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打通路網跨過「坎」

李品賢(左一)與田坎村村幹部寫下脫貧致富心愿。

田坎,不是一道坎,而是一個村。

提起田坎村,知道的人不多;提到南江大峽谷,很多人耳熟能詳。開陽縣南龍鄉田坎村就位於南江大峽谷下游,與南江鄉這個開陽縣內紅火的旅遊鄉僅隔了一條河。

一河之隔,卻隔出不小的差距——因為發展鄉村旅遊,南江鄉群眾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田坎村卻一直處於貧困邊緣,今年還被列為貴陽市20個特別困難村之一,統計出來的低收入困難群眾有459戶1586人,佔全鄉低收入困難群眾總數的近一半。

然而,僅僅過了幾個月,貼著特別困難村標籤的田坎村卻變樣了,不再是原來那道只會種苞谷的坎,變成一片致力脫貧致富的熱土。

一位返鄉創業的帶頭人

盛夏時節,天氣很熱,田坎村的食用菌大棚基地里更「熱」。返鄉創業致富帶頭人徐小松正帶著工人對剩餘的幾個大棚做最後的修葺。1號和2號大棚里,6000袋菌棒已經長出食用菌。

看著長勢喜人的食用菌,徐小松臉上樂開了花:「基地總共23個大棚,預計七月份全部投產,每個大棚差不多有5000袋菌棒,每袋菌棒能產兩斤半左右的食用菌,生長高峰期,基地每天能產好幾噸食用菌,平均每個棚有三萬多的產值。」

現在,談起食用菌種植技術,徐小松頭頭是道,可在創業之初,他也吃了不少苦頭。

徐小松是名退伍軍人,剛退伍回到家鄉時就嘗試過創業。「當時總共養了500隻鵝和300隻雞,因為不懂技術,最後全死了。」對於失敗的創業經歷,徐小松記憶猶新,也更讓他明白了技術在創業過程中的重要性。

後來,徐小松離開家鄉到外地打拚。湊巧的是,這幾年他從事的都是食用菌種植管理方面的工作,久而久之,就變成了行家裡手。

2009年,帶著技術再次返鄉創業,在自家屋裡種植食用菌,徐小松底氣足了不少,他不斷擴大規模,現在已經擁有兩個大棚,收入也從原來的幾千塊增長到去年的十幾萬。

田坎村打響脫貧攻堅戰後,徐小松積極響應村裡的號召,帶頭髮展村集體經濟,帶動低收入困難群眾脫貧致富。

「按照約定,基地60%的收入作為低收入困難群眾的分紅,40%的收入作為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基金。別的我不敢說,種植技術這塊肯定能保證,再加上田坎村無污染、有富硒元素,還有已經聯繫好的銷售渠道,村裡人總算有了盼頭。」徐小松說。

一條即將消失的「斷頭路」

沿著一條「斷頭路」一直開,車子來到路的盡頭——田坎村大壩村民組。大壩村民組不大,只有39戶150餘人,寨子里大多是老舊的瓦房,也很少看到年輕人,聽村裡人講,村裡一半以上的人都在外打工。

村民組組長王興林是這個小寨子里最有幹勁的人,自己種了20多畝枇杷和七八畝烤煙。但今年,他的幹勁也沒那麼足了:「本來今年枇杷價格不錯,可地里種的枇杷遭了霜,產量不高,這也就算了,因為交通不便,採摘下來還要每斤花一塊錢請人背下去,真不划算。」

站在山頭的枇杷地里,王興林抬頭就能看到河對面的南江鄉:那邊熙熙攘攘,這邊冷冷清清,心裡很不是滋味。

不過,聽說村頭的「斷頭路」很快就會被打通,王興林看到了希望,一直在打聽消息。「擴建的路是南江至田坎至開州港的旅遊公路,是扶貧解困方案里已經定了的事。新路全長9.5公里,寬度也從原來的4米擴大到6.5米,預計明年就能通車。」

聽到村幹部的介紹,王興林心裡踏實了不少。要知道,這條路修通后,田坎村通往南江鄉的路程要節省40至50公里,整整少繞了一個大圈,村民也能有機會享受「旅遊紅利」。

「你看,南江鄉那邊不止來玩的人多,買東西的人也多,就拿枇杷來說,他們有多少枇杷都不愁賣,價錢還賣得高,等路修通以後,遊客也能來我們寨子吃琵琶了。」每每說到這些,王興林都興奮不已。

今年開年,田坎村在大壩村民組建設了佔地200畝的香蔥種植基地,現在香蔥已經上市。「以後,香蔥基地要擴大到800畝,產量肯定會增加很多,等路修通了,運輸成本低了,我們更有賺頭。」在村頭種植香蔥的熊剛書也有相同的期盼。

一本指導脫貧的規劃書

同濟大學,田坎村,貌似八竿子打不著。

但是,脫貧攻堅號角吹響后,開陽縣邀請同濟大學和省城鄉規劃設計院為田坎村進行整體規劃布局。目前,規劃書的初稿已經完成。

南龍鄉扶貧站站長李品賢翻開規劃書,村鎮概況、現狀分析、發展規劃等一目了然。

「南鄰南江大峽谷,北有黃鶴林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達62.5%,生態環境優越;處於南龍鄉至開陽的交通要道,距縣城12.5公里,距開州港24.5公里,區位優勢明顯。」

「基礎設施落後,交通狀況不佳,村組通達性差;缺乏產業支撐,村民仍以傳統農業種植為主;地貌生態脆弱,經濟發展落後,人員流失嚴重,人力資源匱乏。」

規劃書上,田坎村的優勢劣勢寫得清清楚楚。結合田坎村的實際,南龍鄉明確了「1231」脫貧思路:突出一個重點、建成兩個通道、做強三大產業、實現一個目標。

「突出一個重點」是以田坎現代高效富硒茶休閑觀光示範園為重點,輻射帶動全鄉建成貴州最具特色的現代生態高效富硒茶產業樣板示範基地和「宜科教、宜遊樂、宜休閑」的貢茶小鎮;

「建成兩個通道」,一是建設南江至田坎至開州港旅遊公路,二是升級改造開陽至南龍公路聯通102省道,道路沿線以美麗鄉村建設、生態移民安置、茶蔬果種植、展銷為依託進行發展。

「做強三大產業」即做強茶產業、果蔬產業、林下養殖業。

「實現一個目標」即實現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大發展,到2020年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會。

「規劃先行,才能事半功倍。」李品賢邊合上規劃書邊介紹,「田坎村只是一個突破點,南龍鄉將以田坎村為脫貧解困幫扶核心區,輻射帶動翁朵村、中橋村等村寨,最終實現以村帶鄉、全面發展。」

■人物名片

共建綠色田坎

姓名:李品賢

年齡:38歲

職務:南龍鄉扶貧站站長

李品賢去年開始擔任現職,從那時候開始,他每天都要開車往返於家和田坎村等扶貧點之間。「交通是制約田坎村發展的主要因素。現在,兩條對田坎村來說至關重要的道路已被列入規劃,消除貧困同步小康、共建綠色田坎不是夢。」李品賢說,田坎村生態環境優越、交通瓶頸正在被打破,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記者手記

抓住主要矛盾 破解發展難題

作為南江鄉和花梨鎮的「鄰居」,在這兩個鄉鎮發展得如火如荼時,南龍鄉的處境卻略顯尷尬。特別是田坎村,與南江鄉僅一河之隔,發展卻要落後一大截。

這種反差的出現,與交通的制約密不可分。打通路網,是田坎村發展需要搶抓的「主要矛盾」。

讓人欣喜的是,在同濟大學和省城鄉規劃設計院為田坎村量身打造的規劃書中,兩條對田坎村來說至關重要的道路已被列入規劃。從地圖上看,兩條道路形成「十字架」形狀,將東西南北的資源都連接起來,田坎村獨居其中,發展前景無限。

毛澤東同志在《矛盾論》中指出:「凡事要學會抓主要矛盾,切勿眉毛鬍子一把抓。」在田坎村脫貧攻堅的過程中,同樣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發展的目標才能早日實現。

李必興 本報記者 李春明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