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二十四節氣(春夏篇)

明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2個節氣——雨水,雨水節后鴻雁來,東風解凍,草木萌生,春天在不經意間已經悄悄地走近我們。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二十四節氣的春夏篇,瞧瞧影像中春夏間的節氣風姿。

二十四節氣是曆法的獨特創造,幾千年來對推動農牧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節氣的名稱最早出現在殷商時代,到西漢二十四節氣便已完備了。隨著曆法的外傳,二十四節氣流傳到世界各地。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如何用影像的方式重新詮釋傳統文化的珍寶,憑藉21世紀的視覺傳播讓文化更加自信地面對世界,面對未來?攝影人如何堅守文化的根本內涵,並與時俱進地給予富有創建的智慧呈現和形象表達?看了這些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的照片集納,這是我不斷思考的問題。

【立春】 東風解凍 劉冬兵 攝

點評:立春,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大地復甦,水面化開,也預示著春天的到來。這幅作品看起來很「素」,冬意十足,但幾塊化開的河面卻散發出勃勃生機,而作者恰好將這幾塊水面置於畫面左側黃金分割線處,吸引著觀者視線。作品留白空間較大,可適度進行裁切,讓水面更突出,也更符合照片的立意。

【雨水】春意 嚴惠良 攝

點評:雨水節氣,天氣回暖,降水量也逐漸增多,就像這幅作品,富於詩意和「濕意」。江南小景,花紅草綠。作者以花為前景,利用大光圈,將前景虛化,裝點著背景石窗,作品中規中矩且不乏用心,有時需要攝影者善於發現的眼睛和細緻入微的拍攝,才能捕捉到更有新意的照片。

【驚蟄】 鬧春張天富 攝

點評:驚蟄前後,春雷始鳴,昆蟲萌動。就像這幅作品一樣,動植物都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態勢。作者選取高角度俯拍,將成群的鴨子納入鏡中,為了讓畫面不顯單調,作者將反差較大的綠葉置於畫面上方,為主題「鬧春」增色不少。

我以為,用攝影的方式富有創建的智慧呈現和形象表達二十四節氣,必須解決下列三個問題:

以人為本,還原傳統文化的本質。文化的根本精神乃是「以人為本」,文化的兩大優秀傳統分別是「以史為鑒」和「以天為則」,但是「史鑒」和「天則」都是圍繞著「人本」。所以我提倡二十四節氣應該是「以人為本」的人文攝影,而不應該是風光攝影或者靜物攝影。這種回歸性的定位是確定以人文精神為特點的傳統文化的本位上來,防止偏移和飄忽,重拾對傳統文化的自尊與自信。

二十四節氣的拍攝最可能走偏的就是以為不錯的風光照片能反映和切合這個主題。實則不然,二十四節氣的核心價值是其對我們人類生活的影響和指導,不是自然風光、風花雪月。所以,這個題材適應的體裁應該是「人文紀實攝影」

【春分】心花怒放 袁志龍/詮攝匯 攝

點評:春分是春季90天的中分點,在大部分地區亦是草長鶯飛、油菜花香的好時節。這幅作品作者用油菜花作為前景,捕捉孩子們在這個季節無憂無慮、暢遊自然的場景,作品抓拍得比較好,幾個孩童的狀態、表情都拍攝比較到位,尤其高高躍起的男孩,成為作品的視覺中心點。但拍攝時若角度再低一些,將風箏拍攝得更完整,就能獲得更好的視覺效果了。

【清明】清明時分 李文寶/詮攝匯 攝

點評:「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有踏青掃墓的習俗。這幅作品很貼切地表現了清明時分的自然環境和人物狀態。作者利用大光圈虛化了前景和背景,突出了主體,而人物的瞬間動作又被作者抓取得很到位。在後期處理時,作者壓暗了畫面四周,提亮了主體對象,對於主題表達起到了加分作用。不足的是,照片有些傾斜,適當旋轉觀感更佳。

大凡藝術與文化,最忌諱的就是平平泛泛、人云亦云,千人一面,眾口一詞。攝影其實不僅僅是把照片拍好那麼簡單,像二十四節氣的選題,如果離開人類學、農業學、民俗學和社會學,不收集大量的有關節氣的風土人情、諺語典故,攝影人無疑只能照搬別人的認識,借用他人的表現方法,只見森林,不見樹木。拍出的照片也只能是似曾相識,想獨特恐怕只能是老虎吃天,無處下爪。

視覺形象的觀察、發現和切入,其實是受思想內涵的無形指引,攝影也屬於人文學的範疇。平素的讀書,思考和不斷的知識積累會潛移默化影響攝影人的格局、眼界和見識。如果還是把端午節理解成吃粽子,冬至理解成吃餃子,清明理解成上陵園,那就是照搬生活,教條化、模式化理解日新月異、鮮活無比的百姓生活。

用視覺體驗表現事物,尤其是用獨到的細節傳播對傳統觀念的全新認知。約翰·伯格說:「對某個時刻的體驗越深,這一體驗的積聚也就越密。這就是這一時刻會逗留得更久的原因。此時,時間流的耗散得到了抑制。生存的綿延不是一個長度的問題,而是一個深度和密度的問題。」

【穀雨】東北鄉村 盛國強 攝

點評:穀雨是垵瓜點豆、播種移苗的最佳時節。看到這幅作品不得不佩服作者善於發現的眼睛,拍攝時作者很好地利用了攝影中點線面的關係,將枯燥單調的耕種場景拍出別樣趣味:田地間,人、驢、拖拉機之間的關係和諧又富有戲劇性,近處「原始」的耕種方式順利進行,而遠處的拖拉機卻停滯不前,疑似「歇工」。只是照片左右兩側留白較多,最好直接拍攝豎圖或做適當剪裁。

【立夏】身影 張廣和 攝

點評:立夏之時,萬物繁茂,如這幅作品一般生機勃勃。作者在拍攝這幅微距作品時採用了中心構圖,將蜻蜓置於畫面中心,利用微距鏡頭強大的背景虛化能力,讓雜亂無章的草叢化為襯托主體的乾淨背景。面對這種場景時,可考慮多角度取景,再輔以不同光線,選出效果最佳的一張。

【小滿】纖纖 劉勇/新浪愛拍 攝

點評:「小滿大滿江河滿」,小滿時節雨量進一步增加,自然界的植物也是豐滿茂盛之態。作者採用低角度仰拍的方式拍攝花朵和蝴蝶,後期處理時又採用了特殊濾鏡,將作品處理成如畫的效果。畫面中,花朵虛實有序地排列在其中,蝴蝶在整幅作品中亮點十足。

【芒種】晨跑者 宋岳雲 攝

點評:芒種是部分農作物成熟的時候,這時氣溫升高,濕氣增重。這幅作品乍看下像是幻境,仔細觀察才能發現拍攝者的巧妙心思,他將水中倒影進行翻轉,樹影、人影在水中泛起的漣漪作用下展現著別樣的美感。作品剪裁得當,構圖講究,是一幅難得的夏日晨練圖。

攝影人應該不斷研究用簡單的視覺方式闡述複雜的思想,擅長在塑造形象和提煉意境中注入詩性和美,攝影人的眼光,應該與眾不同,有時甚至「刁鑽無比」。 所以,張揚個性,發現有獨特意義的細節或場景,即便不具有廣泛性,也依然很有意義。

二十四節氣是我們的傳統遺產,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在每個國人心中都有著非常重要位置和意義。在圖片傳播成為核心傳播介質的當下,攝影人拍攝好自己國家的文化圖標,利在當下,功在千秋。

【夏至】揮汗如雨 張永彬 攝

點評:夏至時值麥收。這幅作品拍攝了農民揚麥的瞬間,麥子揚起時作者按下快門,人物的瞬間動作、神態被定格,在麥子和陽光的映襯下,揮汗如雨的主題被刻畫得淋漓盡致。作品在抓拍狀態下能做到如此,可見攝影者功力。

【小暑】水天一色 郁素雲 攝

點評:小暑開始炎熱,而這幅作品卻有「清涼一夏」意蘊。正如作品名稱一樣,水中倒影與天色相混,天地化為一體。作品中的燈塔和湖水中的人物遙相呼應,近處的沙灘有韻律地「切割」了湖面,打破了平靜,讓畫面並不乏味。

【大暑】水岸尋清涼 陳振聚 攝

點評:大暑時期氣溫最高,此時與水為伴可謂上佳的降溫之法。這幅作品便拍攝於夏日水塘邊,畫面中的人物狀態各異,有水中嬉戲的,有聊天納涼的,有刷洗衣物的。夜幕下,作者放慢了快門速度,故水流如紗,人物虛實結合,生活氣息盡顯。

·文章選編自《攝影報》·2017年·第9期·4版。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