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山東沂水諸葛鎮易地扶貧搬遷奔富路

山東省沂水縣諸葛鎮位於沂水縣西北部,總面積222平方公里,轄26個社區,72個行政村,100個自然村,2.7萬戶,8萬口人。是山東省人民政府命名的中心鎮,「國家級生態鄉鎮」、「省級文明鎮」、優質蘋果基地百強鄉鎮,山東省最具成長性鄉鎮、平安山東建設先進鄉鎮。

全鎮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872戶,7637人,貧困率為10.43%。全鎮共有6個村需要進行易地搬遷,其中,常庄村、上衚衕峪村、會仙院村、大崮后、河西庄(自然村)5個村需要整體搬遷,上古村需分散安置,共需搬遷安置建檔立卡貧困戶279戶、430人,加上同步搬遷的1426戶、3961人,共需搬遷安置1705戶、4391人,搬遷人口規模接近全省總搬遷人口規模的十分之一。

諸葛鎮按照「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的硬要求,從貧困戶的精準識別入手,以群眾意願為遵循,圍繞精準脫貧、共同富裕的總目標,主要做好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夯實了工作基礎。易地扶貧搬遷時間緊、任務重,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是開展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基礎。為此,該鎮專門成立了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線,由1名班子成員牽頭抓,各項目村由班子成員為主要負責人,總支書記為具體負責人,抽調鄉建、國土、總支人員充實到工作線,專項負責易地搬遷工作的具體推動。各項目村都成立了由村幹部、黨員代表、村民代表組成的村級領導小組,並專門抽調有責任心的老黨員、老幹部、村民代表組成了項目監督小組,負責項目的具體實施和從貧困戶精準識別到資金使用的各個環節的監督管理。

二是精準了情況底子。在對貧困戶的識別上,嚴把收入這條基本標準,結合「兩不愁三保障」這一重要衡量指標,探索出了「提名反覆醞釀,排序真實有據,審核公平公正,程序嚴格法定,結果經受審驗,前提穩定無訪」的六步工作法,確定了貧困戶。同時,結合結親連心、幹部聯繫群眾這一平台開展了「三問三清」精準識別「回頭看」活動,保證了精準識別的準確性。同時,各項目村反覆召開同步搬遷群眾座談會,在安置區選擇、房屋面積、配套設施等群眾比較關切的問題上,發放了專門的入戶徵求意見表,盡最大可能滿足群眾的需求意願,絕大多數群眾同意搬遷。

三是明確了三方責任。為保證項目協調推進,重點明確了鎮、總支、村三方責任。鎮易地搬遷工作線主要負責項目的總體謀划推進以及項目動工前的各項手續的辦理工作;總支負責項目的具體實施;充分放權給村,由村幹部、黨員、村民代表集體研究、集體領導項目的具體運作。為督促進度,各搬遷項目倒排節點,制定出了完整的節點計劃,同時,堅持每周召開兩次專題調度會議,調度進度,研究存在的問題,並由鎮考核辦跟上督促檢查,每周通報進度。

四是嚴格了程序要求。易地扶貧搬遷涉及資金量巨大,建築質量關乎搬遷的近兩千戶家庭。在工程質量和資金管理上主要做到了四個嚴格。嚴格工作程序。事關易地搬遷的各項工作必須要通過「四議兩公開」的工作程序,由黨員、村民代表集體表決通過。嚴格資金管理。事關易地扶貧搬遷的各項支出,從召開會議到具體支出,鎮紀委、扶貧辦、經管站全程參與。嚴格工程質量。除鎮里成立專門的質量監管小組外,各村調動起老黨員、老幹部的積極性,組成工程質量監督小組,嚴把建築質量。嚴格工作紀律。為保證易地搬遷工作的公平、公正、公開,由鎮紀委、黨風廉政建設辦公室定期開展巡查工作,嚴查違規違紀行為以及財務定期公示情況。

五是探索了發展模式。俗話說,窮窩難捨。群眾想要搬遷的願望強烈,怎麼讓群眾放心的搬、安心的住,保障就業、解決收入來源至關重要。因此在實際操作中,該鎮探索了「戶飛城鎮」、「工業社區」、「林果興村」、「生態旅遊」、的搬遷安置模式。「戶飛城鎮」確保「搬得出」。 將易地扶貧搬遷與小城鎮建設相結合,在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的基礎上,引導群眾向城鎮集聚,將安置區選擇在城鎮駐地或者規劃的城鎮副中心搬遷。 常庄村、上衚衕峪村將安置區選擇在了鎮駐地;大崮后村將安置區選擇在了城鎮副中心原新民鄉駐地。 「工業社區」確保「穩得住」。在社區周邊大力培植服裝針織、鞋業加工、食品加工等勞動密集型企業,方便搬遷群眾就近就業。例如在常庄社區、上衚衕峪社區附近建設的工業園區,目前有三家企業入駐,分別是元和豐服裝加工廠、偉豐機繡廠、貝億食品廠,可解決300多名群眾就業。 在集中建設工業園區的同時,積極開展勞動密集型的小微企業的招商,每年可落地小微項目在10個左右,可提供就業崗位500餘個。 「林果興村」確保「能致富」。按照產業發展規劃,將對搬遷后的土地進行集中開發,大力發展林果種植產業。通過成立合作社,採取「園區+合作社+貧困戶」或「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讓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對於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在用工上優先保證,對於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採取定期分紅的模式兜底脫貧。這樣既可保證貧困戶可以獲得土地流轉收入,也可以通過打工獲得工資性收益。「生態旅遊」確保「持續發展」。 對於復墾的土地,優先考慮由大型企業進行承包,進行生態旅遊開發。通過成立旅遊合作社,貧困戶可定期分紅,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可到旅遊點打工或進行經營攤點,實現貧困戶收益的持續性和穩定性。針對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採取兜底扶貧措施。

六是破解了搬遷難題。按照政策規定,建檔立卡貧困戶安置建築面積嚴格控制在每人25平方米以內,戶均負擔不超過1萬元很多需要搬遷的貧困戶嫌面積小,不願意入住。針對現實情況,鎮黨委政府與村兩委研究探討,充分與搬遷貧困戶溝通,做好政策宣傳,制定了以下幾項措施。 一是對需求小平房住房的貧困戶,社區內建設平房和小戶型樓房;二是實行貧困戶與子女合住的方式。像常庄、上衚衕峪、會仙院等整體搬遷村,貧困戶大多年老體弱,經濟實力薄弱,實行與子女合住減輕了經濟負擔,方便子女孝敬老人。通過以上幾種方式,破解了搬遷限額面積及減輕經濟負擔難題。胡范軍(統籌)吳傳忠 鞠召青(撰稿)劉雪(攝影)龐守臻 剪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