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清朝皇帝把皇位繼承人名字放在牌匾背後,會不會被調包?

在北京故宮的乾清宮正中央,高懸著一塊匾額,上面書寫著「正大光明」四個大字。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正大光明」匾。

「正大光明」匾上的四個大字是由清朝入關后第一位皇帝順治帝親筆書寫,原跡藏於故宮御書處。後來康熙帝和乾隆帝又分別在匾額兩側題跋文。

故宮中的宮殿有許多匾額,如太和殿的「建極綏猷」匾、保和殿的「皇建有極」匾、養心殿的「中正仁和」匾。但唯獨這塊「正大光明」匾在清代卻具有特殊的意義。

原來在清朝前期,皇子之間為爭奪皇位,明爭暗鬥非常激烈。康熙帝兩立兩廢太子胤礽,庶長子胤禔為謀奪皇位被削爵囚禁,皇四子、皇八子、皇十四子,都對皇位虎視眈眈。康熙去世后,皇四子胤禛繼位,即雍正皇帝。但朝野之間一直對雍正繼承皇位的合法性存在質疑。

為了避免自己的後代重蹈骨肉相殘的覆轍,雍正皇帝搞出了一套秘密建儲制度。即在皇帝生前不立太子,也不指定繼承人。而是由皇帝親自密寫儲君諭旨一式兩份,一份放在皇帝身邊,另一份密封於特製的建儲匣中,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的背後。待皇帝駕崩時,由顧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儲匣」,和皇帝秘藏在身邊的一份對照驗看,經核實后宣布皇位的繼承人。

那皇帝的儲君諭旨會不會被人偷偷調包呢?這種可能性只能說微乎其微。

當時的乾清宮日夜都有人把守,想要繞過那麼多看守本身就是件幾乎無法做到的事情。即便成功潛入乾清宮內,如果沒有大型的攀爬工具,也根本無法觸碰到「正大光明」匾。

相比乾清宮中的那份儲君諭旨,藏在皇帝自己身邊的這份就更是沒法下手了。皇帝自己肯定不會告訴別人把這份關乎江山社稷的諭旨藏在哪裡。而皇子們平時和皇帝接觸的時間其實很有限,沒機會也沒時間讓他們可以在皇帝的寢宮中到處找東西。

正是因為有了這份「雙保險」,想要把儲君諭旨偷梁換柱的可能性幾乎可以說是不存在。

秘密建儲制度從雍正皇帝開始,延續到咸豐皇帝。咸豐帝僅有一子,還沒來得及立儲,就一命嗚乎了。而後來的幾任皇帝,連子嗣都沒有,就更談不上立儲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