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風霜撲面,比亞迪王朝系列能否「一統江湖」? | 解勢 · 自主4+1

在眾多虎視眈眈的對手中,比亞迪如何脫穎而出,能否堅持他的雄心,並堅持到成為最終的勝者?那些以冠上著名王朝之名的汽車系列,能幫助比亞迪「一統江湖」嗎?

打開幾大自主品牌汽車的主頁,你會發現比亞迪是思維最發散的一家企業。他從電池行業切入汽車行業,然後,他又從汽車行業出發,大談自己的「四大夢想」——「通過太陽能電站、儲能電站、電動車和軌道交通,改變傳統的能源消耗方式,改善環境,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這些表述,顯示了比亞迪的野心絕不僅僅是安安靜靜做一汽車企業,他的視野是全球新能源浪潮中比亞迪的角色。

不得不說,比亞迪的胸襟是有底氣的,因為他有積累多年的技術支持和追求。但同時高遠的目標下,現實的各種骨感問題也在拷問著這家企業。例如受國家新能源政策退坡影響,比亞迪(002594.SZ)今年以來的業績並不盡如人意,一季度營收210億元,同比增長3.75%;凈利潤實現6.06億元,同比下降28.79%。公司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約20.34%至31.41%。

一方面是市場無常的變動,另一方面,現實中卻是越來越多的「新造車勢力」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樂視、蔚來、車和家等眾多互聯網企業瘋狂的湧入造車行業;銀隆、萬向、雲度等傳統製造企業也在奮力向新能源造車行業轉型。豐田、日產、本田等成熟品牌的新能源戰略戰術也毫不示弱,而且都「來者不善」。

在眾多虎視眈眈的對手中,比亞迪如何脫穎而出,能否堅持他的雄心,並堅持到成為最終的勝者?那些以冠上著名王朝之名的汽車系列,能幫助比亞迪「一統江湖」嗎?

「良莠不齊」的比亞迪

「翻看比亞迪的歷史,大家可以發現,過去的十幾年,比亞迪在鑽研電池、電機、電控這些技術上,是不遺餘力的。在業內,大家通常稱『三電』技術為核心技術,但我們更願意稱之為『基礎性技術』。我看到有網友開玩笑,說我們是老司機。確確實實,『三電』技術是比亞迪的看家本領之一。」4月17日,比亞迪品牌盛典上王傳福曾這樣自信的說道。

前幾天,首艘國產航母下水,而航母彈射器用的飛輪儲能電機就是比亞迪研製的。

的確,以電池技術起家的比亞迪在「三電」技術上有著較為出眾的技術實力。從1993年王傳福創立比亞迪開始到2003年鎳鎘電池產量超過三洋達到「世界第一」,比亞迪僅用了十年的時間。

此後,比亞迪開始著手發展其「電動車產業」,從2006年比亞迪研發成功的首款搭載磷酸鐵鋰電池的F3e電動車,到現如今的秦、秦EV、唐、宋DM、宋EV、以及e5、e6等產品,比亞迪在新能源車的路上越走越遠。

據乘聯會數據顯示,去年全年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的累計銷量為100,178輛,同比增長了70%,這一成績佔到了國內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比亞迪也順利登上了新能源銷量霸主的位置。

雖說比亞迪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表現良好,但同國內乘用車市場2400萬輛的銷量相比,新能源市場顯得十分弱小,再加上地大物博,一方面是一二線城市限行限購,倒逼消費者轉戰新能源車,另一方面,四五線市場追求經濟實惠的消費心理,養活了一批持續下探的自主品牌。

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之下,比亞迪在乘用車領域的品牌影響力十分有限,但他以「曲線救國」的方式充分發揮自己在電池領域的優勢。2009年,比亞迪成功收購湖南美的客車製造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具有了大巴車的生產資質。由此,比亞迪提出了「城市公交電動化」解決方案,採用「錯位競爭」的打法避開了在乘用車市場「稱霸」的合資品牌,從電動大巴入手逐步建立起其在大巴市場的地位。

而在國外,比亞迪同樣採取了「錯位競爭」的打法,先避開了競爭激烈的乘用車領域,從電動大巴入手,逐步佔領了歐、美、日等發達國家,並在美國、巴西、匈牙利、法國設立了大巴工廠。歷時5年,投入50億元,成功打造的雲軌,也寄託了比亞迪的厚望。

由於比亞迪「專註於」新能源產業,在其營收業績上也得到了相應的體現。據比亞迪發布的財報顯示,去年全年比亞迪在新能源車板塊的營業收入為346.18億元,占集團總收入的33.46%,並且首次實現了對於傳統燃油車營業額223.92億元的反超。

雖說比亞迪新能源車的營業收入在節節攀升,但在一個仍然以傳統燃油車為主的時代,比亞迪在燃油車領域的表現似乎有些尷尬。據乘聯會數據顯示,去年全年比亞迪燃油車的累計銷量為32.6萬輛,同比微增1.78%,而這樣的成績在整體車市增幅超過10%的背景下顯得十分尷尬。

「超車」之路道阻且艱

從國內的市場表現來看,比亞迪新能源車的銷量表現雖遙遙領先,但從品牌的角度而言,比亞迪並沒有深厚的品牌積澱,這也使得比亞迪在中高端電動車領域稍顯弱勢,而騰勢品牌作為比亞迪和戴姆勒合作的產物,其品牌定位受到了兩家母公司的雙重製約。換句話說,騰勢品牌定位於比亞迪與戴姆勒之間的「空閑地帶」,這也使得該品牌的市場表現尤為尷尬。

而從全局來看,國內新能源市場仍然處於政策主導的階段,受宏觀政策的影響較大。今年開年以來,國內新能源市場受「補貼滑坡」和「目錄重申」政策的雙重影響出現了下跌的情況,1~2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銷量為21,944輛,而同期美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則達到了23,178輛,實現了對於國內市場的反超。專家認為,購買成本高和充電便利差這兩個痛點如果得不到根本解決,補貼政策驅動和解決限購搖號的新能源車市將走不長遠。

而從全球市場來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領域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豐田在1997年推出第一代Prius普銳斯,便已經開始和電機電池打交道,全球超過1000萬輛的累計銷量,也為豐田積累了大量的電池技術和保護專利。而日產也從1992年便開始著手對於鋰電池的研究,2010年推出的純電動車型日產聆風到2016年底銷量也已經突破了20萬量,成為了全球銷量最高的純電動車型。

奧迪也於年初的品牌發布會上表示,旗下首款純電動SUV車型將於2018年全球首發。本田本部長水野泰秀也曾表示,本田在已進行電動產品的研發,預計將在2019年之前,儘快推出針對市場開發的新能源車型。

這些大型車企擁有雄厚的資金支持和深厚的技術積累,而當前國內眾多新能源企業還面臨著生存問題。比亞迪能否最終「超車」,拋開政策支持,王朝系列能否在全球市場上一展雄風,看起來,最終的較量遠未到來。【END】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