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巨人的肩膀在哪裡?——研究生如何開啟學術生涯

巨人的肩膀在哪裡?——研究所如何開啟學術生涯

李俠

又到了研究所新生快要入學的季節了,結合自己這十餘年來在高校耳聞目睹研究所們在科研上的種種困惑,常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樣的學術積累模式才是適合青年人快速成長的模式呢?把過往的一些思考寫出來,或許會對年輕朋友們有所啟發。

「如果說我能夠看的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這是牛頓說過的一句流傳甚廣的名言,拋開它的謙虛意味不談,它的引申含義無非是說:一個人要取得成功,就需要利用好身邊那些助推成功的平台。問題是那些起到助推作用的「巨人肩膀」或「平台」到底意味著什麼?它們又在哪裡?下面三條原則應該是有共性的問題。

第一條原則,現有的平台就是你所能擁有的巨人肩膀。經常聽到有學生抱怨學校、專業或老師的不如意,其實,這是一種非常負面的情緒,一旦被這種情緒籠罩,就再也看不到自己所擁有的資源和機會。哲學家斯賓諾莎曾說:不要笑,不要哭,要理解。這句話實在是人生的至理名言,任何一個肩膀都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可見的支點。我們之所以會有那麼多的抱怨,無非是對於未來過於理想化的預期與現實的差距帶來的。這是人性中一種不想付出太多努力,而又想獲得超額收益的偷懶想法受挫后的情緒反應而已。其常見的理想化起點條件包括如下幾個指標:好的學校+好的專業+好的導師+大量的機會,只要有一些指標沒有達到心理預期,就有了抱怨的理由。其實,真實的學術生涯哪有這麼多如意的起點?關鍵問題在於我們如何呈現出最積極的自己,再加上現有的條件開始工作,這才是真實生活的常態。這裡就涉及到一個問題:什麼樣的平台是最好的?是不是平台越高大尚越好,其實真不見得,暫且不論獲得這些條件的稀缺性,即使名校和名師培養出來的學生也不見得各個都是人才,反之,也不見得都不是人才。科學史上的諸多案例可以證明這樣的道理:最適合自己的平台才是最好的。否則,再高大尚的平台也無助於成功,畢竟人家的成功並不代表你的成功,而且如果你與巨人肩膀的要求嚴重不匹配,估計很可能造成雙方的失望,這個後果很嚴重:被高級平台承認固然可以大大加分,但是不要忘了,一旦被高級平台否定,那也會嚴重挫傷自信心。因此,沒有最好的平台,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平台。畢竟,是金子總能發光的。根據自己的能力,合理利用現有的平台,並調整自己前進節奏,反而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漸進發展總是最穩妥的進步路徑。

第二條原則,成功更多是一種過程而不是一個事件。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是一種緩慢積累的結果,那些寄希望於一夜成名者,無異於把過程簡化為一種突發事件模式,即便有也是極其稀少的。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事業發展的漸進之路與突變之路的區別。對於剛剛踏入學術領域的研究所來說,哪一種模式更適合自己呢?文學作品中所展現的那些成功科學家的故事,為了凸顯事件的震撼力或者閱讀效果,大多把科學家的成功凝縮為一種靈光閃現,然後一發不可收拾。我們以前做過統計研究發現,科學家發表重要成果的平均年齡是38歲(牛頓是45歲),這也間接證明了緩慢積累是科技發展的常態。沒有人否認天才的存在(愛因斯坦1905年發表劃時代成果的年齡是26歲),但是,對於大多數研究所來說,還是採取腳踏實地的漸進做法比較穩妥,這也是學生最熟悉的從量變到質變的最好明證。

筆者前段時間讀到一本書,是美國心理學家和神經生物學家理查德.戴維森(Richard J.Davidson,1951-)寫的,其中提到他1972年剛到哈佛大學讀研究所時,他想研究情緒,但是那時心理學界的主流範式是行為主義與新興的認知心理學,他的選題明顯與主流範式不同,因此,他選擇了一個可以盡量靠近主流範式的主題作為論文題目,然後繼續私下從事自己喜歡的研究,在隨後的20年時間裡,他發表了大量相關的研究成果、獲得了很多基金的資助,也被聘為教授,並逐漸得到學界的認可,這時他才正式豎起研究情緒的大旗。這個故事很好地揭示了在學術界緩慢積攢學術資本的歷程,最後證明他當初的選擇是對的。不能輕易指望通過一個偶然發現就徹底顛覆整個科學界,要知道科學界是非常保守的(這是一種優點,捍衛了知識的繼承性)。試想,如果戴維森不採取這種策略會怎樣?如果他一味固執地堅持自己的研究方向,可能會沒有老師願意帶他,也極有可能無法順利畢業,如果那樣的話,又怎麼會有後來的著名情緒研究專家呢?科學史上,那種欲速則不達的案例很多。

第三條原則,利用長尾效應,從小處做起,儘早確立核心競爭力。科技界是一個分工比較深入而又高度競爭的社會,這就意味著它的既有生存空間與資源分配格局早已經確定,任何後起之秀只能通過自身的學術資本積累,藉助於新陳代謝的法則,實現科學界的社會分層。個體在其中參與社會分層的基礎在於其所擁有的學術資本存量。僅就狹義學術資本積累而言,筆者以前曾提出過一個模型,即∑C=C123412342314。現在的很多評價體系過於看重外源性學術資本,這多少有些偷懶與無能的嫌疑,因為,這些外源性學術資本與個體的結合度並不是一個可以有效測度的過程,簡單地照單全收,反而容易造成泡沫學術資本的泛濫。其實,真正讓一個人獲得學術界承認的是其內源性學術資本的構成,即你個人的稟賦與能力,以及你真正做出了什麼成果。那麼基於上述分析,任何理性的人都會合理利用他的外源性學術資本,同時最大限度上增加其內源性學術資本在整個資本構成中的比例。反之,過度依賴外源性學術資本則會被當成學術花瓶。因此,內源性學術資本才是一個人進入科學界分層遊戲的快車道。道理很簡單,但如何操作呢?

既然內源性學術資本在個人職業生涯中具有頭等重要作用,那麼問題就轉變為學術成果發表戰略的布局選擇上。這裡有常見的三種戰略布局:第一種,高端路線。比如把成果發在最頂級的雜誌上等,這種戰略,風險大收益高,成功概率低;第二種,中端路線,難度與收益適中,這也是目前學界學者們的常規做法;第三種,低端路線,這個模式經常被污名化。但是在互聯網時代,原有的認知偏見會被迅速打破。大部分研究所作為剛踏入科研領域的新手,從這裡入手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之所以做出這個判斷,是基於如下考慮。互聯網時代,信息搜索能力大幅提升,這就意味著好的成果最大限度上不會被遺漏,孟德爾悲劇出現的可能性在互聯網時代大幅降低。由於發表難度相對高端路線比較低,這就意味著,你可以比較快的取得優先權。科學社會學家默頓早已證明:優先權是獲得承認的基礎。因此,這種模式對於年輕科技工作者取得優先權是比較有利的,否則很可能喪失優先權。

從收益角度來看,成果發在非著名刊物上是否一定吃會虧?就目前的評價體系而言,肯定吃虧,但是對於學術資本積累與優先權的爭奪來說,從長期來看結果未必吃虧。按照經濟學家克里斯.安德森的說法:需求曲線的頭部歷來是競爭的重點,而被忽略的需求曲線的尾部同樣暗含商機。目前商業領域中已開始關注需求曲線的尾部,這就是長尾效應。回到學術界,同樣的道理,沒有人不想發著名刊物、獲得高級的承認,但是那裡競爭激烈,影響因素眾多,而且耽誤時間(可能喪失優先權),相反,那些不知名刊物,給你提供了一個難得的鍛煉平台,雖然相較於名刊來說收益小,但是,其機會很多,從長遠來看這裡正是長尾效應發揮作用的地方。隨著積累的增加,逐漸被認可,被名刊接受的機會也在增加。屠呦呦關於青蒿素的成果就是發在國內刊物上,而不是外刊,結果搶到了優先權,從而最終獲得了諾貝爾獎。從這個意義上說,長尾效應對於剛剛開始職業生涯的年輕人而言是一種有益的補償。

要實現長尾效應,還需要做的一個準備就是核心競爭力的培養。在一個分工越來越細,越來越專業化的時代。培養核心競爭力,需要明確以下幾個問題:首先,要明確自己的研究領域與產出方向;其次,作為知識的產出端,你要明確你的潛在客戶群體是誰?他們有哪些要求,我如何滿足這些需求?在這樣的思考鏈條下,你會清醒意識到自己的研究是產品導向型的還是消費者導向型的,你的核心競爭力就會在這種雙向調整中被塑造出來。

【博主跋】這篇小文章是前些日子寫的,現發在《文匯報》2017-7-21的文匯教育欄目,發表時題目改為《尋找巨人的肩膀前,這些道理必須懂》,報紙的插圖設計很棒,與樊老師合作很愉快,是為記!

2017-7-21於台臨屏塗鴉

說明:文中圖片來自網路,沒有任何商業目的,僅供欣賞,特此致謝!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