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對口援疆】援疆幹部風采

援疆幹部陳青雲:時間有期限 工作無止境

陳青雲(右二)在《戈壁奇葩》首發儀式上贈書。(圖片由陳青雲提供)

    「再過幾天我就要離開新疆了,雖然我的援疆期限結束了,但援疆工作我會一直做下去。」7月5日,農業大學援疆幹部、新疆農業大學林學與園藝學院副院長、新疆農業大學設施農業研究所所長陳青雲說。

陳青雲與新疆結緣要從15年前說起。

陳青雲是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副院長,蔬菜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2002年,陳青雲作為石河子大學客座教授第一次來到新疆,在當地老師的陪同下參觀了石河子、吐魯番等地的設施農業,他發現新疆的自然光照充足,很適合發展設施農業。

2011年,陳青雲得知學校要選派教授援疆,53歲的他主動請纓,成為第七批援疆幹部,先後在新疆農業大學農學院、林學與園藝學院任副院長。

心繫新疆設施農業

到新疆農業大學工作后,陳青雲發現學校設施農業專業師資力量薄弱,硬體設施欠缺。看到這種情況,陳青雲萌發了組建跨學科、跨學院的教學機構的想法,以加強教師之間、學院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陳青雲的想法得到了新疆農業大學校領導的支持。為了全面掌握新疆設施農業的情況,陳青雲先後前往烏魯木齊縣、昌吉州、吐魯番、喀什、阿克蘇、阿拉爾市等地考察設施農業項目實施情況,足跡遍布新疆天山南北。

通過調研考察,陳青雲對新疆設施農業有了全面認識,他根據調研掌握的第一手資料,開始謀划,為推進新疆設施農業發展獻策。

2013年10月,在新疆農業大學的支持下,新疆農業大學設施農業研究所正式成立,研究所吸納了學校5個學院的20多位老師,圍繞設施園藝作物高產優質栽培技術、設施結構優化與環境調控及其裝備、設施農業有害生物防控技術、農業科技園規劃等方面開展研發工作。陳青雲任首任所長。

研究所成立以來,承擔了多項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的科研課題,為自治區、兵團的相關單位編製設施農業發展規劃,經常組織專業教師深入生產一線給農民傳授技術。

2014年夏天,第七批援疆幹部走了,陳青雲卻選擇留了下來。

陳青雲說,研究所剛成立,還有很多工作需要他完成,他還不能走。陳青雲成為第八批援疆幹部中的一員。

為學校積極引進人才

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科力量,2015年,新疆農業大學把設施園藝學設為重點學科,需要引進天山學者,陳青云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

他利用回北京開會、去高校作講座的機會,積極宣傳新疆、介紹新疆的設施農業,經過不懈努力從北京引進了4位「天山學者」,使新疆農業大學設施園藝學科人才隊伍得以壯大。

人才引進來后,他還給「天山學者」下達了硬任務,要求他們每人為新疆農業大學引進一名博士。

2017年5月,陳青雲帶領4位「天山學者」到南疆考察設施農業,通過專業考察,5名專家聯名撰寫了《關於新疆設施農業產業發展的建議》,以團隊的力量,以專業的視角為新疆設施農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新疆農業大學的六年間,陳青雲經常帶領團隊成員參加各種學術會議,鼓勵青年教師積极參加各種形式的學術交流。幾年來,他帶領的課題組發表論文十多篇,獲得專利授權四項,另有兩項發明專利正在申報中。

援疆六年,陳青雲所做的事太多太多,他說他早已把自己當成了新疆人。

帶動周邊齊援疆

陳青雲的援疆思路是,一人援疆、全家援疆、全單位援疆。援疆期間,他的家人和單位都給了他最大的理解和支持。

陳青雲是農工黨北京市委常委、農大支部主委,他回北京召開支部會議時,倡議黨支部的30多位成員和他共同開展援疆公益活動,他的倡議得到了響應。

陳青雲經過考察了解到呼圖壁縣五工台鎮國小多媒體教室不夠用,他決定為該校建5間多媒體教室。

陳青雲返回北京,他帶頭捐款5000元,農工黨農大支部全員參與,農業大學黨委統戰部的領導和幹部紛紛獻出愛心,很快籌齊了8萬元。2012年夏天,五工台鎮國小多媒體教室從2間增加到7間。

2013年夏天,陳青雲自花6000多元錢,為阿克蘇市良種場四川籍農民做了100件紀念T恤,他的小兒子幫忙給天藍色的T恤上設計了溫室圖案。

2016年陳青雲又籌集3萬元愛心款,捐給新疆農業大學「訪惠聚」駐村工作隊所在的村國小改善辦學條件。

陳青雲說,積少才能成多,聚小才能成大。他希望能動員身邊所有的人一起關注新疆,一起援疆。

援疆期間,陳青雲還出版了作品《戈壁奇葩——新疆阿克蘇市良種場設施農業禮讚》,推廣阿克蘇市良種場設施農業示範點的先進經驗。

援疆六年,陳青云為新疆設施農業付出了很多,他的工作獲得了北京和新疆兩地的認可。北京市委市政府和新疆農業大學分別授予他「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榮譽稱號。自治區教育廳授予他「優秀支教教師」、自治區黨委政府授予他「優秀援疆幹部」等榮譽稱號。

離開在即,陳青雲對新疆有太多的不舍。陳青雲說:「我在新疆可以做工作,我不在新疆,仍然可以為新疆做點事。援疆工作要伴隨我一生。」

陳青雲(左一)在烏魯木齊縣植樹。(圖片由陳青雲提供)

朱成立參加新疆農業大學黨代會。(圖片由朱成立提供)

「回顧三年援疆生活,我感到欣慰的是為第二故鄉的師生群眾奉獻了一片真情。雖然我要回江蘇了,但我的心永遠牽挂著新疆,我願做新疆的『兒子娃娃』。」7月7日,在新疆農業大學,河海大學援疆幹部朱成立動情地說。

2014年7月,河海大學水利水電學院農業水利工程系主任朱成立得知,學校要派遣一名農田水利工程專業的老師,前往新疆農業大學開展學科建設和研究所培養工作。作為一名黨員,朱成立義主動請纓前往。

朱成立深知援疆工作的意義和使命。「來新疆工作,不能照搬硬套,要接地氣,結合新疆的實際才能開展好援疆工作。」在來新疆的路上,朱成立暗下決心,要抱著學習的態度,用心用情做好援疆工作。

為教學傾注全部精力

在擔任新疆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期間,朱成立為學院學科建設、專業建設、學位點建設盡心儘力。

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朱成立主持修訂、制定了水利工程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專業學位碩士、博士研究所培養方案和農業工程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共4個研究所培養方案和相應的學位授予標準;他提出優化課程設置,完善不同培養層次和培養類型的研究所課程體系,並組織修訂了相應的課程教學大綱。

針對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生產實習環節面臨的實習經費緊張、基地資源緊張以及畢業設計選題方向不寬,選題數量偏少等問題,朱成立牽頭組織申報了新疆農業大學教學改革項目「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生產實習模式改革及畢業設計選題開發研究」。

結合教學改革項目,他還主動承擔農業水利工程專業大學部畢業設計指導工作,在畢業設計選題、任務書編寫、畢業設計布置及畢業設計指導工程中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他承擔完成的研究所教育教學改革實踐研究項目「水利工程研究所培養體系建設研究」在驗收評審過程中獲得專家的一致好評,是3個試點學院唯一驗收結果為「優秀」的項目。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在2016年先後被評為新疆農業大學學位點自評估績效考核先進單位和研究所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朱成立把大量的時間和經歷放在了工作上,以至於連寒暑假期間都未能回家。他說,既然選擇來援疆,就必須完成好每一件事,不讓自己在新疆的3年留下缺憾。

帶動後方一起援疆

朱成立認為,一人援疆就要發動所有的力量一起援疆。因此,他始終把河海大學當作援疆的大後方,有困難就尋求學校支援。

為了在新疆農業大學水利學科搭建高層次科研和研究所實踐平台,朱成立積極與河海大學溝通,以河海大學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為依託,在新疆農業大學策劃籌建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新疆寒旱區分實驗室。

2016年9月,在朱成立的努力下,新疆農業大學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新疆寒旱區分實驗室正式掛牌。

2017年,在朱成立的幫助下,新疆農業大學一名教師獲得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研究基金課題。

3年來,朱成立邀請河海大學知名專家教授到新疆農業大學交流講學8人次。聯繫落實新疆農業大學青年教師、大學部生、研究所到河海大學訪學協議,先後有3名青年教師、20名大學部生、10名研究所到河海大學訪學交流。

援疆期間,朱成立的愛人先後兩次來到新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幫助新生做心理諮詢和輔導。

朱成立說:「在新疆生活3年,新疆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故鄉。」

民族團結融入工作和生活

在朱成立眼裡,各民族本來就應當親如一家。3年來,他始終把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融入到工作中。

朱成立對少數民族同事在教學、科研以及進修學習等方面遇到的問題給予真誠的幫助,身邊少數民族同事家中遇到困難,他都會表達一份心意。

作為一名援疆幹部,朱成立還在新疆農業大學駐村工作點認了「親戚」,並兩次前往看望。

離開在即,朱成立有些割捨不下這個「親戚」。

「我第二次去看老人家的時候,得知我要離開新疆,她拉著我的手久久不願鬆開,離開時硬給我塞了一個雞蛋。」朱成立說,他不會忘記這個「親戚」,會時常和這個新疆的「親戚」聯繫,給她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我雖然身在河海大學,但我始終心繫新疆、心繫新農大。我永遠都是農大人。」朱成立動情地說。

END

來源天山網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