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收藏年鑒】史上最豪的收藏家們

在古代,有那麼一群

含著金勺子長大

因天時、地利、人和等方面先天優勢

成了大有作為的藝術家、收藏家

在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裡

他們最大的消遣就是

搗騰筆墨造個名窯

撿撿漏淘淘寶

閑來耍耍「淫威」

在民間收刮點名畫名字什麼的

他們是史上

最任性、最土豪、最文藝的藝術收藏牛人

他們有個共同的身份

——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

大愛收藏書畫 生死不離《蘭亭集序》

唐太宗李世民喜愛收藏書畫,尤其喜愛收藏王羲之的詩書字畫,幾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據說他為了得到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真跡,竟然忽視帝王之尊,以「特工卧底」的方式騙得,生前愛不釋手,死後將其隨葬,連最寵愛的楊貴妃都沒能有這等待遇。

最能體現蘭亭原貌的的馮承素摹本

相傳,《蘭亭集序》傳到王羲之的後代智永時,由於智永出家當了和尚,臨終時將它傳給弟子辯才。辯才擅長書畫,將《蘭亭集序》珍藏在梁間暗檻之中。酷愛王羲之書法的唐太宗了解到它在辯才手中,於是想方設法謀取,就派御史蕭翼專程趕到越州設計騙取真跡。

蕭翼扮成一個窮書生,同辯才交了朋友,兩人經常飲酒賦詩,評論書畫,在酒酣耳熱之時,辯才終於透露出他藏有《蘭亭集序》的真本。蕭翼使辯才視他為「好友」而失去警覺,將蘭亭真跡置於桌案之上,蕭翼便潛入僧房,盜走了真跡。

辯才最後知道他是奉聖旨來取蘭亭真跡時,氣昏在地,驚悸痛惜而死。唐太宗得到王羲之真跡后,令人摹刻翻拓,賜給他的皇子近臣。到了他臨終時,埋入昭陵。也有傳言說他兒子唐高宗也喜歡《蘭亭集序》,於是使了調包計,將真跡與自己一同埋入了唐乾陵。不過,無論真相如何,真正的《蘭亭集序》已經看不到了。

後周世宗柴榮

酷愛瓷器 製造「千古之謎」

後周世宗柴榮,是五代時期後周皇帝,史載其「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性沉重寡言」,這位精明強幹的皇帝在位僅五年,但「五代第一明君」一邊忙著理家治國,一邊開疆擴土,百忙之中還不忘搞點自己的小愛好——燒造瓷器。

據傳,柴窯是五代十國皇帝周世宗柴榮自創的御窯,出產的瓷器「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磐,滋潤細媚有細紋。」製作精美光彩絕倫,是當時諸多窯中最佳的。

柴窯號稱歷代「諸窯之冠」,古代窯工素有「片柴值千金」的說法。它是歷代惟一以君主姓氏命名的瓷窯。但這一絕世「瓷皇」卻已失傳,然而,至今未發現柴窯的窯址,目前也無完整柴窯器皿傳世,甚至連柴窯瓷器的殘片也未見一枚。自古以來,國人對柴窯的爭議不斷,已然是瓷器史上的一樁懸案。

南唐後主李煜

開創金錯刀與撮襟書 好藏前代書畫

南唐後主李煜,如果不做皇帝,以他在文化界的建樹,一生應該是輝煌的,藝術成就更是了得。精於書畫,諳於音律,工於詩文,詞尤為五代之冠,被稱為「千古詞帝」。

對其書法陶谷稱讚是「金錯刀」「撮襟書」;對其畫,宋代郭若虛也大加讚許。除此之外,李煜對收藏也甚為精通。後主好收藏前代法書名畫,把秘府珍藏的書法作品讓臣下徐鉉刻帖四卷,名《昇元帖》,惜無傳拓。

金錯刀:寫字、繪畫的一種筆體。《宣和畫譜•李煜》——「李氏能文善書畫。書作顫筆樛曲之狀,遒勁如寒松霜竹,謂之金錯刀。」

撮襟書:不以筆而以卷帛書的大字。

李煜的墨跡流傳很少,南唐畫家趙幹《江行初雪圖》(今藏台北故宮博物院)上的一行標題被認為是他的真跡。

《禮記經解》墨跡局部,傳為李煜書

書畫皇帝宋徽宗趙佶

不愛江山愛丹青

宋徽宗趙佶是一個「不愛江山愛丹青」的皇帝,也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是歷史上有名的書畫皇帝。其在位期間對藝術的貢獻絕對大於對於朝政的貢獻。宋徽宗將畫家的地位提升到在歷史上的最高位置,成立翰林書畫院,即當時的宮廷畫院,催生了像米芾、張擇端等等一代大師。

宋徽宗趙佶《紅蓼白鵝》

此外,他廣收歷代文物、書畫和青銅器等,並將所有的藏品分別著錄成《宣和書譜》《宣和書畫》《宣和博古圖》三本書,其中宋徽宗對書畫的收藏最為狂熱。

宋徽宗趙佶《桃鳩圖》

二十多歲的宋徽宗將前人的經驗融會貫通,獨創聞名於世的「瘦金體」,「筆法追勁,意度天成,非可以陳跡求也。」他是偉大的藝術家,但遺憾的是,他也是位亡國皇帝,受盡屈辱,被後世評為「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宋徽宗瘦金體《千字文》

宋徽宗《欲借風霜二詩帖》,紙本,楷書,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金章宗完顏璟

喜愛藏書畫 還是位造假能手

金章宗是一位藝術愛好者,喜愛收藏文物和書畫。他收藏的北宋、南宋及以前的書畫名跡數不勝數。金章宗善於模仿,他模仿宋徽宗的「瘦金體」幾乎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金章宗完顏璟在《搗練圖》卷前的隔水細花黃綾上,模仿宋徽宗的瘦金體,寫下「天水摹張萱搗練圖」八字題籤,並蓋「明昌七璽」中的七個印章,可見對這幅畫的喜愛。

《搗練圖》及金章宗完顏璟瘦金體題字

明宣宗朱瞻基

喜玩香爐 造大明宣德爐

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時,為滿足玩賞香爐的嗜好,特下令從暹邏國進口一批紅銅,責成宮廷御匠呂震和工部侍郎吳邦佐,參照皇府內藏的柴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等史籍,設計和監製香爐。

大明宣德爐

為了製作出精品,朱瞻基下旨精鍊銅十二次,並加入金銀等貴金屬。於是工藝師挑選了幾十種貴重金屬經過十多次的精心鑄煉,宣德三年,極品銅香爐終於製作成功。這批紅銅共鑄造出3000座香爐,以後再也沒有出品,宣德帝見到這批自己親自過問的香爐,每隻均大氣異常,寶光四射,很有成就感,為製作精品的銅爐,明朝宣德皇帝曾親自督促,這在歷史上實屬少見。

明景泰帝朱祁鈺

大愛景泰藍工藝 並推向極致

景泰為宣德皇帝的兒子,因為宣德很重視銅器的鑄造,景泰在幼年時,便耳濡目染,但是,在鑄造方面,宣德年間的工藝已經達到了極端, 已經無力再發展下去,只好在顏色方面另闢蹊徑,終於找到了新的藍色釉料。於是,就有了景泰藍的創製。因為事先對顏色的的選擇及籌謀上極費苦心,所以在成功之後,也對它極端鍾愛,所有御用陳飾全部都由景泰藍製作,種類之多不可勝數。

明景泰款掐絲琺琅龍耳扁壺,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明成化帝

鬥彩雞缸杯成愛情見證

說到成化瓷器,就不得不提明成化皇帝朱見深,據傳,成化鬥彩就是明成化皇帝為其愛妃而創燒的。話說成化皇帝的寵妃萬貴妃十分喜愛瓷器。也正是因為萬貴妃對瓷器的鐘愛,促成成化帝對瓷器的製造十分重視,有傳成化皇帝為博取萬貴妃歡心曾在景德鎮燒制大量精美瓷器。成化皇帝下令景德鎮燒造了許多小巧的瓷器。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鬥彩雞缸杯,作為成化皇帝與萬貴妃愛情的見證。

明成化鬥彩雞缸杯

明熹宗朱由校

心靈手巧 不戀皇位卻愛玩木頭

朱由校不喜歡做帝王,痴迷於木匠活,在歷史上可謂絕無僅有。他心靈手巧,對製造木器有極濃厚的興趣。據說,凡是他所看過的木器用具、亭台樓榭,都能夠做出來。凡刀鋸斧鑿、丹青揉漆之類的木匠活,他都要親自操作,樂此不疲,甚至廢寢忘食。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裝飾五彩,精巧絕倫。

朱由校不僅酷愛木藝,他還喜歡建造房屋。《曠園雜誌》中寫到朱由校曾親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宮殿,形式仿乾清宮,高不過三四尺,卻曲折微妙,小巧玲瓏,巧奪天工。他還曾做沉香假山一座,池台林館,雕琢細緻,堪稱當時一絕。擱現在的話,朱由校也算是「鬼才」級別的建築師了。

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

最愛搗騰西洋科技

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愛好收藏書畫、瓷器等藝術品,除此之外,他十分重視西洋科學,對鐘錶、西洋鏡等西洋玩物,情有獨鍾。除了嬉戲把玩,康熙對西洋科技懷有濃厚的興趣,時常在書房獨自學習、研究自己收藏的西洋玩物,這一癖好在皇帝中非常少見。

西洋科技

雍正帝宮廷藝術品的「總設計師」

雍正出品 必屬精品

雍正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君王,算得上宮廷藝術品的「總設計師」,審美水平極高,眼光特別挑剔。朝政之外,他花在養心殿造辦處的時間,也許比花在後妃身上還多。雍正本人親自參與器物創作,要求嚴苛,大到瓷器、雕塑,小到鼻煙壺、香囊,都要呈給他反覆提出修改意見,不到十分滿意,便不允許製造。雍正在位僅十三年,遠比他的父親和兒子執政時間短,留傳世間的文物相對較少,但個個拿得出手,可謂雍正出品,必屬精品。

雍正瓷器款識

縱觀有清一代,雍正帝無疑是最具藝術才情的皇帝,對於古代文人的品性追求,堪稱典範,文人士大夫式的精緻生活,閒情逸緻,都可從他的身上得到很好的體現。在他的內心,極力追求自然清新的唯美境界。在藝術創作上,他追求文雅精細,有高妙而獨特的藝術品味。

▼ 清·雍正書法《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曆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收藏首富

乾隆帝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禪位后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行使國家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他在位期間清朝還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權力、金錢、地位都至上,作為業界大牛,乾隆收藏的奇珍異寶不計其數,有的是從祖父那裡繼承下來的,有的是來自臣僕的貢獻,他畢其一生的搜集所得稱得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據了解,在全盛時期的清代宮廷收藏中,藏品約有10000件以上,其中晉唐宋元書畫2000件,明代書畫2000件。

乾隆為《早春圖》題詩

在清宮收藏中,「三希堂」與「四美具」有著標誌性的意義。「三希堂」: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和王旬《伯遠帖》最為乾隆所鍾愛,並以名之。「四美具」即晉顧愷之《女史箴圖》和傳為宋李公麟的《瀟湘臥遊圖》 《蜀川勝概圖》 《九歌圖》 。乾隆皇帝不僅重視收藏,還對宮中藏品進行了整理、登記,為後世收藏,文物保管做出貢獻。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快雪時晴帖》是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以行書寫成,紙本墨跡。是乾隆帝摯愛珍藏,並題跋多處,藏於養心殿西暖閣內,乾隆御書匾額「三希堂」,視為稀世珍寶。縱23厘米,橫14.8厘米,4行,28字,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乾隆題寫:「神乎技矣」

乾隆題寫:「龍跳天門,虎卧鳳閣。」

乾隆題寫:「天下無雙,古今鮮對。」

米芾《吳江舟中詩》

《富春山居圖》子明卷

乾隆爺與《富春山居圖》的故事說來也有趣兒。乾隆早聞名《富春山居圖》大名,可一直未見真顏。正巧從民間收來一副(實為《富春山居圖》贗品,現稱子明卷),他認為是真跡,大喜,連六下江南也不捨得離身。這位喜好題跋蓋印猶如收發室老大爺的皇帝在上面的御題、御跋、御記、御識多達五十五處,密密麻麻滿布山巔樹梢,把個畫卷弄得「滿目瘡痍,體無完膚」。後來實在無從下筆了,才戀戀不捨地題上「以後展玩亦不復題識矣」。而乾隆十一年(1747),實打實的真卷經沈周、董其昌、安歧等收藏后,流進清宮,乾隆見之也沒有「龍顏大悅」,反而認定其為了「贗品」,因禍得福,真跡逃過了被亂塗亂畫的命運。

乾隆帝除了喜愛收藏書畫藝術品外,更熱衷於收藏鐘錶。他收藏的鐘錶不計其數、形態各異,只要是他看上的鐘錶,都會不惜以重金求得。為了制出風格獨特、款式新穎的鐘錶,他還親自在宮中指揮宮人製作。乾隆皇帝對鐘錶的喜愛,將民間的鐘錶收藏和製作推向了高潮。

《乾隆古裝像軸》

乾隆也喜膽瓶,上面這張圖是宮廷御用畫師郎世寧繪製的《乾隆古裝像軸》,畫中除了帥得掉渣的乾隆本尊,左案還擺著一件寶物,它就是宋官窯膽瓶,月白的官窯釉色搭配盛開的梅花,雅緻的美感破紙而出。乾隆還給這瓶子作了首詩:「當年卲局號為官,輕用民間禁有干。今作市鄽私貨物,慨然鑒古發清嘆。」這寶物本流落民間,後來被發現選入宮中。它常放在書案之側,和皇帝朝昔相伴,這足見乾隆對這件民間淘來的寶貝的無限喜愛!

內容來源於網路,版權為原作者所有。

收藏年鑒ID

shoucangnianjian2015

識別,即可快速訂閱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