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他身居高位卻一生清貧 抗戰第一位殉國的軍長 萬人參加他的葬禮

在十四年艱苦卓絕的抗戰中,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終於換來了最終的勝利。尤其是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后,更是湧現出了包括佟麟閣、張自忠、戴安瀾等一大批為國捐軀的民族英雄。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在全面抗戰中犧牲的第一位軍長是誰呢?答案就是——郝夢齡!

郝夢齡,1898年2月18日出生在河北省藁城縣庄合村一戶農民家庭。

由於家境貧寒,只讀了三年私塾的他就被父親送到一家雜貨店當學徒。因老闆過於苛刻,郝夢齡忍無可忍決定離開,為謀求生路,於是投奔了遠房親戚魏益三部當兵。

魏益三看他勤奮好學,先後把他送往陸軍軍官國小、保定軍官學校學習。

▲郝夢齡。圖源網路

畢業后,憑藉自身過硬的軍事素養,郝夢齡屢立戰功,職位也是一路升遷。1930年中原大戰後,郝夢齡就兼任鄭州警備司令,沒過多久又升任第九軍副軍長、軍長等職。

升官發財在很多人眼裡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但是郝夢齡不覺得,反而因為參加了多年的內戰感到身心俱疲。

在郝夢齡看來,作為一個軍人,應該以保家衛國為己任,拯救黎民百姓於水火之中,而不是靠著國家的內戰,在自己人的屍體上建立功勛。

中原大戰結束后,郝夢齡曾率部與工農紅軍交戰,此時他早已厭倦內戰,產生了強烈的消極情緒,結果被紅軍打得大敗。

1935年,蔣介石開始在江西對工農紅軍展開第五次圍剿,郝夢齡再次與共產黨的軍隊作戰。

這一次,郝夢齡對於參加內戰已經是徹底心灰意冷,於是向蔣介石提出來要「解甲歸田」。

蔣介石勃然大怒,罵他不忠心,但是沒有批准他辭職的請求,而是派他前往貴陽、獨山、遵義等地,率第九軍負責修築川黔、川滇公路。

兩年後,郝夢齡以父親生病為由,再次請求「解甲歸田」。這次蔣介石更生氣了,把他調往四川陸軍大學將官班學習,實際上相當於解除兵權軟禁起來。

郝夢齡正在去四川陸大的途中,得知盧溝橋事變爆發。在此事關民族生死存亡之際,郝夢齡立即向國民政府請纓,要求北上抗日。

他在請求報告中寫到:「我是軍人,半生光打內戰,對國家毫無利益。現在日寇要滅亡,我們國家已到生死存亡的最後關頭。我們應該去抗戰,應該去與敵人拼。」

一開始國民政府沒有批准他的請求,後來郝夢齡再次提出申請,由於華北前線戰事吃緊,國民政府這才同意他北上抗日。

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自古以來河北大地上就不乏捨生取義的慷慨豪邁之人,如今國難當頭,郝夢齡也將追隨前人的腳步,在那份偉大的名單上書寫自己的名字。

▲蔣介石。圖源網路

事實上,這次郝夢齡也的確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去前線的。

在率部路過武漢的時候,他利用部隊休息的時間回家與家人告別。

郝夢齡深知這一走,很有可能就是有去無回,可是他不知道該怎樣跟家裡人說。想來想去,郝夢齡趴在桌子上寫了一封信,一整晚,寫了撕,撕完又重寫,直到天亮方才寫好,放在抽屜里。

對於這一切,郝夢齡的夫人劇紉秋都看在眼裡,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便將這件事悄悄告訴給女兒郝慧英。

郝慧英當時才15歲,她跑去將信拿出來,只見信封上寫著「留給慧英兒,二十七年拆閱」。郝慧英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信要等到明年才能拆?於是她跑去找父親問個明白,還準備當場把信給拆了。

郝夢齡一時情急,把信搶過來撕掉,丟在痰盂里。

等郝夢齡出去后,郝慧英提著痰盂去廁所里,將碎紙撈出來用水沖乾淨,一點一點拼出信上的內容:「此次北上抗日,吾已抱定犧牲。萬一陣亡,你等要聽母親的調教,孝順汝祖母,關於你等上學,我個人是沒有錢,將來國家戰勝,你等可進遺族學校……」

全家人看過信后抱頭大哭,都捨不得郝夢齡走,怎奈何將軍去意已決。

走之前,他對家裡人說:「我愛你們,但更愛我們的國家。現在敵人天天在屠殺我們的同胞,大家都應該去殺敵。如果國亡了,你們也沒有好日子過了。」

說罷,郝夢齡頭也不回地轉身離去。

▲抗戰照片。圖源網路

1937年10月10日,這是郝夢齡來到忻口前線的第六天,他從來到這裡的第一天起,就率領部隊加緊修築防禦工事,以面對即將到來的戰爭。

但是多少時間也不夠用,就在這一天的凌晨2點半,郝夢齡部與日軍的先頭部隊交上火,經過一番英勇的作戰,終於打退來犯之敵。

作為一員征戰沙場多年的宿將,郝夢齡知道,這只是敵人的試探性進攻而已,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面。

他打開日記本,寫下了這樣一段話:「今日為『國慶』紀念日,回憶先烈締造國家之艱難,到現在華北將淪落日人之手,我們太無出息,太不爭氣。」

第二天,日軍指揮官板垣征四郎集結五千精兵,在飛機、大炮、坦克的掩護下,向忻口發起了進攻。

板垣征四郎輕蔑地看著對面的軍隊,在他眼裡,那隻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而自己所指揮的可是大日本帝國最精銳部隊之一的第五師團!他相信要不了多久,自己就能攻下對面的陣地,進而直接攻取太原。

眼下的情況對郝夢齡是極度不利的,一方面中日軍隊之間實力的差距確實太大,另一方面己方的增援部隊仍在路上陸陸續續往這裡趕。

但是郝夢齡沒有選擇的餘地,忻口背後就是太原,如果忻口失守,太原將直接暴露在日軍的槍炮之下,同時附近的防線很有可能隨之崩潰。日軍是不會給時間讓自己把部隊集結完畢的,既然他們已經打過來了,那軍隊也只有拚死一搏了。

為了鼓舞部隊的士氣,郝夢齡多次親臨第一線指揮作戰,給予日軍以沉重的打擊,可自身也是傷亡慘重。

尤其是以南懷化陣地的戰勢最為慘烈,在日軍的狂轟濫炸之下,南懷化陣地幾乎被夷為平地。在忻口西北、南懷化東北的204高地上,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拉鋸戰,一晝夜竟易手13次之多!最終郝夢齡率領的第九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奪下了204高地。

當天郝夢齡在日記里如是寫道:「往日見傷兵多愛惜,此次專為國犧牲,乃應當之事。此次戰爭為民族存亡之戰爭,只有犧牲。如再退卻,到黃河邊,兵即無存,哪有長官?此謂我死國活,我活國死。」

▲抗戰照片。圖源網路

10月15日,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為了進一步擴大戰果,殲滅敵人,收復中央陣地,給郝夢齡增派了七個旅的兵力,由正面襲擊,左右兩側同時出擊策應,以期夾擊敵人。

16日凌晨,郝夢齡身先士卒,兵分數路向日軍陣地發起反擊,一口氣攻下幾個日軍佔領的山頭。

凌晨四點多,天色已經有些微亮,郝夢齡又趕到另一處陣地去督戰,以期鞏固戰果。

當時跟隨郝夢齡的參謀處長李文沼發現,日軍已經察覺到我方動向,機槍小炮一起射過來。為了保護郝夢齡的安全,他勸其進指揮洞內休息,可郝夢齡沒有同意。其他將士也一起苦苦勸說,郝夢齡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瓦罐不離井口破,大將難免陣前亡」。

凌晨五時,郝夢齡率領第五十四師師長劉家麒、獨立五旅旅長鄭廷珍等將領繼續帶兵前沖。在追擊的過程中,郝夢齡的腰部被敵人的機槍子彈打中,不幸當場殉國,跟隨他一起衝鋒的劉家麒、鄭廷珍也相繼犧牲……

從此郝夢齡的生命永遠停留在了39歲,他也成為抗戰全面爆發以來,軍隊中犧牲的第一位軍長。

郝夢齡將軍的犧牲,極大的激勵了抗戰將士的鬥志,日軍始終無法從正面攻克忻口。

忻口戰役中,雖然軍隊損失慘重,卻也極大的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為後來的太原保衛戰爭取了時間。

10月24日,郝夢齡的靈柩由太原運至武漢,11月16日武漢各界舉行公祭,后以國葬儀式將郝夢齡遺體安葬在武昌卓刀泉,一萬多人參加了葬禮。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特意為他譜寫了《郝夢齡悼歌》。抗戰勝利后,為紀念郝夢齡的功勛,國民政府將漢口北小路改名為郝夢齡路。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他為革命烈士。

▲武漢人民恭迎郝夢齡、劉家琪靈柩。圖源網路

後記

1939年的一天,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的馮玉祥正在外面散步,突然被一個小孩叫賣茶葉蛋的聲音給吸引。在那個戰亂的時代,像這種小孩子隨處可見,然而不知道為什麼,馮玉祥走了過去,向那個小孩打聽:「你姓什麼,從哪來的?」

小孩回答道:「姓郝,是河北藁城縣庄合村人。」

聽到這個姓和地名,瞬間觸動了馮玉祥記憶中一段刻骨銘心的回憶。

他接著問道:「你們那有個叫郝夢齡的,你認識嗎?」

沒想到,那小孩答道:「那是我爸爸。」

馮玉祥聽罷,急急忙忙讓那個小孩帶自己去他們家看看。

馮玉祥來到小孩子的家中,只見他們一家人擠在一間破舊的小屋裡,除了床和桌子,什麼傢具都沒有,生活十分艱難。

原來郝夢齡雖然身居高位,卻一直以清廉自居,還不時的接濟一些貧困的親朋好友,因此去世的時候,家裡沒多少積蓄。

馮玉祥也沒有想到,烈士的家屬生活竟是這樣的,鼻子一酸,差點流出了眼淚。

▲馮玉祥。圖源網路

回到辦公處后,馮玉祥讓秘書寫了個報告,把這件事情回報給蔣介石。

後來國民政府特批了兩萬塊錢給郝家,還替他們家報銷學費,這才改善了郝夢齡遺屬的生活條件。

在十四年艱苦卓絕的抗戰中,正是因為有一大批像郝夢齡這樣英勇殺敵、精忠報國的將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的付出,才會贏得最終的勝利。

可是回想一下,如果當初馮玉祥沒有發現郝夢齡的遺屬,那作為烈士親屬的他們,生活該過得有多凄苦?

郝夢齡作為一個軍長,其家屬尚且如此,那其他千千萬萬個烈士們的家屬會過得怎麼樣呢?

所以,在這個和平的年代,我們不應該再讓英雄流血又流淚的悲劇發生。

也許我們能為他們做的事情不多,但是至少我們應該永遠銘記他們的名字,忘記過去就是對歷史的背叛!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 文:易布衣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