擅長的是將「工序標準化」的能力,這種能力主要體現在實物上,不僅是保證了統一的產品標準、口味,還蘊含了品牌的價值,很大程度上契合了人的需求。

然而互聯網只是一種工具,工具講究的就是實用。比如對於的年輕人來說,可能會覺的使用蘋果手機是比較有面子的事情,但不會覺的使用Facebook會很有面子,因為它不是一件屬於我們個人的實物;比如我們究竟是用滴滴叫車還是用優步叫車,只取決於服務的速度和質量,互聯網的價值僅僅體現為使用價值方面,並沒有品牌溢價。

美國的互聯網公司屬於西式文化體系,的互聯網屬於東方文化體系,要知道很多邏輯都是截然相反的、相悖的,這就使本土的互聯網公司容易佔據上風,因為他們更了解人,更懂國情,谷歌就這樣敗給了百度, Facebook也攻克不了微信的地盤。

綜合自:Wind資訊(windzxsh)、互聯網熱點(web-news)、水木然(smr8700)

長三角商業地產俱樂部通訊錄

在這裡,有20000多個品牌商家實名聯繫方式,實名審核,歡迎商業地產品牌商家加入。

長按指紋二維碼加入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