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為什麼我們變得越來越「笨」了?這是我見過的最理性的回答

生活中,你是不是會把自己的選擇權交給智能推薦?

想聽歌的時候,打開網易雲音樂,讓系統根據自己以往聽歌的記錄來推薦歌曲。

不知道買什麼書的時候,點開噹噹,系統會根據以往買過的書,向你推薦「和你買過同一本書的人也在買xxx」......

淘寶上一旦搜過「闊腿褲」,再次進入首頁,猜你喜歡里,就會出現不同的闊腿褲。

智能推薦能夠根據我們的喜好推薦我們應該會喜歡的事物,大大節省了時間和精力,然而,當你目之所及,都是自己想看的新聞,想聽的歌曲,想買的衣服,長期待在舒適區的結果就是,我們會變得越來越「笨」。

1.0

我想從智能推薦談起。

最早在國內把「智能推薦」推向大眾的產品,沒記錯的話,是豆瓣電台

那時,這還是個很新奇的功能。它會提示你,給每一首歌點「喜歡」或「不再收聽」。經過大量的數據訓練,它就能越來越熟悉你的口味,給你推薦更多「你可能會喜歡」的音樂。

那個時候,打開豆瓣電台,一次次地點「下一首」,來研究它的推薦到底準不準,是件挺有趣的事情。雖然從身邊的人來看,大多數人都覺得,不怎麼准。

2.0

智能推薦時代

把時間撥回2016年。

一轉眼,智能推薦早已在國內風靡了數年。除了音樂平台,新聞平台、自媒體平台、購物平台、廣告平台、直播平台、視頻平台、遊戲平台……都紛紛開始轉向智能推薦。

它們理由也非常正確: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傳統的人工分發太沒效率了,我們要依據大數據,利用智能演算法,一方面實現推送內容和用戶喜好的高度契合,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信息的分發效率。

所有的平台都在致力於提高演算法質量。我們似乎已經進入一個「智能推薦時代」

以亞馬遜為例。有數據表明,亞馬遜35%的銷售額是與推薦系統相關的。當你在亞馬遜購物的時候,你一定見到過這句話「購買此商品的顧客也同時購買」,很有可能,你會被其中某個名字吸引,點進去,然後再點進另一個名字,最終買了一堆東西回來。

《一網打盡》中就提到過:

當亞馬遜和大型出版商談判的時候,就會使用「推薦系統」作為殺手鐧。如果出版商沒有達到他們的要求,亞馬遜就威脅將他們的書從推薦系統撤下——這也就意味著大約40%的銷量銳減。這樣的結果是,通常30天左右,出版商就會回過頭來說,「嗨,貝佐斯,咱們再聊一聊?」

9月,Facebook宣布,他們將解散「熱門話題」團隊,轉而使用演算法來抓取最熱的新聞。當然,這個消息放出來第三天,就立刻遭遇了危機——演算法抓到了一條假新聞,並推向所有用戶。不過,從Facebook的態度來看,他們堅信這只是一場小小的意外,智能推薦終將全面代替人工分發。

這幾年,國內崛起的各種資訊平台——比如今日頭條、,以及各種小而美的新聞資訊客戶端,幾乎都基於「尖端演算法」「矽谷核心團隊」,主打「基於興趣和熱門的智能推薦」,大有幹掉傳統媒體平台之意。

今日頭條的CEO張一鳴更是說得很明白:我們不需要主編,有主編就會有傾向性,我們把分發交給演算法,用戶喜歡什麼,我們就推給用戶什麼。我們不干預用戶的喜好。

這是一個浩浩蕩蕩的趨勢。一切看來都很美好。

3.0

智能推薦的本質

但是,我卻始終有一點懷疑。

智能推薦的本質是什麼呢?簡單來說,是這樣的邏輯:

系統通過收集你的歷史數據和個人數據,為你建立一個描述模型,並找到符合這個模型的其他用戶,找到他們所對應的「高評分內容」(比如,點一下「喜歡」,就給內容加1分;點「不再播放」,就扣5分。等等),再將這些內容推給你。

也就是說,系統先通過尋找「與你相似的人」,再將他們關注的、喜歡的內容推給你。

當然,實際的操作,比這要複雜百倍。比如矩陣分解系統、外顯/內隱行為評分機制、基於多因素(包括地域)的策略邏輯,等等。但本質來說,不會偏差太遠。

這樣一來,就會產生兩個問題:

  • 為什麼我要讓別人決定我想看什麼?

  • 為什麼我一定要關注別人關注的東西?

這種基於大眾行為的機制,可能的結果之一,是「趨同」

系統推給你的都是在可選範圍內「最大眾」的信息(最多人關注),而你的行為又進一步強化了這種趨勢(為這些信息增加了關注)。

這樣一來,就會導致極端的馬太效應:熱門的信息越來越熱門,冷門的信息越來越冷門。

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如果由智能推薦來決定信息分發,那麼,我們選擇信息的權利,就完全由系統——本質上就是大眾,來決定。

也就是說,我們所關注的信息,會越來越趨向於一致。我們接受到的信息,是大眾關注的信息;我們思考的問題,是大眾思考的問題;我們看到的事物,也是大眾看到的事物。

4.0

智能推薦的後果

當你的信息、視野、思考方式都完全「泯然眾人」,你還如何能輸出更有價值的想法?

我們思考問題的過程,如果拆解出來,是什麼樣呢?

其實無非就是這個模型:Input - Tools - Output (ITO)—— 信息輸入 → 利用邏輯工具對信息進行處理 → 輸出結論。

所以,我們腦子裡的想法,絕大多數的差異,其實存在於第一步,亦即信息的輸入。因為邏輯本身是普適的,對每個人的差異不大。

只有接收到的信息更全面、更龐大,你用來「處理」的素材才會更豐富,也就能得出更精確、更有價值的結論。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常說「你的問題是讀書太少,而想得太多」的緣故。因為讀書是拓展信息輸入最好的方法。沒有足夠的信息輸入,想再多也是沒有用的,因為從本質上講,你的材料就是匱乏的。

而如果你連接收到的信息都跟大多數人一樣,你還如何能指望比大多數人更優秀?

  • 與大眾一致,永遠只能淪為平庸,成為被消費的對象。只有比大眾走得更遠,看得更遠,才能有出類拔萃的可能性。

  • 另一種可能的後果,就是圈子的斷層和割裂。

一個圈子裡的內容,永遠只有最平庸、最膚淺、最沒有門檻的信息,能夠被最廣泛的人接受和關注。而這種關注,又會促進它的二次、多次傳播和螺旋發展。

這樣一來,其他的信息要麼被「擠壓」到角落裡,被我們遺忘;要麼被擠出圈子,被我們忽視。

簡而言之,你會只看到你所在的圈子裡,大多數人願意看的東西。

你將看不到真正的世界,而是活在圈子為你構築的「擬態世界」之中。

但這一切,僅僅是智能推薦的問題嗎?

當然不是。

所有的網站、平台、APP,想要更好地生存,都必須融入「輿論場」,讓自己跟進各種熱門事件——熱門的東西,永遠都能吸引多數人的關注,因為熱門本身就意味著多數關注。

那麼,無論是智能推薦,還是人工分發,其實本質都一樣——你所被動接收到的,永遠是「大眾」的信息。

只不過,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智能推薦實際上做了這麼一件事情:我幫你把信息篩選好,你不用去找,安心等著就好。

但是,這種基於熱門的篩選機制,雖然節省了我們大量去探索和尋找內容的時間。然而,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我們在被動接收之中,思維正在慢慢被同化和影響——無論是事件,觀點,事實,還是看待問題的角度。

我們變得越來越「懶」了,因為智能推薦幫我們把信息分門別類打包好,送到眼前。

同時,我們也變得越來越「笨」了,因為我們接收到的信息,都被拉到了大眾的平均(甚至低於平均線)水平。

這種情況發展下去,會怎麼樣呢?

會造成精英和大眾的進一步割裂。

從信息渠道來說,很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少量大眾平台掌握著大量用戶和流量,成為信息流通的中心渠道。眾多微型的小眾圈子(APP、個種自媒體)環繞在周圍,基於少量的、小眾的用戶,在內部交換信息。

彼此獨立,畫地為牢,互不干涉。

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5.0

在智能推薦時代如何逃離變懶變笨的趨勢?

那麼,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怎麼做?

最核心的,還是要基於自己的需求和興趣,主動去進行「探索」,獲取有價值的信息。

你要知道,傳播範圍越廣的東西,其實就越沒有價值。因為它要麼已經人盡皆知,要麼即將人盡皆知。

有意思的是,這個趨勢正在慢慢逆勢上揚。

知乎Live,在行,得到,有不少平台開始嘗試走「有價值的精品內容」路線。當然,我並不是說他們上面都是有價值的內容,你依然要進行篩選和辨識。但相比起被動接收由大眾所決定的信息,這始終是很有意義的一步。

作為個人,對自己的信息渠道進行優化,將更多的精力花在「主動尋找信息」上面,會比被動接收大量的「庸俗信息」更有價值——因為前者才是你真正需要的,後者只是大家認為你需要的。

越是信息碎片化的時代,我們越是要建立結構化的體系。越是信息篩選便利的時代,我們越是要探索門檻更高的信息。這樣一來,才能走在大眾的前面,給自己帶來真正有效而長遠的提升。

大多數人只會成為時代的附庸。當潮水卷過,留下來的,永遠是逆流而上的人。

#留言互動#

在選擇什麼的時候,您會用智能推薦?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