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大一大二就把高盛/麥肯錫/大小摩的Offer集齊了?

前一段時間,主頁君認識了一個在英國留學的男生,他叫Harry,和很多留學生一樣,在課業、實習、融入異國文化中做著看似輕鬆的掙扎。才大二,居然就已經拿到過大小摩,Goldman Sachs、McKinsey、PwC的實習Offer。他說的時候很輕鬆,但是我還是能感覺到這些聽起來很牛逼的成果,是用無數個通宵和失敗換來的。很想介紹他給大家認識,於是就有了這一篇文章。

我是Harry

我在英國top10的大學讀大學部。專業是金融,然後之前在一家很有名的Hedge Fund,Mckinsey,以及一家頂尖Boutique Bank實習過,我接下來暑假會去Goldman Sachs London Office,做完之後會去KKR。

因為英國的大學是三年制,基本上就比別人少了一年的時間,所以我大學剛剛開始的時候,就開始準備實習了,參加過各種各樣的Career Event,有在London Office內部的,也有在本校的。一開始也是被很多小公司拒之門外,但可能因為我本來的目標就是Big Name,所以自己也並沒有花很多心思在小公司上,只是作為之後申Big Name的練手,所以之後在大投行的Networking上就更加遊刃有餘。

其實人脈和Networking是很重要的,就一個秘訣:臉皮厚在面試之前,我會找到在應聘公司的校友,對公司進行更深入的了解。很多人會臉皮很薄,怕打擾到別人,但是每個人當初找實習找工作都是這樣被「幫助」過,所以大多數人都會熱心地提供幫助。所以一定要積極尋求幫助,抓住一切可能獲得更多資源的機會。後來我在活動中遇見Michael Bloomberg本人,對,就是那位紐約市市長,並創立了大名鼎鼎的彭博(Bloomberg)集團的Bloomberg,厚著臉皮大膽去聊天,沒想到聊得很投機,並在走之前給我留下了鼓勵的字條,之後互通了郵件並約了飯。如果我不開口說話,可能就一輩子都沒有這樣的機會。

當然這種頻繁地參與職業社交活動是很累的,需要提前做好各種資料的收集,面試的準備,提升technical以及networking的能力,同時還要平衡課業,這是很難的,因為我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實習上面,只能大部分自學,然後有問題約老師的consultation hour。

留學生,尤其學生在外找工作並不容易,但我覺得,只要做好cultural方面的轉變,以及願意付出足夠的努力,也是很容易找到很好的實習。我和很多人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還需要努力。其實我也並沒有大家說的那麼牛逼,成功的秘密大家都知道,就是多花時間,就是犧牲該睡覺該娛樂的生活,但是這樣堅持努力的人太少了。最後希望和我一樣在海外求職的留學生們一定不要放棄,我可以,你們也可以!

雖然主頁君這麼多年也接觸了很多所謂夢想在投行四大等人生勝利組的行業工作的同學們,跟Harry聊完,只覺得終於詮釋了魯迅先生的那句話:

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Offer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我不知道Harry經歷了怎樣的兩年大學生涯,但他確實值得這一切的回報:

大一:

JP Morgan, Morgan Stanley, PwC Spring week

McKinsey PTA

Hedge Fund Intern

大二:

Allen & Overy Law Vacation Scheme

Goldman Sachs, Asset management

大三:

KKR, private equity

像Harry這樣牛逼的同學在投行其實並不算特殊。知乎上有一個高贊的問答:投行和對

沖基金的人聰明和優秀到什麼程度?

有一個答案列舉了一些標籤和頭銜,大家感受一下:

投行和對沖基金里除了有世界上最優秀的銀行家、交易員、經濟學家、統計學家、風控專家,還有最優秀的數學家、物理學家、生物學家、天文學家、人工智慧科學家,奧運會冠軍、撲克冠軍、自由搏擊冠軍,前副總統、國務卿、外交部長,和大量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其實什麼叫優秀呢?不過是比別人多花一點時間,多動一點腦子,你所看到的以為優秀的人都不是天生如此。對於精英,不要神話他們,膜拜他們,而是要去理解他們是怎麼以一個凡人之軀做到這一步的。

知乎@Cheng

前一段時間看熱門奧斯卡電影《Spotlight》的評論, 裡面有一句話感觸頗深:「當聰明人用笨辦法下功夫, 這才是優秀的可怕。」

投行沒做過全職, 但是一個暑假在紐約一家精品投行的實習也是深有同感的。表面上, 投行看上去是一個把常春藤的頂級畢業生聚集在一起,揮舞著鞭子一遍一遍的做ppt,拉表格,從日出到日落。

我在做實習之前看過很多前輩寫的投行帖子, 印象是:辛苦,麻木, 勢力,考運氣。 不需要任何技巧,只需要能熬夜,能狠下心來做事情,在外加一些運氣, 誰都可以做。

真正等到我實習的時候,有些事情看表面是運氣,深入看了,確實是聰明。

人與人的區別,就是有的人在一遍一遍的excel的折磨下,腦子越發遲鈍和容易開小差,而有的人已經不僅摸清了每一個關注的公司的信息,並且分門別類的儲存在腦海里。

通過一整個實習,我對投行的偏見基本全部消失,我並不覺得投行是個拼時間拼運氣的行業。只是一味當苦力的分析師, 估計最後也不會在這條路上走遠, 真正的投行精英, 每一次ppt,每一個excel都見證了一次成長這種不被重複苦力勞動嚇到,並且能從中不斷學習的能力,才是成就這些人的原因。

知乎@Mr.Li

我一個在megafund PE的哥們去年剛剛被提拔為可能是歷史上最年輕的VP。這個事兒沒有投行那麼容易,到了megafund要去拿carry而且還需要在不少投資上有著看的過去的IRR,一比投資就是幾年時間。我去商學院之前想找他聊聊,他跟我說了如下的見解:

這個行業里,有一些人是真的聰明,聰明到他就是和你不同瞬間幾千萬美元進賬成為名人,這些人可能是沃頓是哈佛是MIT的,他們腦子基因就不同。但我不是這樣的人,你的直繫上司也不是,而你也不是,我們絕大部分的人不管你看到在黑石還是och ziff,都不是。我從某個頂級投行幹了2年之後面試了無數的PE/HF,我是個top analyst, 就是沒有offer。我甚至差點失去了動力堅持下去,不過最後我來到了這裡,我想告訴你的是,不管你做什麼,堅持下去,機遇最終會來,但你需要堅定不移的相信自己,堅持下去,祈禱好運。」

這哥們大學部不是美國top30 (也就是美國985之外), 大二的時候為了進入投行自己找當地的小投行組織了一個實習計劃,最後大三去了一家bulge bracket實習,畢業的時候再利用bulge bracket的offer去了一個頂級的獨立投行。他和你我一樣,喜歡party,愛喝酒,喜歡漂亮姑娘。他現在在這家PE,跳過了MBA,晚上8點下班,干著喜歡的事情,成為了最年輕的VP。你要再問他,經驗是什麼,他絕不會告訴你僅僅是聰明,但一定會說,work hard, be persistent, and good luck.

從非QUANT投行角度而言其實沒什麼聰不聰明。勤奮努力進入一個好的學校,基本上申請個實習的機會就有了。從入職角度上看,IBD/S&T無非都是一些基本的東西,如果要建模那都有template, 說難聽點隨便找一個不笨的大學生做幾遍就會了,如果做flow trading那你就下下單子,如果做sales那本質上什麼行業的sales都一個特性。hedge fund會比投行更容易展示聰明的部分,因為你需要自己做一些對於投資的決策和判斷。

這個世界上聰明人太多了,並沒有哪一個行業就比另一個行業的人要聰明的多,IT/工程/computer science行業中聰明人更是大大的有。做研究的教授,甚至在北京衚衕里唱了50年戲的老大爺,在他們各自的領域都是聰明的。對於成功而言,基本的聰明以及勤奮的努力是prerequisite。

90年代華爾街有一句很著名的話"you better be lucky than smart".

很好的形容了這個行業。即便再聰明如LTCM,依舊成為歷史的炮灰。確實金融行業很難進,因為太多人沖著光環和長時間工作換取金錢而來。其實只要進入了名校,都好說。

這個世界上聰明的,勤奮的,有背景的,有各種特殊情況人太多太多,所以沒有任何一個人有多特別,so, you better be lucky than smart. 如果你自認你沒有自信,不夠聰明,不夠勤奮,那麼,good luck.

但是有的時候,當我們身邊出現了一些優秀的人,我們往往會先投向羨慕/嫉妒的目光,然後暗暗想:ta就是有個好的家庭,要是我也有個開公司的爹,我也能和他一樣。又或者:他就是會套路面試官,這有什麼...不就是做個Excel么,把你能耐的... 然後繼續為自己的懶惰找借口。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