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誰給了華為雲能成為世界前五的自信?

近來,華為的大動作一波接著一波,董事會變動、內部員工人事調整、以及對華為雲的豪言壯志。早前,華為常務董事徐文偉在第14屆全球分析師大會上放言,華為公有雲必須三年超過阿里雲;未來全球五朵雲,華為居其一。此番豪言,華為說的響亮,但是否真的具備這樣的能力,業界普遍看法不一。5Giii認為,既然30年前華為成立之初,無人預料到華為如今能孤身挺進世界100強,那現在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否定了華為的豪言壯志?細數多年來華為吹過的牛,也都一個個在實現。比如華為曾表示要三年超蘋果,五年超三星,就在今年的6月和7月華為手機的銷量超過了蘋果。然而,面對擁有雲市場百分之五十市場份額的阿里雲,華為雲的底氣又來自何處?

日前,華為副董事長、輪值CEO郭平在2017華為全聯接大會對外界再一次闡述華為在雲市場的「邊界」。郭平表示,華為不是通過數據來變現的公司,並再次承諾:未經客戶許可,華為雲不做數據變現,也不會脅迫用戶和華為做數據交換,這也是很多運營公司進入願意與華為合作的原因。與之對比,阿里雲雖也講技術與服務,但更多強調數據價值。華為似乎一直以此角度與阿里雲作比較,反覆強調自身商業模式的差異,以此彰顯華為是靠技術和服務變現,不同於傳統互聯網公司的靠用戶數據變現。

華為Cloud Bu總裁、IT產品線總裁鄭葉來為郭平的話做了三點總結:

  • 第一句,華為承諾不用技術手段非法獲取客戶數據;

  • 第二句,華為承諾不將客戶數據進行商業變現;

  • 第三句,華為用自己雲計算和大數據積累跟客戶一起發揮數據的價值。

然而對於鄭葉來的三點陳述,5Giii仍感到迷惑不解。

首先,華為承諾不用技術手段非法獲取客戶數據?在5Giii的理解這句話表達的似乎很有學問,華為要如何定義非法?考慮到騰訊此前向工信部投訴華為手機,就是因為定義非法上存在問題。非法,非的是什麼法?此間的尺度又該如何拿捏?

再者,華為承諾不將客戶數據進行商業變現?不做商業變現,並不代表華為不從客戶數據中獲益,就華為旗下榮耀Magic手機來說,其中採用的人工智慧理念,對客戶數據進行大數據分析,進而調整自己的在終端(手機)軟體方面的策略,提高競爭能力,不也是一種獲益么。以字面文章做出承諾,而在實際操作中存在明顯漏洞,此舉無法讓更多的人信服。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華為用自己雲計算和大數據積累跟客戶一起發揮數據的價值。5Giii想了解的是,華為對用戶數據的處理,如何確保用戶知情權和選擇權?華為又如何才能做到讓用戶明確清楚數據被搜集、甚至是讓每一個用戶明確同意?而不是通過手機啟用時候的長篇累牘的協議中夾雜,讓用戶勾選同意才能使用手機?5Giii想說,以上冠冕堂皇的話語中,華為為何不敢承諾:為用戶單獨提供相關的授權協議,並讓用戶同意?據5Giii了解到,同樣是數據搜集,華為對待用戶和歐洲用戶完全不同。華為在歐洲所有的用戶數據,都是交由歐洲第三方公司搜集,自己並不涉及其中,但在卻能淡定的與騰訊打起數據之戰。其中的差別對待也是讓人心寒。

今年3月,華為副董事長、輪值CEO徐直軍宣布——成立專門負責公有雲的Cloud BU,並預計今年在其中增加2000人力。僅5個月後,Cloud BU就被升級為一級部門,可見華為在公有雲領域的野心。畢竟這是一家用30年就發展到5000多億規模的公司,任正非也曾多次講過,面對主航道,會不惜一切代價,持續不斷地實施飽和攻擊。如此看來,發了狠的華為,其潛力是不可估量的。

對於華為雲放言三年趕超阿里雲,5Giii認為,目前國內雲計算產業的整體滲透率已經超過20%,未來的2-3年內整個雲計算市場都會進入快速增長的階段。華為如果想要搶佔地盤,窗口期也就這3年。如果3年內抓不住機會,華為想要大展拳腳可能就要等到下一波技術浪潮了。三年的時間不長不短,5Giii希望華為不僅能實現自己吹的趕超阿里雲的「豪言」,更是能夠完善5G到來之際華為在大數據方面的承諾。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