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還好微信沒有「已讀功能」

聲/西年

文/文翼

1

這些年來,身邊使用微信的人越來越多,也不時會聽到有一種聲音在抱怨,為什麼微信沒有增加「已讀提醒」這個功能?

發出去的消息被對方成功讀取過後,能收到一條已讀回執,心裡才會稍感踏實吧。否則,也太不人性化了吧。

而我要說的是,沒有」已讀提醒」功能,恰恰是微信最人性化的一項設置

誠然,在每條發出的消息標記上已讀或者未讀提醒,確實能夠讓我們第一時間知曉消息內容是否觸達對方。

但是,如果當你收到對方的「已讀提醒」后卻未遲遲未見回復,你還能淡定自么?「已讀提醒」有時候就像一個黑洞,能吞噬掉人與人之間一切的社交可能。

早年我認識一對情侶朋友,迪迪和小宋。當時微信還並未完全普及,他們習慣通過蘋果手機的iMessage功能與對方互通簡訊。

有一天晚上,迪迪因為在單位與同事鬧了矛盾,心情低落,給男友小宋發送了一條消息尋求安慰,信息發送不久旋即顯示已讀狀態,而男友卻沒有第一時間回復自己。

迪迪感到愈發陰鬱,一夜輾轉難眠

第二天迪迪找到小宋,當面質問他為何沒有給自己回複信息,小宋推說沒看到。

迪迪不服,掏出手機稱自己已然收到了「已讀提醒」。隨後她開始翻舊賬,將小宋沒有回復自己的簡訊和過往的一些事件聯繫在一起,然後得出結論:男友對自己的態度越來越冷淡了,分明是不愛自己了。

小宋煩了,隨口甩出一句那就分手吧。正是因為一條「已讀提醒」,兩人引發爭端,從此分道揚鑣。

2

我有個朋友,因為拍了些在朋友圈流傳甚廣的視頻,在當地算是小有名氣,不少人通過各種渠道加了他的微信,發消息請教他各種問題。

剛開始他還樂於回復對方的消息,但時間長了,他感覺自己的時間都耗費在思考如何回復對方消息這件事上了。所以往後對於一些不大相熟的人提出的一些沒有營養性的問題,他一概選擇不予回復。

當對方在見面時問到為何沒有回復自己消息時,也可以扯出一個謊言,消息太多了,可能當時沒看到吧。

言下之意就是「我沒看到你的消息啊,所以沒有回復也很正常」。一旦這麼說了,對方也不會計較太多,這個事情也算是一筆帶過了。

有一天我約他吃飯,他感慨地對我說,幸虧微信沒有「已讀提醒」這個功能啊,否則平日里收到了太多消息卻沒有一一回復,自己在圈子裡可要落下不近人情的罵名了。

在一次公開場合里,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在談到微信為什麼沒有引入狀態時,曾經說過一段話,大意是:

我們需要給人們提供撒謊的機會。對於我們不大願意回復的消息,均可以以「消息丟失「或」沒有看到」作為迴避的理由。如果把人們像機器那般加以約束,反倒不是好事。

在張小龍看來,是否已讀的狀態信息在微信看來屬於個人隱私,他希望給用戶一個輕鬆自由的溝通環境,因此微信不會將是否已讀的狀態進行傳送。

3

我們每天都會收到不少微信消息,然而並不是每一條消息都有值得被回復的必要。當你發出的一條消息,對方沒有被回復,只存在這兩種可能性:

一、對方沒有看到消息。

二、對方壓根不想理會你。

沒有「已讀提醒」功能,反而給了消息接收方一定的選擇空間。好處在於,即便你選擇了不去理會對方,也可以給人營造出沒有看到消息的錯覺。

一旦對方問起為什麼沒有回復消息時,可以以「消息丟了」作為說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有了迴旋的餘地。

人的本性就是渴望被關注,期待別人回應自己。 「已讀狀態「只會給雙方徒增社交壓力。如果已讀消息始終未見回復,無疑給發送方潑了一頭冷水,導致雙方關係瞬間降至冰點。

我對微信至今沒有設置「已讀提醒」功能的解讀是,在社交媒體中,很多事情保持在不清不楚的狀態,才能避免矛盾激化,為日後的交往留有餘地。

暢銷書作家黛比•吉森妮 在《生命課:告別與前行》中提到,如果你的祈禱沒有回應,你可以生氣,但是學會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結果,那樣更明智。

所有即時聊天工具都應該是為了給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帶來便捷,而不是導致人際關係逐步惡化的成因。

如果某天我們給特別在意的人發送了一條消息,對方沒有回復,也不必過度焦慮,心神不寧。將個人情緒建立在他人是否回應自己這件事情之上,本身就是對彼此之間關係的一種不自信

何不拿起電話,或約個時間當面談談,去傾聽對方內心真實的想法

✬你可能會錯過的那些好文章✬

你媽都看不上的男人,就別嫁了

兩個人合不合適,就看這件事

那個用裸照換了一個2萬包包的女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