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許景怡:一個文化符號的誕生——格蘭特·伍德和他的《美國哥特式》

《美術報》第74期 域外美術

一幅畫可不可能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即使它溫和地諷刺了美國小鎮中「簡單而體面」的價值觀。或者,像普通人認為的那樣,這是一種直白的諷刺,嘲笑了瀰漫在美國中西部村莊中的排外情緒。

格蘭特·伍德(Grant Wood)的《美國哥特式》(American Gothic)背後的真正含義,已經讓幾代人都迷惑不解。我們都熟悉這張作品:在一幢哥特式的木房子前,一對如同夫婦、面容陰冷的愛荷華州農民筆直地站立。木房子的建築風格是維多利亞哥特式簡化版本,在當時的美國鄉村十分流行,作品也因此得名。

格蘭特·伍德 美國哥特式 布面油畫 1930年

這幅作品完成於1930年的大蕭條時期。當時的美國藝術家們拒絕歐洲現代主義藝術的影響,深入鄉村地區創作現實主義作品,強調一種樸素的真實。這種風格後來被稱為地方主義(Regionalism)。在今年2月,倫敦皇家美術學院在展覽「蕭條之後:美國20世紀30年代繪畫」上即展出了大量美國地方主義藝術家的作品。

畫面中引人注目的一男一女,可能是一對夫婦,也可能是一位沉默寡言的父親和他極受寵愛的女兒。畫家伍德的妹妹,同時也是畫中女模特的娜恩·伍德(Nan Wood)堅持認為,這是一對父女,只不過年齡差距看起來不那麼明顯。這種人物關係,體現一種微妙的矛盾。事實上,這幅畫所展現的場景絕不是真實的——一切都是巧妙的安排。

同畫中凝視著觀眾的男人形象不同,畫中女人眼睛微微地眯起,皺著眉頭看向一邊。她的表情令人難以琢磨,似乎很悲傷,又似乎煩躁或者是堅忍。她垂下的一綹頭髮,和她整潔、刻板的清教徒形象形成了些許的衝突。畫中的男人看起來則十分警惕,他像一個武士一般手持著乾草叉,似乎隨時準備和入侵者戰鬥,來保護他身邊的女人。

這一看上去魔鬼式的主題,為作品蒙上了矛盾性的、不安的喜劇色彩。沒有它,整幅作品的情緒會少很多戲劇性。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美國哥特式》都不是現實主義的,而是藝術家精心的布置。

首先,格蘭特·伍德的妹妹娜恩從來沒有和畫中的男人合影,也和他沒有任何關係。在一次驅車旅行中,伍德無意間發現愛荷華州埃爾頓鎮上的這座房子。他立刻獲得了靈感並要「找到兩個嚴肅、正直的人物來搭配這座房子」。因此,《美國哥特式》這幅作品從一開始就是敘事性的,是和現代主義背道而馳的。

格蘭特·伍德在20多歲時曾經在當時的前衛藝術中心巴黎和慕尼黑學習繪畫。他對現代主義繪畫十分熟悉,也曾經以印象派的風格創作。但當伍德回到了美國之後,他很快地拋棄了在歐洲所得的現代主義繪畫技巧和手段。他的創作受到了15世紀佛蘭德畫家凡·戴克那細緻的寫實繪畫的影響,又加入了個人的性格與色彩,從而投入到美國地方主義繪畫的潮流之中。儘管伍德藝術的本源仍然是歐洲傳統繪畫,但他和其他地方主義藝術家所做的,是儘可能從歐洲文化殖民主義中把美國的本土藝術解放出來。在抽象表現主義繪畫出現之前,這是美國爭取藝術獨立的一次重要的嘗試。而儘管《美國哥特式》已經成為一個美國文化符號,地方主義繪畫卻未在美國藝術史上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

伍德一定在巴黎學會了所有利用室外光線繪畫的技巧,但在《美國哥特式》中,兩個模特是分別繪製而成的,也沒有站在實景之中。畫中的男模特,其實並不是一個農民,而是畫家的一位富有的牙醫朋友。畫中人物的服裝是伍德親手挑選的:女子的衣著非常老式,讓人體會到懷舊的味道。此外,他們的臉,尤其是女人的臉,就像哥特式建築尖尖的屋頂一樣,被變薄和拉長。仔細感覺的話,還能夠感到一絲死亡的氣息,彷彿畫中人物成為墳場里的墓碑。女子的黑色上衣和罩在外面的印花圍裙,以及男子的黑色外套,都暗示著這種氣息。還有,木屋的門窗都是關閉的,在這樣晴朗的天氣中也顯得十分反常。

畫中模特重新聚首在作品面前 圖片:波士頓日報

關於這幅畫中的喜劇色彩,伍德本人給出了一個看起來矛盾的說法:「它充滿了諷刺,因為任何現實之下都會有諷刺。」而正是這種模糊與矛盾讓這幅作品成為了最具代表性的美國文化符號,也讓它被世人不厭其煩地模仿和複製。作家、現代主義藝術收藏家格特魯德·斯坦恩(Gertrude Stein)認為伍德是第一流的美國畫家,並評論《美國哥特式》「帶有一種毀滅性的諷刺」。相反,以克萊門特·格林伯格為首的批評家們,對伍德卻近乎無視。格林伯格甚至說伍德是「我們時代最粗俗的畫家之一」。

就像盧浮宮的《蒙娜麗莎》一樣,《美國哥特式》無疑是芝加哥藝術學院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然而在一開始,博物館官方也並沒有看好這幅作品,甚至形容畫中人為「一對滑稽的活寶」。

隨著大眾傳媒逐漸佔領世界,這對畫中人也開始頻頻出現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從電視廣告到各種情景戲劇,從戶外的各種招貼到報紙上的插圖插畫。據統計,幾乎沒有任何一個美國總統和第一夫人的臉,未曾被移至到這幅畫中。就在近期的英國《旁觀者》(Spectator)雜誌之中,總統川普和其夫人就被面無表情地移至了燃燒著的木屋和穀倉之前。

英國 《旁觀者》 雜誌對川普的調侃 圖片:spectator

當然,對《美國哥特式》這幅作品的改頭換面,也並非都是調侃性質的。戈登·帕克斯(Gordon Parks)於1942年拍攝的《黑人女清潔工埃拉·沃森》,就非常嚴肅地用對《美國哥特式》的重新演繹,批判了美國社會對非裔群體的不公現象。這幅照片後來成為《華盛頓郵報》的封面圖片,而帕克斯後來也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非裔先鋒電影導演,並在1984年導演作品《為奴12年》(12 Years a Slave)。

戈登·帕克斯 黑人女清潔工埃拉·沃森 攝影 1942年

這就是《美國哥特式》獨特的魅力所在,它一直在眾生心間挑起強烈的共鳴,讓每一代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並樂此不疲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