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蔣高明:擺在我們面前兩條農業道路利弊分析

當今的農業生產方式,因離生態規律越來越遠,在為人類提供了餐桌豐富的食物之後,也製造了大量的問題,如環境污染、氣候變化、動物福利降低、人類疾病增加、就業難、社會矛盾加劇等等。人類必須重新反思現代農業的利與弊,向正確的道路回歸。當前,擺在人類面前有兩條道路:

第一條道路,工業化化學化和生物技術化的農業。該農業模式從生產化肥農藥等所謂農資的工廠開始,到利用各種添加劑的食品加工廠結束。在該模式下,從事的農業人口少,以單幹為主;大部分變成被餵養的人口;製造了更多的病人,以至於某些國家每人僅醫療費就高達1萬美元,該花費在完全可以吃有機食品了。

第二條道路,杜絕上述有害化學物質,按照生態規律辦事。該模式從收集天然有機肥料開始,到利用天然微生物或物理方法製造食物的作坊結束。在該農業模式下,從事食物生產的人口多,勞動者集體勞動;其生產的食物健康口感好,食物生產源頭生態環境好。只要人勤快,人類就能夠可持續生存下去。

第一條道路的優點:一是減少人工,將勞動強度變小了;二是規模化效益高;三是帶動的產業鏈長:包括化肥和農藥生產、農業、飼料添加劑、食物添加劑,從莊稼葯,到動物葯,到人葯的生產量大,帶動的GDP高。

第一條道路的缺點:一是環境污染,製造農藥、化肥、地膜、各種化學添加劑污染環境;二是釋放大量溫室氣體,與全球氣候變化有關的溫室氣體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來自所謂的現代農業;三是源頭製造病人,大量疾病尤其癌症、白血病、性早熟、不孕不育等增加,與食物生產方式的改變有很大關鍵,當前全國乃至所有發達國家食物生產中的雜草防治幾乎離不開除草劑,害蟲防治也以化學滅殺為主;四是造成嚴重的食物浪費,由於數量供應大,且口感差,種地的養殖的加工的開餐館的不吃自己的產品,很多食物變成了垃圾,食物浪費量驚人,僅餐桌浪費就能夠養活2-3億人。

第二條道路的優點:一是從源頭保護生態環境,綠水青山,生態景觀美好,農田裡沒有農藥瓶和垃圾地膜等白色污染,有喬、灌、草多重農田防護林;二是品種多樣,種養結合,輪作倒茬、農田可食生物多樣性豐富;三是食物口感好;四是對人群健康好,尤其對孩子的成長發育最好;五是傳統的種子能夠保留下去;六是人的繁殖力旺盛,從嘴裡進入的食物中化學物質基本杜絕。

第二條道路的缺點:一是費人工,尤其對雜草的控制,需要人工或人工操作機器,不如飛機噴農藥那樣高大上;被認為是落後的代名詞;二是動物生長周期長,因為不催肥不育肥,相應地消耗較多的飼料;三是相對分散,規模小。

第一條道路始終是資本控制的,在每一個環節都有資本的黑手,一直到醫院,到墓地,是典型的互害模式。

第二條道路,是受自然生態規律控制的,每個環節上的人要麼多付出勞動,要麼多付出鈔票,最終受益的是農民、市民、各級消費者,以及生態環境,是典型的互助模式,且外來資本不容易插手。

第一條道路符合資本的邏輯,是資本主義玩的遊戲,以人類生存環境和地球物種為代價。必要的時候犧牲一部分人,這部分人在他們眼裡是垃圾人口;

第二條道路符合社會主義的邏輯,即共同富裕。只有社會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這樣的農業模式有人氣,人之間需要合作,人與自然之間需要和諧,而不是一味對抗。

上述第一條道路就是現在人們津津樂道的所謂現代農業,以美國農業為典型代表;第二條農業模式是高效生態農業,由人發起,但尚處於萌芽階段。

人類社會還能夠走多遠,取決於人類選擇什麼樣的農業道路,是生態農業還是化工農業?是可持續農業還是不可持續的農業模式?常規農業追求的是數量,生態農業追求的是質量和數量共贏,且優質優價。常規農業中的利潤農民得到的很少,連10%都不到,而高效生態農業中的30%左右的利潤給一線的農民。

有人認為,生態食品或有機食品價位太高,同樣是食物相差那麼大不值得,因此,在吃飯問題上馬馬虎虎,越便宜越好。殊不知,正是因為消費偏離了價值規律,才促進了各種化學物種搖身一變,以常規農用物資名義進入了食物鏈。如果仔細算一筆賬就會明白了,假如一個人吃安全食品可以活100年的話,但有人為了省錢只活了70年,其退休工資在5-10萬元,少活的30年就可以少拿工資二三百萬元。如果多投入1萬元購買安全食品,就可以滿足上百年的消費了。要是連60歲都活不過,或者只有短短三四十年就得怪病離世,連自己交的養老金都沒有享受過一回,到底是哪一個賬合算呢?

葯食同源,病從口入。病一定是從口入的,否則過去40年前根本沒有這麼多的癌症病人出現在醫院裡。環境污染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生產食物過程中,製造大量農藥類農資物質,農藥殘留、抗生素超標和各種食物添加劑、膨大劑、強化劑、強筋劑等等進入食物鏈,正是因為畸形農業模式導致的。。

目前,幾乎沒有人用傳統的辦法除草了,也沒有人用生態的辦法控制蟲害了,都是藉助於除草劑和殺蟲劑。農藥和化肥,原本是二次大戰期間過剩的軍事產能,是作為炸藥和神經毒劑使用在戰場上的,而今在農業上堂而皇之地被應用、被吹捧。其引發的環境問題、健康問題和社會穩定問題,是非常明顯的。

人類能否在地球上可持續地生存下去?取決於上述農業模式是否良性發展,取決於大眾的覺醒,取決於社會財富的合理分配,取決於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改善。地球給人類思考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文章來源:蔣高明科學網博客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