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美對華貿易調查:競爭會讓中國更強大!(附13位大咖解讀)

貿易調查的背景或是針對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或者戰略。希望成為微型晶元、無人駕駛、人工智慧、機器人和其他未來關鍵技術領域的全球領導者,令美國政府頗為擔憂。

川普上任后,中美貿易關係一波三折。美國東部時間14日,川普總統簽署備忘錄,指示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針對所謂「不公平貿易行為」發起調查,以確保美國的知識產權和技術得到保護。川普當天在白宮簽署行政備忘錄前稱,為確保「公平和對等的貿易規則」,授權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動用所有可用的政策選項。此次美國對的貿易調查,也被外媒認為是中美貿易戰的「前哨戰」。中美貿易戰會開打嗎?其對中美雙方分別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此前,有分析人士稱,萊特希澤可能將按照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對發起「301調查」。這一在1995年世貿組織成立后美國很少使用的法律工具授權美國總統可對貿易夥伴採取單邊制裁措施。

不過,當天這份行政備忘錄並不意味著美國將立刻啟動相關具體調查,也不意味著一定會出台針對的制裁措施。美國高級官員12日曾表示,美方如決定發起「301調查」,將首先與中方進行磋商。

美國政界、商界不少有識之士指出,如果政府不顧世貿規則,採取單邊行動來解決與貿易夥伴的爭端,不僅無助於解決問題,還可能傷及本國消費者和進出口企業等的利益

拾「301條款」

據了解,根據301條款,美國貿易代表將首先尋求與外國政府協商,以貿易補償或消除貿易壁壘的形式進行協商;如果協商無法解決問題,美國可以採取貿易救濟措施,比如徵收額外的關稅、費用和對進口的限制。

資料顯示,在301條款大框架之下,「超級301條款」、「特別301條款」、配套條款等具體規定,共同構成了美國301條款法律制度的主要內容和適用體系。其中,特別301條款是針對知識產權保護和知識產權市場准入等方面的規定;「超級301條款」是針對外國貿易障礙和擴大美國對外貿易的規定。由301條款延伸而來的301調查誕生於冷戰時期,具有極強的單邊主義色彩,一度成為美國應對與別國貿易摩擦「最後的武器」。但在1994年世界貿易組織(WTO)正式成立后,美國發動單邊制裁案例的數量和頻率顯著削減。

不過這不代表301調查徹底「退出江湖」。2004年,美國勞聯-產聯曾提起針對勞工權利和勞工標準的301調查申請,不過最終被美國政府否決。但隨後在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執政期間的2010年,美國政府宣布接受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的請求,對華清潔能源有關政策和措施啟動301調查。

而此次爭端肇端於知識產權糾紛,8月初,美國政府就曾放出消息稱,川普有意啟動301條款對知識產權問題發起貿易調查,主要針對微型晶元和電動汽車領域。

早有端倪

作為世界上排名前二的兩大經濟體,中美間的貿易往來不僅事關兩國自身,也是影響世界外貿產業的關鍵因素。數據顯示,受全球經濟形勢和貿易環境影響,去年中美貨物貿易額5196.1億美元,同比下降6.7%。不過兩國在對方貿易關係中的重要地位沒有改變。此外,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繼續擴大,根據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去年美國在商品貿易中對的貿易逆差為3470億美元,佔整體逆差的47%。

有分析指出,體量巨大且持續擴張的向美國貿易順差,可能是刺激美國政府實施301調查威脅的重要原因之一。對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曾回應稱,對美貨物貿易順差是由兩國經濟結構、產業競爭力和國際分工決定的,也受現行貿易統計制度、美方對華高技術出口管制等因素影響,並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也願意擴大自美國進口。

而川普更是始終把作為美國對外貿易的最大競爭對手,在競選階段,他就反覆表示要將列入「匯率操縱國」,並對商品徵收45%關稅,不過至今未能兌現。

實際上,美國對產品愈加苛刻的態度早有端倪。近段時間,中美兩國間貿易摩擦愈演愈烈,涵蓋工具箱、不鏽鋼等諸多領域。其中,上周美國商務部曾公布初裁結果,認定出口到美國的鋁箔產品接受了16.56%-80.97%不等的補貼,並對鋁製品企業徵收高額反補貼稅。

兌現是小概率事件

有業內專家指出,在世界經濟整體疲弱的當下,國際市場競爭參與者以往積極對外開放態勢均有所收縮,在此時間節點上,反覆強調要進一步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目的就在於減緩逆全球化的趨勢。美國政府如果執意發起301調查,顯然與經濟全球化大勢相悖。

由於美國內部態度並不一致,不少分析樂觀地預計,美國最終兌現301調查承諾將是小概率事件。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也指出,8月初美國就曾放話要對華髮起301調查,但最終「爽約」,這表明美國決策層內部也存在爭論和博弈,並非鐵板一塊,此次雖然明確8月14日宣布結果,但可能到時也會延期。

「即使發起調查,到公布調查結果、到依據結果決定報復性關稅等反制措施、到正式實施高關稅,依然存在不小的變數」,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觀經濟研究室副主任劉仕國表示,期間中美可能均會出現讓步,而商人政治家川普積極實現威脅利用技巧的最大化,因而整體來看,中美兩國正式貿易衝突升級的可能性確實不大。

劉仕國向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稱,生產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與美國的經貿往來中汲取了豐富經驗,「長期以來,都處於世界生產價值鏈末端,產業以勞動密集型為主,通過經貿活動,學習掌握了新興技術和管理經驗,刺激國內企業迅速轉型升級。

原子智庫第一時間匯聚十三位經濟學家和企業家觀點,其中有著名經濟學者陳志武、吳曉求、巴曙松,前國家經濟領域高級官員劉世錦、魏建國,還有著名民營企業家曹德旺、宗慶后。他們都對國際貿易有長期研究,請聽他們如何看待這場山雨欲來的中美貿易戰。

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中美貿易戰雷聲大,雨點小

中美在貿易上面磕磕碰碰、吵吵架,甚至在一些問題上雷聲大、雨點小、聲勢厲害,但是真正打不起來。理由有三:

第一,川普整個執政理念歸結到一句話,就是把美國的一切工作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上面去。所以,川普是要搞經濟建設,他認為經濟最重要,尤其是國內經濟。所以地緣政治、軍事行動都放在一邊。

第二個,川普要什麼,他執政為了達到三個目標:一,中產階級收入要提高。美國的貧富差距不能擴大、美國製造業要回歸、就業要增加,他希望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一句話,要使美國重新強大。那麼,能夠幫助他做到這三點的有哪些國家?做到這些又需要什麼?第一需要錢,沒有錢,怎麼解決基礎設施?怎麼解決產品?怎麼讓貧富差距縮小?所以,只有,也只有能夠幫助他。在這種情況下,的市場、的財政是川普解決他第二個問題的關鍵。

第三,川普講過一句話,我們願意同一切希望同我們友好相處的國家友好。這句話的核心就是說,一切希望同美國友好的國家,只有一個敵人,恐怖主義,而對於恐怖主義來說,一直高舉反對的旗幟。

以上三個問題,中美之間沒有矛盾,目標一致。只不過達到的途徑不一樣,那麼雙方為什麼不能攜手起來呢?一個強大的美國,一個需要產品的美國,一個遵守聯合國憲章的美國,對有什麼不好呢?一個市場不斷擴大需求,一個包容、和平發展的,繁榮的市場,對美國有什麼不好? 所以中美大戰打不起來。

此次中美貿易爭端的焦點是知識產權。關於知識產權保護,魏建國也提出自己的看法。

我們要加大對所有創業人員的知識產權保護。現在我們為什麼提不到知識產權的保護?因為我們稍微出來的東西,比如說通信,你們搞一個什麼東西,其他人馬上就學。像你們這個模式,今天你們是很好,下次其他人就模仿。對不起你要模仿可以,交錢,我同意。我們現在還沒有這樣的意識,沒有這樣的東西。這些都是我們要去做好的。

前駐外大使吳正龍:美國對華貿易逆差 有些鍋我們不能背

美國全球貿易逆差第一大戶是電腦等電子產品,而則佔了八成左右。這是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價值鏈不斷細化的結果。生產的電子產品重要零部件,都產自美國、日本、德國、韓國和台灣等發達經濟體,只是負責生產部分附件和組裝工作。從收益來看,發達經濟體賺了大頭,而只獲得少量的組裝手工費。如果美國把制裁大棒揮向電腦等電子產品,首當其衝的是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美國能下得了手嗎?

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另一大戶是生產的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產品,如家電、日用品、傢具、衛浴、紡織品等。如美國把這些產品列入制裁範圍,其他新興經濟體國家就會取代,成為向美國出口此類產品的新供貨國。由於商品價廉物美,美國的貿易逆差不但不會下降,反而有可能進一步上升。而為之付出代價的是美國消費者和經銷商。對美國來說,這樣的「買賣」划算嗎?

再者,作為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和美國經濟相互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如果美國強推301條款,執行「報復性清單」,將被迫發起反擊,對從美國進口的客機、大豆等徵收高額關稅,引發貿易戰。這不但造成中美兩敗俱傷,而且還將危及剛剛露出復甦端倪的世界經濟和全球貿易增長的勢頭。美國能承受此重嗎?

中美貿易不平衡是一個老問題,是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

一是現行貿易統計制度誇大了對美貿易順差。根據規定,將原產地定為組裝並出口最終產品的國家,這就導致了沒有一個關鍵零部件在生產而在組裝的產品都記在出口賬上的怪現象。據權威人士估計,如果擠掉這些發達經濟體生產的高附加值零部件「水分」,對美貿易順差將會減少40%左右。

二是美國對華高技術出口管制,人為地壓抑了進口需求,吹大了美方貿易逆差的「泡沫」。根據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今年4月的報告,如果美國將對華出口管制程度降至對巴西的水平,對華貿易逆差最多可減少24%;如果降至對法國的水平,最多可減少34%。

三是從根本上來看,中美貿易失衡是美國宏觀經濟失衡的問題。現在美國不僅對有逆差,對全球許多經濟體也都有逆差。美國貿易逆差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美國國內的總需求大於總供應的結果。美國需求與供應之間存在缺口,靠什麼來彌補?只有靠多進少出,靠貿易逆差來「抹平」這兩者之間存在的鴻溝。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川普利用全球化過程的矛盾

全球化這麼多年來發展很快,但是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區、不同的行業、不同的階層受益程度不一樣,總體來說全球化推動了全球的經濟增長,給大家不同程度都帶來了好處,但是這個分配是不均的。所以全球化是會帶來一些衝突的,怎麼有效地理解、管理這些衝突?比如對發達國家,由於缺少競爭力而出現的就業方面的問題,怎麼通過一些培訓,使他們能夠適應新的工作崗位。當然這方面也有難題,現在發達國家這方面做得很不夠。

所謂逆全球化的潮流實際上是這個矛盾的反映,有些政治家在利用這種矛盾,比如像美國川普的上台,還有歐洲最近在一些選舉當中的現象,其實反映這麼一個問題。

福耀玻璃集團董事長曹德旺:貿易戰只會讓更強大

首先人應該肯定,川普作為美國人,選舉產生他當總統,他的每一天所考慮的事情,第一件就是怎麼樣做到美國利益最大化,這是他的天職,也應該得到我們的尊重。應該充分肯定他恢複製造業大國地位的這個戰略是正確的,我們作為最大的有競爭,但是我們競爭好像籃球比賽一樣的,甲隊應該向乙隊表示祝賀,我們握手,我們賽場上看誰比得好。如果沒有對手你也不會進步,要有這個心態。

你說(對製造業)會不會有影響,天下沒有說把對方綁起來讓你贏的,沒有。你只有去創造條件,去提高你的耐力,怎麼把這場球打贏,就這麼簡單。

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校長李劍閣:逆全球化的情緒不會持續

老百姓對於生活不滿意,會尋找原因,現在焦點在全球化上面,所以會很抱怨。但是如果當全球化逆轉的話,發現對他更不利的時候,就會改變他的認識。全球化是增加這個地球上每一個人的福利的,相對可能是增長速度不一樣。我認為美國這種逆全球化的情緒不會持續,因為他們會看到如果他們搞孤立主義、關門主義的話,他們國內的問題會更大。

此外,關於知識產權的保護,我覺得應該設計一種激勵機制,讓他的科研成果和他一生的收入掛鉤,而不是和他短期的收入掛鉤。我也知道,人工智慧在全世界的人才非常稀缺,每個公司都用非常高的價格挖來挖去。他剛在這兒做幾天,又被另一家挖去了,這邊的成果又不能帶走,因為有知識產權保護。科研人員隊伍不穩定的話,不利於發展。我不贊成用這種高價互相挖牆腳的辦法,而是設計一種與他終生收益掛鉤的激勵機制,這樣他在一個地方踏踏實實地做,而且努力的程度能夠得到相應的回報。

杭州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中美打貿易戰,吃虧的是美國

川普現在要把美國的實體經濟回歸到美國,而且美元加息,還說要跟我們打貿易戰,貿易戰我是一點都不擔心,美國和我們打貿易戰,肯定吃虧的是他。美國人這些年全靠提供商品,使美國生活水平沒有下降,和我們打貿易戰,可能會影響到美國老百姓的生活,到時候會受到美國老百姓反對。我擔心他會降低所得稅,把美國實體經濟引回美國,美國實體經濟倒不一定全部回到美國,比如說蘋果,市場在,配件在,安裝製造也在,他回去幹什麼。我擔心他會把大的民營企業吸引到那邊去,對我們的經濟發展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影響。

銀監會原副主席蔡鄂生:貿易保護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

為什麼現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所謂民粹一些思想意識上升,就是因為基尼係數問題。習主席在去年杭州峰會上專門講了基尼係數的變化,全球化過程中,在現在發展中為什麼現在GDP反而還提高了?這就是在發展當中所產生的問題,就是說沒有把握社會的平衡發展或者叫做均衡發展,使一部分人和大的群體之間的財富增長發生了一個快速增長的過程。這個必須得靠經濟的手段,比如說通過稅收來調節,當然也有一些是比較複雜的問題,而不是單純經濟上所能解決的。

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中美貿易爭端幫助不了美國

全球化帶來的好處大家都有共識的,受衝擊比較大的主要是一些原來在發達經濟體從事一些製造業的行業工作的部分中低收入階層,比如美國的汽車製造業,即使是在川普總統當選之後要留住他們,我看還是有很多汽車製造業遷到墨西哥去了。

如果美國想減少貿易順差,進行貿易摩擦,有可能會對有一定的影響,比如生產手機,就是要進行摩擦、制裁,也回不到美國去,很可能就是把加工製造環節從遷到東南亞、東盟這些經濟體,美國的貿易順差還在,只是換了一個經濟體。

耶魯大學終身金融學教授陳志武:別擔心,反自由貿易的高潮早過去了

從目前情況來看,現在的反全球化、反自由貿易、民粹主義的抬頭比起30年代初來講,是要輕很多很多。如果再往前看,美國在19世紀中期時,來自於右派的民粹主義比現在川普為代表的美國右派的民粹主義,那個時候也更加嚴重,排外也更加嚴重。即使是到了美國的40、50年代的時候,排華法案非常強。當然美國排華法案主要是19世紀後期慢慢盛行起來的,所以那個時候美國能夠明確地通過排華法案,後來某種意義上的排日本人的法案。在那個時候可以那麼極端,到現在至少還沒有走到那一步。

從20世紀初開始,一步一步建立起來的機遇規則的世界秩序,本來都是美國唱主角,歐洲配合,其他的西方發達國家配合建立起來的秩序。儘管是美國主導建立基於規則的20世紀的世界秩序,但是川普忽視這些歷史,甚至不了解這些歷史,所以主動地要打破美國主導的基於多邊國際規則、國際協議和國際組織的世界秩序,既然這樣的話,給在國際舞台上、在國際規則制定、國際秩序的建立和維護方面提供了非常好的、很難得的機遇。

招商銀行前行長馬蔚華:美國搞逆全球化是一種倒退

全球化是一種趨勢,美國人也認為全球化給美國帶來非常多的好處,我們還要觀察川普的這些政策主張未來會什麼樣。但是不管他怎麼樣。因為我們全球的生產方式發生改變了,不是每個國家自己再關起門來都能完成的,美國也非常明顯,一個iPhone手機,很多很多國家、很多很多代工工廠組合才能完成。因為這些年技術的發展分工越來越細,所以必須要全球化才能支撐。尤其我們,在這個歷史關頭,能夠堅定不移地推動全球化,得到全球的支持,所以逆全球化我覺得只是一個插曲,應該說是倒退,但是主流是向前的。我覺得這個大的趨勢是不能改變的。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對自己有利 美國才談全球化

在美國需求全球化的時候,拚命的來推全球化,因為那個時候它有製造業的優勢,資本優勢,所以它鼓吹全球化,當它的就業,它的製造業衰落的時候,它就反全球化。不能夠以國家本國的利益作為一個在全球的主導國家的體制和方法,我覺得是不對的。我們應該還是要堅持全球化。

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逆全球化是美國衰落的標誌

一個國家,特別是一個大國,當它開始為了自身利益不顧一切地採取各種極端地措施和政策,甚至不惜採取一個保護主義的措施,我認為這也是它開始走向衰落的一個標誌,因為它怕競爭,顯而易見就自信力開始沒有了。也可能自己的競爭力的確不行了,尤其在經濟方面,如果當這個國家經濟規模很大,同時在全球又有影響力,軍事上特彆強大,會採取一些極端的措施。的歷史表明,我們現在走的這個道路非常正確,就是走改革開放的道路,在全球的分工和貿易中找到各自優勢。所以近四十年來的改革開放,我們通過改革、通過開放,才使走向了一個繁榮富裕或相對富裕的國家。

現在是全世界最提倡貿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經濟全球化的國家,甚至是提到最多的國家,甚至是這「三化」的領導者。我們回想在二十年前,美國也好、歐洲也好,都是領導者,天天說服,甚至施加壓力,你們要開放你們的市場,你們要提倡貿易自由化。人也不怕競爭,不就是競爭嘛,看看誰的產品好,後來我們很快加入WTO,整個經濟融入國際體系當中,貿易自由化,根據WTO規則,經濟在這樣一個貿易自由化過程中獲得空前發展,所以這就是我們的經驗。可是我們二十年前,特別是美國,走了相反的道路。

逆全球化是美國衰落的標誌:逆全球化是美國衰落的標誌

川普是一個民族主義者,是一個保護主義者,甚至是一個種族主義者,他確實給全球化帶來很大的威脅,但是我不能說川普反全球化就是美國反全球化,美國沒有反全球化。像蘋果絕對是千方百計想讓每個國民都買蘋果手機,是致力於全球化的。我相信微軟等很多高科技公司,福特汽車、通用汽車都希望全球化的,只是有一個政客恰好也不知道為什麼就當選了,他想反全球化。他如果反全球化,最終他會知道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是損害了美國的利益,也損害了支持他的藍領、低收益階層的利益。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之一,甚至可以毫不客氣地說,歐洲和美國都是把矛頭指向,都是害怕。我們國家應該是有責任、有義務,也有這個條件去當全球化堅定的捍衛者。最讓我很欣喜和鼓舞的是,習主席在達沃斯就是這麼向世人宣告:會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全球化的大業。

50張機械工作過程動圖,讓人大開眼界

20張圖告訴你一台發動機是怎樣「煉」成的!

物體粉碎加工原理動態圖,太有趣啦!

有史以來,工業機器人精彩動圖最全整理!

N張動圖讓你秒懂汽車衝壓工藝!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