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勇立潮頭 ——創新創業富民的浙江實踐

杭州錢江新城

「雞毛換糖咧!」搖著撥浪鼓,挑著貨郎擔,走街串巷,以紅糖換取雞毛等廢品獲取微利——這就是浙商的最初形象。

斗轉星移,當「雞毛換糖」換來連續3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居全國各省區第一位;當美輪美奐的西湖引得「G20峰會」嘉賓流連忘返;當復甦乏力的世界經濟共同期待「方案」時……對浙江這塊神奇的土地,人們更是平添了一份敬重和關注。

「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G20杭州峰會」結束之際,對「浙江精神」的概括,也是改革開放以來,浙江面貌發生巨變的真正動因!

千島湖美景。

不空談,不浮誇,由里往外一起美

浙江,「塊阜之山,營宇狹小」——是國土面積最小的省份之一。滿打滿算,土地面積10.55萬平方公里,只佔國土總面積的1.1%,且「七山一水兩分田」。

礦藏資源更是乏善可陳:缺油少煤,主要生產資料95%以上靠外來輸入。新成立后,海防前線這一區位,又讓國家投資遠遠繞開浙江……

不過,這一切,並沒有壓倒浙江人——對於不屈者來講,困厄,是催人奮進的硎石。改革開放以來,憑著「走遍千山萬水、吃遍千辛萬苦、想盡千方百計、說盡千言萬語」的「四千精神」,浙江人勇立時代潮頭。

「義利並重、工商皆本」是浙江的「文化基因」——這一基因,讓浙江人「一遇陽光就燦爛、一遇雨露就發芽」。

憑著實幹,浙江「無中生有」:桐鄉不出羊毛,卻有全國最大的羊毛衫市場;餘姚不產塑料,卻有全國最大的塑料市場;海寧不產皮革,卻有全國最大的皮革市場;位於山旮旯里的義烏小商品市場,既不靠沿海,又非交通樞紐,卻成了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費品批發市場,經銷170多萬種商品……

再看,魯冠球、徐文榮、南存輝……這些昔日的泥腿子,成了國內、甚至國際商海中威風八面的商界大亨。2016年8月25日,全國工商聯在北京發布了民營企業500強,浙江134家民營企業入圍——這也是浙江連續18年名列第一。

不獨耕耘故土,還有640多萬浙江人在省外創業,「無浙不成商」「無浙不成市」成為新時期的流行語。以安徽、江西兩省為例,浙江商人投資額占這兩省吸引內資額的35%—40%。浙江人在全國各地經營的專業市場多達3000多家。

10多年以來,浙江更是進入了經濟社會全面健康發展的新階段。人們忘不了推動這一發展的「頂層設計」——「八八戰略」。2003年7月,中共浙江省委舉行第十一屆四次全體會議總結了浙江發展的八個優勢,提出了面向未來發展的八項舉措:新型工業化、城鄉一體化、綠色浙江、海洋經濟、文化大省、機關效能建設……

這一切,總的落腳點就是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讓健康有序發展永遠成為主旋律。

政風,決定著社會風氣,也決定著經濟走向。人們評論浙江,最常用的詞是「藏富於民」。「藏」,離不開「執政為民」的胸襟和不計個人得失的氣度,離不開「低調務實」「由里往外美」的執政理念。

長期以來,GDP是否增長,是衡量幹部政績的一個硬杠杠。在任期內,如果GDP沒有大的增長,想評優?想升遷?難!這樣的比賽,容易帶來這樣的結果:為了GDP增長,有些人便把環境保護拋在了腦後。於是,儘管三令五申保護環境,小造紙、小化工仍屢禁不止;本來秀麗的山水,被開山取石弄得千瘡百孔……

湖州安吉余村景色。

地處浙江西部天目山區的安吉曾是浙江20個貧困縣之一。改革開放后,急於丟掉「窮帽子」的安吉,把目光轉向了工業,一時間,「村村點火、戶戶冒煙。」財政確實是上去了,可代價呢?青山被毀,河流被污染……痛定思痛,粗放發展的老路不能再走了!安吉縣人大通過了「生態立縣」的新戰略,毅然關閉了33家污染企業。

安吉的努力,得到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的高度重視,2005年8月15日,習書記冒著酷暑來到天荒坪鎮余村調研,走村串戶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后,高興地說,下決心停掉一些礦山,這是高明之舉。熊掌和魚不可兼得的時候,要知道放棄,一定不要再去迷戀過去那種發展模式,其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浙江毅然停止了GDP競賽,卸掉「政績枷鎖」——抓GDP增長是政績,解決民生困難,保護生態環境,同樣是硬邦邦的政績。

「兩山理論」如一支神奇的畫筆將浙江山水描繪得分外妖嬈!「頭枕欸乃聽槳聲,眼觀雜花盈原野」的美境又敦敦實實地回到了浙江大地。

實踐證明:「兩山理論」讓浙江的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法國酒店大亨費舍先生結束了兩個多月的之旅。此行,他是為了考察「洋家樂」在的選址。回程時費舍先生感慨:「繁華城市到處可見。但是,最適合建『洋家樂』的還是浙江,這兒農村的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一點兒也不比歐洲差。」

湖州安吉保護紅線

「由里往外美」的執政理念帶來的豈止是山水的變化,他讓浙江的施政者始終能將創業績與守政策、現實性與長遠性、計劃性與規律性完美統一。2008年,席捲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不期而至。2009年第一季度,全國GDP同比增長6.1%,而浙江只有3.4%。是為了面子、先保住GDP增長,還是繼續推動轉型升級?

浙江沒有絲毫的猶豫,省委領導同志旗幟鮮明地提出:環境保護的「硬杠杠」萬萬不能寬,節能減排的「緊箍咒」萬萬不能松,困境中更要咬定轉型升級!有「南方五金城」之稱的諸暨市店口鎮,頂著「砸了店口人飯碗」的輿論壓力,毅然關停了1304隻土爐;拆解業是台州的支柱產業之一,這些企業在為台州製造業提供源源不斷原料的同時,也產生大量的油污、廢水、廢氣……台州堅定不移地進行了「騰籠換鳥」。

轉型升級,使浙江經濟「順利突圍」,完成了從貼牌生產、蜷伏於價值鏈底端向設計、創新的產業鏈高端的攀升。

實幹,是人們對浙江工作的一個中肯評價。

金華浦江三江口新貌。

發展同步,服務同質,城鄉前行肩並肩

2016年底,浙江省領導通過浙江政務服務網向全省各界徵詢2017年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邀請全省人民投票選出10個實事項目,優先列入2017年省政府工作報告。

向群眾徵詢政府來年要辦的十件民生實事,是浙江執政為民的「傳統項目」。此舉,始於2005年,迄今已堅持不懈狠抓了12年。浙江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徵詢群眾意見,並在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向群眾做出承諾。

由於項目來自群眾,所以,政府的施政指向深得民心。問計群眾,又件件狠抓落實,政府的執政效能大大提高。

過去有句民諺:「汽車跳,浙江到。」意思是,一到浙江,道路就成了「搓板」。

而今呢,這裡無論城市還是鄉村,道路整潔寬敞,即使偏遠的鄉村,也實現了「三頭」——公共交通到村頭,硬化路面修到地頭,超市開到門頭。

統籌城鄉發展,一直是令執政者們撓頭的事。浙江10多年來,根據群眾的意願,堅持不懈地狠抓「美麗鄉村建設」,不斷加大農村政策創新力度,將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源向農村「下沉」。

衢州開化齊溪鎮龍門村 余問清 攝

江南鎮的環溪村,是桐廬縣的一個普通山村。這個溪流環抱的小山村,家家門前屋后遍植荷,村周圍的田裡也是荷。夏秋來到這裡,菡萏半開,荷葉翠蓋,整個村子宛若綠海中的一葉扁舟。漫步村中,所有溪溝清水淙淙,大街小巷乾乾淨淨。

村主任周忠蓮把村容村貌的改變,歸功於2003年以來,省里開始的「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她用兩段順口溜說明了前後的變化:「以前是,『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室內現代化,室外髒亂差,溪溝就是垃圾污水的家。』而現在,『污水有了家,垃圾有人拉,室內現代化,室外四季開鮮花,溪溝清澈見底有魚蝦。』」

如何改善農村住房條件?寧波北侖區吃了「第一隻螃蟹」:該區新碶街道大同村的360多戶農民,一直盼望建新村蓋新房。但全村農房建設分散,每戶佔地面積很大。要建設新村,既少資金,又盤不出新土地解決困難戶的住房問題。區、鎮、村三級協商,決定在大同村試行宅基地集約利用。通過村宅基地出讓,既省出了一半的土地,農民又獲得了建設資金,農民的「死資產」變成了「活財源」。建成后,大同村村民每戶平均能分到兩套住宅,而村民的農民身份不變、村裡的福利不變、土地承包權不變、村經濟合作社股份分紅權不變。

寬敞的村道,嶄新的樓房,地處浙西南的松陽縣新興鎮外孟村,與兩年前相比,翻天覆地。走進村民陳孟法的家,兩間三層半的樓房,每層樓的衛生間都用上了抽水馬桶,每個房間都有寬頻和有線電視介面。陳孟法說:「我本來住在山上的自然村,今年搬進這幢新樓房。比起老房子,那是鳥槍換炮嘍。」

嘉興,還從社會保障方面把城鄉統籌推進了一步——全國最早實行了養老城鄉一體化,農村居民、城市無業者等人群全部納入保險;全國最早建立了新型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在全省農民中看病負擔最低、醫院報銷最多。

到目前為止,浙江已率先在全國實現免費義務教育制度和初高中畢業生接受半年到一年的免費培訓政策,率先建立了覆蓋城鄉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率先建立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如何讓農村跟得上城市發展的腳步,讓城鄉百姓共享發展成果?在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方面,浙江推出諸多創新:發展同步,服務同質,管理同化。浙江城鄉前行「肩並肩」。

嘉興新塍鎮西吳村農家書屋管理員、大學生村官章金金每天都很忙碌。這個農家書屋藏書1萬冊,依託和市圖書館聯網,西吳村農家書屋的圖書更新很快。「每天借書還書的有幾十上百人。」章金金說。閑暇之餘到家門口的圖書館坐坐,已成為浙江農村新風尚。在杭州,當李金寶走進鄉圖書館,輕輕一點滑鼠,就能借閱到自己心儀的圖書時,他發自內心地感慨:「城鄉鴻溝正在填平!」

「同人不同命,同地不同價。」這是人們對城鄉二元結構的詬病。這一結構在浙江也已經被打破。2015年9月8日,浙北德清縣舉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首次拍賣會,一宗面積20畝的土地使用權成功入市交易。這是城鄉建設用地「同權同價」的新探索。按改革前的徵用、劃撥,一畝村集體建設用地價格4.5萬元;拍賣后每畝57.5萬元,增值10倍以上。

社會管理架構延伸向農村,讓浙江農村社會管理與城市實現了「無縫對接」,管理高度和精度大大提高。

「一根水管通城鄉,一路公交跑城鄉。」現在的浙江大地,城鄉擁有同樣的自來水網、公共衛生服務網路、垃圾處理系統、超市和網路……

行走浙江,你會發現,無論是生態環境、基礎設施還是居民生活,城鄉分野已很小很小……

人們這樣評價浙江:「在浙江,城與鄉的邊界,已經很模糊。農村是城市的後花園,城市是農村的CBD。」

杭州 悠悠京杭大運河 倪雁強 攝

物質富裕,精神富有,兩個文明一起抓

台灣編舞家、「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先生一直記得這麼一幕:

2010年9月3日晚,現代舞《白蛇傳》在浙江杭州柳浪聞鶯公園演出。演出之前,他很擔心,2萬多名觀眾在草坪上席地而坐,散場后該會是多麼狼藉?

然而,演出之後,他驚呆了:草地上乾乾淨淨,竟然不見一片紙屑!

望著井然散去的人流,這位走南闖北的藝術家連聲感嘆:浙江民眾文明素質如此之高,太難得了!

「高」是怎樣培養出來的呢?

2005年7月召開的中共浙江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作出《關於加快建設文化大省的決定》,提出大力實施文明素質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陣地工程、文化傳播工程等「八項工程」。時任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說:「今後一個時期浙江能否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繼續走在前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對文化力量的深刻認識和全社會的文明程度。」

「物質富裕了,精神更要富有。」富裕起來的浙江,時刻不忘以文化人,把物質、精神「兩翼齊振」作為浙江騰飛的關鍵。

——「車讓人,人快走,快快通過莫停留」,杭州許多馬路的斑馬線前,都豎著一塊這樣的牌子。每當有行人穿過斑馬線的時候,後面的汽車就會自覺排起隊伍。

——解決「最後一公里交通難題」。杭州率先在國內構建公共腳踏車交通系統,無論是本地市民還是外地遊客,只要辦個簡便的手續,就可以免費騎上一輛公共腳踏車在大街小巷隨意穿行。

聽音樂到西城廣場、看雜技到吳山廣場、看越劇到運河廣場……每周一次的特色文化廣場活動,已經成為杭州老百姓心中的品牌。「多一個廣場,少一個賭場;多看名角,少些口角。」

這樣去精心播種文明,「最美媽媽」吳菊萍、「最美司機」吳斌均在這一城市出現,你還會覺得偶然嗎?

衢州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鎮「開化根緣小鎮」 孫興 攝

其實,「最美現象」在浙江,早已從「盆景」蔚然成為「風景」——

衢州市人民醫院護士林小娟,2011年7月底在廬山景區路遇病人,看到有人跪著在做胸外心臟按壓,她沒有任何猶豫便迅速加入救護。路人拍攝的「最美護士」的照片一度在互聯網上熱傳。2011年的歲末寒冬,衢州的美名更是隨著三位「最美教師」的事迹傳遍。

而在嘉興,紅船精神影響著每個人。如今,嘉興市區平均每10名市民就有1名志願者。「有困難,有需要,說一聲,我能辦的肯定想辦法。」這是私營業主姜寶祥的為民承諾;「如果把社會比作一台機器,那麼我們要當潤滑油,降低雜訊,減少磨損;如果把社會比作人的肌體,那麼我們就當益母菌,幫助消化,增強食慾。」這是年過七旬的「老娘舅」杜子鑫的人生格言……

長期以來,農村一直是現代文明相對滯后的地方。如何讓精神文明的撒播沒有任何死角?浙江的辦法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從「千村工程」到「培育優良家風」「培育文明鄉風」「培育鄉賢文化」,美麗鄉村建設不斷走向深化。

鄉村精神文明建設離不開載體。浙江在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方面捨得花本錢。從2013年開始,建設農村文化禮堂一直是浙江省政府的頭等大事。

「文化禮堂作為一種新的公共文化服務形式,要想在鄉村生根開花,前提是立足鄉土接地氣。」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葛慧君認為,「農村文化建設,是一種基於對農村和農民的理解、尊重之上的引領,應該源於這塊土地上的人和事,應該伴有濃濃的泥土芳香。只有在潛移默化的熏陶中,農民的思想境界才能一步步提升起來。」

目前在浙江,集教學、禮儀、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農村文化禮堂已建成3447家。

杜黃新村是諸暨的一個普通鄉村。在村裡走一走,牆上是村民自己畫的「求知若渴」「卧冰求鯉」等宣揚尊師、孝道等美德的圖畫;每走幾步就有一幅愛護生態的小標語豎在路旁……

的確是這樣:提升村民素質,根本是要「文化化人」,使得人有書卷氣,村有文化味。氛圍形成了,文明也就隨之而來。「多少年來,農村吃瓜子抽煙,垃圾都是隨地一丟。現在我們像城裡人一樣,瓜子皮、煙蒂頭自覺放進垃圾桶!」安吉縣高家堂村村民陳水木自豪地說。

紹興柯橋建起 世界級賽車場。

攀登高峰,駕好快車,創新創業永不歇

空間的逼仄,資源的不足,促使浙江人不斷地創新:最早允許農民務工經商,最早允許農民長途販運,最早允許對農民開放城鄉市場……

浙江人在經營機制方面率先創新,「最早」帶來的直接結果是:第一批個體工商戶、第一批私營企業、第一批股份合作企業、第一批專業市場、第一座農民城等諸多「第一」,在義烏人「雞毛換糖」的撥浪鼓聲中、在溫州修鞋匠走街串巷的腳步聲中,悄然誕生。

面對民間的創業創新熱情,浙江各級黨委、政府一直予以支持和保護。「山越高越難爬,車越快越難開。」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表示:我們要大力倡導求真務實之風,堅決克服「驕嬌」二氣,謙虛謹慎,鉚足幹勁,攀登高峰,駕好快車。

要駕好快車,創新須臾不能停步。

國家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后,「省市縣」三級模式一直為各地遵從。而浙江是全國唯一保留「省管縣」財政體制的省份。不斷創新的省管縣財政體制,最終促進了浙江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財政收入規模不斷擴大。有了增加財政的積極性后,很多有產業基礎的市縣選擇了「集中力量把一鍋水燒開」,集一縣之生產要素髮展特色產業。改革開放以來,浙江一直佔據全國「百強縣」近1/3的席位,與此不無關係。

2008年底,浙江省第五次提出「擴權強縣」。第五輪改革中,浙江再次把原來很多屬於地市甚至省一級的管理許可權下放給了全省所有市縣,目的是加強縣級政府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此外,浙江對義烏進行了單獨試點,除了一些規劃管理、資源配置等重大社會管理許可權以外,義烏具備了地級市政府所具有的所有許可權,成為「權力最大的縣」。

一架無人遙控直升機在稻田上空扶搖穿梭,機身兩側噴出的水霧絹帶般飄向綠毯似的原野……孫梅金正叉著腰站在田埂上看飛機灑葯,眯著眼,一臉滿足。

年過花甲的他,是湖州吳興區八里店鎮尹家圩村人。這位遠近聞名的莊稼好把式一家6口人種了3300畝田。

為了促進農業現代化與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同步發展,浙江因地制宜推動了「土地流轉」,目標是:農業資源向規模經營集中、農村工業向功能園區集中、農民居住向新型社區集中。

由此帶來什麼結果?村民周桂江正坐在門前的涼亭里歇晌。77歲的他,這樣評價眼下的生活:「連我這個歲數的人,隨便幫人看看廠子一天都能掙70元。加上政府每個月發的養老金,鈔票多得用不完咯。」

據悉,「土地流轉」,浙江已遠遠走在了全國前面。業界這樣評價:浙江悄然完成了土地的「第三次革命」。

要想社會全面進步,經濟快速發展、社會環境優化、執政管理水平提高,必須三位一體。「經濟發展是苗,社會環境是土,執政管理水平是水。只有土肥水活,才能根深葉茂。」這是浙江的經驗和做法。

世界各國的發展經驗證明,人均GDP達到l000—3000美元期間,是基本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階段,是現代化的一個關鍵階段,也是容易出現社會動蕩的時期。而在浙江,儘管人均GDP已率先接近3000美元,但「平安浙江」帶來的是社會的和諧。

「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營造和諧環境是我們執政的宗旨」……楓橋鎮上的這些標語是對「安全感」的最好詮釋。

還在10多年前,浙江便在全國率先提出了「平安浙江」概念。省委、省政府一方面加強相關制度建設——以鄉鎮綜治工作中心為平台,推進平安工作網路向基層延伸,讓綜治進村居、進社區、進民企。另一方面,強化宣傳教育——通過提高群眾素質,讓群眾自覺遵守社會規範,自己化解矛盾,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為及時有效化解各種社會矛盾,連續10多年,從省委書記、省長到基層鄉鎮長,定期約訪接待群眾。省里堅持常年抓「三頭」不鬆懈:抓基層源頭,抓問題苗頭,抓落實領導責任制的「頭頭」。

「三頭」齊抓,尤其是「頭頭」帶頭,「下訪制度」出成效便是必然的了。群眾這樣評價「領導幹部下訪接待制度」:「幹部來下訪,群眾少上訪;下訪抓『三頭』,矛盾無出頭。」

在「楓橋經驗」帶動下,浙江各地因地制宜摸索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社會管理經驗:舟山的「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溫州的「綜治八大員」,蒼南的「五站式工作法」……這些經驗,讓鄰里的許多矛盾始發時就被化解。

浙江民營經濟占「大半江山」。新時期浙江勞動關係出現新情況:一方面,資本的趨利本能在涌動;另一方面,以新生代農民工為主體、大多分散在中小企業的勞動者,自我維權意識也在增強。

如何解決這些新問題?浙江又是率先行動。薪酬,往往是引發勞動糾紛的主因。在各級工會的努力下,「企業協商談增長、行業協商談標準、區域協商談底線」的協商模式已在浙江全省推廣。社會科學院的一項研究顯示,單位GDP的勞動爭議受理數,全國為1.9,浙江為1.35;單位GDP的勞動爭議涉及勞動者人數,全國為5.59,浙江為2.40。

從全國範圍看,浙江的勞資和諧度,明顯走在了前面。

杭州富陽黃公望是兩岸文化交流基地

治庸治懶,砥礪作風,「夜考」激發新效能

近些年,儘管浙江發展總引來人們艷羨的目光,但全省上下並沒有絲毫的懈怠。人們深深知道,近年來各項改革進入攻堅期、經濟步入新常態,各類「硬骨頭」已越來越難啃;人們深深知道,這些成績「天上掉不來、大風刮不來」,必須靠一支敢於攻堅克難的「鐵軍」帶領大家干出來。

怎樣鍛造一支「鐵軍」?效能建設方面,浙江始終沒有放鬆。

2004年,浙江就制定了「效能建設『四條禁令』」——嚴禁擅離崗位、嚴禁網上聊天炒股、嚴禁中餐飲酒、嚴禁在辦事中接受當事人宴請。之後,進一步規範機關行為:在全省鄉鎮以上各級機關和有行政管理職能單位開展「整風」,強化監督機制、嚴格考核獎懲。

自2013年起,浙江繼續深化效能改革,把效能建設推向精細化、系統化、制度化。「書記夜考會」便是舉措之一。

「書記夜考會」,全稱是全省縣委書記工作交流會,每個季度召開一次,省領導班子和89個縣(市、區)的縣委書記以視頻會議的形式聚在一起。每次推出10位縣委書記依次「上擂台」,每人6分鐘彙報該季度以來的工作推進情況,相互比成績、講方法、提目標。隨後,由省委書記做點評,提出工作要求和階段性目標。

時任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說:「講五六分鐘工作實績的真話,比講一大堆沒用的、正確的廢話更有意義。」

選誰來發言?浙江堅持不搞平衡,不搞輪流排隊,憑實績說話。能發言的一定是幹得好的才行。記者統計:16次會議,共有181人次發言。發言次數最多的書記達到了4次,另外,目前還有5個縣(市、區)的「一把手」沒發過言。

「16次會議的主題都不同,但串起來就一個字:干。」省委領導如此總結交流會。

那麼,是否「干」起來了?

今年4月17日,在第十六次工作交流會現場,記者聽到了唇槍舌劍般的「比武」:

寧波市北侖區委書記毛宏芳談招商引資:「我們全面打響了精準招商戰。為了一個30億元的高端醫藥項目,我與區長一個月內三赴北京,以真誠和效率打動了項目業主,在45天內完成了簽約落戶、土地摘牌。」

長興縣委書記周衛兵談「五水共治」:「我們縣承諾:全力奮戰一百天、全域剿滅劣Ⅴ類水!」

蘭溪市委書記朱瑞俊也不甘落後:「我們32名市領導人人有任務,相互比著干。目前,蘭溪全市47條主要河道Ⅲ類以上水質斷面達97.5%。」

……

「我經常講一句話:發言的都是幹得很好的!」夏寶龍對發言的縣委書記總是不吝表揚。「長時間發不了言,為了爭取下次發言,就只能撲下身子認真『干』!」東陽市委書記黃敏說。「都是同樣的資源稟賦,為什麼其它縣能幹得這麼好,我們幹得不行?!」4月17日晚8時20分,第十六次縣委書記工作交流會結束后,桐鄉市分會場並沒有散會,桐鄉市委書記盛勇軍繼續「叫板」……

「鍛造『鐵軍』,目的是更好地服務人民。」浙江新任省委書記車俊薪火傳承,將效能建設「一張藍圖繪到底」。他說:「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抓住什麼、推進什麼。我們將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通聯繫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所謂「最多跑一次」,即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最多跑一次。這一舉措一推出,各地應聲而動。

在舟山市,記者見到了在六橫島做漁業生意的李老闆。他說:「舟山海島多,出門不方便。之前辦理『參保登記』業務太煩人——要到地稅局、社保局等部門來回跑。如今社保局裡設了地稅窗口,我上周只跑一次就辦好了。不錯!」

在諸暨市,戶政櫃檯進入「指尖時代」。市公安局通過「互聯網+公安服務」,在紹興地區首推戶政業務網上預約和預審平台,突出配套保障,可以一次性全流程走完22項戶政業務。

台州市所有區縣同步啟動「微信掃一掃,市長助你跑」活動,倒逼「最多跑一次」落到實處。「市長助你跑」微信平台,提交「最多跑一次」相關問題,這些問題第一時間交辦到各級政府部門進行處理。對於重大複雜問題,各級政府主要領導進行現場辦公處置,媒體現場「督跑」。

……

「讓數據『多跑路』,換取群眾少跑路。」這是浙江「最多跑一次」的施政理念。那麼,效果究竟如何?

目前,「在線諮詢、網上申請、快遞送達」的辦理模式已經在浙江全面推廣。通過網上申請實現「最多跑一次」的許可事項審計超過70%。超過1500萬件證照通過快遞送達。2017年6月,浙江將實現50%以上事項支持網上申請,年底將實現全覆蓋。

「最多跑一次」實施,不獨群眾的滿意率從63%上升到95%,而且激發了市場主體的創業熱情:全省推出「最多跑一次」改革以來,實現了單月新設企業2萬家,新設個體戶3.8萬家,同比分別增長53.6%、84.4%。

經「一帶一路」運往中東歐的集裝箱在舟山港北侖港區鐵路北侖港站裝箱的場景

勇立潮頭,敢為人先,奮楫揚帆謀新篇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去年「G20杭州峰會」期間,正值錢塘潮湧。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引用宋代文人潘閬的詩詞,表達了華夏兒女擎創新之「旗」、弄時代之「潮」的決心。

新起點上,勇立潮頭的浙江人,沒有絲毫懈怠,奮楫揚帆再謀新篇。

走進諸暨市的襪業小鎮,90后老闆陳嘉楠顧不得招呼客人,忙著做電商。這裡曾經有數千家低端襪業林立。如今,因為襪業小鎮的建立,這裡成立了襪業智庫、發展了智能製造,推動工業、商貿、旅遊「三業」同步。說到業績,這個年輕老闆毫不隱瞞,藉助個性化定製和跨境電商,2015年的銷售額已達百萬元。

「特色小鎮」是浙江近年來創新發展的得意之筆,既是高端要素集聚的平台,也是產業創新升級、拉動有效投資的發動機。「一出門,隨處能碰到同行;一聊天,很快就碰出火花」。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王堅對高端要素集聚、行業人才遍布的杭州雲棲小鎮讚譽有加。

走進安吉的天使小鎮,這裡的童話主題樂園讓人目不暇接。穿著卡通凱蒂貓服飾的人偶四處走動賣萌,惹來小朋友歡呼連連。安吉縣委書記沈銘權介紹,周邊的農家樂處處爆滿。

截至目前,浙江已先後公布了兩批共79個省級特色小鎮名單,通過強化土地、政策、資金等要素保障,一批各具魅力的特色小鎮花開各地。僅僅一年,浙江第一批37個特色小鎮就新增稅收21.3億元。

新起點上,浙江人人都在為創新發力。

論區位和資源,別說在全國,就是放在浙江紹興,新昌縣也絕無優勢可言。然而憑著創新,這個山區小縣,開發省級以上新產品500多項,擁有上市公司7家。而在全國甚至全球排得上名號的產品就更多了。「爭第一,首先要創唯一!」這是新昌提出了新的口號。

「G20杭州峰會」期間,位於杭州的阿里巴巴集團可謂出盡了風頭:義大利總理、加拿大總理、阿根廷總統慕名前來,泰國總理更是推遲了飛機的起飛時間,以便同馬雲進行深度交流。

阿里巴巴短短17年間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台,得益於浙江這塊「沃土」。如今,藉助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研發,馬雲有著更宏偉的目標:把阿里巴巴推向全球,為全球創造1億個工作崗位。

截至去年6月底,浙江省企業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5.2萬件,進入全國前列。現在的浙江,創新還有了「新四軍」: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阿里系、浙大為代表的高校系、「千人計劃」人才為代表的海歸系,創二代為代表的浙商系。今年以來,浙江省企業創新全面發力。

新起點上,浙江的創新,還體現在社會的其它各個層面上:

幾天前,衢州市開化縣虹橋村村民吳海晨出院了。闌尾炎手術讓他一度愁眉苦臉。在交費的那一刻,他鬆了口氣:因為縣裡推出了按病種付費的方式,這一手術的自付費用僅為900元,是整個費用的1/7。

干窯鎮月半灣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老人們一起迎端午。

一聽門鈴響,何慧嫻老人臉上的皺紋就舒展開了。她知道,護理員來了。

人老了,就怕無人照顧。可嘉興市的老年人並不擔心,政府探索改革居家養老模式,將他們的生活「全托」了。

旅居杭州的69歲老人鄒孔山,以前愁的是藥費報銷。現在他再也不用發愁了!新疆戶籍的他,今年治病花了17萬元。前幾天他刷完醫保卡,12萬元的報銷費用直接結算了。

目前,浙江在醫療體制、戶籍制度、教育體制、文化體制等關乎民生福祉的方方面面都進行了創新、改革……

一個生活更便捷、更幸福、群眾滿意度更高的浙江,正撲面而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