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IP就是金礦:蘋果2000億收購迪斯尼,貴嗎?

蘋果收購迪士尼的傳言再起,雖然兩大巨頭仍不置可否,但主題公園的高科技趨勢已經是板上釘釘。

據加拿大皇家銀行發布的一份分析報告稱,蘋果公司將以2000億美元收購迪士尼,具體交易為2230億美元,其中包括9%稅率。若達成交易,蘋果公司將成為一家市值1萬億美元以上的超級大麥克公司。

實際上,蘋果可能收購迪士尼的傳聞由來已久。一方面分析師稱蘋果現金儲備非常巨大,超越2000億美元,同時十分關注內容領域;另一方面,迪士尼在不斷將高科技整合進迪士尼主題公園的體驗。

RBC分析師分析道,「如果併購發生,這將成為具有重大紀念意義的歷史性事件,畢竟兩者結合的產物在內容創作和分佈上無人能及」。

自2006年時任蘋果首席執行官的喬布斯成為迪士尼娛樂公司最大股東后,關於蘋果有可能會收購迪士尼的傳聞就一直沒有中斷過。此次加拿大皇家銀行集團旗下的投資銀行——RBC Capital Markets推理分析稱,蘋果有可能會收回海外2000多億美元的現金完成對迪士尼的收購,再次讓收購有了新的眉目。

分析稱,蘋果收購迪士尼后,將能把所有的科技產品和軟體統一集成到迪士尼世界各地的主題公園。這和迪士尼近年來公布的高科技技術整合到主題公園體驗的戰略不謀而合,包括推齣卡通人物機器人專利、發布虛擬現實應用等,迪士尼研究中心還提出過關於無線充電的新概念系統。可以說,迪士尼的卡通世界想要通過「黑科技」來不斷推出吸引人的產品的願望是很早就有的,另外還可以藉助蘋果廣泛的用戶基礎提高內容產品的傳播度和拓展業務。

而蘋果對於內容領域早已躍躍欲試。分析師稱,內容是蘋果公司重點關注的領域,收購對象的大小並非其考慮關鍵。據悉,蘋果目前在業務上面臨的一大問題是主要收入是來自於iPhone,而智能手機業務早已過了爆炸式增長的時期,蘋果目前正積極尋找內容服務上新的增長點,比如Apple Music。擁有著海量電影、電視內容的迪士尼正好能給予蘋果一個不止限於硬體優勢的多樣化機會。與此同時,迪斯尼遠離硬體業務,不會削弱蘋果品牌的存在。

事實上,去年秋季美國電信巨頭AT&T 斥資850億美元收購了華納之前,蘋果公司同樣對華納頗為鍾情。蘋果的CEO蒂姆•庫克當時就曾對分析家們聲稱蘋果「可能合併任何體量的公司」,這一論調使得蘋果收購迪士尼的傳聞顯得更加可信。

分析師還表示,合併后的蘋果-迪士尼將會同時擁有迪士尼龐大的內容庫和蘋果廣泛的用戶基礎,可以馬上成為流媒體巨頭Netflix的競爭對手,將迪士尼的內容優勢發揮出來。同時,蘋果與迪士尼合併能使利潤會增加,按照交易價溢價40%計算,考慮到迪士尼的負債很少,每股收益將會增加15%-20%。

「最近,投資者紛紛提高了他們對蘋果收購迪士尼的預期。」加拿大皇家銀行RBC的分析師史提芬•卡豪爾(Steven Cahall)和利奧•庫爾普(Leo Kulp)在報告中寫道。

不過,分析師同時也承認,研究報告只是針對投資者對迪士尼可能是蘋果收購目標詢問的答案,並不代表兩家已經在考慮或進行這一收購案了。與此同時,迪士尼和蘋果公司方面從未對此事發表意見,香港迪士尼方面對北京商報表示對收購事宜也不了解。

RBC Capital Markets特意指出,由於此次交易涉及金額異常巨大,為支撐這一場收購,蘋果將需要美國監管機構給予其一段「免稅期」用以「收回」蘋果的海外資金,因此交易能否達成還有賴於蘋果是否可以如願收回其海外資金。

另外,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對於這筆高槓桿交易,迪士尼沒必要去冒這個險。迪士尼全球的四大板塊核心業務——影視娛樂、媒體網路、主題公園、消費品及互動娛樂都得到了蓬勃發展。2016 年迪士尼影業共收穫 30 億美元全球票房,成為好萊塢六大廠牌冠軍,2017 年迪士尼重點打造的真人童話電影《美女與野獸》成為2017年首部票房達到 10 億美元的影片。迪士尼還擁有主題公園這個能夠帶來穩定收入的重要資產,迪士尼旗下的主題公園在全球接待遊客總人數位居全球主題公園榜首,並且遙遙領先。目前在IP內容為王的時代,迪士尼還不急於以被收購為代價發展「黑科技」體驗。

即便是對於財大氣粗的蘋果而言,這一交易的規模也難以預料。據加拿大皇家銀行預計,如果想要直接收購迪士尼,蘋果惟一的辦法便是以 40% 的溢價即2370 億美元買下股票。如果只是為了內容業務的多樣化,蘋果不太可能會進行全部的收購。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巨型收購需要很長的時間去整合和「消化」, 如果需要迪士尼的內容,蘋果還不如試圖與迪士尼達成某種協議,反正雙方的關係那麼密切,這看起來遠比收購要划算得多。這樣的收購,需要牽扯到雙方大量的精力,雙方可以通過更簡單的方法,去獲得自己想要的技術或者內容。

也有分析師表示,如此龐大的收購很有可能遭到投資者的阻攔,這種情況下迪士尼可能會分拆一些資產,比如將ESPN(一間24小時專門播放體育節目的美國有線電視聯播網,迪士尼持有80%股份)或者主題公園獨立,為交易掃清道路。2005年默林娛樂集團收購的樂高主題樂園就是從樂高集團業務中拆分而來。



3

蘋果為什麼收購迪士尼?

蘋果是世界上最有錢的企業,但就是這樣一家絕對「不差錢」的令人無比艷羨的超級企業,卻一直保持著非常保守的投資策略。蘋果的投資大都圍繞在如何更好的售賣旗下的產品,而在現任CEO庫克治下的蘋果顯得更加「吝嗇」。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現實的情況,可能將逼蘋果不得不採用更激進的投資併購策略。從這個角度考慮,蘋果收購迪士尼也非不可能。



  • 仰仗的新興市場並不買賬,產品終端陷窘境

東亞地區是被蘋果寄予厚望的新興市場。但在和以印度為首的市場上,蘋果的話語權遠不如安卓機,小米、OPPO、Vivo等國產品牌表現驚艷。根據IDC公布的2016年全球手機銷量數據顯示,蘋果2016年總銷量比2015年同比減少7%,市場佔有率下降1.5%,呈疲軟態勢。同時在產品創新上,蘋果貌似在新技術上並沒有太大的突破,用戶對於蘋果手機的需求似乎已經達到一個瓶頸。

  • 為主流服務爭取大IP,豐富自身產品線

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放緩之際,蘋果意欲尋求多種營收渠道以促進公司發展,其中最顯眼的栗子便是蘋果在iPhone7發布會上與任天堂共同推出的iOS版遊戲《超級馬里奧》。不難看出,蘋果一直在為自己的音樂流媒體及遊戲服務爭取獨家版權。

智能產品線的終端連接著影音媒體,這已然成為大眾娛樂休閑的日常項目,它巨量、高頻且線上線下通吃。在內容為王的時代里,迪士尼是個大IP集合,是個大金礦,它的加入對豐富蘋果自身來說簡直就是如虎添翼。

  • 內容的需求在放大,業務結構需要牢牢把握用戶粘性

由於業務收入過分集中於硬體尤其是iPhone 上,蘋果不斷地試圖重塑企業的業務結構——使其成為一家名副其實的綜合型公司,把用戶牢牢粘在蘋果構建的「硬體+內容+服務」的生態系統中。無論是推出Apple Music訂閱服務,還是打造真人秀節目《應用星球》,都是蘋果在內容服務領域所做出的努力。有報告稱:「內容是蘋果關注的一個重點,收購對象的大小不是問題,迪斯尼遠離硬體業務,不會稀釋蘋果品牌。」而早在 2015 年末,傳聞蘋果就曾與時代華納公司商討過收購事宜。



  • 流媒體行業競爭慘烈,強強聯手更易突破重圍

蘋果2016年營收為2156億美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內容服務,它們對蘋果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去年的服務業務營收增長22%,達到240億美元。尤其是AppleMusic,截止去年年底,其付費訂閱用戶已突破2000萬。蘋果的流媒體音樂競爭對手Spotify花了七年時間才達到這個裡程碑。

蘋果2016財報

同年,迪士尼財報的整體數據也非常惹眼。除此之外,其各細分業務的營收數據更具價值:媒體網路營收佔比42.58%,消費品與互動媒體佔比9.94%,這兩項佔了總體的一半以上。數字背後的產業布局和運營情況,才是我們真正需要關注和品味的。



面對「蘋迪」如此強大的結合想象空間,想必即使是流媒體服務行業的統治者Netflix也會非常忌憚。「兩家公司都沒有進軍視頻流媒體行業的意思,因為競爭壓力實在太大,能否盈利是個問題。」業內人士分析道,「但如若兩公司聯合,將立即擁有全球性的內容發布渠道和無與倫比的內容+製作室資源,未來拍攝更多電影電視也不成問題。」可以看出,童話里不僅有「黑魔法」也存在著「黑科技」。



4

優質內容+過硬技術,廣闊前景惹人遐想

  • 資源上的優勢互補,跨界融合勢不可擋

蘋果的完整閉環生態鏈對於獨佔性的優質內容資源有天然的渴望,這是其系統維繫用戶的最核心因素。迪士尼擁有豐富的內容和營收渠道,今年她的風光仍在延續。其重點打造的真人童話電影《美女與野獸》成為 2017 年首部票房達到 10 億美元的影片。除了影業部門,迪士尼還擁有主題公園這個能夠帶來穩定收入的重要資產。這些都是蘋果通過終端向服務鏈延伸的重要資源。單從迪士尼擁有的IP體量就能結合硬體銷售聯想出更多的故事。

反觀國內,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已經開始了這樣的嘗試。2015年,華為抓住二次元文化攜手漫畫大師蔡志忠推出「Mate S」系列宣傳海報;今年年初,紅米note4X也發布了初音未來限量版。在智能科技產品日益「快消化」的今天,企業唯有另闢蹊徑,向消費者傳遞「文化+科技」融合的生活美學理念才能出奇制勝,百戰不殆。

  • 產業鏈布局或將全面打通,攜手邁向智慧的「未來城市」計劃

從迪士尼的業務組成來看,主要包括娛樂節目製作、主題公園、周邊衍生品、圖書、電子遊戲和傳媒網路等。鑒於迪士尼還擁有體育網路ESPN,蘋果可通過這筆交易獲得全球體育賽事版權,還可以在迪士尼樂園裡試驗增強現實與虛擬現實等技術。而迪士尼則可以藉助蘋果的「黑科技」打造獨樹一幟的文創產品,名字廣大網友都幫忙想好了,iPhone米老鼠版、iPad唐老鴨版、Macbook普魯托版、Apple watch白雪公主版,iPod跳跳虎版……

二者結合將擁有足夠的資金和實力來顛覆硬體、服務和內容行業的競爭格局。六十年前,迪士尼就曾提出「未來城市」的計劃,如今適逢這個內容與技術井噴的時代,萬物互聯將不再是夢想。試想一下,如果蘋果收購迪士尼,人們便可以手裡拿著MickeyPhone,坐在院線里看Made In Apple 的動畫片。

5

面對行業巨頭的跨界合作浪潮,應該如何快速上船?

  • 搭建「從產品設計到平台驅動,再到文化引領」的市場架構

「百團大戰+跨界混搭+買買買」的互聯網生存模式使得企業的重塑與轉型日漸緊迫。蘋果也在持續不斷地進行類似的跨界嘗試,毫不誇張地說,蘋果的成功,依靠的不是產品,也不是創意,而是超越傳統的思維觀念和經營體系。

然而國內市場,只有少數企業能夠全面布局「從產品設計到平台驅動,再到文化引領」的戰略結構。縱觀近些年,表現最突出者當屬樂視。它憑藉集視頻產業、內容產業和智能終端的「平台+內容+終端+應用」於一體的完整閉環價值鏈,建構了龐大的樂視網生態系統。「樂視模式」通過「持續的、跨界別、跨產業」的複合式創新體系來走向他的成功,通過產品來傳遞他的文化理念、通過平台來給大眾提供新的生活方式。說到底,蘋果如果+迪士尼,與樂視模式有什麼類似,這值得思考。

  • 決勝數字融合市場的關鍵並非贏者通吃,而是由彼此的資源共振來開闢新的增長戰略

在3月正式發布的《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中,「數字」這個代表文化科技融合關鍵環節的概念頻頻出現。這說明,《規劃》高度強調文化科技融合創新對新時期文化發展的重大意義,而在文化科技融合創新中,又特別突出數字技術的作用,這值得我們重視。

無獨有偶,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有關部門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新變化,通過諮詢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家委員會、網上徵求全社會意見等方式,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3版作了修訂完善,形成了《目錄》2016版。在《目錄》5大領域8個產業中,其中一個產業方向就是「數字創意產業」。可見「文化+科技」之勢。

在文化產業評論看到的一份數字融合市場報告中,87%受訪的企業高管都考慮在未來5年通過行業跨界尋找新的市場契機,這高於他們繼續發展現有業務的意願。互聯網思維的快速泛濫不斷地勾兌出合作的需求。蘋果和迪士尼之間貌似沒有掛鉤,但其實有一個共性,就是「文化+科技」的戰略價值凸顯。娛樂產業的用戶群體更多是喜動的,再加上文化娛樂行業需要「黑科技」的支持,這就能引起雙方的共振,併產生合作的基礎。再者,互聯網+就是需要打破常規,其要旨之一就是對用戶的多元化刺激,給用戶一個享受多層級服務的體驗,這對於企業和用戶都是一種莫大的機遇。

結語

雖然這次蘋果收購迪士尼事件並非定數,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次次「跨界混搭」的背後,是行業發展到一定臨界點的需求必然顯現。當然,企業併購存在整合不力,從而導致管理成本上升,雙方資源難以實現共享互補的風險。但在全球經濟高度融合的今天,跨界合作已成為一種世界性趨勢。而眼下的經濟正處於轉型期,許多行業內外上下游產業鏈有極大的整合需求,「內容+技術」、「文化+科技」的跨界融合正在成為企業優化升級、重新配置生產要素的重要手段,成為世界範圍內的「新常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